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8日一早,尽管北京刮起了7级大风,但在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外却排起长龙,吸引如此众多人士前来的是一场名为“闲事与雅器:宋人的生活与器用”的学术论坛。为配合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热展的“闲事与雅器”古代珍品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别邀请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相聚未名湖畔品茶论道。然而,让主办方始料未及的是,能够容纳三百人的论坛报告厅被围得水泄不通,讲台前、过道上、通道里满是席地而坐的听众。那么,这个学术论坛究竟有何魔力,竞能引来如此高的人气?论坛嘉宾们又如何将唐宋雅事娓娓道来?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宋史研究会会长
宋代文化:雅俗鉴资 新旧参略
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和平时期也有战乱时期,因而,忧患和辉煌是交错并存的。在整体环境下,士人群体、生活内容和艺术品位的多元化都成为了当时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如此便让我们看到了宋人生活里面的一体多面、合雅相依。其时,雅骚之趣与正位之声并存,世俗的降化和文人化并存,市井作品里面也可能充溢着书卷的气息。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当中都有这样一种雅俗情趣,这实际上给当时的文坛和整个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一种新的气息、新的趣味、新的活力。
简约,是宋代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观念贯彻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绘画、瓷器或是日用品,都渗透着简约之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磁州窑和其他一些窑口的产品中看到非常世俗化的器物,比如带有“忍”、“招财进宝”、“清风明月”等文字的器物。这样的大俗、大雅的并存与融通,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贯穿于两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风情。
在雅与俗的背后,宋人其实有一种“游于艺”的美学趣味,并在“志于道,拒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整体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就像朱子说的,“游于艺”使得当时“日用之间,本末踽踽,而内外交相养”,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文化实践、文化涵养,人得以达到一种很崇高的文化境界,而这就是宋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茶镣担子:出行在外如何烹茶
煎茶和点茶都是两宋时代的饮茶方式,前者是将细研成末的茶投入滚水煎饮,后者则是预先将茶末调膏于盏中,然后用沸水冲点。
士大夫之间的饮茶活动有三个层次,与大众饮茶也有交叉,不外乎是方式与器具的不尽相同。如果是两个人饮茶,往往用煎茶的方式;如果是在宴会上饮茶,就用点茶的方式。另有日常生活出行时也带酒茶,普通人用保暖的杯子带茶,而文人和官员就带一部茶镣担子,随时加热烹茶。
茶镣担子是一组茶汤熟水用器。从《出行图》可见,出行时主人骑马上,一人挑茶镣担子,前有装炭火的炉子和煮水器,后有燎笼承茶具。一人持水管,一人负茶床,一人负交椅。宋代煎茶用石雕或瓷制的铫子、铛,下面以风炉加热。而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茶器也变成了长流或短流的汤瓶,置于燎炉(也称为方炉)之上加热。
不同等级的人用的茶镣担子也不尽相同。以宋徽宗赐蔡京出入金银从物为例,属于茶汤器具的有金镀银燎笼一副,汤茶合子二具,各勺子全,大汤瓶二只,中汤瓶二只,汤茶托子十只,好茶汤瓶一只,熟水楹子一只,撮铫一只,汤茶盘各二十只。而普通士人用的可能只是简单的瓶、盏、炉。出行之时,高规格的茶镣担子也是仪仗的一部分,路人见了就知道应当避让。从茶镣担子这一件事物我们就可以看出,宋人的茶事无论阶级身份,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个需要。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瓶花之变:多种多样的花瓶
瓶花之制的产生可上溯至晋时期的佛事供奉,及至宋代十分繁盛。宋人追求精致的生活,不同的香用不同颜色的炉,不同的场合、节令的花,也需不同形制、质地、釉色、纹样的瓶来插,这些成就了宋代花瓶制造业丰富多彩的局面。而花瓶样式的丰富、使用人群的广泛和社会功能的多样,都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盛景。
这些花瓶中的一个大类便是仿古花瓶,包括铜壶、贯耳瓶、觚、尊等等上古时期的器型。在宋代特有的、由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开创和推动的、寓创新于仿古的文化运动和审美追求中,直接借用古老的青铜或玉质礼器用于插花,体现了士人对古代礼器的推崇和欣赏。由此从借用逐渐发展到仿古和制造新器时,古器在当时的使用功能已经不重要了,不论食器或是酒器,都完全服务于宋人对于赏花情景的需求。
还有几种常用的器型。一是梅瓶,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清代梅瓶不同,宋元梅瓶口齐而短颈,口径之小仅与梅枝相称,故称梅瓶。还有一种是“矮梅瓶”,文献中并没有记载这种说法,日本学者称其为炉瓶。与大梅瓶相比,这种瓶重心较低,比较适合置于桌上,而且制作普遍较为精美,适合装饰和欣赏之用。第三种是胆瓶,状如垂胆,长颈直口,可以说是宋元花事中使用最广的器物,而且变化多样,由胆瓶演变出的有玉壶春瓶、净瓶等等形制。繁多的花瓶样式表现出一个时代的朴素中不乏精致、简洁中蕴含风雅的生活美学。
木村宗慎
日本茶道家
茶道家文化团体
芳心会主席艺术总监
茶道境界:市中山居与胸中山水
“侘(wabi)”读作“cha”,在日语里其动词形态是指寂寞的、心里不是很顺畅的这样一个境界。但是在茶汤的文化世界里,它转向了一个有着正面含义的词汇,指在不“即物的”,或是没有任何“物”的惟一依靠时对于“丰富”的追求。比如在宋代,是不是正因为物质不是那么丰富,所以人们才可以更加反观内心,去追求内心最根本的丰富与充实呢?中国文人经常会追求和享受一种莫有的乐趣,日本人对此非常理解:通过山水画的鉴赏来实现一种莫有的体验。日本的茶人们从中国学来此法:躺下来,非常开心地去喝茶、看山水画,仿佛自己就在画中游览生活一样,此谓“胸中山水”。 日本茶室不仅是一间屋子,还包括一个庭院。对于日本古代茶人来说,这样一个空间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他们经常在此冥想,藉此获得让自己焕然一新的体验。茶室的壁龛是一个特殊的日本建筑空间,壁龛内必有一幅挂轴、一件日式插花,这些装饰往往十分简素纯真,用来表示人对于自然和时间的感悟。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市中山居”。“市中”即大家平时生活于其中的世俗环境;而“山居”则指隐居山中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市中山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境,饮茶则是达到这种心境的方式。日本茶人通过构建“市中山居”的茶室空间,从外面的俗世走进小小的庭院,进入理想所憧憬的“山居”意境中,并由此进入茶的审美体验,这样就是日本茶人的茶道追求。
郑培凯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香港非物质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
宋代拉花:如何欣赏点茶美学
饮茶可以说是宋朝的时尚。而点茶中的茶乳如同当代喝卡普奇诺拉花那样,宋朝点茶看中的一点就是茶乳的形状和颜色。当时人们会相互比赛,打出茶乳并评优劣,也就是斗茶,不过这难度要比咖啡拉花高得多。
宋徽宗将点茶的核心总结为“碎玉锵金,啜英咀华”。“碎玉”指的是碾碎茶团,而“锵金”则是在高级的茶捻中制作茶末时发出的声音。这里说的英华并非单纯指茶中的精华,而是一种对审美境界的追求。宋人讲饮酌之时,将茶汤倒进盏中,要让沫饽均匀,循序渐进,色泽渐开,最后使沫饽均匀。这时点茶完毕,可以欣赏茶乳的颜色、形状,最后喝下这沫饽。时人用英华、乳花、沫饽等指打出的泡沫,茶之精华薄的称之为沫,厚的称之为饽,轻浮的称之为花,而其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凝结成白蜡状。这就是宋人从诗情画意中想象出无限的华丽视觉美感。
陆羽在《茶经》中特别讲到,饮茶可以达到醍醐、甘露的境界。甘露就是凝结的露水,是上天赐予的精华,而醍醐就是动物的奶乳提炼出的精华。茶的精华就是沫饽,所以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到,为什么沫饽打出这种白色是他们要追求的。宋人通过视觉联想,将饮茶这种形而下的物质享受,提升至形而上的审美追求,点茶就有了这种具神性的滋养功效,也就到达了极致。而啜和咀这英华也就是唐宋时期品茶的关键,是点茶美学背后真正的内涵。
余闻荣
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馆长
百变器皿:唐宋烹茶用什么
唐代煮水器名目很多,造型也很复杂。其中一种器物有三足、前有流,有的还带柄,民间称其为铫斗、焦斗或刀斗。此物的专业名称叫做铛,起源很早。铛的造型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与鼎是一样的,后在南北朝出现了变化,再后来才出现了流和柄。铛到了唐宋就很常见了,几乎是文人必备的一件器物。无论是酒铛、茶铛,都经常被随行携带,用来温煮东西。
而真正的铫斗专业名称叫兜鍪,兜即头盔,鍪是一种钵,用于东汉时的行军打仗,有两个耳可以立地,也可以吊起。延续到唐代,兜鍪的形状不断变化,器型逐渐变小,成为烹茶的器物。其实铛、鍪、铫和我们熟知的釜都是形状相似的器物,经过演变之后就逐渐合一了。
类似的还有唐代主流的煮水器,现在通常叫做执壶。然而这个名字直到明朝才有,唐宋之际叫汤瓶、茶瓶或注子。实际上这些名字都是指同一件器物,只是有不同的用途。值得一提的是,倒酒的注子在唐中期之后出现了有侧柄的器型。与酒注类似的还有一种器物,执手在瓶后面,叫偏提。
森达也
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
美术工艺学部教授
异国宝藏:日本收藏的“唐物”
日本对陶瓷推崇备至,在14件国宝陶瓷中,有8件是中国陶瓷,其中4件为宋建盏,3件为宋元时期的龙泉瓷,1件为南宋吉州窑。
12世纪以前传入日本的中国瓷器以白瓷、青瓷为主。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初开始出现宋建盏、吉州窑等器物。大约从13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了一些更精致的器物,日本人称之为“唐物”,只有等级地位很高的人才能拥有。
日本收藏珍贵中国古瓷的主要来源包括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一些贵族、将军家族使用的曜变、油滴等建盏;室町时代曾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带回了大量中国瓷器;15世纪末大名的收藏以及16世纪末德川家族的收藏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瓷器的年代并不属于传到日本的那一时期,往往是唐至元生产的器物,这说明日本藏家很可能是专门在中国搜集前朝的“二手”瓷器。
除了武士、将军和大名外,寺庙也是日本高档古瓷的重要收藏方之一。僧侣们以收藏的花瓶、香炉等物作为礼器使用,这与同时代中国寺庙的情况相似。同时,各个寺庙都对收藏的器物有准确完整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某一时期哪件瓷器在何处使用。由此观之,日本对于中国瓷器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袁泉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茶洒相对:唐宋生活习惯的变化
茶酒题材是宋元墓室装饰与随葬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市井生活和茶具、酒具组合的变化过程。
在早期宋墓壁画中,茶具与酒具随意摆布,中间还混杂有一些日常用具和乐器。而发展到宋末至元代时,墓葬壁画出现“茶酒并行”,茶具和酒具的陈设已经完全成型并且制度化,以严格的左右对称布局存在。据此还可推断出残损壁画中各位置的器具是什么,也可推测进酒茶的对象为何人。而使用的器具也已固定下来:茶具使用茶盏、盏托、风炉、汤瓶等,酒具则相对复杂,包括温碗、注子、勺、梅瓶、冰鉴等等。
茶酒具的制度化也带动了日常陈设的变化。杯、盏、瓶、罐依其样制组合,设位陈器于堂上,既追尊古制,又随俗从宜。它们或陈列于神祗、祖先尊像、位牌前以为器用;或跻身于文人书斋中成为四般闲事的清供雅玩。可以说,壶瓶、盘盏中盛容的不仅是羹馔礼料和香花之实,更是宋元社会礼制建设和文化振兴全方位、多层次深耕的物象片段。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宋史研究会会长
宋代文化:雅俗鉴资 新旧参略
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和平时期也有战乱时期,因而,忧患和辉煌是交错并存的。在整体环境下,士人群体、生活内容和艺术品位的多元化都成为了当时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如此便让我们看到了宋人生活里面的一体多面、合雅相依。其时,雅骚之趣与正位之声并存,世俗的降化和文人化并存,市井作品里面也可能充溢着书卷的气息。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当中都有这样一种雅俗情趣,这实际上给当时的文坛和整个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一种新的气息、新的趣味、新的活力。
简约,是宋代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观念贯彻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绘画、瓷器或是日用品,都渗透着简约之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磁州窑和其他一些窑口的产品中看到非常世俗化的器物,比如带有“忍”、“招财进宝”、“清风明月”等文字的器物。这样的大俗、大雅的并存与融通,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贯穿于两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风情。
在雅与俗的背后,宋人其实有一种“游于艺”的美学趣味,并在“志于道,拒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整体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就像朱子说的,“游于艺”使得当时“日用之间,本末踽踽,而内外交相养”,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文化实践、文化涵养,人得以达到一种很崇高的文化境界,而这就是宋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茶镣担子:出行在外如何烹茶
煎茶和点茶都是两宋时代的饮茶方式,前者是将细研成末的茶投入滚水煎饮,后者则是预先将茶末调膏于盏中,然后用沸水冲点。
士大夫之间的饮茶活动有三个层次,与大众饮茶也有交叉,不外乎是方式与器具的不尽相同。如果是两个人饮茶,往往用煎茶的方式;如果是在宴会上饮茶,就用点茶的方式。另有日常生活出行时也带酒茶,普通人用保暖的杯子带茶,而文人和官员就带一部茶镣担子,随时加热烹茶。
茶镣担子是一组茶汤熟水用器。从《出行图》可见,出行时主人骑马上,一人挑茶镣担子,前有装炭火的炉子和煮水器,后有燎笼承茶具。一人持水管,一人负茶床,一人负交椅。宋代煎茶用石雕或瓷制的铫子、铛,下面以风炉加热。而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茶器也变成了长流或短流的汤瓶,置于燎炉(也称为方炉)之上加热。
不同等级的人用的茶镣担子也不尽相同。以宋徽宗赐蔡京出入金银从物为例,属于茶汤器具的有金镀银燎笼一副,汤茶合子二具,各勺子全,大汤瓶二只,中汤瓶二只,汤茶托子十只,好茶汤瓶一只,熟水楹子一只,撮铫一只,汤茶盘各二十只。而普通士人用的可能只是简单的瓶、盏、炉。出行之时,高规格的茶镣担子也是仪仗的一部分,路人见了就知道应当避让。从茶镣担子这一件事物我们就可以看出,宋人的茶事无论阶级身份,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个需要。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瓶花之变:多种多样的花瓶
瓶花之制的产生可上溯至晋时期的佛事供奉,及至宋代十分繁盛。宋人追求精致的生活,不同的香用不同颜色的炉,不同的场合、节令的花,也需不同形制、质地、釉色、纹样的瓶来插,这些成就了宋代花瓶制造业丰富多彩的局面。而花瓶样式的丰富、使用人群的广泛和社会功能的多样,都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盛景。
这些花瓶中的一个大类便是仿古花瓶,包括铜壶、贯耳瓶、觚、尊等等上古时期的器型。在宋代特有的、由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开创和推动的、寓创新于仿古的文化运动和审美追求中,直接借用古老的青铜或玉质礼器用于插花,体现了士人对古代礼器的推崇和欣赏。由此从借用逐渐发展到仿古和制造新器时,古器在当时的使用功能已经不重要了,不论食器或是酒器,都完全服务于宋人对于赏花情景的需求。
还有几种常用的器型。一是梅瓶,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清代梅瓶不同,宋元梅瓶口齐而短颈,口径之小仅与梅枝相称,故称梅瓶。还有一种是“矮梅瓶”,文献中并没有记载这种说法,日本学者称其为炉瓶。与大梅瓶相比,这种瓶重心较低,比较适合置于桌上,而且制作普遍较为精美,适合装饰和欣赏之用。第三种是胆瓶,状如垂胆,长颈直口,可以说是宋元花事中使用最广的器物,而且变化多样,由胆瓶演变出的有玉壶春瓶、净瓶等等形制。繁多的花瓶样式表现出一个时代的朴素中不乏精致、简洁中蕴含风雅的生活美学。
木村宗慎
日本茶道家
茶道家文化团体
芳心会主席艺术总监
茶道境界:市中山居与胸中山水
“侘(wabi)”读作“cha”,在日语里其动词形态是指寂寞的、心里不是很顺畅的这样一个境界。但是在茶汤的文化世界里,它转向了一个有着正面含义的词汇,指在不“即物的”,或是没有任何“物”的惟一依靠时对于“丰富”的追求。比如在宋代,是不是正因为物质不是那么丰富,所以人们才可以更加反观内心,去追求内心最根本的丰富与充实呢?中国文人经常会追求和享受一种莫有的乐趣,日本人对此非常理解:通过山水画的鉴赏来实现一种莫有的体验。日本的茶人们从中国学来此法:躺下来,非常开心地去喝茶、看山水画,仿佛自己就在画中游览生活一样,此谓“胸中山水”。 日本茶室不仅是一间屋子,还包括一个庭院。对于日本古代茶人来说,这样一个空间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他们经常在此冥想,藉此获得让自己焕然一新的体验。茶室的壁龛是一个特殊的日本建筑空间,壁龛内必有一幅挂轴、一件日式插花,这些装饰往往十分简素纯真,用来表示人对于自然和时间的感悟。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市中山居”。“市中”即大家平时生活于其中的世俗环境;而“山居”则指隐居山中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市中山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境,饮茶则是达到这种心境的方式。日本茶人通过构建“市中山居”的茶室空间,从外面的俗世走进小小的庭院,进入理想所憧憬的“山居”意境中,并由此进入茶的审美体验,这样就是日本茶人的茶道追求。
郑培凯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香港非物质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
宋代拉花:如何欣赏点茶美学
饮茶可以说是宋朝的时尚。而点茶中的茶乳如同当代喝卡普奇诺拉花那样,宋朝点茶看中的一点就是茶乳的形状和颜色。当时人们会相互比赛,打出茶乳并评优劣,也就是斗茶,不过这难度要比咖啡拉花高得多。
宋徽宗将点茶的核心总结为“碎玉锵金,啜英咀华”。“碎玉”指的是碾碎茶团,而“锵金”则是在高级的茶捻中制作茶末时发出的声音。这里说的英华并非单纯指茶中的精华,而是一种对审美境界的追求。宋人讲饮酌之时,将茶汤倒进盏中,要让沫饽均匀,循序渐进,色泽渐开,最后使沫饽均匀。这时点茶完毕,可以欣赏茶乳的颜色、形状,最后喝下这沫饽。时人用英华、乳花、沫饽等指打出的泡沫,茶之精华薄的称之为沫,厚的称之为饽,轻浮的称之为花,而其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凝结成白蜡状。这就是宋人从诗情画意中想象出无限的华丽视觉美感。
陆羽在《茶经》中特别讲到,饮茶可以达到醍醐、甘露的境界。甘露就是凝结的露水,是上天赐予的精华,而醍醐就是动物的奶乳提炼出的精华。茶的精华就是沫饽,所以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到,为什么沫饽打出这种白色是他们要追求的。宋人通过视觉联想,将饮茶这种形而下的物质享受,提升至形而上的审美追求,点茶就有了这种具神性的滋养功效,也就到达了极致。而啜和咀这英华也就是唐宋时期品茶的关键,是点茶美学背后真正的内涵。
余闻荣
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馆长
百变器皿:唐宋烹茶用什么
唐代煮水器名目很多,造型也很复杂。其中一种器物有三足、前有流,有的还带柄,民间称其为铫斗、焦斗或刀斗。此物的专业名称叫做铛,起源很早。铛的造型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与鼎是一样的,后在南北朝出现了变化,再后来才出现了流和柄。铛到了唐宋就很常见了,几乎是文人必备的一件器物。无论是酒铛、茶铛,都经常被随行携带,用来温煮东西。
而真正的铫斗专业名称叫兜鍪,兜即头盔,鍪是一种钵,用于东汉时的行军打仗,有两个耳可以立地,也可以吊起。延续到唐代,兜鍪的形状不断变化,器型逐渐变小,成为烹茶的器物。其实铛、鍪、铫和我们熟知的釜都是形状相似的器物,经过演变之后就逐渐合一了。
类似的还有唐代主流的煮水器,现在通常叫做执壶。然而这个名字直到明朝才有,唐宋之际叫汤瓶、茶瓶或注子。实际上这些名字都是指同一件器物,只是有不同的用途。值得一提的是,倒酒的注子在唐中期之后出现了有侧柄的器型。与酒注类似的还有一种器物,执手在瓶后面,叫偏提。
森达也
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
美术工艺学部教授
异国宝藏:日本收藏的“唐物”
日本对陶瓷推崇备至,在14件国宝陶瓷中,有8件是中国陶瓷,其中4件为宋建盏,3件为宋元时期的龙泉瓷,1件为南宋吉州窑。
12世纪以前传入日本的中国瓷器以白瓷、青瓷为主。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初开始出现宋建盏、吉州窑等器物。大约从13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了一些更精致的器物,日本人称之为“唐物”,只有等级地位很高的人才能拥有。
日本收藏珍贵中国古瓷的主要来源包括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一些贵族、将军家族使用的曜变、油滴等建盏;室町时代曾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带回了大量中国瓷器;15世纪末大名的收藏以及16世纪末德川家族的收藏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瓷器的年代并不属于传到日本的那一时期,往往是唐至元生产的器物,这说明日本藏家很可能是专门在中国搜集前朝的“二手”瓷器。
除了武士、将军和大名外,寺庙也是日本高档古瓷的重要收藏方之一。僧侣们以收藏的花瓶、香炉等物作为礼器使用,这与同时代中国寺庙的情况相似。同时,各个寺庙都对收藏的器物有准确完整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某一时期哪件瓷器在何处使用。由此观之,日本对于中国瓷器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袁泉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茶洒相对:唐宋生活习惯的变化
茶酒题材是宋元墓室装饰与随葬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市井生活和茶具、酒具组合的变化过程。
在早期宋墓壁画中,茶具与酒具随意摆布,中间还混杂有一些日常用具和乐器。而发展到宋末至元代时,墓葬壁画出现“茶酒并行”,茶具和酒具的陈设已经完全成型并且制度化,以严格的左右对称布局存在。据此还可推断出残损壁画中各位置的器具是什么,也可推测进酒茶的对象为何人。而使用的器具也已固定下来:茶具使用茶盏、盏托、风炉、汤瓶等,酒具则相对复杂,包括温碗、注子、勺、梅瓶、冰鉴等等。
茶酒具的制度化也带动了日常陈设的变化。杯、盏、瓶、罐依其样制组合,设位陈器于堂上,既追尊古制,又随俗从宜。它们或陈列于神祗、祖先尊像、位牌前以为器用;或跻身于文人书斋中成为四般闲事的清供雅玩。可以说,壶瓶、盘盏中盛容的不仅是羹馔礼料和香花之实,更是宋元社会礼制建设和文化振兴全方位、多层次深耕的物象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