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将游戏与美术教学进行优化融合,必须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教材;要优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游戏美术优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学的价值则在于将幼儿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将游戏与美术教学进行优化融合,主要要做到三方面:
一、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那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规律,又要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身心特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
例如小班教学模式就要以故事情境导入、游戏、模仿等为主。在小班的《桃花朵朵开》手指点画时,我们就可以和“点豆豆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边玩游戏边点画,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完成作品, 还可以通过听故事,儿歌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开展多种丰富多彩趣味游戏活动,来增强幼儿对所画内容感兴趣,加深幼儿对绘画内容的理解,促使幼儿的学习热情。
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二、优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游戏化的指导语言,提高幼儿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学习,让幼儿轻松掌握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對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游戏化的互动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可采取富有童趣的评价方法,用表扬鼓励手段评价幼儿作品。教师在评价作品中,在技能技巧上不做过多要求,让他们觉得自己画得很好,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如绘画活动《小鸡》,活动结束,教师以“天黑了,鸡妈妈来找鸡宝宝了”,让全体幼儿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满足了幼儿想表现的欲望和想得到老师和小伙伴肯定和表扬的愿望。 “鸡宝宝在一起干什么?这只鸡宝宝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最后,教师以鸡妈妈身份与小朋友碰头、拥抱,感谢小朋友的帮忙,为它找到了鸡宝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满足和快乐。这样的评价既有趣,互动性又强,让幼儿充满了期待,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爱画爱做,幼儿绘画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关键词:幼儿游戏美术优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学的价值则在于将幼儿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将游戏与美术教学进行优化融合,主要要做到三方面:
一、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那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规律,又要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身心特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
例如小班教学模式就要以故事情境导入、游戏、模仿等为主。在小班的《桃花朵朵开》手指点画时,我们就可以和“点豆豆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边玩游戏边点画,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完成作品, 还可以通过听故事,儿歌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开展多种丰富多彩趣味游戏活动,来增强幼儿对所画内容感兴趣,加深幼儿对绘画内容的理解,促使幼儿的学习热情。
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二、优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胡萝卜、藕)等等,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游戏化的指导语言,提高幼儿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学习,让幼儿轻松掌握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對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游戏化的互动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可采取富有童趣的评价方法,用表扬鼓励手段评价幼儿作品。教师在评价作品中,在技能技巧上不做过多要求,让他们觉得自己画得很好,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如绘画活动《小鸡》,活动结束,教师以“天黑了,鸡妈妈来找鸡宝宝了”,让全体幼儿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满足了幼儿想表现的欲望和想得到老师和小伙伴肯定和表扬的愿望。 “鸡宝宝在一起干什么?这只鸡宝宝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最后,教师以鸡妈妈身份与小朋友碰头、拥抱,感谢小朋友的帮忙,为它找到了鸡宝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满足和快乐。这样的评价既有趣,互动性又强,让幼儿充满了期待,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爱画爱做,幼儿绘画兴趣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