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于形 内化于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女儿在我办公桌上写家庭作业,忽然,她伸出右手说:“妈妈,我大拇指上有个东西,硬硬的,中指上也有,好痛!”我一看,在那只稚嫩、白皙的小手上竟然长着两个硬邦邦的茧子。毫无疑问,那是写作业留下的痕迹。那一刻,我心中有一根弦被拨动了,作业留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茧子,还是帮助孩子发展心智的梯子?这引起了我对作业问题的深刻反思。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一直认为,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就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学生通过对各种习题的练习,将所学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做好作业,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对于教师而言,作业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量出教师教学的纰漏。如今,不知何时开始,作业却步入令人尴尬的境地:学生厌作业、烦作业;教师为批改而焦头烂额,为学生拖欠作业而揪心冒火。如何扭转这一不良局面,使学生爱上作业、爱上数学?增“质”远胜于加“量”,我认为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入手,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求作业“外化于形”而“内化于心”。
  一、从灵活处理教材入手:合理删添,让作业成为学生乐于享受的美餐
  
  教材是专家们的智慧结晶。教材上的作业设计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并不是为某一个班或某一部分学生量身定做的,它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灵活处理教材,补充教材,修改教材,做教材的“主人”。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P20~21“4的乘法口诀”。
  教材在练一练中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求相同加数的和以及乘法算式;第二题主要是有关4的乘法算式;第三题结合图形填写算式。学生在掌握4的乘法口诀后,解决这些问题不存在困难,于是第一、二题我精选了其中一部分题目之后,又增设了如下问题:
  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从调动学生创造性入手:自主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教师偶尔将设计权让位于学生,让学生自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理解教材,并回顾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重难点,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能要搜集本学科、跨学科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相关资料,从而找出问题的最佳提问角度和答案。这样就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也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增添了学习信心。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73~74“一天的时间”。
  在学了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主设计题目,部分学生的作业设计得很精彩,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
  生1:爸爸要出差了,他下午17:00下班,从单位到火车站大约需要1小时,爸爸能赶上19:00出发的火车吗?
  
  生2:爸爸明天就要乘飞机回来了,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爸爸12:40从某城出发,下午13:40到达,你知道我们离某城几千米吗?
  生3:我今天早上6:20起床,穿衣用10分钟,洗脸刷牙用15分钟,吃早饭20分钟,我能赶上7:00的公交车吗?
  生活是智慧生成的源泉,学生能把数学作业与生活世界相联结,并且在数学作业与生活的联结处,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精彩,会看到学生的智慧在不断闪现。自主参与作业设计,改变了学生被动作业的局面,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自主作业还能够充分展示学生才艺特长、张扬个性,使全体学生各尽所长、各尽其思、各展其能。自主作业,真正成了学生展示智慧与个性的舞台,成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乐园,成了学生生命智慧成长的地方。
  三、从学生的适应性入手:关注差异,让作业成为学生树立自信的阶梯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作业,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47~48“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在学了新知之后,我出示了两道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一道题进行解答。
  ①把下面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再求出它的周长。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4厘米),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要求拼出的图形,不用量也能计算出周长。
  第①题是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较基本题型,简单的拼摆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从而检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第②题既能检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情况,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以下就是学生在作业中拼摆出的图形:
  总之,对数学作业,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学生,通过作业让其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对于优秀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在作业过程中发展思维。这样就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从作业中有所收获,让作业使每一个学生树立起自信的阶梯。
  四、从增加趣味性入手:形式新颖,让作业成为学生的益智游戏
  作业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但如果盲目加大作业量,试图通过大量的操练使学生记住知识、熟练技能,其作业必定低效。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形式上还需费一番工夫。“趣”则“趋”,形式新颖的、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中玩,玩中学,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从强化合作互动入手:智慧抽奖,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激励的乐园
  思维提升题一直是学生所畏惧的,我们面对的是基础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为了尽可能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我尝试每天在家庭作业中安排一题“智慧题”。
  完成方式除了独立完成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
  1.组建“智囊团”。三五个学生成立一个“智囊团”,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共同完成智慧作业。
  2.求助“亲友团”。让家长也参与孩子的智慧作业,形成愉快的合作伙伴。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成了增进亲情的过程。
  讲评方式:每次作业都请一位“小老师”进行讲评,讲评后把正确的作业放进抽奖箱,每周进行一次抽奖仪式。作业被抽中的学生就成为本周的“智慧幸运星”,可以得到一份小小的礼品。通过这样的活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生)都可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作业的效果。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在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或回答问题不理想时,会被教师处以“错一罚十”的惩罚,还会遭到教师的痛责,甚至讽刺、挖苦。有的教师则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或让其他学生作答,直至得到教师满意的答案为止;要么直接把正确答案讲一遍。这种不允许学生出错的现象,通常会导致学生怕犯错误,不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这样做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天性,而且会让他们从小胆小怕事、畏惧困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Time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询问时间”这一功能项目,按照时间顺序创设了一个个真实自然的场景,并由此展开了1~12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悉地掌握时刻表达法What’sthe time?It’s…o’clock,以及数词1~12外,还出现了常用句型Shall we…?It’s time to…,再加上Let’s…。的复
《欢乐的泼水节》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但是,对于江南的学生来说,傣族的泼水节离他们很遥远,很难理解泼水节在傣族人民心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切身感受到欢度泼水节时人们的浓浓的喜庆之情。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决定用“情境教学法”,把全班学生组成一个“小小导游团”,走入课文情境,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但是,实际的
有很多小学生学书法常常半途而废,这一方面与书法入门不易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自身有关。所以,教学中,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尽快找到入门的感觉;二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持之以恒。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一、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主要是进行书法美感和手感的训练。   1,美感训练  商承祚说:“如果好坏不辨,盲目模仿,依样画葫芦,那对我们临写是有不利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小学生敏锐的书法美感
解决问题的策略宗旨是加强对策略形成过程的体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具体表现为能体会策略的特定价值与意义,掌握运用策略的基本思路和过程,能适当地将策略与实际问题匹配,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体验,它更多地强调“过程”的价值和策略的丰富内涵。让策略体验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去体验策略形成过程?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它强调以多元价值取向,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以此更好地落实课程的各项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设计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小超市》。  课堂设计分活动和评价两大块。    一、活动购物    活动准备:各种物品(文化用品:书包、钢笔、文具盒、彩笔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是新课标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而,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叩开《品德与生活》之门。  一、突出直观的教学形式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按照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生动、直观的形式,能充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途径,本课教学巧设情境,通过实践或模拟训练开辟一条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让学生真正成为口语交际课堂的主体。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2.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训练学生,使学生了解购物讲价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写。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多说    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我规定学生在校一律讲普通话,提倡校外也讲普通话。同时可结合一些活动,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开辟“普通话一角”等进行
设计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风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让风走进学生的视线,进入学生的画中呢?我引领孩子从寻找风、留住风入手。展开本次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二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表现的天性,通过让彩带飘起来、留住风、表现风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展开想象。  “风”的创作过程,是学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