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学情分析是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从学生的既有知识、学习兴趣、认知角度出发,整合教材资源,化繁为简,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爱”与“怕”着手,巧妙记忆,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出发,寻求生活中案例,贴近生活,学生思维自然绽放,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从视频试验着手,理解知识原理。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6-03
一、困惑与思考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学生步入中学,起初对包罗万象的历史与社会课很感兴趣,但是,伴随着一次次的考试,课堂上的多样的“声音”,渐渐消失。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个问题问下去如石沉大海,击不起一点波澜。教师不得不练就自问自答这个“绝活”,以便于把本堂知识讲完。这样的课堂教学浮于表面,不仅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积极性,这样的恶性循环于教学不利。
经历过初三中考,作者深深体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比较尴尬的课程。中考有分数,但分数不高,一般情况下学生考的不好,就会追究责任。普遍认为只是翻翻书找答案的,还考的不好,是态度问题。事实上历史与社会知识内容庞杂,平时不学,考试是抱不了佛脚的。作为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既落实了课堂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作为一种理念与实践探索,强调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还是教学结构上,都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发展规律以及原有基础上调节教学顺序的变化,并做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根据教材让他们填鸭式学习。
二、尝试与改进
在平时授课中,大多数教师更多地还是追求教学内容完整、准确,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课堂就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设计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虽然能较好地完成知识传授的目的,但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效被激活,则常常被忽略。作者结合七年级上册某些教学片段,探索如何有效分析学情,切实做到“以学定教”,优化课堂教学。
(一)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教材的编写是具有一定的学科性,逻辑思维强。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整合教材,才能使学生能更快的明白,理解。在讲到《大洲和大洋》这课时,有个知识点是: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第一次教学设计:
师: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惊奇发现,棕色的陆地被蔚蓝的海洋包围,所以,他说地球应该叫“水球”。到底师“地球”还是“水球”?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师:出示图“世界和陆地面积比较”,从图中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生:海洋占近70%,陆地占近30%,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师:出示图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任一半球海陆比例图。问:从半球上看,哪个水多?从任何一个半球上看,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生1: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多,西半球水多。生2: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多,南半球称为水半球。师: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多成为陆半球,西半球水多成为水半球;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多称为陆半球,南半球水多称为水半球。从任一半球来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平均。
反思:这部分内容并非本课重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宜5分钟左右完成。但在實际授课过程中发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比较清楚的认识海陆分布特点。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分析概括能力欠缺,在读图分析图时花费时间长,整个片段教学花了10分钟左右,占了整节课的四分之一。该如何既节省时间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并落实知识点?作者搜索大量资料,找到视频文件《海洋和陆地》,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第二次教学设计:
师:播放视频《海洋和陆地》,问:从太空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生1:发现海陆面积的占比,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七分陆地三分。生2:地球是个“水球”。生3:海陆分布不平均,相对来说,北半球、东半球陆地多,南半球、西半球海洋多。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从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反思:第二次教学,视频时间为2分钟,视频中展现了地球和海洋的很多图片,影音结合,学生兴趣大。他们认真观看并记录,直观认识了海陆,并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两次设计教学目标都已达成,但从整堂课的布局和学生的兴趣度来看,引入视频更加高效,它摈弃了教师单一的讲授把复杂的知识通过视频,图、文、声音,三管齐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认识事物是有一定过程和规律,它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而这种认知过程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直观现象而引发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教材内容的整合。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薄弱,接受能力欠缺,可适当增加一些帮助理解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
(二)巧妙记忆,化难为易。学生对历史与社会是又爱又怕,喜欢它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节课都可以是纷繁多彩,能学到很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很怕“记”,一让学生背诵,他们就像霜打的茄子立马“歇菜”。那如何让学生爱上“记”?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再强调记忆是有方法的,记性好是一种能力。学生对教师批评其为懒人,是不甚在意的。如果在整个班级其他同学都在努力背诵,并流利背出时,如果让其承认是能力问题,他们是会很难以接受的。压力促进了动力,在课堂背诵中,他们会很积极主动,当然效果会很明显。教师在遇到一些要背诵的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寻求一些背诵的技巧,好记又好背,提高课堂效率。 片段:七大洲四大洋面积大小比较
学生归纳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师: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牢牢记住七大洲顺序?师:请同学尝试背诵,说说如何记忆?生1:……(记忆混乱)生2: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根据地图记忆,记住大洲面积顺序在图上的几何体记忆。(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方法适用)。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方法背诵?(在同学们都摇头后,老师亮出方法)亚非北(被)南美南极欧大洋,即亚非北(被)南美,南极,欧大(打)或者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把首字连在一起,用谐音和停顿来记忆。师:四大洋该如何记忆?生:(齐说)太大印北。师:出示世界地图,从图中看,四大洋相邻分别有几个大洲?分别是?生1:太平洋有五个,分别是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生2:大西洋有五个,分别是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生3:印度洋有四个,分别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生4:北冰洋有三个:分别是北美洲、欧洲、亚洲。生5:太大印北,五五四三。
反思:学生对有“捷径”的记忆很感兴趣,效果好。记忆是有方法的,也是关联的。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生活习惯,有些艰涩难记的名字或者地理名字,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文字甚至英文单词“巧妙记忆”。
(三)贴近生活,自然绽放。《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本课程将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师该如何利用学生身边资源,让学生感觉“亲切”,更加“熟悉”,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在《带着地图去旅行》的导入部分进行探索。
第一次设计:片段:课堂导入复习引入:阅读地图,要知道地图的“语言”,你知道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生: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新课教学:带着地图定向越野(出示课题)师问:你认为越野需要看什么样的地图?生:……
反思:教师以复习导入新课,本着复习旧知识,调动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的目的。实际上,对教师的接下来的提问“你认为越野需要看什么样的地图?”效果欠佳。在同学们抢着回答地图基本要素之后,沉默了。主要原因是学生概念不清,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越野”。对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知道什么是爬山探险,但不一定知道专业术语“”越野,至少是模糊不确定的,这样的导入激不起学生思维火花,反而使得课堂陷落到了异常沉闷的地步。该如何改进,既能调动学生兴趣,打破沉闷,又与课堂紧密相关。笔者询问相关学生,平时主要娱乐活动,发现学生宅在家里的比较多。大多属于写完作业就玩,基础知识薄弱,生活常识缺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深深感觉要求过高等于没要求,必须从低起点入手,吸引学生眼球。笔者搜索相关时事热门资料,进行修改。
时事导入:“2013年1月27日,温州3名驴友在乐清爬山,由于不熟悉地形,野外生存经验不足,一人不小心从山崖摔落。”和“2013年 6月23日驴友一行8人穿越温州苍南县莒溪大峡谷,随后在崎岖的山路上,14 岁的小驴友小温在峡谷中失踪。”
反思:两条新闻导入新课,因为是新闻中曾经热播的话题,学生有些听到过,文中主人翁与他们年纪相仿。以此导入,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一下子来了兴趣。山崖、地形、野外生存等概念出现在新闻中,跟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适当的配以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次尝试导入效果非常好,主要原因在于引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可以更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再者从学生认知角度,图文結合的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引人入胜,历史与社会课本身是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新闻的引入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这次改进取得的进展,深深体会在备课时,应注重用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什么知识感兴趣,对怎样的活动有好奇心。在学生学情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引起共鸣。
(四)科学依托,有理有据。《水上都市》威尼斯,这课正文有这样的描述“他们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木桩,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起了楼房”,四条木桩如何能支撑如此沉重的房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激发学生兴趣。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中,释疑解惑,“一张A4纸能承受30千克的重物吗?”
教学片断:
师:一张纸能承受30千克的重量吗?生:不能,可能可以……(各种声音)。师:视频实验验证,(截取视频观看:把一张A4纸等分分成六份,卷成圆柱体,均匀放置围成一个圈,上面放上玻璃然后再加砝码,最后试验结果一张A4纸能承受90.8千克重量。)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一张A4纸能承受多少重量?生:90.8千克。师:威尼斯人的祖先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木桩,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上楼……
反思:以视频实验讲解,答疑解惑,避免纸上谈兵,激发学生兴趣,理解书本原理,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
三、成效与反思
(一)初显成效,兴致高昂。教学是一个不断探讨研究,不断完善的过程,并没有固定不变,万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而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沉闷的课堂会使得乏味的知识更加乏味,学生对其很难产生兴趣。学生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能够激起求知欲的课堂。一个月过去了,学生不仅觉得地理很好学,很好背,而且很有趣。课间能看到部分同学,拿出地图来“辨认”,像脑垂体的南极洲,东北方面有只乌龟拖着一串脚印的是大洋洲……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也是一份巨大的宝藏。尤其是成绩相对薄弱的同学,上课就能记住知识点,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教师将“以学定教”的观念牢记心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挖掘这份“宝藏”,优化课堂教学,以求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二)路还很长,积极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学生也是不同的个体,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抛弃备课“备三年,用十年甚至更久”的观念。教材在变,学生在变,时代也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变化发展。
1.多学习勤反思。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向老教师取经,也可以向区里市里优秀教师取经,也可以向书籍、网络取经。历史与社会教师的队伍中,不乏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创新能力强的老师。如:地理教师罗春改编《小苹果》,红遍全国,在上新课的时候可以有效利用。很多老师都有微信,可以加一些跟学科有关的,如《中国教育报》《历史大学堂》《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历史》等,每天有意识的增加一点阅读量,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教师在生活中要多搜集一些素材,运用到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事备而后动。孙膑指出:事备而后动,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用兵作战。教师教书也是这样,进课堂前,要充分备好课。有些教师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缩减备课时间,上课前只是从别的教师那边拿来课件。在教师不熟悉课件的情况下,用课件教书,会让学生跳跃的理解,不符合认知规律,听的云里雾里,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备一节课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断的磨课,不断的修改。而一节普通的常态课备课时间,可能不足十分之一。
教师要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做个有备而来的老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这样才能在备资源时,更有效的利用資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学的有味道,在紧张的学习中,真正做到轻负高质。
优化课堂教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树立“以学定教”理念,每堂课增加一点点亮点,积少成多,让学生不仅爱历史,也爱历史与社会课,在课堂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赵林刚:《基于有效学情分析,实现教学课堂优化》,《西藏教育》,2012年12月。
[3]鲍银霞:《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和实质》,《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4月版。
[4]韦国锋:《“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12月版。
[5]贺亚敏:《以学定教 活力四射—历史与社会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新课程》2011年1月版。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6-03
一、困惑与思考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学生步入中学,起初对包罗万象的历史与社会课很感兴趣,但是,伴随着一次次的考试,课堂上的多样的“声音”,渐渐消失。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个问题问下去如石沉大海,击不起一点波澜。教师不得不练就自问自答这个“绝活”,以便于把本堂知识讲完。这样的课堂教学浮于表面,不仅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积极性,这样的恶性循环于教学不利。
经历过初三中考,作者深深体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比较尴尬的课程。中考有分数,但分数不高,一般情况下学生考的不好,就会追究责任。普遍认为只是翻翻书找答案的,还考的不好,是态度问题。事实上历史与社会知识内容庞杂,平时不学,考试是抱不了佛脚的。作为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既落实了课堂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作为一种理念与实践探索,强调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还是教学结构上,都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发展规律以及原有基础上调节教学顺序的变化,并做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根据教材让他们填鸭式学习。
二、尝试与改进
在平时授课中,大多数教师更多地还是追求教学内容完整、准确,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课堂就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设计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虽然能较好地完成知识传授的目的,但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效被激活,则常常被忽略。作者结合七年级上册某些教学片段,探索如何有效分析学情,切实做到“以学定教”,优化课堂教学。
(一)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教材的编写是具有一定的学科性,逻辑思维强。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整合教材,才能使学生能更快的明白,理解。在讲到《大洲和大洋》这课时,有个知识点是: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第一次教学设计:
师: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惊奇发现,棕色的陆地被蔚蓝的海洋包围,所以,他说地球应该叫“水球”。到底师“地球”还是“水球”?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师:出示图“世界和陆地面积比较”,从图中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生:海洋占近70%,陆地占近30%,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师:出示图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任一半球海陆比例图。问:从半球上看,哪个水多?从任何一个半球上看,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生1: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多,西半球水多。生2: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多,南半球称为水半球。师: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多成为陆半球,西半球水多成为水半球;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多称为陆半球,南半球水多称为水半球。从任一半球来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平均。
反思:这部分内容并非本课重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宜5分钟左右完成。但在實际授课过程中发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比较清楚的认识海陆分布特点。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分析概括能力欠缺,在读图分析图时花费时间长,整个片段教学花了10分钟左右,占了整节课的四分之一。该如何既节省时间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并落实知识点?作者搜索大量资料,找到视频文件《海洋和陆地》,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第二次教学设计:
师:播放视频《海洋和陆地》,问:从太空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生1:发现海陆面积的占比,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七分陆地三分。生2:地球是个“水球”。生3:海陆分布不平均,相对来说,北半球、东半球陆地多,南半球、西半球海洋多。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从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反思:第二次教学,视频时间为2分钟,视频中展现了地球和海洋的很多图片,影音结合,学生兴趣大。他们认真观看并记录,直观认识了海陆,并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两次设计教学目标都已达成,但从整堂课的布局和学生的兴趣度来看,引入视频更加高效,它摈弃了教师单一的讲授把复杂的知识通过视频,图、文、声音,三管齐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认识事物是有一定过程和规律,它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而这种认知过程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直观现象而引发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教材内容的整合。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薄弱,接受能力欠缺,可适当增加一些帮助理解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
(二)巧妙记忆,化难为易。学生对历史与社会是又爱又怕,喜欢它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节课都可以是纷繁多彩,能学到很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很怕“记”,一让学生背诵,他们就像霜打的茄子立马“歇菜”。那如何让学生爱上“记”?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再强调记忆是有方法的,记性好是一种能力。学生对教师批评其为懒人,是不甚在意的。如果在整个班级其他同学都在努力背诵,并流利背出时,如果让其承认是能力问题,他们是会很难以接受的。压力促进了动力,在课堂背诵中,他们会很积极主动,当然效果会很明显。教师在遇到一些要背诵的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寻求一些背诵的技巧,好记又好背,提高课堂效率。 片段:七大洲四大洋面积大小比较
学生归纳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师: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牢牢记住七大洲顺序?师:请同学尝试背诵,说说如何记忆?生1:……(记忆混乱)生2: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根据地图记忆,记住大洲面积顺序在图上的几何体记忆。(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方法适用)。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方法背诵?(在同学们都摇头后,老师亮出方法)亚非北(被)南美南极欧大洋,即亚非北(被)南美,南极,欧大(打)或者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把首字连在一起,用谐音和停顿来记忆。师:四大洋该如何记忆?生:(齐说)太大印北。师:出示世界地图,从图中看,四大洋相邻分别有几个大洲?分别是?生1:太平洋有五个,分别是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生2:大西洋有五个,分别是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生3:印度洋有四个,分别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生4:北冰洋有三个:分别是北美洲、欧洲、亚洲。生5:太大印北,五五四三。
反思:学生对有“捷径”的记忆很感兴趣,效果好。记忆是有方法的,也是关联的。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生活习惯,有些艰涩难记的名字或者地理名字,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文字甚至英文单词“巧妙记忆”。
(三)贴近生活,自然绽放。《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本课程将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师该如何利用学生身边资源,让学生感觉“亲切”,更加“熟悉”,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在《带着地图去旅行》的导入部分进行探索。
第一次设计:片段:课堂导入复习引入:阅读地图,要知道地图的“语言”,你知道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生: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新课教学:带着地图定向越野(出示课题)师问:你认为越野需要看什么样的地图?生:……
反思:教师以复习导入新课,本着复习旧知识,调动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的目的。实际上,对教师的接下来的提问“你认为越野需要看什么样的地图?”效果欠佳。在同学们抢着回答地图基本要素之后,沉默了。主要原因是学生概念不清,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越野”。对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知道什么是爬山探险,但不一定知道专业术语“”越野,至少是模糊不确定的,这样的导入激不起学生思维火花,反而使得课堂陷落到了异常沉闷的地步。该如何改进,既能调动学生兴趣,打破沉闷,又与课堂紧密相关。笔者询问相关学生,平时主要娱乐活动,发现学生宅在家里的比较多。大多属于写完作业就玩,基础知识薄弱,生活常识缺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深深感觉要求过高等于没要求,必须从低起点入手,吸引学生眼球。笔者搜索相关时事热门资料,进行修改。
时事导入:“2013年1月27日,温州3名驴友在乐清爬山,由于不熟悉地形,野外生存经验不足,一人不小心从山崖摔落。”和“2013年 6月23日驴友一行8人穿越温州苍南县莒溪大峡谷,随后在崎岖的山路上,14 岁的小驴友小温在峡谷中失踪。”
反思:两条新闻导入新课,因为是新闻中曾经热播的话题,学生有些听到过,文中主人翁与他们年纪相仿。以此导入,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一下子来了兴趣。山崖、地形、野外生存等概念出现在新闻中,跟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适当的配以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次尝试导入效果非常好,主要原因在于引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可以更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再者从学生认知角度,图文結合的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引人入胜,历史与社会课本身是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新闻的引入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这次改进取得的进展,深深体会在备课时,应注重用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什么知识感兴趣,对怎样的活动有好奇心。在学生学情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引起共鸣。
(四)科学依托,有理有据。《水上都市》威尼斯,这课正文有这样的描述“他们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木桩,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起了楼房”,四条木桩如何能支撑如此沉重的房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激发学生兴趣。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中,释疑解惑,“一张A4纸能承受30千克的重物吗?”
教学片断:
师:一张纸能承受30千克的重量吗?生:不能,可能可以……(各种声音)。师:视频实验验证,(截取视频观看:把一张A4纸等分分成六份,卷成圆柱体,均匀放置围成一个圈,上面放上玻璃然后再加砝码,最后试验结果一张A4纸能承受90.8千克重量。)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一张A4纸能承受多少重量?生:90.8千克。师:威尼斯人的祖先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木桩,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上楼……
反思:以视频实验讲解,答疑解惑,避免纸上谈兵,激发学生兴趣,理解书本原理,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
三、成效与反思
(一)初显成效,兴致高昂。教学是一个不断探讨研究,不断完善的过程,并没有固定不变,万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而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沉闷的课堂会使得乏味的知识更加乏味,学生对其很难产生兴趣。学生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能够激起求知欲的课堂。一个月过去了,学生不仅觉得地理很好学,很好背,而且很有趣。课间能看到部分同学,拿出地图来“辨认”,像脑垂体的南极洲,东北方面有只乌龟拖着一串脚印的是大洋洲……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也是一份巨大的宝藏。尤其是成绩相对薄弱的同学,上课就能记住知识点,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教师将“以学定教”的观念牢记心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挖掘这份“宝藏”,优化课堂教学,以求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二)路还很长,积极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学生也是不同的个体,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抛弃备课“备三年,用十年甚至更久”的观念。教材在变,学生在变,时代也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变化发展。
1.多学习勤反思。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向老教师取经,也可以向区里市里优秀教师取经,也可以向书籍、网络取经。历史与社会教师的队伍中,不乏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创新能力强的老师。如:地理教师罗春改编《小苹果》,红遍全国,在上新课的时候可以有效利用。很多老师都有微信,可以加一些跟学科有关的,如《中国教育报》《历史大学堂》《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历史》等,每天有意识的增加一点阅读量,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教师在生活中要多搜集一些素材,运用到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事备而后动。孙膑指出:事备而后动,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用兵作战。教师教书也是这样,进课堂前,要充分备好课。有些教师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缩减备课时间,上课前只是从别的教师那边拿来课件。在教师不熟悉课件的情况下,用课件教书,会让学生跳跃的理解,不符合认知规律,听的云里雾里,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备一节课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断的磨课,不断的修改。而一节普通的常态课备课时间,可能不足十分之一。
教师要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做个有备而来的老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这样才能在备资源时,更有效的利用資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学的有味道,在紧张的学习中,真正做到轻负高质。
优化课堂教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树立“以学定教”理念,每堂课增加一点点亮点,积少成多,让学生不仅爱历史,也爱历史与社会课,在课堂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赵林刚:《基于有效学情分析,实现教学课堂优化》,《西藏教育》,2012年12月。
[3]鲍银霞:《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和实质》,《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4月版。
[4]韦国锋:《“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12月版。
[5]贺亚敏:《以学定教 活力四射—历史与社会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新课程》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