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张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这样的教学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思维碰撞中展开,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提升教师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 新课改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意识淡漠。很少有学生重视语文。如果不是因为语文是高考科目,它的地位将更受轻视。不管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对语文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语文课是他们用来调节休息的时间,可以睡觉、看闲书,也可以做其它几门功课来不及做的作业。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课听不听、学不学都无所谓。一方面是因为即使听了、学了也没什么进步,或进步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种“共识”--高考要得高分必须抓好数学和外语,特别在文科班,数学和英语几乎成为了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
2.教师观念未转变。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并未彻底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采取“课堂讨论法”,虽然一改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但这种讨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已经培养了太多的知识累积型人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不少的高分低能者。现在新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高考试题也已对此作出回应,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再不改变,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用好教材,激發兴趣。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不仅文辞兼美,而且都凝聚着作者思维与智慧的结晶。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特别重视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大都是大家名篇。阅读这些文章,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国演义》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名篇,也是文科学生附加题中必考的篇目之一,但到了高中阶段能全篇通读过的学生却很少。为了培养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我选取了其中的经典篇目《失街亭》作为引导,取得了实效。
2.点拨质疑的方法。好问虽是人的天性,但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中,要适当点拨,使学生善问。《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篇目中必选的一篇,学生们也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不仅可以了解贾府的建筑格局,而且可以品味其中的关键人物,对整部小说的理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贾母与贾宝玉分别问林黛玉“读何书”的问题,林黛玉对两个人却作了不同的回答。这一点很少有学生注意到,但却是理解林黛玉性格的关键所在。上课时,我把林黛玉的回答放在一起,学生看后自然产生了疑问,不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深入思考,恍然大悟,进一步理解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看似无疑只是因为学生还未深入思考,停留在认识的表层,教师善加点拨,便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3.语言创建情境。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1)在课堂中教师以语言技巧营造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是黑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教授《荷塘月色》一课的导入:朱自清先生用极淡极淡的笔墨状写“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可谓“初雪无痕”“美梦无迹”,大千世界洗尽铅华,只剩下梦幻般的银灰色,令人心驰神往。这里是作者的生命场,这里鼓荡的是心之翼翅,这里是作者心灵曼妙的舞蹈。
(2)教师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并采用排比句式,节奏适当,体现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师用美妙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热望,使他们的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步步深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教师与学生的换位。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思维方式,教师启发思维时必须面向整个班级,考虑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兼顾各种可能性。关于《项链》的主题,在以前的教学中都采用统一的说法,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羡慕虚荣、追求奢华的虚荣心。但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的认识水平也不一样。学生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有些意见与以前的看法完全相反,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玛蒂尔德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应该尊敬她,有的学生则觉得玛蒂尔德的丈夫是诚实可靠的人应该向他表示敬意。教师应该正确对待他们的说法,以激励学生大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美] Jacque line Grennon Brooks Martin G. Brooks 著 范玮 译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刘建安 论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0期。
[3]钟启泉 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4][英] 蒂姆.奥布赖恩、丹尼斯.吉内 著 陈立泽 译:因材施教的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 新课改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意识淡漠。很少有学生重视语文。如果不是因为语文是高考科目,它的地位将更受轻视。不管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对语文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语文课是他们用来调节休息的时间,可以睡觉、看闲书,也可以做其它几门功课来不及做的作业。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课听不听、学不学都无所谓。一方面是因为即使听了、学了也没什么进步,或进步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种“共识”--高考要得高分必须抓好数学和外语,特别在文科班,数学和英语几乎成为了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
2.教师观念未转变。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并未彻底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采取“课堂讨论法”,虽然一改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但这种讨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已经培养了太多的知识累积型人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不少的高分低能者。现在新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高考试题也已对此作出回应,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再不改变,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用好教材,激發兴趣。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不仅文辞兼美,而且都凝聚着作者思维与智慧的结晶。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特别重视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大都是大家名篇。阅读这些文章,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国演义》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名篇,也是文科学生附加题中必考的篇目之一,但到了高中阶段能全篇通读过的学生却很少。为了培养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我选取了其中的经典篇目《失街亭》作为引导,取得了实效。
2.点拨质疑的方法。好问虽是人的天性,但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中,要适当点拨,使学生善问。《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篇目中必选的一篇,学生们也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不仅可以了解贾府的建筑格局,而且可以品味其中的关键人物,对整部小说的理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贾母与贾宝玉分别问林黛玉“读何书”的问题,林黛玉对两个人却作了不同的回答。这一点很少有学生注意到,但却是理解林黛玉性格的关键所在。上课时,我把林黛玉的回答放在一起,学生看后自然产生了疑问,不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深入思考,恍然大悟,进一步理解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看似无疑只是因为学生还未深入思考,停留在认识的表层,教师善加点拨,便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3.语言创建情境。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1)在课堂中教师以语言技巧营造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是黑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教授《荷塘月色》一课的导入:朱自清先生用极淡极淡的笔墨状写“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可谓“初雪无痕”“美梦无迹”,大千世界洗尽铅华,只剩下梦幻般的银灰色,令人心驰神往。这里是作者的生命场,这里鼓荡的是心之翼翅,这里是作者心灵曼妙的舞蹈。
(2)教师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并采用排比句式,节奏适当,体现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师用美妙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热望,使他们的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步步深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教师与学生的换位。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思维方式,教师启发思维时必须面向整个班级,考虑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兼顾各种可能性。关于《项链》的主题,在以前的教学中都采用统一的说法,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羡慕虚荣、追求奢华的虚荣心。但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的认识水平也不一样。学生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有些意见与以前的看法完全相反,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玛蒂尔德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应该尊敬她,有的学生则觉得玛蒂尔德的丈夫是诚实可靠的人应该向他表示敬意。教师应该正确对待他们的说法,以激励学生大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美] Jacque line Grennon Brooks Martin G. Brooks 著 范玮 译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刘建安 论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0期。
[3]钟启泉 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4][英] 蒂姆.奥布赖恩、丹尼斯.吉内 著 陈立泽 译:因材施教的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