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佾舞作为古代封建统治的产物,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佾舞已由最初的阶级统治工具逐渐转化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综合载体。佾舞自周朝建立体系以来,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时期的阶级统治需要、多元文化兴起、金属制造业的发展等因素,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也成为承载、见证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有效载体。文章以祭孔乐舞的发展为研究视角,探析佾舞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佾舞;祭孔乐舞;祭孔仪式
一、佾舞的由来与变革
西周是中国社会分封建制的开端,为了加强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区分阶级特权,分别从礼、乐、刑、政四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刑、政两项主要是对付下民的,礼和乐则是专门为统治阶级内部而设。他们认为,礼可以分为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维护贵族的等级秩序,使统治阶级内部巩固,从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①由此可见,“礼”和“乐”两种制度自设立以来,就是相辅相成的阶级统治手段及社会地位的象征。自西周统治秩序确立以来,佾舞就是融合“礼”“乐”两种政治制度的综合体现。
《白虎通义·礼乐》中记载:“八佾者何谓也?佾者,列也,以八人为行,列八八六十四人也。” 《左传》记载:“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论语》记载鲁国权臣季孙氏违背身份等级“八佾舞于庭”,孔子对此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由此可见,佾舞的最高规格即为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六十四人。诸侯使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阶层用二佾,佾舞作为古代礼乐制度的产物,可以通过人数来直观体现等级尊卑。
随着西周王朝政治统治的衰弱,诸侯国的崛起,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地方音乐对宫廷乐舞产生强烈冲击,冶炼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乐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原本仅被统治阶级掌握、享用的最高礼乐制度开始被瓦解。地方诸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崛起,使周王朝保守封闭的礼乐制度受到威胁。原本仅可以享用四佾的鲁国权臣季孙氏在宴会中使用本仅为天子所享的八佾的事件,成为周王朝礼崩乐坏的集中体现。但是,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八佾舞于庭”从侧面反映出了被统治阶级对于西周礼乐制度最高等级的向往,但是并不能证明以季孙氏为代表的封建诸侯已经具备了最高水准的音乐鉴赏能力,“八佾舞于庭”更多是权力倾倒的象征。
《乐记》云:“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乐记》在总结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同时,提出听这些音乐,学习这样的舞蹈,是为了演习先王创业的精神,所以要庄重典雅,实现“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的政治使命。由此可见,随着历史发展,以佾舞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礼乐形式,已经打破了强化阶级统治的初衷,仪式功能逐渐占据主导。
二、祭孔仪式的由来与发展过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统治目的不同,以及对孔子所推崇的周礼“秩序”需求不一,孔子的封号前后产生过多次变化,其祭祀规格及祭祀内容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三》记载,最早的孔子祭祀仪式出现在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的第二年 ,由其弟子举行家祭。《左传·哀公·哀公十六年》记载,鲁国君主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鲁国诸侯称孔子为“尼父”的记载,足以显示孔子当时的威望和社会地位。《文庙丁祭谱》中提到:“当春秋之际,鲁犹备‘六代之乐’,先圣自卫返鲁,与师挚共相考订,以传诸及门弟子,其后世守而弗失,或以时肄于朝廷。”文中指出孔子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了中国古代宫廷雅乐“六代之乐”,以彰显孔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且这种祭祀的规格被后世所效仿。
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孔子的社会地位逐渐稳固。汉朝建立时,汉高祖为稳固统治,强化思想,颠覆秦朝“焚书坑儒”产生的社会影响,重新重用儒生。尤其是汉高帝十二年以“太牢祠孔子”,将祭祀孔子与祭祀社稷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隆重祭祀孔子的开端。同时意味着祭孔仪式由孔子子孙、弟子承担的家庭祭祀上升到朝廷的官方祭祀。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所推崇的周礼秩序重新列为国家统治思想。随着儒家思想地位的与日俱增,孔子更加受到统治者的尊崇,至汉灵帝时期,孔子祭祀仪式正式成为国家祭祀。
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文化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而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周礼秩序,维护封建统治,孔子祭祀规格继续上升。根据《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与《阙里志·卷六》记载,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南朝宋文帝正式规定“释奠孔子牲牢、祭器悉依上公之礼,舞六佾,设轩悬之乐”。永明年间,南齐武帝朝廷颁定了祭孔乐舞用“六佾之舞”。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钦定祭孔采用诸侯的“六佾之舞”乐舞规格,行初献、亚献、终献三献之礼,同时“六佾舞”于仪式中进行表演。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上百年来分裂的局面。为融合民族文化、维护统治、巩固政权,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律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为了加强文化一统,隋文帝在建国之初,根据《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封赐孔子为“先师尼父”,并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确立有别于原祭祀雅乐“六代乐舞”的祭孔乐舞专用乐章《先圣先师之乐》,用以歌颂孔子的伟大政绩和人格魅力。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标志着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到达顶峰,礼制思想对统治者治国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赐礼器用于祭祀活动。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下诏《登歌》用于孔子祭祀仪式,次年文宣王祭祀仪式开始使用《凝安九成之乐》。
《大成礼乐集·历代祠祀及释奠》记载,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明宪宗“从祭酒周洪谟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这一事件标志着,祭孔佾舞达到顶峰,正式上升到天子祭祀的高度和规格。但是到了嘉靖九年,明世宗重新厘正孔子祀典,孔子祭祀活动按照旧制“乐用轩悬,舞用六佾”。明清以来基本延续宋朝礼制,进行孔子祭祀活动。
近现代以来,中国受侵略战争影响,祭孔仪式发展基本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7年录制祭孔乐舞并于1985年之后尝试恢复祭孔乐舞,当时依然采用“六佾舞”。2006年,祭孔大典作为民俗活动正式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祭孔乐舞的确立、变化、发展过程,最终都源于孔子对于周礼秩序的遵循。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中对社会秩序的倡导,对民众的教化作用,被历代統治阶级所倡导及推崇。尤其是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仁”的理念,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标准。而孔子祭祀仪式,逐渐成为人们对于孔子思想崇拜的实体化形式。纵观祭孔乐舞中以佾舞为代表的祭祀规格的不断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孔子思想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注释:
①赵建斌:《中国古代音乐简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20页。
参考文献:
[1]曾婕.接礼乐中和之思传古舞新声之雅[J].舞蹈论坛,2018(7).
[2]王璟.春秋时期音乐下移潮流中“八佾舞于亭”[J].史学月刊,2015(3).
[3]杜心乐.北宋祭孔佾舞舞谱恢复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2).
[4]徐海准,陈真.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宫廷仪式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4).
[5]沈淑庆.高丽与宋时期的宫廷乐舞艺术交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1).
[6]袁禾.“节八音而行八风”:佾舞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佾舞;祭孔乐舞;祭孔仪式
一、佾舞的由来与变革
西周是中国社会分封建制的开端,为了加强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区分阶级特权,分别从礼、乐、刑、政四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刑、政两项主要是对付下民的,礼和乐则是专门为统治阶级内部而设。他们认为,礼可以分为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维护贵族的等级秩序,使统治阶级内部巩固,从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①由此可见,“礼”和“乐”两种制度自设立以来,就是相辅相成的阶级统治手段及社会地位的象征。自西周统治秩序确立以来,佾舞就是融合“礼”“乐”两种政治制度的综合体现。
《白虎通义·礼乐》中记载:“八佾者何谓也?佾者,列也,以八人为行,列八八六十四人也。” 《左传》记载:“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论语》记载鲁国权臣季孙氏违背身份等级“八佾舞于庭”,孔子对此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由此可见,佾舞的最高规格即为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六十四人。诸侯使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阶层用二佾,佾舞作为古代礼乐制度的产物,可以通过人数来直观体现等级尊卑。
随着西周王朝政治统治的衰弱,诸侯国的崛起,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地方音乐对宫廷乐舞产生强烈冲击,冶炼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乐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原本仅被统治阶级掌握、享用的最高礼乐制度开始被瓦解。地方诸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崛起,使周王朝保守封闭的礼乐制度受到威胁。原本仅可以享用四佾的鲁国权臣季孙氏在宴会中使用本仅为天子所享的八佾的事件,成为周王朝礼崩乐坏的集中体现。但是,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八佾舞于庭”从侧面反映出了被统治阶级对于西周礼乐制度最高等级的向往,但是并不能证明以季孙氏为代表的封建诸侯已经具备了最高水准的音乐鉴赏能力,“八佾舞于庭”更多是权力倾倒的象征。
《乐记》云:“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乐记》在总结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同时,提出听这些音乐,学习这样的舞蹈,是为了演习先王创业的精神,所以要庄重典雅,实现“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的政治使命。由此可见,随着历史发展,以佾舞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礼乐形式,已经打破了强化阶级统治的初衷,仪式功能逐渐占据主导。
二、祭孔仪式的由来与发展过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统治目的不同,以及对孔子所推崇的周礼“秩序”需求不一,孔子的封号前后产生过多次变化,其祭祀规格及祭祀内容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三》记载,最早的孔子祭祀仪式出现在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的第二年 ,由其弟子举行家祭。《左传·哀公·哀公十六年》记载,鲁国君主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鲁国诸侯称孔子为“尼父”的记载,足以显示孔子当时的威望和社会地位。《文庙丁祭谱》中提到:“当春秋之际,鲁犹备‘六代之乐’,先圣自卫返鲁,与师挚共相考订,以传诸及门弟子,其后世守而弗失,或以时肄于朝廷。”文中指出孔子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了中国古代宫廷雅乐“六代之乐”,以彰显孔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且这种祭祀的规格被后世所效仿。
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孔子的社会地位逐渐稳固。汉朝建立时,汉高祖为稳固统治,强化思想,颠覆秦朝“焚书坑儒”产生的社会影响,重新重用儒生。尤其是汉高帝十二年以“太牢祠孔子”,将祭祀孔子与祭祀社稷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隆重祭祀孔子的开端。同时意味着祭孔仪式由孔子子孙、弟子承担的家庭祭祀上升到朝廷的官方祭祀。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所推崇的周礼秩序重新列为国家统治思想。随着儒家思想地位的与日俱增,孔子更加受到统治者的尊崇,至汉灵帝时期,孔子祭祀仪式正式成为国家祭祀。
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文化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而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周礼秩序,维护封建统治,孔子祭祀规格继续上升。根据《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与《阙里志·卷六》记载,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南朝宋文帝正式规定“释奠孔子牲牢、祭器悉依上公之礼,舞六佾,设轩悬之乐”。永明年间,南齐武帝朝廷颁定了祭孔乐舞用“六佾之舞”。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钦定祭孔采用诸侯的“六佾之舞”乐舞规格,行初献、亚献、终献三献之礼,同时“六佾舞”于仪式中进行表演。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上百年来分裂的局面。为融合民族文化、维护统治、巩固政权,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律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为了加强文化一统,隋文帝在建国之初,根据《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封赐孔子为“先师尼父”,并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确立有别于原祭祀雅乐“六代乐舞”的祭孔乐舞专用乐章《先圣先师之乐》,用以歌颂孔子的伟大政绩和人格魅力。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标志着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到达顶峰,礼制思想对统治者治国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赐礼器用于祭祀活动。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下诏《登歌》用于孔子祭祀仪式,次年文宣王祭祀仪式开始使用《凝安九成之乐》。
《大成礼乐集·历代祠祀及释奠》记载,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明宪宗“从祭酒周洪谟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这一事件标志着,祭孔佾舞达到顶峰,正式上升到天子祭祀的高度和规格。但是到了嘉靖九年,明世宗重新厘正孔子祀典,孔子祭祀活动按照旧制“乐用轩悬,舞用六佾”。明清以来基本延续宋朝礼制,进行孔子祭祀活动。
近现代以来,中国受侵略战争影响,祭孔仪式发展基本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7年录制祭孔乐舞并于1985年之后尝试恢复祭孔乐舞,当时依然采用“六佾舞”。2006年,祭孔大典作为民俗活动正式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祭孔乐舞的确立、变化、发展过程,最终都源于孔子对于周礼秩序的遵循。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中对社会秩序的倡导,对民众的教化作用,被历代統治阶级所倡导及推崇。尤其是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仁”的理念,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标准。而孔子祭祀仪式,逐渐成为人们对于孔子思想崇拜的实体化形式。纵观祭孔乐舞中以佾舞为代表的祭祀规格的不断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孔子思想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注释:
①赵建斌:《中国古代音乐简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20页。
参考文献:
[1]曾婕.接礼乐中和之思传古舞新声之雅[J].舞蹈论坛,2018(7).
[2]王璟.春秋时期音乐下移潮流中“八佾舞于亭”[J].史学月刊,2015(3).
[3]杜心乐.北宋祭孔佾舞舞谱恢复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2).
[4]徐海准,陈真.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宫廷仪式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4).
[5]沈淑庆.高丽与宋时期的宫廷乐舞艺术交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1).
[6]袁禾.“节八音而行八风”:佾舞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