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成气候
4月26日网易的文章《武汉时间银行悄悄兴起,存下“服务时间”,兑换“养老钱”》说,2017年10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美好集团公益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武昌分公司在江零社区共同建立了“首义美好时间银行”,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志愿者存下“时间”,可兑换各种形式的“养老钱”,包括生活物资、免费旅游、幸福食堂就餐卡及未来养老服务等。2018年1月,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备银行’”,鼓励社会人员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
2月1日新华网刊文《南京打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志愿者可“存储”志愿时间》称,2005年,江苏南京开始尝试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经招募了5069名时间银行志愿者,其中老年志愿者3310名,大大缓解了专业养老护理员队伍不足的矛盾。为了保障服务质量,除了参加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之外,养老志愿者还要经过匹配度测试、试服务3次,才能与“客户”签订“一对一”服务的协议。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辖区内13个社区实现了时间银行项目的全覆盖,且促成了该项目与实体银行合作,共同发行联名卡,实体银行开放部分区域专门用于时间“存储”,志愿服务70%时间存款可以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20%可以兑换生活物品,10%可以兑换现金补助。
3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今天我帮老我老有人帮》提到,从2017年10月开始,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在百花洲街道先行探索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将服务时间储存起来,等到自己年老时可以取出服务时间,由低龄老人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形成“提供养老服务——量化为时间储存——支取养老服务”的良性循环。百花洲街道所辖11个社区全部推开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主要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免费服务,目前已经有志愿者400人左右,为近100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登录东湖区时间银行网络管理平台,社区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提供的多样化服务被准确记录在云平台里。时间银行网络管理系统已实现志愿者及公益组织的注册管理、受助老人的需求信息、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时间、服务时间的存储支取等管理功能。同时,东湖区设立时间银行公益基金,用于建设爱心超市、打造互助服务公益项目、购买可供兑换的物品及奖励等。
广受好评
2月18日新华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储存“养老幸福”》指出,时间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解决了现状与发展的矛盾,能够让现在的养老事业美丽起来,能够让未来的养老事业精彩起来。现在,用志愿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服务,让现在的老人安然享受幸福晚年,这是为社会养老作贡献,这是为老人幸福事业作贡献,这是为自己的未来作铺垫,还丰富了今天的精神生活,因此,这是一举多得。时间银行是用今天的奉献时间打造未来的幸福时间,储存的是“养老幸福”,打造的是“时间利息”,能够让幸福生活能量充足,能够让未来时间厚度增加。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如何完善呢?国家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自己关爱老龄后的自己,这才是一个完善的关爱服务体系。体系完善,才能养老幸福。
3月21日凤凰网刊发《时间银行储蓄的是满满的爱心》一文说,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的创新理念在于“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以志愿者服务“存储”时间,让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储蓄了满满的爱心。事实上,许多志愿者并非奔着“存储”时间而去的,他们更多的是心中有一颗尊老助老的心,愿意无私奉献为老人服务,彰显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对于志愿者服务来说,时间银行真正的意义不是存储时间,而是存储爱心。在这种创新服务理念下,我们更愿看到的是“低龄存爱心,高龄取服务”。
2月3日新浪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填补养老空缺》认为,当前很多中国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较匮乏,他们的社交活动,要么是跳跳广场舞,要么就是打打牌,越来越缺乏感情沟通,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时间银行养老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社会负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现在,中国公共养老资源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人员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压力,而时间银行养老恰恰能填补这个空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养老方式,还可以促进共赢互助精神的建立,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2月20日搜狐网发表文章《时间银行,让养老乘坐“时光机”》称,时间银行养老理念的“新”在于,提倡人们利用自己年轻时候的志愿服务来换取年老时的被服务,这样既解决了年老时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问题,又可避免年轻人虚度时光。“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大的“族群”,无论男女老少皆沉迷于智能手机带来的快乐中,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人们很难为养老“未雨绸缪”。时间银行的养老新模式展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服务等价交换,将自己年轻时候的服务时间存储起来,老了的时候便可被服务。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越来越缺乏情感的交流,时间银行恰好为我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陌生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可以当作是彼此的亲人来互帮互助,填补了亲人不在身边的空白。“时间银行”就像是孩童时代哆啦A梦的时光机,让我们的养老服务穿越到现在以服务他人的形式来展现。
有待完善
2月19日人民网刊发《养老“时间银行”须防“时间坏账”》一文指出,近年来,全国各地类似的时间银行并不鲜见,多是开办时热热闹闹,最终效果却难如人意。时间银行在运行模式上参照商业银行运作理念,通过相应的存、取规则和激励机制,使志愿者通过累积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其他志愿者的服务,以及获取一定物质回馈。众所周知,金融银行有一套严格细致的核算体系,本位币和利息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而帮助老人之类的好人好事终究属于道德范畴,其“量化”标准未必严谨,加之道德资产的投资及管理缺乏精细评估等,这些都影响了时间银行的运营与拓展。而在一般情况下,比起实物和现金的激励,志愿者更看重服务时间的置换,对时间银行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十分关切。将来能否如约兑现,未来是否会产生“时间坏账”及目前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同质化程度较高,能提供专业性服务的较少……诸多困惑也明显制约了时间银行的发展。时间银行存储的是“道德金币”,意义虽然大于形式,但形式也是内容的外在反映。将善行具体量化,养老志愿活动可以兑换成未来的购买金或当下的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和引导人们“聚小善以行大善”,但道德过于货币化、功利化,也会偏离倡导善德、鼓励善行的方向。若对于时间银行浅尝辄止或者过于依赖,都難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1月30日搜狐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存下的不只是时间》提到,时间银行在制度设计上很美好,可是付诸实践,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需求匹配,二是银行信用。先看需求匹配,银行要稳定运转,需要保持收支平衡。同样,时间银行也需要收支平衡,同一时间提供的志愿服务和需要的服务时间需要保持大致相当。可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需求越来越大,志愿服务能否跟得上?再来看银行信用。我们之所以选择把钱存进银行,就是因为银行有信用,让人有安全感。时间银行的信用也需要靠长期运行来保障,否则,20岁存下的时间,到了70岁却用不了,也是白搭。目前运行的时间银行大多是在某个社区开展,规模小,参加的人员也相对较少。人一少,在需求匹配上可能就会存在较大偏差。比如,需要按摩服务的老人很多,但是能够提供此项服务的人很少,老人们可能要轮候很长时间。一旦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多了,可能愿意参加时间银行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时间银行也就很难持续运行下去。要保证时间银行的健康持续运行,我们不妨建立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统一运行的时间银行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能够更有效地对接需求,也能方便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时间银行,存下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对养老无忧的期盼,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中获益。
2月1日凤凰网的文章《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时间银行,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引导相关单位和组织共同努力组建专业化、特色化服务队伍,形成相关制度;社区积极参与推动互助平台建设,形成以社会公益组织为节点的社区服务网络,为相关单位通过时间银行项目平台开展公益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撑,打造以时间银行为核心的联动模式;推进时间银行制度化、信息化,大力研发方便手机应用的时间银行APP管理系统平台;积极开展时间银行主题活动,以村、社区为单位,试点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模式;发挥时间银行网络平台优势,以楼栋长、村居小组长为核心,开展社区微公益活动,带动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试点依托村、居委会,发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周边商户共同参与,共建居家养老便民服务圈。
链接:国外时间银行发展状况
美国:存时间成经济危机下的新时尚
近年来,随着美国失业率的居高不下而人均负债又逐年上升,在重重债务压力下,美国人的“省钱攻略”大为流行。没有钱没关系,可以用时间抵换。在美国一些社区开始出现“时间银行”组织,顾客可以用计时劳动换取所需,既化解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据统计,美国现有115家时间银行,还有100家正在酝酿中。虽然时间银行的顾客人员不断变化,但人数始终保持在1.5万人左右。
瑞士:进入社保体系的时间银行
瑞士模式的时间银行直接应用于社保体系,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了时间银行,人们在退休以后,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间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时间银行会将参与人员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在未来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取出使用。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不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
日本:用时间银行解决养老护理人手缺乏问题
近年来,日本推行了“地区综合护理服务系统”,即打造“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在距离大概30分钟路程的社区内,建设配备小型养老护理服务设施的新型服务社区。这套系统的推行,带来了养老护理人员匮乏的问题,而时间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养老护理人手缺乏的问题,使日本形成了“今天我照顾你,明天他照顾我”的循环养老服務模式。
4月26日网易的文章《武汉时间银行悄悄兴起,存下“服务时间”,兑换“养老钱”》说,2017年10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美好集团公益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武昌分公司在江零社区共同建立了“首义美好时间银行”,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志愿者存下“时间”,可兑换各种形式的“养老钱”,包括生活物资、免费旅游、幸福食堂就餐卡及未来养老服务等。2018年1月,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备银行’”,鼓励社会人员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
2月1日新华网刊文《南京打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志愿者可“存储”志愿时间》称,2005年,江苏南京开始尝试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经招募了5069名时间银行志愿者,其中老年志愿者3310名,大大缓解了专业养老护理员队伍不足的矛盾。为了保障服务质量,除了参加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之外,养老志愿者还要经过匹配度测试、试服务3次,才能与“客户”签订“一对一”服务的协议。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辖区内13个社区实现了时间银行项目的全覆盖,且促成了该项目与实体银行合作,共同发行联名卡,实体银行开放部分区域专门用于时间“存储”,志愿服务70%时间存款可以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20%可以兑换生活物品,10%可以兑换现金补助。
3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今天我帮老我老有人帮》提到,从2017年10月开始,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在百花洲街道先行探索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将服务时间储存起来,等到自己年老时可以取出服务时间,由低龄老人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形成“提供养老服务——量化为时间储存——支取养老服务”的良性循环。百花洲街道所辖11个社区全部推开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主要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免费服务,目前已经有志愿者400人左右,为近100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登录东湖区时间银行网络管理平台,社区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提供的多样化服务被准确记录在云平台里。时间银行网络管理系统已实现志愿者及公益组织的注册管理、受助老人的需求信息、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时间、服务时间的存储支取等管理功能。同时,东湖区设立时间银行公益基金,用于建设爱心超市、打造互助服务公益项目、购买可供兑换的物品及奖励等。
广受好评
2月18日新华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储存“养老幸福”》指出,时间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解决了现状与发展的矛盾,能够让现在的养老事业美丽起来,能够让未来的养老事业精彩起来。现在,用志愿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服务,让现在的老人安然享受幸福晚年,这是为社会养老作贡献,这是为老人幸福事业作贡献,这是为自己的未来作铺垫,还丰富了今天的精神生活,因此,这是一举多得。时间银行是用今天的奉献时间打造未来的幸福时间,储存的是“养老幸福”,打造的是“时间利息”,能够让幸福生活能量充足,能够让未来时间厚度增加。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如何完善呢?国家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自己关爱老龄后的自己,这才是一个完善的关爱服务体系。体系完善,才能养老幸福。
3月21日凤凰网刊发《时间银行储蓄的是满满的爱心》一文说,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的创新理念在于“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以志愿者服务“存储”时间,让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储蓄了满满的爱心。事实上,许多志愿者并非奔着“存储”时间而去的,他们更多的是心中有一颗尊老助老的心,愿意无私奉献为老人服务,彰显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对于志愿者服务来说,时间银行真正的意义不是存储时间,而是存储爱心。在这种创新服务理念下,我们更愿看到的是“低龄存爱心,高龄取服务”。
2月3日新浪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填补养老空缺》认为,当前很多中国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较匮乏,他们的社交活动,要么是跳跳广场舞,要么就是打打牌,越来越缺乏感情沟通,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时间银行养老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社会负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现在,中国公共养老资源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人员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压力,而时间银行养老恰恰能填补这个空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养老方式,还可以促进共赢互助精神的建立,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2月20日搜狐网发表文章《时间银行,让养老乘坐“时光机”》称,时间银行养老理念的“新”在于,提倡人们利用自己年轻时候的志愿服务来换取年老时的被服务,这样既解决了年老时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问题,又可避免年轻人虚度时光。“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大的“族群”,无论男女老少皆沉迷于智能手机带来的快乐中,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人们很难为养老“未雨绸缪”。时间银行的养老新模式展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服务等价交换,将自己年轻时候的服务时间存储起来,老了的时候便可被服务。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越来越缺乏情感的交流,时间银行恰好为我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陌生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可以当作是彼此的亲人来互帮互助,填补了亲人不在身边的空白。“时间银行”就像是孩童时代哆啦A梦的时光机,让我们的养老服务穿越到现在以服务他人的形式来展现。
有待完善
2月19日人民网刊发《养老“时间银行”须防“时间坏账”》一文指出,近年来,全国各地类似的时间银行并不鲜见,多是开办时热热闹闹,最终效果却难如人意。时间银行在运行模式上参照商业银行运作理念,通过相应的存、取规则和激励机制,使志愿者通过累积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其他志愿者的服务,以及获取一定物质回馈。众所周知,金融银行有一套严格细致的核算体系,本位币和利息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而帮助老人之类的好人好事终究属于道德范畴,其“量化”标准未必严谨,加之道德资产的投资及管理缺乏精细评估等,这些都影响了时间银行的运营与拓展。而在一般情况下,比起实物和现金的激励,志愿者更看重服务时间的置换,对时间银行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十分关切。将来能否如约兑现,未来是否会产生“时间坏账”及目前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同质化程度较高,能提供专业性服务的较少……诸多困惑也明显制约了时间银行的发展。时间银行存储的是“道德金币”,意义虽然大于形式,但形式也是内容的外在反映。将善行具体量化,养老志愿活动可以兑换成未来的购买金或当下的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和引导人们“聚小善以行大善”,但道德过于货币化、功利化,也会偏离倡导善德、鼓励善行的方向。若对于时间银行浅尝辄止或者过于依赖,都難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1月30日搜狐网的文章《时间银行,存下的不只是时间》提到,时间银行在制度设计上很美好,可是付诸实践,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需求匹配,二是银行信用。先看需求匹配,银行要稳定运转,需要保持收支平衡。同样,时间银行也需要收支平衡,同一时间提供的志愿服务和需要的服务时间需要保持大致相当。可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需求越来越大,志愿服务能否跟得上?再来看银行信用。我们之所以选择把钱存进银行,就是因为银行有信用,让人有安全感。时间银行的信用也需要靠长期运行来保障,否则,20岁存下的时间,到了70岁却用不了,也是白搭。目前运行的时间银行大多是在某个社区开展,规模小,参加的人员也相对较少。人一少,在需求匹配上可能就会存在较大偏差。比如,需要按摩服务的老人很多,但是能够提供此项服务的人很少,老人们可能要轮候很长时间。一旦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多了,可能愿意参加时间银行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时间银行也就很难持续运行下去。要保证时间银行的健康持续运行,我们不妨建立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统一运行的时间银行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能够更有效地对接需求,也能方便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时间银行,存下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对养老无忧的期盼,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中获益。
2月1日凤凰网的文章《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时间银行,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引导相关单位和组织共同努力组建专业化、特色化服务队伍,形成相关制度;社区积极参与推动互助平台建设,形成以社会公益组织为节点的社区服务网络,为相关单位通过时间银行项目平台开展公益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撑,打造以时间银行为核心的联动模式;推进时间银行制度化、信息化,大力研发方便手机应用的时间银行APP管理系统平台;积极开展时间银行主题活动,以村、社区为单位,试点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模式;发挥时间银行网络平台优势,以楼栋长、村居小组长为核心,开展社区微公益活动,带动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试点依托村、居委会,发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周边商户共同参与,共建居家养老便民服务圈。
链接:国外时间银行发展状况
美国:存时间成经济危机下的新时尚
近年来,随着美国失业率的居高不下而人均负债又逐年上升,在重重债务压力下,美国人的“省钱攻略”大为流行。没有钱没关系,可以用时间抵换。在美国一些社区开始出现“时间银行”组织,顾客可以用计时劳动换取所需,既化解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据统计,美国现有115家时间银行,还有100家正在酝酿中。虽然时间银行的顾客人员不断变化,但人数始终保持在1.5万人左右。
瑞士:进入社保体系的时间银行
瑞士模式的时间银行直接应用于社保体系,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了时间银行,人们在退休以后,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间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时间银行会将参与人员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在未来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取出使用。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不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
日本:用时间银行解决养老护理人手缺乏问题
近年来,日本推行了“地区综合护理服务系统”,即打造“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在距离大概30分钟路程的社区内,建设配备小型养老护理服务设施的新型服务社区。这套系统的推行,带来了养老护理人员匮乏的问题,而时间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养老护理人手缺乏的问题,使日本形成了“今天我照顾你,明天他照顾我”的循环养老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