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内地学生的背景特征作为自变量,选校因素作为因变量,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并对选校因素的总体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期望所得结果能为内地和澳门高等教育行政当局、学校行政人员及相关单位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 键 词] 内地学生;高等院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078-02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大学每年的入学新生是学校的血液,生源的好坏和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未来的发展。高等院校如何招到更多更优的生源,将是学校行政人员急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了解内地学生对选校影响因素的评价情况,进而探讨不同组别不同背景的学生与因素重要性评价之间的关系,以便澳门高校做好内地学生招收工作。
一、学生对选校因素的总体评价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用量表收集资料。问卷派发地区为广州的高校和高中、佛山地区的高中和澳门高等院校,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
受访学生分为内地高三学生(简称一组)、在澳门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简称二组)、在内地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简称三组)三组,分析背景变项的分布情况,并比较二组与三组在背景特征上的不同。
(1)三组别的学生人数。一组308人;二组294人;三组208人。
(2)性别分布。一组中,男学生占50.32%;二组中,女学生占59.52%;三组中,女学生占73.08%。在所有样本中,女学生占总体的59.62%。
(3) 高中重点/普通。在大学生组别中,就读重点高中的学生多于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特别是二组,来自重高的学生占68.03%;在三组,来自重高的占59.13%。在一组中,来自重高和普高的各占47.40%和47.73%。
(4)大学阶段所就读专业/高中毕业后去向。二组受访学生以文科类最多,占32.65%;三组受访学生就读文科的有45.19%;不适用类的学生以就读医学类专业为主,占11.54%。在一组中,68.83%的学生表示留在内地升学;11.04%的学生希望到香港升学,到其他国家/地区升学的为7.47%;到澳门升学的仅为2.92%。
(5)父亲受教育水平。一组中,父亲受教育水平多为高中/中职中专,比例为37.01%;二组中,父亲拥有大学本科学位的占46.26%;研究生及以上的占13.95%。三组中,以父亲高中/中职中专学历的为主,占40.87%;其次是初中学历,27.88%。数据显示,一组和三组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集中在高中/中职中专程度;而二组父亲拥有本科或以上学位的有60.21%,受教育水平高于上述两组。
(6)母亲受教育水平。一组中,母亲学历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职中专,占58.76%;三组中,学历多分布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中职中专水平,占81.26%。而二组学生母亲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大学本科程度上,占42.86%。以上结果表明,二组学生母亲拥有高学历的比例要大于其余两组。
(7) 家庭人均年收入。各组学生在家庭人均年收入上的分配较分散,各收入分组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一组中,受访样本以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的居多,占16.23%;二组中,以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的居多,占36.39%;在三组中,年收入在10001-40000元之间的居多,占21.15%。以上数据显示,二组学生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8)主观社会经济地位(SSES)、主观自尊水平(SISE)、主观学业表现(SAP)。
在SSES这个变项上,得分最高的是二组学生,平均数为4.52;其次是一组学生,平均数为3.47;最后是三组学生,平均数为2.71。以上结果说明,二组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最高,家庭经济状况最好。而三组学生的SSES平均数仅为2.71,此结果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所反映的较为一致,显示该组学生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较低,原因可能在于内地就读大学所花费成本较低;而到澳门就学存在生活成本和学费成本比在内地要高的现实情况,若家庭条件一般,实不能负担,所以,这是二组学生在此条目上得分较高的原因。
在SISE这个变项上,同样是二组学生的得分最高,平均数为6.28;第二是一组学生,为6.22,最后是三组,为5.97。结果显示二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较其他两组要高。原因在于该组学生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学習动力更易被激发。
在SAP变项的评价上,仍以二组学生的评分最高,平均数为5.58,其次三组学生,平均数为5.08,最后是一组学生。以上结果表明,澳门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时对高考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较高,所以其生源在学业表现上较为出色。综上所述,结果说明澳内大生组学生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自尊水平和主观学业成就表现的评价上均高于其他两组。
二、调查结果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发现,二组与三组学生在部分背景变项上有一定的异同。在共性方面,首先,两组的学生都以女性居多;其次,在大学阶段所就读专业上,两组都以文科排第一,其次是商科,最后是理科。
不同之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二组学生来自重高的比例为68.03%最高。其次,在父母亲的教育水平上,二组父母是本科生及以上的百分比要远远多于三组;在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分布上,二组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组别的百分比最多,为36.39%;而内地大学生在此区间所占比例仅为5.29%。最后,二组学生对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自尊水平、学业表现的评价均高于三组学生。以上均说明,二组学生的家庭背景较好;学生对自己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自尊水平和学业评价同样都要高于三组学生(见下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内地高三学生和大学生对选校各因素的重要性评分上各有不同。就高三学生而言,得分最高的构面是设备环境,表示高三学生最看重院校的设备环境情况。而无论是在澳门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还是在内地就读的大学生,两者对构面重要性的排序基本一致,得分最高的是个人因素。所有学生均认为社交与生活因素是在选校过程中考虑最小的一个构面。 2.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因素评价的相关关系。高三学生父亲的教育程度与经济构面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学历越高的父亲,其对子女将要就读的高校的经济成本花费因素越不看重。而对来澳门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其父亲和母亲的教育程度均与个人因素构面有显著正相关;和经济因素构面有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双亲学历越高的学生越重视个人因素、越不重视经济因素。
3.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因素评价的相关关系。首先,高三学生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院校的学术表现构面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和设备环境构面也呈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对院校的学术表现、设备环境状况越看重。在澳门的内地学生的家庭收入水平与个人因素构面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经济因素构面则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该组学生对个人因素的考量随着家庭收入的升高而升高,对经济因素的考量则随收入的升高而减小。
(二)建议
1.高等院校应重视学术表现、设备环境、信息来源和社交与生活这几个构面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院校学术表现均有一定要求。所以,高校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水平并做好宣传工作。在设备环境方面,院校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更现代化、先进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社交与生活方面,院校可再大力发展社团或学生活动,因为对异地学生而言,参加社团或其他学生活动可结识朋友拓宽交际圈,降低生活学习上的不适感,以便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2.提供经济上的辅助。结果显示,对经济因素的重视程度因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对成绩好但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学生而言,院校应尽可能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如奖学金、校内兼职机会等,这样才可以吸引这批优秀的学生报读澳门高校。
3.招生政策应因地制宜。调查结果发现,广东地区的高三学生更看重院校的设备环境条件,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已在澳门就读的大学生更看重个人因素这个构面。所以在制定招生政策时,因根据地区不同而做出调整:给予广东地区学生更多有关院校设备环境方面的信息或组织校园导览,让学生亲身感受校园环境;对于其他地区学生,院校应对招生条件做更详细的說明,并在语言适应方面提供帮助,以减少学生在适应问题上的顾虑。
参考文献:
梁成安,陈艳华.澳门初中学生自尊感、与父母情感关系和生活适应相关研究[J].教育曙光,2006(54):11-18.
[关 键 词] 内地学生;高等院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078-02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大学每年的入学新生是学校的血液,生源的好坏和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未来的发展。高等院校如何招到更多更优的生源,将是学校行政人员急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了解内地学生对选校影响因素的评价情况,进而探讨不同组别不同背景的学生与因素重要性评价之间的关系,以便澳门高校做好内地学生招收工作。
一、学生对选校因素的总体评价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用量表收集资料。问卷派发地区为广州的高校和高中、佛山地区的高中和澳门高等院校,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
受访学生分为内地高三学生(简称一组)、在澳门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简称二组)、在内地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简称三组)三组,分析背景变项的分布情况,并比较二组与三组在背景特征上的不同。
(1)三组别的学生人数。一组308人;二组294人;三组208人。
(2)性别分布。一组中,男学生占50.32%;二组中,女学生占59.52%;三组中,女学生占73.08%。在所有样本中,女学生占总体的59.62%。
(3) 高中重点/普通。在大学生组别中,就读重点高中的学生多于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特别是二组,来自重高的学生占68.03%;在三组,来自重高的占59.13%。在一组中,来自重高和普高的各占47.40%和47.73%。
(4)大学阶段所就读专业/高中毕业后去向。二组受访学生以文科类最多,占32.65%;三组受访学生就读文科的有45.19%;不适用类的学生以就读医学类专业为主,占11.54%。在一组中,68.83%的学生表示留在内地升学;11.04%的学生希望到香港升学,到其他国家/地区升学的为7.47%;到澳门升学的仅为2.92%。
(5)父亲受教育水平。一组中,父亲受教育水平多为高中/中职中专,比例为37.01%;二组中,父亲拥有大学本科学位的占46.26%;研究生及以上的占13.95%。三组中,以父亲高中/中职中专学历的为主,占40.87%;其次是初中学历,27.88%。数据显示,一组和三组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集中在高中/中职中专程度;而二组父亲拥有本科或以上学位的有60.21%,受教育水平高于上述两组。
(6)母亲受教育水平。一组中,母亲学历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职中专,占58.76%;三组中,学历多分布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中职中专水平,占81.26%。而二组学生母亲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大学本科程度上,占42.86%。以上结果表明,二组学生母亲拥有高学历的比例要大于其余两组。
(7) 家庭人均年收入。各组学生在家庭人均年收入上的分配较分散,各收入分组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一组中,受访样本以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的居多,占16.23%;二组中,以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的居多,占36.39%;在三组中,年收入在10001-40000元之间的居多,占21.15%。以上数据显示,二组学生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8)主观社会经济地位(SSES)、主观自尊水平(SISE)、主观学业表现(SAP)。
在SSES这个变项上,得分最高的是二组学生,平均数为4.52;其次是一组学生,平均数为3.47;最后是三组学生,平均数为2.71。以上结果说明,二组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最高,家庭经济状况最好。而三组学生的SSES平均数仅为2.71,此结果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所反映的较为一致,显示该组学生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较低,原因可能在于内地就读大学所花费成本较低;而到澳门就学存在生活成本和学费成本比在内地要高的现实情况,若家庭条件一般,实不能负担,所以,这是二组学生在此条目上得分较高的原因。
在SISE这个变项上,同样是二组学生的得分最高,平均数为6.28;第二是一组学生,为6.22,最后是三组,为5.97。结果显示二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较其他两组要高。原因在于该组学生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学習动力更易被激发。
在SAP变项的评价上,仍以二组学生的评分最高,平均数为5.58,其次三组学生,平均数为5.08,最后是一组学生。以上结果表明,澳门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时对高考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较高,所以其生源在学业表现上较为出色。综上所述,结果说明澳内大生组学生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自尊水平和主观学业成就表现的评价上均高于其他两组。
二、调查结果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发现,二组与三组学生在部分背景变项上有一定的异同。在共性方面,首先,两组的学生都以女性居多;其次,在大学阶段所就读专业上,两组都以文科排第一,其次是商科,最后是理科。
不同之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二组学生来自重高的比例为68.03%最高。其次,在父母亲的教育水平上,二组父母是本科生及以上的百分比要远远多于三组;在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分布上,二组年收入在50001元以上组别的百分比最多,为36.39%;而内地大学生在此区间所占比例仅为5.29%。最后,二组学生对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自尊水平、学业表现的评价均高于三组学生。以上均说明,二组学生的家庭背景较好;学生对自己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自尊水平和学业评价同样都要高于三组学生(见下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内地高三学生和大学生对选校各因素的重要性评分上各有不同。就高三学生而言,得分最高的构面是设备环境,表示高三学生最看重院校的设备环境情况。而无论是在澳门就读大学的内地学生还是在内地就读的大学生,两者对构面重要性的排序基本一致,得分最高的是个人因素。所有学生均认为社交与生活因素是在选校过程中考虑最小的一个构面。 2.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因素评价的相关关系。高三学生父亲的教育程度与经济构面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学历越高的父亲,其对子女将要就读的高校的经济成本花费因素越不看重。而对来澳门读大学的内地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其父亲和母亲的教育程度均与个人因素构面有显著正相关;和经济因素构面有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双亲学历越高的学生越重视个人因素、越不重视经济因素。
3.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因素评价的相关关系。首先,高三学生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院校的学术表现构面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和设备环境构面也呈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对院校的学术表现、设备环境状况越看重。在澳门的内地学生的家庭收入水平与个人因素构面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经济因素构面则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该组学生对个人因素的考量随着家庭收入的升高而升高,对经济因素的考量则随收入的升高而减小。
(二)建议
1.高等院校应重视学术表现、设备环境、信息来源和社交与生活这几个构面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院校学术表现均有一定要求。所以,高校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水平并做好宣传工作。在设备环境方面,院校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更现代化、先进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社交与生活方面,院校可再大力发展社团或学生活动,因为对异地学生而言,参加社团或其他学生活动可结识朋友拓宽交际圈,降低生活学习上的不适感,以便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2.提供经济上的辅助。结果显示,对经济因素的重视程度因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对成绩好但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学生而言,院校应尽可能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如奖学金、校内兼职机会等,这样才可以吸引这批优秀的学生报读澳门高校。
3.招生政策应因地制宜。调查结果发现,广东地区的高三学生更看重院校的设备环境条件,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已在澳门就读的大学生更看重个人因素这个构面。所以在制定招生政策时,因根据地区不同而做出调整:给予广东地区学生更多有关院校设备环境方面的信息或组织校园导览,让学生亲身感受校园环境;对于其他地区学生,院校应对招生条件做更详细的說明,并在语言适应方面提供帮助,以减少学生在适应问题上的顾虑。
参考文献:
梁成安,陈艳华.澳门初中学生自尊感、与父母情感关系和生活适应相关研究[J].教育曙光,2006(5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