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闻媒体人应具有的高级情感
(一)新闻媒体人高级情感的主要方面
“高级情感”是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只有人能体验到的情感①。这种情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同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复杂情感,它相异于高级动物也有的喜、怒、哀、乐、愤、惧等基本情绪、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是新闻媒体人素质中高级情感的基本构成。
⒈新闻媒体人的道德感。新闻媒体人依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对他人或自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则为新闻媒体人的道德感,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荣誉感、责任感、友谊感、社会道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与国际主义情感等。道德感属于个体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其作用之一,在道德感的参与下,才会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作用之二,它促成与维护着道德行为的习惯化。其行为的习惯化,源于平日道德修养过程之中道德感的累积。新闻媒体人在危急关头的舍身而出、见义勇为,则是来不及考虑的霎那间习惯化行为自然爆发的体现。
⒉新闻媒体人的理智感。新闻媒体人用真理或知识的标准去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求知需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则为新闻媒体人的理智感,包括辨别是非、明确利害关系等等方面。理智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新异感;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欣慰感;对未知事物矛盾的质疑感与惊讶感;对探求真理的信念感和执著感;对科学的热爱;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等”①。在某种情况下,还包括用意志的力量克服与理智相矛盾的情感、从而达到理智战胜情感的内容。
⒊新闻媒体人的美感。新闻媒体人从职业角度对于美的感受,则为新闻媒体人的美感,它不仅促使新闻媒体人用美的目光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标准评判客观事物、新闻产品与传播行为;同时也促使新闻媒体人对美的创造。而要创造美,需在两方面着力:首先,从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方面强化审美意识。其次,加强审美实践。力求用美感指导新闻产品之制作,以便产生较多的新闻精品与传世之作;力求用美感统率新闻媒体人的传播行为,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并使他们形成个性凸现的主持与播出风格;力求用美感指导职业角色,使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等,体现出新闻媒体人应有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
(二)新闻访谈节目的准新闻媒体人素质中的情感水平
权威人士、新闻人物、群众代表等等,虽然都不是新闻媒体人,他们一旦成为新闻节目的专访对象、或被特邀为嘉宾、或以其他方式参与新闻访谈节目,则取得了新闻媒体人的临时性角色,笔者称其为“准新闻媒体人”。准新闻媒体人所具有的超群性、典型性与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固然是其入选条件,而他们的气质、个性以及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方面所显示的情感水平及其表现能力,也会给新闻媒体的形象与传播效果产生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在选择准新闻媒体人时,应将其情感水平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新闻情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水平
较高的新闻情感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选题时对于情感含量的注重
以往的选题,对于新闻内容中情感信息含量这一问题,缺乏必要的考虑,因而一些本来价值颇大的新闻却引不起受众的留意,更受不到什么触动。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并产生明显效果与深刻影响的,大都是那些可以激起受众情感反应的新闻报道。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对于“孙志刚案件”与同年8月21日《外滩画报》对于“刘涌案”的报道,均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旋即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聚焦与亿万受众的密切关注。对于“孙志刚案件”的报道,最终导致有关收容制度旧规的废止与新规的出台;对于“刘涌案”的报道,导致了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决后,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这一罕见现象的出现,并最终推翻了省高级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对刘涌判处死刑并执行。尽管这两则报道有了这样的结果,但受众的情绪反应并未就此终结,网民的发帖、公众的议论还持续了很长时间。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两则报道均蕴含着丰富的新闻情感信息:作恶者的大恶与受害者的大惨。当受众得知恶者恶到无法容忍的地步,惨者惨到无法想象的程度,对恶者的憎恨、对惨者的同情,以及对相关制度的改革期望,均达到一定强度,这就在瞬间将平静的心境转化为积极的激情状态。然而一些权威性新闻媒体,对于这么两个重大案件的报道相对滞后,反映了它们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理念的淡薄。这样的理念导致这些权威性新闻媒体日常报道中新闻情感信息的匮乏,因而在受众中缺乏引力。
(二)新闻产品制作与播发过程中对于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优化
⒈采访过程中注重对于情感信息的吸纳
——记者应强化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感染。第一步,向对方敞开心扉。采访,大都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首次接触,这就有一个改变陌生人之间情感空缺的问题。诸多记者的经验是,进行人际沟通与角色互动,就会与采访对象形成友谊关系、合作关系。其有效方法是进行感情的自我流露,使对方品出一种诚信感。第二步,建立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依其发展,先后有四个彼此相连的阶段:亲近感阶段,是指双方之间有相互接近的意向,这往往由一些外部特征所引起。理解感阶段,指双方能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是由双方在认知方面的同一性引起的,但还没有情感的参与。尊重感阶段,指双方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亲密关系到此就发展到高级阶段。期待感阶段,指双方已在认知、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完全融为一体,是亲密关系的最高阶段②。伴随亲密关系的确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已逐渐由一开始记者的单向主动,变为与采访对象的双向互动,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这样,记者在采访中不但能得到采访对象的密切配合,而且能获取深藏在他们内心的更多新闻情感信息。
——在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在新闻事实的关键而易逝之处及时捕捉。新闻情感往往密集性地集结在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与新闻事实的关键而易逝之处。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对于海上大营救、对于扑灭大范围火灾、对于大规模抢险救灾等的报道,注重了对新闻人物最能说明问题的言行的展现:一幕幕奋不顾身的屏幕画面,一幅幅照片中急他人之所急的眼神、动态,一段段顽强拼搏的细节描写,均能引发受众强烈的心理反应。可以说,中央新闻媒体在这些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对于情感信息的捕捉,大都是及时的、到位的,很少在稍纵即逝的时刻留下遗憾。
——从对方瞬间表情中及时捕捉与细微表情中悉心挖掘。除了人们在激情与应激状态下出现包括表情在内的外表明显变化外,要感受对方真实情感,则对其的观察应从细微处切入,不留神就很难觉察。央视10频道2007年1 月27日“人与社会”栏目播发的电视新闻《为了46名乘客》,讲述了一辆双层大巴翻倒在公路旁的斜坡上,随时都有掉下几十米深沟的危险,福建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赶往抢救。挤压在车中生命危急的乘客求救的声音,一位被压在下面的乘客挥手的动作,一位女乘客面对丈夫未被救出时的一脸无奈,消防官兵抢救时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激昂表情与焦急眼神……所有这些细微之处,均被央视记者采、录下来,使这则新闻的情感信息矿藏得到有效开掘。新闻采编人员对这一场面观察时,不免会有内心体验伴之而生,先于受众而被打动。这样,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将这些新闻情感信息凸现出来而不致将其淹没。
⒉制作过程中注重对于新闻情感信息的充分表达。在制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制作者应将新闻人物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以便充分地表达新闻人物的情感。新闻界老前辈穆青与他人合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是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仅就文中的四个“偷偷”所携带的情感信息,足以令人醉心酣意:吴吉昌搞棉花试验不得不偷着去干,他偷偷地蹲到棉田去,他把自己喝的水偷偷给两株试验苗喝,村民在夜里给吴吉昌偷偷送药。这些本来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却要受到无情打击只能“偷偷”去做,“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在“四人帮”的法西斯统治之下,人们为正义而不屈不挠、巧妙周旋的精神,也不得不让人由衷地钦佩。作者对新闻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精当把握,通过四个“偷偷”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作者对新闻人物情感的深刻体验,这样的作品是难以产生的。与此天壤之别的是,当前一些新闻产品缺乏动人之处,其原因之一是内容来自电话采访,或是公文材料的改头换面,作者没有和新闻人物进行心理沟通,当然也不能充分地表达新闻人物的情感。
⒊播发过程中在对新闻情感信息充分表达的同时,注重播发者情感的恰当融入。情绪是情感的外显形式,而表情又是情绪的外显形式。表情具有显著特点:其一,具有泛人类性。世界各民族的表情在大多情况下有着一致性。用表情所传播的新闻情感信息,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并跨越国界。其二,表情是可控的。广播电视主持人、播音员与新闻人物的心境存在较大反差时,控制自己表情,可使其适应播发新闻的需要。其三,表情常带有随意性。表现在面部表情的夸张与掩饰上,这给主持人、播音员提高表情水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四,以儒家为代表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中不苟言笑、含蓄内向的我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入民族性格之中,这给我国主持人、播音员探索中国特色的播发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主持人、播音员常常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动态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信息,这一点很像人际交流中的情感沟通。不过人际情感传播是与交流活动共生的,而主持人、播音员的表情则是与传播活动伴生的。共生的,不存在传播艺术的高与下;伴生的,则要讲究传播艺术的优与劣。主持人或播音员传播艺术的优与劣,取决于他们移情水平的高与低。对于移情,学者们有诸多解释,其本质的相同点是对他人情感的移入式反应。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拍录、播发中,先要善于将采访对象、将新闻人物的积极功能情感移入自己情感之中,然后将采访对象、新闻人物的积极功能情感连同自己的体验,移入新闻产品、移入播发行为之中,最终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移入式的接受。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柴静,出镜时能将采访者、播出者与主持人的多种角色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在采访与播出现场,她既善于用手的动作、身体的距离、眼神等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层面的心理沟通,又善于通过面部表情与体态将新闻中的情感信息与自己融入的情感信息表达出来。我们在前文提到“恰当融入”,所指的是以达到“动之以情”的最佳效果为理想状态,而不是指主持人、播音员的情感越强越好,因为主持人、播音员的情感强烈到不能自控时反而影响传播效果。
新闻媒体人自身的高级情感是其情感水平本质性的、核心性的构成,它是新闻情感表达的基础。新闻情感的表达,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人自身所具有的高级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水平,构成了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要在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上达到理想效果,新闻媒体人应在自身情感水平的提高上下一番硬功夫。
注释:
①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②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288页
(作者杨若文系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编审;朱希良系武警后勤杂志社编辑)
(一)新闻媒体人高级情感的主要方面
“高级情感”是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只有人能体验到的情感①。这种情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同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复杂情感,它相异于高级动物也有的喜、怒、哀、乐、愤、惧等基本情绪、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是新闻媒体人素质中高级情感的基本构成。
⒈新闻媒体人的道德感。新闻媒体人依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对他人或自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则为新闻媒体人的道德感,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荣誉感、责任感、友谊感、社会道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与国际主义情感等。道德感属于个体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其作用之一,在道德感的参与下,才会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作用之二,它促成与维护着道德行为的习惯化。其行为的习惯化,源于平日道德修养过程之中道德感的累积。新闻媒体人在危急关头的舍身而出、见义勇为,则是来不及考虑的霎那间习惯化行为自然爆发的体现。
⒉新闻媒体人的理智感。新闻媒体人用真理或知识的标准去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求知需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则为新闻媒体人的理智感,包括辨别是非、明确利害关系等等方面。理智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新异感;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欣慰感;对未知事物矛盾的质疑感与惊讶感;对探求真理的信念感和执著感;对科学的热爱;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等”①。在某种情况下,还包括用意志的力量克服与理智相矛盾的情感、从而达到理智战胜情感的内容。
⒊新闻媒体人的美感。新闻媒体人从职业角度对于美的感受,则为新闻媒体人的美感,它不仅促使新闻媒体人用美的目光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标准评判客观事物、新闻产品与传播行为;同时也促使新闻媒体人对美的创造。而要创造美,需在两方面着力:首先,从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方面强化审美意识。其次,加强审美实践。力求用美感指导新闻产品之制作,以便产生较多的新闻精品与传世之作;力求用美感统率新闻媒体人的传播行为,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并使他们形成个性凸现的主持与播出风格;力求用美感指导职业角色,使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等,体现出新闻媒体人应有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
(二)新闻访谈节目的准新闻媒体人素质中的情感水平
权威人士、新闻人物、群众代表等等,虽然都不是新闻媒体人,他们一旦成为新闻节目的专访对象、或被特邀为嘉宾、或以其他方式参与新闻访谈节目,则取得了新闻媒体人的临时性角色,笔者称其为“准新闻媒体人”。准新闻媒体人所具有的超群性、典型性与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固然是其入选条件,而他们的气质、个性以及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方面所显示的情感水平及其表现能力,也会给新闻媒体的形象与传播效果产生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在选择准新闻媒体人时,应将其情感水平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新闻情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水平
较高的新闻情感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选题时对于情感含量的注重
以往的选题,对于新闻内容中情感信息含量这一问题,缺乏必要的考虑,因而一些本来价值颇大的新闻却引不起受众的留意,更受不到什么触动。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并产生明显效果与深刻影响的,大都是那些可以激起受众情感反应的新闻报道。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对于“孙志刚案件”与同年8月21日《外滩画报》对于“刘涌案”的报道,均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旋即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聚焦与亿万受众的密切关注。对于“孙志刚案件”的报道,最终导致有关收容制度旧规的废止与新规的出台;对于“刘涌案”的报道,导致了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决后,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这一罕见现象的出现,并最终推翻了省高级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对刘涌判处死刑并执行。尽管这两则报道有了这样的结果,但受众的情绪反应并未就此终结,网民的发帖、公众的议论还持续了很长时间。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两则报道均蕴含着丰富的新闻情感信息:作恶者的大恶与受害者的大惨。当受众得知恶者恶到无法容忍的地步,惨者惨到无法想象的程度,对恶者的憎恨、对惨者的同情,以及对相关制度的改革期望,均达到一定强度,这就在瞬间将平静的心境转化为积极的激情状态。然而一些权威性新闻媒体,对于这么两个重大案件的报道相对滞后,反映了它们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理念的淡薄。这样的理念导致这些权威性新闻媒体日常报道中新闻情感信息的匮乏,因而在受众中缺乏引力。
(二)新闻产品制作与播发过程中对于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优化
⒈采访过程中注重对于情感信息的吸纳
——记者应强化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感染。第一步,向对方敞开心扉。采访,大都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首次接触,这就有一个改变陌生人之间情感空缺的问题。诸多记者的经验是,进行人际沟通与角色互动,就会与采访对象形成友谊关系、合作关系。其有效方法是进行感情的自我流露,使对方品出一种诚信感。第二步,建立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依其发展,先后有四个彼此相连的阶段:亲近感阶段,是指双方之间有相互接近的意向,这往往由一些外部特征所引起。理解感阶段,指双方能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是由双方在认知方面的同一性引起的,但还没有情感的参与。尊重感阶段,指双方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亲密关系到此就发展到高级阶段。期待感阶段,指双方已在认知、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完全融为一体,是亲密关系的最高阶段②。伴随亲密关系的确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已逐渐由一开始记者的单向主动,变为与采访对象的双向互动,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这样,记者在采访中不但能得到采访对象的密切配合,而且能获取深藏在他们内心的更多新闻情感信息。
——在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在新闻事实的关键而易逝之处及时捕捉。新闻情感往往密集性地集结在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与新闻事实的关键而易逝之处。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对于海上大营救、对于扑灭大范围火灾、对于大规模抢险救灾等的报道,注重了对新闻人物最能说明问题的言行的展现:一幕幕奋不顾身的屏幕画面,一幅幅照片中急他人之所急的眼神、动态,一段段顽强拼搏的细节描写,均能引发受众强烈的心理反应。可以说,中央新闻媒体在这些重大而易逝的新闻事实之中对于情感信息的捕捉,大都是及时的、到位的,很少在稍纵即逝的时刻留下遗憾。
——从对方瞬间表情中及时捕捉与细微表情中悉心挖掘。除了人们在激情与应激状态下出现包括表情在内的外表明显变化外,要感受对方真实情感,则对其的观察应从细微处切入,不留神就很难觉察。央视10频道2007年1 月27日“人与社会”栏目播发的电视新闻《为了46名乘客》,讲述了一辆双层大巴翻倒在公路旁的斜坡上,随时都有掉下几十米深沟的危险,福建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赶往抢救。挤压在车中生命危急的乘客求救的声音,一位被压在下面的乘客挥手的动作,一位女乘客面对丈夫未被救出时的一脸无奈,消防官兵抢救时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激昂表情与焦急眼神……所有这些细微之处,均被央视记者采、录下来,使这则新闻的情感信息矿藏得到有效开掘。新闻采编人员对这一场面观察时,不免会有内心体验伴之而生,先于受众而被打动。这样,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将这些新闻情感信息凸现出来而不致将其淹没。
⒉制作过程中注重对于新闻情感信息的充分表达。在制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制作者应将新闻人物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以便充分地表达新闻人物的情感。新闻界老前辈穆青与他人合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是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仅就文中的四个“偷偷”所携带的情感信息,足以令人醉心酣意:吴吉昌搞棉花试验不得不偷着去干,他偷偷地蹲到棉田去,他把自己喝的水偷偷给两株试验苗喝,村民在夜里给吴吉昌偷偷送药。这些本来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却要受到无情打击只能“偷偷”去做,“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在“四人帮”的法西斯统治之下,人们为正义而不屈不挠、巧妙周旋的精神,也不得不让人由衷地钦佩。作者对新闻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精当把握,通过四个“偷偷”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作者对新闻人物情感的深刻体验,这样的作品是难以产生的。与此天壤之别的是,当前一些新闻产品缺乏动人之处,其原因之一是内容来自电话采访,或是公文材料的改头换面,作者没有和新闻人物进行心理沟通,当然也不能充分地表达新闻人物的情感。
⒊播发过程中在对新闻情感信息充分表达的同时,注重播发者情感的恰当融入。情绪是情感的外显形式,而表情又是情绪的外显形式。表情具有显著特点:其一,具有泛人类性。世界各民族的表情在大多情况下有着一致性。用表情所传播的新闻情感信息,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并跨越国界。其二,表情是可控的。广播电视主持人、播音员与新闻人物的心境存在较大反差时,控制自己表情,可使其适应播发新闻的需要。其三,表情常带有随意性。表现在面部表情的夸张与掩饰上,这给主持人、播音员提高表情水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四,以儒家为代表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中不苟言笑、含蓄内向的我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入民族性格之中,这给我国主持人、播音员探索中国特色的播发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主持人、播音员常常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动态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信息,这一点很像人际交流中的情感沟通。不过人际情感传播是与交流活动共生的,而主持人、播音员的表情则是与传播活动伴生的。共生的,不存在传播艺术的高与下;伴生的,则要讲究传播艺术的优与劣。主持人或播音员传播艺术的优与劣,取决于他们移情水平的高与低。对于移情,学者们有诸多解释,其本质的相同点是对他人情感的移入式反应。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拍录、播发中,先要善于将采访对象、将新闻人物的积极功能情感移入自己情感之中,然后将采访对象、新闻人物的积极功能情感连同自己的体验,移入新闻产品、移入播发行为之中,最终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移入式的接受。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柴静,出镜时能将采访者、播出者与主持人的多种角色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在采访与播出现场,她既善于用手的动作、身体的距离、眼神等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层面的心理沟通,又善于通过面部表情与体态将新闻中的情感信息与自己融入的情感信息表达出来。我们在前文提到“恰当融入”,所指的是以达到“动之以情”的最佳效果为理想状态,而不是指主持人、播音员的情感越强越好,因为主持人、播音员的情感强烈到不能自控时反而影响传播效果。
新闻媒体人自身的高级情感是其情感水平本质性的、核心性的构成,它是新闻情感表达的基础。新闻情感的表达,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人自身所具有的高级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水平,构成了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要在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上达到理想效果,新闻媒体人应在自身情感水平的提高上下一番硬功夫。
注释:
①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②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288页
(作者杨若文系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编审;朱希良系武警后勤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