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叛逆,不善交往。诚然,这样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特殊性,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心理行为方面的诸多特性。“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形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大多情感倾斜、不善交流、敏感多疑、自卑抑郁,行为变化无常。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征
典型心理特征与剖析 第一,自卑抑郁,多疑多心。这个心理特征比较显著,因为家庭生活背景的特殊化,生活环境与正常家庭不一样,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做事缺乏自信,少言寡语,自卑抑郁。而且这种自卑的负面心理完全影响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第二,敏感叛逆,缺乏沟通。这个心理特征是比较典型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处在一个缺少温馨的家庭中,仅存的母爱或父爱是不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的。这样,使得他们的性格过早敏感叛逆,有意识地躲避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善意友好的沟通,不自然地自我封闭,总认为自己的身世会被别人当成笑柄,缺乏自信和交流。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懂事于其他孩子。由于父母地爱不能全身心的扑在自己身上,有些事情必须自己来做,如自己上下学,自己洗衣服,家庭中的争吵与压抑让孩子自己承受,这样,往往会呈现出他们性格性情方面的独立与自主,在和正常孩子遇到事情时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完全不一样。
与普通孩子心理学业方面的差异 第一,心理行为方面的差异。他们对社会不关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逆反敏感,甚至产生多疑多心的行为。撒谎、辍学和“情绪暴露”等方面的表现也相当明显。
第二,学业态度方面的差异。由于单亲家庭精力分散,一般情况下,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对学习的态度,明显落后于双亲家庭的孩子,因为,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对单亲家庭子女来说更为明显一些。
性格成因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内向、少言,行为恣肆、叛逆,处事独立,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家庭方面,不睦的家庭环境是其出发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耳边总是父母的争论和互相指责,眼前总是父母的诸多问题,例如:子女的抚养、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的冷战与大打出手。学习没人管,生活没人管,情感方面的需求少之甚少,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情感发泄的“出气筒”,在孩子看来,家庭纯属是冷清的荒凉地。这样的家庭氛围当然对孩子的教育发展无一利却百害。时间一长,孩子的精神上无法承受过于沉重的打击而变得封闭自卑、意志薄弱、行为恣肆,每天得过且过。
学校方面,由于这样的孩子自身的“缺点”较多,发生问题时,教师不能全面地对待,这样的“不公平”对待,单亲孩子总是避免与教师走近、与同学倾诉情感,总是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同学交往,缺少好朋友。有时候,教师在处理这些孩子的自身问题时,过于简单粗暴,采取息事宁人或惩办的不利方法,使学生产生对立、失常等情绪,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方面,在社会群体中,这样的折翅家庭比较多,所以社会的关心也较力不从心。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方位教育这些孩子的力量。
方法对策
个性研究 制定采取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相应有力措施,教师通过调查、家访、座谈、案例研究、成长点滴记录等做好研究。
共性研究 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合作是会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改变的。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组织“一帮一”学习小组活动,让本班学习较好、品德较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并让优生在闲暇之余和后进生交往,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对其进行辅导,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措施,会让这些单亲孩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效仿好孩子的行为举止,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班会要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爱将我包围”为主题;以培养孩子在集体的爱中体验真情,走出心底的阴霾为主要内容;以单亲学生的身边感动故事为突破口,让班级中一个个可亲可爱的孩子在友爱互助的氛围中升华情感,享受快乐。同时,教师耐心地、充满爱心地走近他们,关爱他们,给他们情感上的填充,不吝啬地赞赏、褒扬、鼓励、信任他们,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感到快乐,心生感恩。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发动集体的力量爱他们,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集体与合作精神。
利用家长、学校、校园网络等渠道,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职责息息相关,诸多单亲家庭的子女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与家长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有必然关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与家长紧密配合,达成共识,使家长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掌握正确的教育子女方法,积极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悉心照管子女的成长与学业。
孩子的成长除了与自身有关外,与父母,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他们以母亲般的关爱,春风化雨般的叮咛,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霾,让他们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征
典型心理特征与剖析 第一,自卑抑郁,多疑多心。这个心理特征比较显著,因为家庭生活背景的特殊化,生活环境与正常家庭不一样,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做事缺乏自信,少言寡语,自卑抑郁。而且这种自卑的负面心理完全影响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第二,敏感叛逆,缺乏沟通。这个心理特征是比较典型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处在一个缺少温馨的家庭中,仅存的母爱或父爱是不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的。这样,使得他们的性格过早敏感叛逆,有意识地躲避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善意友好的沟通,不自然地自我封闭,总认为自己的身世会被别人当成笑柄,缺乏自信和交流。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懂事于其他孩子。由于父母地爱不能全身心的扑在自己身上,有些事情必须自己来做,如自己上下学,自己洗衣服,家庭中的争吵与压抑让孩子自己承受,这样,往往会呈现出他们性格性情方面的独立与自主,在和正常孩子遇到事情时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完全不一样。
与普通孩子心理学业方面的差异 第一,心理行为方面的差异。他们对社会不关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逆反敏感,甚至产生多疑多心的行为。撒谎、辍学和“情绪暴露”等方面的表现也相当明显。
第二,学业态度方面的差异。由于单亲家庭精力分散,一般情况下,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对学习的态度,明显落后于双亲家庭的孩子,因为,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对单亲家庭子女来说更为明显一些。
性格成因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内向、少言,行为恣肆、叛逆,处事独立,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家庭方面,不睦的家庭环境是其出发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耳边总是父母的争论和互相指责,眼前总是父母的诸多问题,例如:子女的抚养、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的冷战与大打出手。学习没人管,生活没人管,情感方面的需求少之甚少,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情感发泄的“出气筒”,在孩子看来,家庭纯属是冷清的荒凉地。这样的家庭氛围当然对孩子的教育发展无一利却百害。时间一长,孩子的精神上无法承受过于沉重的打击而变得封闭自卑、意志薄弱、行为恣肆,每天得过且过。
学校方面,由于这样的孩子自身的“缺点”较多,发生问题时,教师不能全面地对待,这样的“不公平”对待,单亲孩子总是避免与教师走近、与同学倾诉情感,总是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同学交往,缺少好朋友。有时候,教师在处理这些孩子的自身问题时,过于简单粗暴,采取息事宁人或惩办的不利方法,使学生产生对立、失常等情绪,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方面,在社会群体中,这样的折翅家庭比较多,所以社会的关心也较力不从心。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方位教育这些孩子的力量。
方法对策
个性研究 制定采取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相应有力措施,教师通过调查、家访、座谈、案例研究、成长点滴记录等做好研究。
共性研究 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合作是会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改变的。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组织“一帮一”学习小组活动,让本班学习较好、品德较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并让优生在闲暇之余和后进生交往,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对其进行辅导,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措施,会让这些单亲孩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效仿好孩子的行为举止,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班会要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爱将我包围”为主题;以培养孩子在集体的爱中体验真情,走出心底的阴霾为主要内容;以单亲学生的身边感动故事为突破口,让班级中一个个可亲可爱的孩子在友爱互助的氛围中升华情感,享受快乐。同时,教师耐心地、充满爱心地走近他们,关爱他们,给他们情感上的填充,不吝啬地赞赏、褒扬、鼓励、信任他们,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感到快乐,心生感恩。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发动集体的力量爱他们,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集体与合作精神。
利用家长、学校、校园网络等渠道,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职责息息相关,诸多单亲家庭的子女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与家长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有必然关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与家长紧密配合,达成共识,使家长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掌握正确的教育子女方法,积极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悉心照管子女的成长与学业。
孩子的成长除了与自身有关外,与父母,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他们以母亲般的关爱,春风化雨般的叮咛,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霾,让他们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