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尉村跑鼓车的艺术特色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尉村跑鼓车是一项风格独特并且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发展至今已由单一的民间活动演变为一项集鼓乐表演和体育竞技为一体、展演规模宏大的民俗娱乐活动。文章从跑鼓车的由来、艺术特色以及鼓车发展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跑鼓车;历史演变;艺术特色
  山西晋南地区鼓舞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襄汾县尉村跑鼓车不同于其他鼓舞形式,不是单纯地进行敲打,还有比赛形式,将鼓与车相结合,形成跑鼓车,引发了笔者浓厚的兴趣。田野调查中发现,尉村村民们都热衷于跑鼓车活动,但以参与为主,并且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其中的艺术特色。基于这一现象,笔者以尉村跑鼓车的艺术特色为中心,研究其由来、艺术特色与发展。
  一、尉村跑鼓车的由来及发展
  尉村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襄汾县西北方向的姑射山下,在古代两军交战的时候,易守难攻,所以成为战争时的军事堡垒基地。春秋晋鄂公时期至唐朝,尉村一带常有战事发生。特别是唐朝时期,尉村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的田庄,尉迟敬德在此驻扎军营,囤积粮草,采用兵农合一的制度。在交战时士兵们经常采用擂鼓进军的方式来振奋士气、配合作战,由此演变而成尉村跑鼓车活动。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尉村跑鼓车文化达到巅峰。
  二、尉村跑鼓车的艺术特色
  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六是尉村别具特色的鼓车节,鼓车节的展演仪式早在明清时就形成一定的规模,它是中国的狂奔节,体现民族精神,考验个人耐力和勇气,鼓车不停,鼓声不断。下面从四方面介绍尉村跑鼓车的艺术特色:
  (一)源远流长的展演仪式
  鼓车活动有其特定的仪式。首先,村民们会先举行祭鼓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保佑苍生安然;其次,由村中德高望重者来进行踩辕;最后便是最激烈的鼓车竞赛了。
  (二)鼓车合一的样式
  鼓与车组成鼓车,鼓横立在车身上,其特点在于鼓车的样式,是模仿古代的战车发展而来的,截止到现在依旧保持着古代鼓车的样式。车身车轴是由槐木或榆木制成,车轮车辐由其他木头制作,外圈用铁镶住。车长近四米,车宽近一米,约500公斤重。
  鼓的直径是1.8米,鼓皮正面用的是公牛皮,背面用母牛的皮,有着阴阳和合的寓意。鼓帮是双层,表里结合,坚固且耐用,别具特色。鼓边,是由圆形铆钉镶嵌,金光闪烁。鼓车不仅绘制着别样的图案和花式,配有不同的装饰,上面还挂有战旗,战旗呈三角形,其图案与其他几个鼓饰图案一样。
  在每个鼓车上,鼓车前面有掌辕者、抱辕者,鼓车的后面有两位乐手擂鼓掌握鼓车的节奏,具体分配是一人擂鼓,一人鸣锣,也可由4~6人擂锤敲打。需要三个人来驾车辕,一位主舵手负责撑辕,两位副舵手负责抱辕,鼓车的前面一边一根很粗的麻绳,二三十名参赛者分列两边拉绳子,拖着鼓车奔跑。
  (三)以竞赛为主的活动形式
  跑鼓车的赛车形式延续了明清时期的规模,按地理位置散布划分为五个院,分别是南院、西北院、东院、后院、庙巷,每个院各有一个鼓车,分布在村子的五个方向。比赛有具体的规则限制,村民可相互邀请进行比赛,除了同村竞技,也可和邻村比赛。比赛时,村民需根据自己在本村所住的位置,找各自对应的鼓车队。跑鼓车比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计时接力赛,一种是追逐超越接力赛。在比赛中,两辆鼓车分别以村庄跑道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为起点,并以炮声为号。
  (四)寓意丰富的鼓饰
  尉村全村的五个院,各自组成一支表演队伍,每个鼓的鼓面上都由不同颜色绘有不同的图案。西北院鼓为二龙戏珠,南院鼓为秦琼打虎,后院鼓为八卦图,东院鼓为角端,庙巷鼓为和合二仙,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颜色上也有所区分:西北院鼓采用黄色,南院鼓采用红色,后院鼓采用黑色,东院鼓采用绿色,庙巷鼓采用银灰色。鼓车除了鼓面的装饰,还要有旗帜、服装,旗帜、服装的颜色,与各院分鼓的颜色相统一,输赢一目了然。鼓车行军时还有特殊的鼓点,再配以锣、,气势威武雄壮。
  三、尉村跑鼓车现存问题及对策
  尉村人一提起跑鼓车,从骨子里就有一种深爱和激动。2009年和2011年,尉村跑鼓车分别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把鼓车的文化活动做得更好,传承得更好,2014年9月特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刘霄为村民授课。通过调查发现,跑鼓车文化的发展依旧面临许多问题,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予以关注,让鼓车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尉村跑鼓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对跑鼓车的重视度不够。鼓车的活动一般是由民间自发、临时组织的,资金缺乏,不能做到面向全社会、全面开发举办,跑鼓车文化节的举办也没有专业的、较强针对性的组织领导。其次,跑鼓车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参加跑鼓车的村民中年轻群体积极性不高,以35到60岁之间的中年人为主,忽视了对年轻群体传承人的培养。另外,由于跑鼓车的知名度低和受众范围较小,年轻人对跑鼓车的认知水平较低,导致跑鼓车无法获得永久发展。再次,空间局限性使得跑鼓车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由于尉村跑鼓车文化活动仅在村内举行,活动场地的局限使得其比赛赛道比较狭小,这就会导致比赛过程中存在串位、摩擦、碰撞等安全隐患。最后,在尉村跑鼓车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在技术、传承、弘扬等方面的指导。
  (二)尉村跑鼓车发展的对策
  首先,要提高对尉村跑鼓车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在鼓车节时来旅游,并亲自体验跑鼓车活动,制作一些跑鼓车相关的文创产品,如书签、鼓摆件、玩偶等,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其次,面对后继无人这种情况,可以专门设立鼓车活动社团,由村里的老艺人来进行授课和讲解;在鼓车节时,设立青年鼓车组进行比赛,吸引青年参与其中;还可以把鼓车文化融入当地的课堂,让学生们从小了解鼓车文化;通过宣传来扩大尉村跑鼓车知名度,借助各类媒体加强对跑鼓车民俗的宣扬力度,大力宣传鼓车节,与地区文化旅游业统筹发展。再次,针对道路狭窄、存在安全隐患这个问题,村里可以向政府申請资金用来修路,扩宽道路。在进行鼓车节的比赛时,应有专门人员来维持秩序,疏散游客。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档案,在地方上安排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尉村跑鼓车的发展工作及组织鼓车活动。
  四、结语
  鼓车,是鼓与车的集合。尉村跑鼓车是融音乐、竞技于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发展至今逐渐脱离起初单纯的娱乐和比赛模式,成为凝聚村民们爱村、爱家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家以每年在跑鼓车活动中战胜对方为荣。
  随着跑鼓车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对其了解也在逐渐加深,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地域魅力广受人们的喜爱。跑鼓车活动不仅体现了一种顽强拼搏、奋勇当先、团结一心的进取精神,更凝聚着深厚的民俗意蕴,能够起到培育民族集体主义思想意识、渲染节庆日气氛、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人民之间的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金仓,李孟存.晋国史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2]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3]范静.节庆中的仪式展演:晋南襄汾县跑鼓车及其文化内涵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
  [4]李博文.山西襄汾尉村跑鼓车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增刊2):40-42.
  [5]韩起祥.浅谈山西锣鼓[J].黄河之声,2007(3):114-117.
  [6]王兴一.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鼓车[J].文物世界,2010(1):57-60.
  [7]刘浏.襄汾县尉村鼓车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3-126.
  [8]暴丽霞,冯强.晋南民俗:跑鼓车的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5):84-86.
  [9]尉福生.尉村鼓车的文化溯源[J].沧桑,2011(5):97-99.
  [10]安奋伟,崔海昀.从2700年前驶来的鼓车[EB/OL].(2009-04-01)[2021-01-10].http://news.banbijiang.com/renwu/2009/0401/149.html.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传统中国文化获得复兴与发展,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勃兴。文章从研究灰塑艺术与祠堂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理解灰塑艺术“原境”的方法论,以抓住祠堂“原境”的文化思想,重视灰塑艺术与祠堂的“共生”关系,由此阐述灰塑艺术在思想观念上的特点以及它在物质层面的实用性,并从灰塑艺术中谈现代社会的亲族观念的淡化,进一步说明文化的遗失和人的间接联系。  关键词:灰塑;“原境”;文
期刊
摘 要:佾舞作为古代封建统治的产物,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佾舞已由最初的阶级统治工具逐渐转化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综合载体。佾舞自周朝建立体系以来,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时期的阶级统治需要、多元文化兴起、金属制造业的发展等因素,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也成为承载、见证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有效载体。文章以祭孔乐舞的发展为研究视角,探析佾舞的发展过程。 
期刊
摘 要:美术史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开展教学期间,需要将人类美术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应有的作用等进行研究,并作为主要的教学发展方向。国内普通高校艺术学院的必修课之一就是美术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理论知识、建设能力、审美情趣、艺术思维的培育和强化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期间对比中国美术史课程,外国美术史课程是除我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系统性美术知识的整合,具体包含美术发展文化、美术形成历史的介
期刊
摘 要: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美育的要求下,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行,这种课堂模式对受众智力的开发和人格的培养都具有突出作用,亦顺应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提高,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人文精神建设。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钢琴教学;实践策略  如今,数码钢琴已不再
期刊
摘 要:河南省作为教育大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美术学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在中小学师资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河南省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笔者对河南省八所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高校的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河南;高校;美术学;课程建设;现状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计划“河南省高校美术学专业课
期刊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汉语言知识的人才,其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有许多优势但也需要因势而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有理念等宏观层面。区域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但又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立足区域,引入诸多综合元素。文章中提出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美术元素,从视觉微观层面和审美宏观层面助力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促进民族区域的一流学科建设,打造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中的建筑美术教学体系来源于综合性大学中艺术学院的基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包含素描、速写、色彩等知识框架,是培养建筑表现师等美学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在建筑表现师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基础美术直接培养了建筑表现师的审美意识、造型能力、空间表现力,间接提升了建筑表现师的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文章结合基础美术中的构图、明暗关系、空间关系、色调等知识点与建筑表现实践技能,重点阐述基础美术在建筑表现后期
期刊
摘 要:《路边野餐》在电影叙述中运用一些物件把过去和现在、现实与梦境连接起来,将不可抹去记忆通过时间与记忆达成和解。电影中这群平凡的人们有着对日常生活的忍耐与自我调整,有对伤害、病痛、挫折和不美好的消解和接受。文章从《路边野餐》电影中出现的一些物件,例如火车、电风扇、时钟、望远镜、手电筒、电风扇、舞厅的圆球等,阐释电影的时空感,解读电影中拼接起来不完满的爱恋记忆和亲情记忆,这些记忆既带有时间的轮回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小学为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对象,由于位居山区,该学校在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有所滞后。在水磨小学的歌词朗诵、肢体律动、器乐演奏和游戏与音乐内容结合等方面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助于水磨小学的学生理解音乐课堂的课堂形式和表现手法,同时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身边学生用音乐去挖掘、创作,然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学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引入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对《豳风·东山》进行重构诠释,以过去的意向活動、当时的意向活动、未来的意向活动所构成流动的意识场理论,打破传统释读受到的时间线索或因果逻辑的束缚,赋予文本以新的内涵及生命力。  关键词:《豳风·东山》;意向活动;意向升沉  胡塞尔对意向行为有如下强调:“意识活动是在时间活动中进行的,当意向行为指向一个对象的时候,它也潜在地指向这个对象周围的东西。这使得在每一个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