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联校 0370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02-02
课堂上,教师不是解题者,而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生活化的方式,给学生富于思考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1 数学情境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少形时少直观,形缺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如果能进一步采用”数文(学)结合,将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文学色彩,请“文”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利用语文知识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
师:在生活中,有些话是可以倒过来说的。(出示:我骑马;我怕鬼),请你试着倒过来说一说。
生1:“我骑马”倒过来说是“马骑我”。
生2:“我怕鬼”倒过来说是“鬼怕我”。
生3:我也举一个例子:“我爱爸爸”倒过来说是“爸爸爱我”。
师:中国汉字中有些还是互相倒过来写的。(出示:士、吞、杏)请你试着倒过来写一写。(学生很快写了:“干、吴、呆”三个字)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板书:)你能把 倒过来写吗?(学生感到有意思极了,纷纷跃跃欲试……)
生:把4/5倒过来是5/4 。(板书:)(教师随即出示两个数2/3和6/7,请学生倒过来写,学生很快写出了3/2和7/6)师: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给它起个名?
生1:相反的数。
生2:倒过来的数。
生3:我觉得可以叫“倒数”。
……
这节课,我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将有趣的语文现象融进乏味的数学课堂,成功地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当中。
2 数学问题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实践出真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公式,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米尺、直尺去量学校里的任意东西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20分钟后集中汇报组内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周长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小组量乒乓球台面,有的去量篮球场,有的去量教师办公室前的地砖面,有的去量花坛,甚至也有的小组去量学校的垃圾池……20分钟很快过去了,学生带回的“发现”令我惊叹不已:
“我们组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是由2條长加上2条宽”。
“我们组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1条长和1条宽,再用长加宽的结果去乘2就行了”。
“我们组发现求正方形的周长很简单,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只要量出它其中的一条边,再乘上4就可以了”。
“我们组发现不管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求它的周长就是把它所有的边加起来”。
“我们组有一个更先进的发现,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它的长和宽,而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它其中的一条边的长度”。
……
可见,学生不被老师“包办”时,思维是多么的开阔,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蕴含其中的团体合作精神更显珍贵。
3 数学生活生动起来,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02-02
课堂上,教师不是解题者,而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生活化的方式,给学生富于思考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1 数学情境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少形时少直观,形缺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如果能进一步采用”数文(学)结合,将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文学色彩,请“文”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利用语文知识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
师:在生活中,有些话是可以倒过来说的。(出示:我骑马;我怕鬼),请你试着倒过来说一说。
生1:“我骑马”倒过来说是“马骑我”。
生2:“我怕鬼”倒过来说是“鬼怕我”。
生3:我也举一个例子:“我爱爸爸”倒过来说是“爸爸爱我”。
师:中国汉字中有些还是互相倒过来写的。(出示:士、吞、杏)请你试着倒过来写一写。(学生很快写了:“干、吴、呆”三个字)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板书:)你能把 倒过来写吗?(学生感到有意思极了,纷纷跃跃欲试……)
生:把4/5倒过来是5/4 。(板书:)(教师随即出示两个数2/3和6/7,请学生倒过来写,学生很快写出了3/2和7/6)师: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给它起个名?
生1:相反的数。
生2:倒过来的数。
生3:我觉得可以叫“倒数”。
……
这节课,我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将有趣的语文现象融进乏味的数学课堂,成功地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当中。
2 数学问题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实践出真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公式,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米尺、直尺去量学校里的任意东西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20分钟后集中汇报组内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周长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小组量乒乓球台面,有的去量篮球场,有的去量教师办公室前的地砖面,有的去量花坛,甚至也有的小组去量学校的垃圾池……20分钟很快过去了,学生带回的“发现”令我惊叹不已:
“我们组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是由2條长加上2条宽”。
“我们组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1条长和1条宽,再用长加宽的结果去乘2就行了”。
“我们组发现求正方形的周长很简单,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只要量出它其中的一条边,再乘上4就可以了”。
“我们组发现不管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求它的周长就是把它所有的边加起来”。
“我们组有一个更先进的发现,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它的长和宽,而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它其中的一条边的长度”。
……
可见,学生不被老师“包办”时,思维是多么的开阔,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蕴含其中的团体合作精神更显珍贵。
3 数学生活生动起来,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