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作相关分析。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04-02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情感迷茫、沉迷网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高校在育人育才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压力大
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规模的扩大使当前社会就业需求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是非常困难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生会担心自己以后找不到工作,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从而逐渐形成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者还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进而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二)人际交往障碍
当学生走进高校校园后,他们需要快速地适应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同学打交道。然而就当前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往往不会将自己的心声吐露出来,喜欢把事情埋在心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也使同学之间的情感不深,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苦与乐,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三)情感障碍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很脆弱、很敏感。在爱情方面,他们很容易跌倒,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一些学生会因为攀比心理、逆反心理等异常心态与异性交往,习惯于将爱情隐藏起来,在发生情感纠纷时,不是冷暴力就是人身攻击。在亲情方面,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以成绩来衡量好坏,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就会遭受父母的批评和责骂,进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
(四)沉迷网络
现行社会形势下,互联网已经走进高校,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互联网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但是互联网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学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虚拟网络的侵蚀。虚拟的网络游戏、色情等无不侵蚀着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无心学习,一旦大学生深陷网络而不能自拔,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和心理。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还需要懂得人际交往、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诸多压力共同作用,使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学生自身造成影响,还会对学生身边的人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教育大学生时,学校要格外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社会的明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从而为学生今后能够获得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
(一)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要想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就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了解,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可以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测试,从而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记录在案,以相关档案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与学生的学籍地、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新生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重点对待,实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向[2]。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以及老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而要想将大学生培养成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情感教育、就业指导、网络教育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落实下去,明确教师、辅导员应肩负的职责,从而使教师、辅导员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情景剧排练、心理专题影片展播等,以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主动性[3]。另外,要革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多层次社会支持体系的融合机制
要想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作为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与学生的专业教学放在同等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時,学校要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父母要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让孩子有问题时愿意跟自己的父母交谈;同时,父母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和表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客观面对生活、学习[4];作为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肃清一切不法之风,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另外,学校、社会以及家庭要保持密切的合作,紧密联系,共同努力、积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注重学生自我保健教育
要想让大学生真正摆脱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释放自己、调节自己,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其思想才会乐观、其心理才会健康。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让学生自己去化解心理矛盾,解决人际交往问题,进而逐渐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5]。如,针对不善于交际或者有交际恐惧症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克服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从中掌握一些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乐观、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五)打造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态度认真、情感丰富、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深受自己的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现有教师能力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理论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壮大教师队伍,对外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最后,要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心态,既要明确教师的工作责任,又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励教师,充分发掘教师的积极力量,提升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主动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让学生对生活保持希望和乐观,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多方位社会支持机制,争取社会、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47-148.
[2]阿德江·艾合麦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20(35):94,112.
[3]李林育.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72.
[4]章小慧.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9):150-151.
[5]葛彦伟.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发展性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9(21):254.
[6]谢文涛,邱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6(5):126-128.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04-02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情感迷茫、沉迷网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高校在育人育才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压力大
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规模的扩大使当前社会就业需求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是非常困难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生会担心自己以后找不到工作,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从而逐渐形成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者还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进而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二)人际交往障碍
当学生走进高校校园后,他们需要快速地适应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同学打交道。然而就当前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往往不会将自己的心声吐露出来,喜欢把事情埋在心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也使同学之间的情感不深,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苦与乐,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三)情感障碍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很脆弱、很敏感。在爱情方面,他们很容易跌倒,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一些学生会因为攀比心理、逆反心理等异常心态与异性交往,习惯于将爱情隐藏起来,在发生情感纠纷时,不是冷暴力就是人身攻击。在亲情方面,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以成绩来衡量好坏,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就会遭受父母的批评和责骂,进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
(四)沉迷网络
现行社会形势下,互联网已经走进高校,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互联网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但是互联网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学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虚拟网络的侵蚀。虚拟的网络游戏、色情等无不侵蚀着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无心学习,一旦大学生深陷网络而不能自拔,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和心理。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还需要懂得人际交往、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诸多压力共同作用,使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学生自身造成影响,还会对学生身边的人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教育大学生时,学校要格外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社会的明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从而为学生今后能够获得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
(一)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要想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就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了解,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可以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测试,从而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记录在案,以相关档案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与学生的学籍地、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新生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重点对待,实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向[2]。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以及老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而要想将大学生培养成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情感教育、就业指导、网络教育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落实下去,明确教师、辅导员应肩负的职责,从而使教师、辅导员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情景剧排练、心理专题影片展播等,以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主动性[3]。另外,要革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多层次社会支持体系的融合机制
要想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作为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与学生的专业教学放在同等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時,学校要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父母要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让孩子有问题时愿意跟自己的父母交谈;同时,父母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和表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客观面对生活、学习[4];作为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肃清一切不法之风,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另外,学校、社会以及家庭要保持密切的合作,紧密联系,共同努力、积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注重学生自我保健教育
要想让大学生真正摆脱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释放自己、调节自己,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其思想才会乐观、其心理才会健康。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让学生自己去化解心理矛盾,解决人际交往问题,进而逐渐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5]。如,针对不善于交际或者有交际恐惧症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克服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从中掌握一些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乐观、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五)打造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态度认真、情感丰富、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深受自己的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现有教师能力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理论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壮大教师队伍,对外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最后,要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心态,既要明确教师的工作责任,又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励教师,充分发掘教师的积极力量,提升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主动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让学生对生活保持希望和乐观,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多方位社会支持机制,争取社会、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47-148.
[2]阿德江·艾合麦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20(35):94,112.
[3]李林育.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72.
[4]章小慧.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9):150-151.
[5]葛彦伟.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发展性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9(21):254.
[6]谢文涛,邱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6(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