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从理论到理论,以题目练习为手段,往往是重教有余而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在很多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推行创新课堂教学,一定要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一定要变革传统的、固有的教学观念,打破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旧格局,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
一、教师要勇于探索,为学生树立榜样
案例1: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同学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便携式制氧器”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否也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呢?我对此问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避免出现武断的可能。下节课时,有学生说,“便携式制氧器”是用过硼酸钠、二氧化锰、水等来制取氧气;也有学生说,“便携式制取氧器”是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等来制取氧气。这时,老师出示了“便携式制取器”的说明书,讲解其制取氧气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可见,最终仍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产生氧气,学生的疑问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共同探索,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对待问题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有科学推理和充分的证据。
二、课堂创新透射出真切的体验
案例2: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即使打开了排气扇,实验室内依然弥漫着大量的五氧化二磷,这时就有同学甲小声地提到说,能否把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用小气球收集起来?老师及时地鼓励他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下去,最后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并加以了解释。
同学甲查阅了相关资料:磷燃烧的产物是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偏磷酸。于是,他畅叙了观点:可以把课本实验的装置重新设计为“改进实验”(如上图所示)后,避免了白磷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同时也仍然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即在“改进实验”中,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而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被小气球收集,可观察到的现象很明显:白磷燃烧过程中,气球先胀大;当白磷燃烧停止逐渐冷却过程中,气球慢慢缩小,最后被吸入试管中。这一创新的思维火花,立即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课堂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节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突出环境保护的重点,将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课余时间,利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题,让学生讨论并拟出许多的分题,采用小制作、小实验、科技论文等形式进行探索研究,在兴趣的驱使下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并且体验了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利用资料进行探究式学习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了独立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课堂创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打开思维空间,闪现智慧的火花
案例4:在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中,由于装置的气密性不良,使整个实验室里充满了氨气的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了实验室,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于是师生共同合作,列出新探究的课题:如何既可以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又可以避免氨气污染实验室。师生共同找出探究这一课题成功的希望点:①实验在密闭容器内进行;②氨水的用量少;③装置固定,可以反复使用。
经过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合作,反复探索、讨论、交流、试验后,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如右图所示)。①将长短合适的、带有单孔橡皮塞的两根粗玻璃导管用软胶管连接起来,同时软胶管上夹有弹簧夹;在一个60mL的锥形瓶里倒入约10mL的浓氨水,立即把一端的单孔橡皮塞塞到锥形瓶的瓶口上。②取一个大玻璃管,在其上端塞上潮湿的海绵,以吸收多余的氨气;剪一段棉质的纱布条,在上面每隔1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借助玻璃棒把纱布条轻轻地送入大玻璃管里,然后按上图所示将整个装置连接起来。③松开软胶管上的弹簧夹,纱布条上就会由下到上慢慢出现红色的斑点。
中学生改进化学实验装置要注重“过程性”和“全员性”。因为改进和研制化学实验装置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学生作品的完美性,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体验、提出了哪些质疑、锻炼了哪些能力等;改进的实验装置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新装置的研制中来,使他们认识到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一、教师要勇于探索,为学生树立榜样
案例1: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同学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便携式制氧器”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否也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呢?我对此问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避免出现武断的可能。下节课时,有学生说,“便携式制氧器”是用过硼酸钠、二氧化锰、水等来制取氧气;也有学生说,“便携式制取氧器”是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等来制取氧气。这时,老师出示了“便携式制取器”的说明书,讲解其制取氧气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可见,最终仍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产生氧气,学生的疑问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共同探索,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对待问题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有科学推理和充分的证据。
二、课堂创新透射出真切的体验
案例2: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即使打开了排气扇,实验室内依然弥漫着大量的五氧化二磷,这时就有同学甲小声地提到说,能否把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用小气球收集起来?老师及时地鼓励他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下去,最后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并加以了解释。
同学甲查阅了相关资料:磷燃烧的产物是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偏磷酸。于是,他畅叙了观点:可以把课本实验的装置重新设计为“改进实验”(如上图所示)后,避免了白磷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同时也仍然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即在“改进实验”中,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而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被小气球收集,可观察到的现象很明显:白磷燃烧过程中,气球先胀大;当白磷燃烧停止逐渐冷却过程中,气球慢慢缩小,最后被吸入试管中。这一创新的思维火花,立即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课堂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节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突出环境保护的重点,将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课余时间,利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题,让学生讨论并拟出许多的分题,采用小制作、小实验、科技论文等形式进行探索研究,在兴趣的驱使下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并且体验了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利用资料进行探究式学习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了独立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课堂创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打开思维空间,闪现智慧的火花
案例4:在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中,由于装置的气密性不良,使整个实验室里充满了氨气的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了实验室,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于是师生共同合作,列出新探究的课题:如何既可以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又可以避免氨气污染实验室。师生共同找出探究这一课题成功的希望点:①实验在密闭容器内进行;②氨水的用量少;③装置固定,可以反复使用。
经过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合作,反复探索、讨论、交流、试验后,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如右图所示)。①将长短合适的、带有单孔橡皮塞的两根粗玻璃导管用软胶管连接起来,同时软胶管上夹有弹簧夹;在一个60mL的锥形瓶里倒入约10mL的浓氨水,立即把一端的单孔橡皮塞塞到锥形瓶的瓶口上。②取一个大玻璃管,在其上端塞上潮湿的海绵,以吸收多余的氨气;剪一段棉质的纱布条,在上面每隔1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借助玻璃棒把纱布条轻轻地送入大玻璃管里,然后按上图所示将整个装置连接起来。③松开软胶管上的弹簧夹,纱布条上就会由下到上慢慢出现红色的斑点。
中学生改进化学实验装置要注重“过程性”和“全员性”。因为改进和研制化学实验装置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学生作品的完美性,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体验、提出了哪些质疑、锻炼了哪些能力等;改进的实验装置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新装置的研制中来,使他们认识到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