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体育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兴趣是练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练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据分析发现影响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因素。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孩子们体育运动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转变教与学传统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案设计上,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课堂教学中教的设计相对较多,忽视了学生在“学”与“练”过程中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对如何让学生“乐学”、“乐练”考虑得比较少,导致学生始终是被动学习、被动参与,使学生感觉不到参与运动的欢娱、乐趣,运动的兴趣培养不起来。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从学生运动兴趣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选择健身效果好、锻炼价值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和多样的科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掌握科学的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就目前的体育教学而言,绝不能忽视技术教学和技术练习,要通过学习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在进行技术教学前,要以学生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同时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引导者。 在教学实践中的篮球运球教学时,我把多种运球的方法演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根据本人实际水平,选择练习内容,进而掌握和提高运球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增加一些篮球小游戏,如绕体、胯下运球,八字绕环等等来使学生对篮球充满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法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说什么、做什么、练什么的被动接受。当然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和指导,使之正确、有效地掌握技术、技能起到举一反三之效。
  二、把握“学会”到“会学”的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见到部分学生“喜欢课外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这 现象每个学校都狠突出。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样的,除场地器材和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造成的。我们有很多教师是为教而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没有考虑到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积极。要改变这一现象,选择教学内容是重点,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都有所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所以,我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大多数学生都爱打篮球这一特点实施教学,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会学”为出发力争人人爱体育运动,人人爱上体育课,人人实现从“学会”到“会学”。
  三、善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运用游戏、竞赛、直观教具、模仿练习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自学自练,互助互学,还要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学习。如在篮球的投篮教学中,首先提问投篮在篮球比赛中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投得准?同学们纷纷动脑筋,你一言我一語,讲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跳起来,离篮圈近了,才投得准”。有的说:“瞄准某个点。”有的说:“球飞行要有一定的弧度。”这些想法,尽管不全面也不很准确,但都是同学们自己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结合学生的见解,再与投篮的动作要领及方法进行比较、练习,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投篮动作的要领和过程,而且感受到了动脑筋的乐趣,还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完成了教学的任务,满足了学生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合理运用激励和评价手段
  就体育教学而言,我以为语言激励尤为重要,言为心声,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语言是学生兴奋和抑制的调和剂,诸如“你怎么跑得这么慢?快点。”“真笨”等,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失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兴趣就会被扼杀;反之,“快!加把劲!”,“我相信大家经过努力应该完成得相当出色!”“你一定行!”等。这些充满鼓励、期望和启发的语言,就会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向上的氛围,给学生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精神。通过这样及时的多形式、多内容的评价,促进学生体能的不断提高,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之在挫折面前自信心更强、意志更坚定、对他人更理解和尊重,学习效果更明显。
  总之而言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孩子们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对所学内容也就愿学、乐学、好学、会学,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从被动变主动,使学生不仅喜欢运动而且非常喜欢上体育课,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其他文献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孩子们在幼儿园实行的都是快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和创造力,让游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因此没有对孩子们开展识字教学,也就是说孩子们正是从一年级开始才正式与汉字接触,那么对于一年级的老师来说又该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喜欢汉字的愿望呢?——“兴趣”。万事开头难,
期刊
从40年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到后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再到今天流行的信息技术辅助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技术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可以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已经使这些技术不断深化和应用,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
期刊
“生命语文”的首倡者熊芳芳老师说“语文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是“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涵养,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是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而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重知识轻文化,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几
期刊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认识客观世界,它应该是一个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达来参与数学思维的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结合教学实
期刊
朗读是审美感知的桥梁  语文审美感知来源于大脑对文学作品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和体味。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传达到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审美对象——课文的理解。课文即范文,范文是语文教材中的主导成份,教材中古今中外先哲雅士的华章,就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一部人生的“辞海”。语文教师就要在这人生的“辞海”中,揭示情感的含义,奉献给真纯
期刊
一、乡镇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转变现状及困难  新课标下,化学组教师在参加高考研讨会、教学交流、进修培训和实际授课等环节中,深刻认清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体现了化学知识性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与传统教材以知识性为主不同。因此,许多乡镇中学化学教师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面临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比较顽固,教师尝试改变但积极性不高。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主要是
期刊
一、小学阶段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
期刊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大部分老师认为:教数学容易,只要教会学生做题解题,考试能拿高分就可以了,名校录取就没有问题,重点高校的大学毕业文凭就到手啦。为了应试教育,老师 采用了“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等招数,学生相应的就死记硬背、读死书。至于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思维过程,不重視甚至无所谓。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严重脱钩,正是这种“重算轻说”的教育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有些学生
期刊
一、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200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全国中小学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十几年过去了,全国中小学从使用教育信息化的多媒体方式斥之于作秀到今日基本普及多媒体教学的接受,可观之普及之成效。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很广,教育信息化资源一般是指教学教案,教學教材,教学素材,试题,学习视频,丰富的优质信息等等。  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