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日渐复杂和我国的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快的走出瓶颈期,应对国际国内发展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对于我国而言该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国在具体实施该战略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矛盾;机遇;挑战
一、“一带一路”中的机遇
(一)中国对外开放迎来新篇章
中国幅员辽阔,周边领国众多,着重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对我国经
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国家利益大有好处。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中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扩大我国的开放程度。同时,中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点,带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不仅要引外资,更要走出去,同时,深化改革开放,让国内过剩的产能走出去,换来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带”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将中国的资金和基建能力,日韩欧洲等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沿线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资源等优势聚合在一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泛经济圈,共同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三)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旧的国际秩序本质上是弱肉强食,发达国家凭借着军事实力、经济优势、制定对自身有利的国际秩序,相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是国与国一律平等、不分大小、不分优劣,不分等级“求同存异”式的对话模式,充分考虑理解到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这里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里既有意识形态一致的国家,也有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是包容性、平等性、互惠性、广泛性、开放性、去意识形态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大势所趋,必将会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二、“一带一路”中的挑战
(一)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的说法由来已久,再有世界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的渲染,一些近邻国家势必会怀疑中国会借此实施扩张,进行军事经济文化等渗透。因此,会对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等存在疑虑,这样就很难构造一体化的经济区域,“一带一路”的推行势必就会大打折扣。周边一些国家的战略疑虑,是“一带一路”建设所要面对的最艰巨的挑战。特别是一些较小的国家,对大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它们一方面抱团对外,另一方面常常奉行“两边下注”的策略。用域外大国牵制中国,用中国制约域外大国,他们好在相互牵制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地区差异明显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大多是处于政治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的体制制度差异很大,政局动荡不稳。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民族宗教矛盾复杂,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活动猖獗,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对“一带一路”战略和沿线工程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好国内经济、治理好国内事务是中国更好地走出去,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否以及实施的好坏取决于发起国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的经济继续健康增长,中国市场依然对全球有强烈的吸引力,将会有助于“一带一路”的推行。要有大国战略眼光。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把握好每一个机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更好的应对挑战。
(二)秉承兼容并包的原则
今天,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同住地球村,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战略,将始终保持开放性、包容性、广泛性,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美、欧、日等国家拥有世界最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我们应积极引导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投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让发达国家有机会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空前巨大的机遇。此外,中东等地区严峻的安全局势也迫切需要加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合作。
(三)五个坚持和双轨解决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地区的海洋争端形势日益复杂严峻。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干涉亚洲事务造成的。可以预见的是,南海争端不会轻易消失。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管理争端,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处置与相关国家的海上争端,东南亚板块很可能会成为“一带一路”顺利联通印度、非洲、欧洲的棘手障碍。不让争端演变成为相关国家之间的公开冲突。争端一旦演变成
(四)提高国际话语权
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注重国际话语体系方面的理论创新,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相融相通,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软力量”建设,多渠道塑造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深入总结当下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立足于當下中国快速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国际舞台上宣讲好当代中国的精彩故事。
结语: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从自身经济发展出发,更重要的是该战略将为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敬文.“一带一路” 打开筑梦空间[J].中国外资,2014(10):23.
[2]赖风.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杜兰.“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的认知和可能应对[J].新视野,2015(2):111-117.
[4]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1.
[5]张蕴岭.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J].世界知识,2015.2.
关键词:一带一路;矛盾;机遇;挑战
一、“一带一路”中的机遇
(一)中国对外开放迎来新篇章
中国幅员辽阔,周边领国众多,着重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对我国经
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国家利益大有好处。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中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扩大我国的开放程度。同时,中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点,带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不仅要引外资,更要走出去,同时,深化改革开放,让国内过剩的产能走出去,换来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带”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将中国的资金和基建能力,日韩欧洲等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沿线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资源等优势聚合在一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泛经济圈,共同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三)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旧的国际秩序本质上是弱肉强食,发达国家凭借着军事实力、经济优势、制定对自身有利的国际秩序,相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是国与国一律平等、不分大小、不分优劣,不分等级“求同存异”式的对话模式,充分考虑理解到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这里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里既有意识形态一致的国家,也有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是包容性、平等性、互惠性、广泛性、开放性、去意识形态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大势所趋,必将会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二、“一带一路”中的挑战
(一)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的说法由来已久,再有世界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的渲染,一些近邻国家势必会怀疑中国会借此实施扩张,进行军事经济文化等渗透。因此,会对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等存在疑虑,这样就很难构造一体化的经济区域,“一带一路”的推行势必就会大打折扣。周边一些国家的战略疑虑,是“一带一路”建设所要面对的最艰巨的挑战。特别是一些较小的国家,对大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它们一方面抱团对外,另一方面常常奉行“两边下注”的策略。用域外大国牵制中国,用中国制约域外大国,他们好在相互牵制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地区差异明显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大多是处于政治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的体制制度差异很大,政局动荡不稳。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民族宗教矛盾复杂,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活动猖獗,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对“一带一路”战略和沿线工程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好国内经济、治理好国内事务是中国更好地走出去,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否以及实施的好坏取决于发起国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的经济继续健康增长,中国市场依然对全球有强烈的吸引力,将会有助于“一带一路”的推行。要有大国战略眼光。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把握好每一个机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更好的应对挑战。
(二)秉承兼容并包的原则
今天,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同住地球村,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战略,将始终保持开放性、包容性、广泛性,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美、欧、日等国家拥有世界最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我们应积极引导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投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让发达国家有机会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空前巨大的机遇。此外,中东等地区严峻的安全局势也迫切需要加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合作。
(三)五个坚持和双轨解决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地区的海洋争端形势日益复杂严峻。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干涉亚洲事务造成的。可以预见的是,南海争端不会轻易消失。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管理争端,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处置与相关国家的海上争端,东南亚板块很可能会成为“一带一路”顺利联通印度、非洲、欧洲的棘手障碍。不让争端演变成为相关国家之间的公开冲突。争端一旦演变成
(四)提高国际话语权
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注重国际话语体系方面的理论创新,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相融相通,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软力量”建设,多渠道塑造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深入总结当下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立足于當下中国快速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国际舞台上宣讲好当代中国的精彩故事。
结语: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从自身经济发展出发,更重要的是该战略将为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敬文.“一带一路” 打开筑梦空间[J].中国外资,2014(10):23.
[2]赖风.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杜兰.“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的认知和可能应对[J].新视野,2015(2):111-117.
[4]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1.
[5]张蕴岭.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J].世界知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