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烈起义 浩气长存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昌起义前夕的三·二九广州之役,是中国推翻帝制革命史上最壮烈的一次起义。孙中山先生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惟此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货币史上只有福建省曾经发行了纪念黄花岗的小银毫。
  纪念币也是改良币
  民国建立后纷争不断,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地方,各省军阀肆意滥造劣币,闽省也不例外。1926年(民国十五年)福州闽海关报告中即有“溯本年上半年间,新出辅币充斥于市,遂使其价值大减,由是各钱庄皆决心拒绝行使。自夏历新年,迄于六月中瀚(中旬),均未开市,省中造币厂,乃停止鼓铸”;此充斥于市的银角是正面“民国甲子”,反面十八星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旗交叉图案。次年的“十六年造总理纪念币”也被点名属于质量低下的劣币,流通时要折价收受。金融秩序混乱造成困扰后,当局开始积极应对。1928年闽海关报告:省政府遴选三人、商会推举二人合组织圜法委员会进行整顿“本年银洋币制,实行改良……。至小洋辅币,亦可预料将来定有改善之日也。”
  为方便民众辨识,新辅币与之前发行的劣币必须有明显之区分,改头换面变更图案是首要条件,1921年(民国十年)落成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便成为最佳选择。按常理逢五逢十才有盛大活动,但缅怀烈士的理由冠冕堂皇,又可与早一年的“总理纪念币”在意念上衔接。而且七十二烈士中有二十人来自福建,其中最知名的是方声洞与林觉民。
  “福建银毫第一珍”
  最早的黄花岗纪念币并非目前市面所见的形式,新币设计以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为主图景,顶端横书“黄花岗纪念币”,党徽处以横向线条为底,没有标示面值,上方“中华民国十七年福建省造”下沿“纪念先烈”。而发行版的纪念币党徽中央改加阿拉伯数字“10”或“20”,下方面值“每十枚当一圆”或“每五枚当一圆”。
  此版黄花岗纪念币非常罕见,目前仅有大小如壹角者,所知存世量三枚,堪称“福建银毫第一珍”,推测因无币值故未采用。按理应同时制作贰角型币样,因为贰角是最通行的单位,但至今未现,可能永久遗失。几经曲折的纪念币
  据福建省政府1929年(民国十八年)1月11日发布之公告,所谓的福建铸造辅币委员会呈称黄花岗纪念币1月7日在洪山桥原有的造币厂正式开铸,种类分壹角、贰角两种,成色银八铜二,制额三十万元为限,“原为纪念盛绩,绝对不敢赢利”。后来成色比照《国币条例》及其施行细则之规定减为含银七成,初期颇受欢迎,闽省政府1931年12月8日会议记录刊载上海富商林雪庵出面委托福建代造“十七年黄花岗辅币三千万角运沪流通”,经批准并从中提取一成30万元利润,内18万元作为省造币厂费用,其余12万元缴库。此即“中华民国十七年福建省造”七十二烈士林陵墓为图案之“黄花岗纪念币”的由来。没有在钱文标示的年度公告发行是因修改设计之故。
  1931年,福建铸造辅币委员会呈请续造黄花岗纪念币五百万角,省政府在10月审议核准。制造时将年度改为“中华民国二十年”,面值两种,尺寸、重量及图案、文字与十七年版基本相同。次年,除将年度再更改为“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外,可能觉得党徽中央加阿拉伯数字的设计欠妥,改为国旗与党旗交叉,面值“壹角”或“贰角”直书。这是黄花岗纪念币年度不连续,由十七年跳至“二十年”及“二十一年”的缘故。
  据同年海关报告:“福建造币厂铸成银辅币计值三十万元,嗣后于十月间停闭”,没有说明原因;《海关十年报告》注明“各该辅币,除厦门外,闽省全境通行,而中山模辅币,则按面值七折使用也”,中山模辅币即孙像总理纪念币。其他文献显示,该年冬福州一带银辅币兑换铜元价格大跌,调查后发现乃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卢兴邦在驻地尤溪(闽江上游支流处)私造劣质黄花岗银辅币大量流入所致。省政府随即在1933年1月6日发布训令禁止,同时宣告省造币厂停办、币模上缴封存,虽正牌省厂所造银角继续通行使用,但福建省造银币的历史也画上句点。
  黄花岗纪念币成为闽省末代银币,停铸银币当然是地方军阀私造劣毫所致,然其实也是大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动造币权收归中央专属,另是国际银价的波动,譬如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间银市之变化不可思议,以黄花岗纪念币筹备的1928年起计,涨跌与前一年的比率依序是-15.42%、-32.37%、-7.87%、-16.44%;头尾比较跌幅达-55.98%,等同腰斩,中国实行银本位又是世界最大用银国之一,哪能经得起这种折腾?由各省已纷纷停造银币及两年多后的1935年11月中央断然实施法币政策即是印证,若银币有利可图地方政府不会轻易放弃。
其他文献
昆明一好友嘱我写一小幅横披,内容由我定,只告知用于书房悬挂。我思忖再三,书以“思无邪”三字应嘱。朋友早年是一名知青,在交通非常不便的云南山区插队,下乡那天,铺盖以外他带的主要行李有两件:一件是书籍,172本;另一件是一对大哑铃,重达50公斤。当时“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举扛铃练哑铃习拳使棍在很多青年人中是一种风尚,但是读书的很少,也无书可读。可见他与众不同,没有随波逐流,追求四肢发达,也向往头脑发
期刊
阅读,都去哪儿了?看似傻傻的问题,细琢磨还真是不太好回答呢。首先,要厘清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阅读与读书的差别,人们很容易混淆两者微妙的差别。  阅读与读书  我认为阅读与读书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阅读以闲适成份为主,读书则多少具有目的性;阅读几乎不设具体的考量,而读书则处处考量你的成绩。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十几年光阴,只干了一件事一一读书,而没有哪个学生会将“寒窗苦读”理解为闲情逸致
期刊
有人说,生活在民国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战争、逃难、饥荒等,但生活在那个时代人的气质也是与众不同的。章太炎、梁启超、于右任、蔡元培、鲁迅、田汉、老舍、张爱玲、吴昌硕……无论是政界的还是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标榜一个符号——文人,那个时代也赋予了他们一种特有的集体气质——民国范儿。  民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然而,社会的转型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各种文
期刊
傅抱石:人与神的距离并不遥远  作为美术史论界公认的近现代中国画第一人,傅抱石对于中国美术史以及当今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性早已无须赘述。而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作为傅抱石创作成熟期的特殊题材人物画巨制,其对于美术史的学术价值和收藏界的市场价值尤为凸显,甚至对于傅抱石而言,该作的意义是其他作品无法取代的。该作乃傅抱石以其充满浪漫情怀的笔触,描写了屈原《楚辞·九歌》中的两位神话人物——
期刊
女性和女性的日常生活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女性柔美的的形象,温婉的内心、丰富的情感,对于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格外明显。但由于历史环境的变迁,时代特征的不同,我们对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关于女性的一些习俗、器物和日常生活的内容、由来与涵义已经知之甚少,对于这些习俗和物件在当时社会文化时空里所传达的情感意义也了解不多了,但是清代瓷画仕女图,以精细逼真的描绘,再现了古代女子的闺阁生活。  在古代,女性
期刊
前不久收到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的图录,我已经许多年不在拍场上买东西,可还是经常收到赠送的图录,心里头是感谢人家的。不买东西,所以图录到手只是大略翻翻,这一翻不禁一惊,第一页一行黑体大字“琉璃厂的‘杂志大王’”!上面一张“刘广振先生工作照”,我看了之后,往事如烟似梦—刘广振先生,我终于亲眼见到您啦。本场拍卖1-81号拍品为刘广振旧藏,所以特于卷首推举。  我的第一本书《漫话老杂志》,第一篇就是《北
期刊
海外书店 心动不如行动
期刊
2月28日一早,尽管北京刮起了7级大风,但在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外却排起长龙,吸引如此众多人士前来的是一场名为“闲事与雅器:宋人的生活与器用”的学术论坛。为配合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热展的“闲事与雅器”古代珍品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别邀请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相聚未名湖畔品茶论道。然而,让主办方始料未及的是,能够容纳三百人的论坛报告厅被围得水泄不通,讲台前、过道上、通道里满是席地而坐的听
期刊
30年,可以让一个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白发满头。对于一个30年始终如一为中国民间收藏事业辛勤操劳的人来说,他经历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也是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见证。他就是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  《中国收藏》:上海市收藏协会发展到现在,有多少会员?  吴少华:现在上海市收藏协会有会员将近7000人,而刚成立时只有50人。一路走来,其实协会的功能一直都是组织、协调、沟通民间收藏者之间
期刊
在以桓灵时期为主的东汉中晚期之神兽镜中,无论是环状乳还是同向式、对置式的镜类,其边缘纹饰皆流行一类表现“太一出行”恢宏场面的图式。此类图式流播广泛,在会稽、长沙、南阳等地区的神兽镜镜缘图像中,成为无处不在的题材。应该在相距不远的时候,镜缘处出现了“边则太一”的铭文内容。  “太一”亦作“泰壹”“泰式”“泰乙”“泰一”,还通假“大一”,此乃道家文化中的天神名。《鹗冠子·泰鸿》:“泰一者,孰大同之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