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及对策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wp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由于其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个体背景、人格特征、职业态度等个人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程度有影响,高校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认知,加强心理保健,并采取积极的策略来缓解职业倦怠。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个体因素
  【基金项目】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SZ01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2-02
  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此项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大学生繁多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使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受到了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及访谈调查发现,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大量的研究往往关注组织、社会和职业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个体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寻找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去探讨缓解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笔者对所在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相关调查访谈,发现相当部分的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衰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辅导员透露,刚参加工作时候的自己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憧憬,然而现在的自己更像是一名“怨妇”,对每天的工作满腹牢骚。在辅导员的QQ个人签名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快要崩溃了”、“严重透支”、“为什么这么忙”、“好累好累”、“只想好好睡一觉”、“撑不下去了”……。一位辅导员还在空间日记里写到:“工作4年多了,最近一年好像经常能感到那种‘耗精力、伤元气’的情形,甚至越发频繁,觉得是自己老了,精力真的不行了,这种状态最后会不会导致自己被榨干?!”
  二是缺乏人性化。表现为辅导员认为自己在近半年内经常不能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感到解脱,尤其是那些已经带完一届学生的辅导员,他们的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比起下宿舍、进班级、找学生谈话等与学生接触的工作来说,辅导员们更愿意选择安静地待在办公室里。一名大一的女生说,刚入学时,在新生见面会上他们的辅导员曾对他们说,如遇到生活、学习问题可找自己谈话,而自己也将定期找她们谈心。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辅导员只进过她们的宿舍一次,辅导员甚至连她的名字也叫不出来,更不用说谈心了。
  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辅导员非常相信自己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只有个别辅导员认为通过自己的工作能积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很多辅导员都表示,现实的工作与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有很大差别,他们感到自己更像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只是在重复枯燥机械的琐碎事务,既不能像专任教师一样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法成为文件里所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即便自己已努力做到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甚至是发表心潮澎湃情绪激昂的演讲,然而学生冷漠的表情以及屡教不改的表现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二、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分析
  所谓个体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作年限、性别、婚姻、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背景性因素;二是性格类型、情绪智力、心理控制点等人格特征;三是职业认知、职业技能等职业态度。
  (一)个体背景性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虽然辅导员普遍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但职业倦怠的程度因个人情况的不同存在着差别。①年龄。当前高校辅导员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不少80后的辅导员在年龄上和学生相仿,阅历较浅,工作经验积累较少,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工作中的困难让年轻辅导员时常感觉力不从心。②工作年限。相比来说,工作3-5年和5年以上的辅导员比工作3年以下的辅导员更容易感觉到职业倦怠。③性别。女辅导员在情绪衰竭的程度上比男性辅导员高很多。由于女性情感较为细腻,工作效果不理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再加上男女性的生理差别,女性在工作中还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等,从而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体验到较多的职业倦怠。④婚姻。由于在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缺乏人性化方面,已婚辅导员相比未婚辅导员的程度要高。⑤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来说,高校辅导员的经济待遇普遍不高,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辅导员来说,一旦和经济富裕的人相比就会心神不宁,当看到熟人有房有车,而自己还在为微薄的收入劳心劳力时,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工作的成就感就会下降。
  (二)人格特征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1.性格类型
  个体的性格特征,通常決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有研究发现,有四种类型的人容易感受到职业倦怠。第一种类型:“工作狂”。这种类型的人沉溺工作,甚至依赖工作,他们闲下来便会产生“罪恶感”,恨不得用工作填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而也容易受到情感枯竭的侵害。第二种类型:“A型性格”。这一类型的人通常都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的目标和期望值较高,而正是这种过高的期望暗藏着压力。相对来说,辅导员群体是一个思想先进、各方面较为优秀的群体,每位辅导员从第一天工作起,都会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期待,预设了一定的目标,希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并渴望得到他人认可。而一旦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和焦虑感,从而加速职业倦怠的产生。第三种类型:“逃避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选择回避压力,甚至忽视压力对自身已经带来负面影响,或是否认压力的存在,而从不尝试用实际行动来改变现状,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减轻压力,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使身心更加疲惫。第四种类型:“神经质”。这一类型的人对日常压力表现得比一般人敏感,总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导致负面情绪增多,耐挫性和抗压性较弱,别人能够承受的压力很可能让他们深受打击。   2.情绪智力和心理控制点
  情绪智力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情绪感知能力、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运用情绪的能力。一般来说,情绪智力水平高的人,情感枯竭程度低。同时,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个人相信内控点还是外控点的不同也会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那些相信外在控制点即认为有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控制之外,归咎于命运、运气或其他人的这部分人更容易感到倦怠。
  (三)职业态度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职业态度包含两个方面: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从职业认知来看,那些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喜欢与学生打交道,乐于参与学生各种活动的辅导员,其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较少或倦怠程度较低。而有一部分辅导员,总认为辅导员是一个过渡性的岗位,甚至有的辅导员认为这个岗位就是吃青春饭的,年轻的时候做辅导员可以,年纪大了不行,因此把辅导员工作当成是一个暂时的工作,没有长期工作的打算,渐渐地养成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态,吃着辅导员的“饭”,干着自己想干的“事”,必然在工作中表现出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从职业技能来看,一些辅导员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个人成就感比较高,从而倾向于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工作,认同该工作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他们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相对较低。反之,辅导员如果不愿意去学习和提高工作技巧,工作一旦碰壁,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不适合这项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自我干预对策
  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的重视和关心,也需要辅导员个人的努力。下面主要从辅导员自我应对和干预的角度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认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辅导员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出现职业倦怠并不可怕,并不代表个人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职业倦怠是每个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的心理现象。辅导员要注意了解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的各种因素,觉察职业倦怠所引发的身心变化,学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作积极的评价和控制。其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自我,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优缺点、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同时,还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减少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而产生职业倦怠。再次,辅导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奎内思说過,对某一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当辅导员拥有了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就会内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宽容的心,才能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辅导员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心理保健,积累正能量
  当职业倦怠即将引发或已经导致个人身心受到伤害或工作效能降低时,辅导员应学会主动调整自己,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因此,应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首先,要学会正确合理释放压力。一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科学客观看待和分析自己的得失;二是要多与人交流,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三是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不要把工作安排得太满,应学会欣赏和享受工作以外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四是要选择适当的休闲运动,丰富业余生活,强身健体。因为生理上的健康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辅导员每天尽管从事的是同一种工作,然而教育管理本身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辅导员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在工作遇到瓶颈或困惑时,尝试用生活的激情点燃工作的激情,相信平凡的坚持也能成功。
  (三)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一个人感到职业倦怠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助于个体充分发挥潜力,抵挡心理压力。辅导员要处理好与家人、朋友、领导、同事、学生的关系,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第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内到外”克服职业倦怠情绪。首先,辅导员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其次,辅导员要训练较强的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等,学会从容面对和处理繁杂的事务;再次,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总结提高。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规律,提高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6-98,106.
  [2]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1):82-84.
  [3]叶兵,蒋兆雷. 近10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0-73.
  [4]罗四清,韦耀阳,梅金奇.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46-48.
  作者简介:
  黄玉贇(1983—),女,广西百色人,讲师,管理学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县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风起云涌.先由学生和教育界发起,继而商业界和农村也积极响应.于是,游行示威,张贴标语,集会声讨等多种形式的抗日活动,方
为了筛选适合陕西省安康市和商洛市烟区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肥料,研究不同种类和用量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烟草主栽品种云烟99作为试验对象在
【摘要】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实验项目及内容陈旧落后的问题,结合湖南理工学院岩土实验教学现状,在正确理解“三性”实验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9个“三性”岩土实验项目;围绕新的岩土实验教学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的“三性”岩土实验教学配套改革。新的“三性”岩土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和综合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实施“卓越工程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武装起来,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巩固革命政权而斗争并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直接参加军事斗争以外,还做了许多保卫根据地安全
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进一步确立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强调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支
【摘要】法律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主体——中职生,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通过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 法律意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77-02  法律意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它既是一种社会概念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又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干部、职工团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说职业学校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师,对职业教育末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名师 专业化 学者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0-01  我曾认真拜读过董菊初先生的《名师成功论》这本书,读后把成长为名师作为自己今后的奋斗
在今年8月底发布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上,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摄制的电视新闻专题片《骑迹》获得国际传播类三等奖。这部专题片记录的是2012年7月12日至8
润滑油是四大石油产品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工艺流程最长、生产技术最复杂、品种牌号最多、质量要求最严格的产品,各大石油公司将润滑油作为展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