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感觉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所谓情感,它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和观点之间的反映。人是认知与情感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情感,“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而语文教学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一篇文章的教学,没有“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情”就没有血肉,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既要讲清文章的“理”,更要说清文章的“情”。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土壤上。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表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情感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接受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甚至议论文、说明文,无不抒发了作者的美好情感。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把握创作者的独特体验和心理轨迹,然后把握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意识,从而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也亢奋起来,达到好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感场
  1、以读激情。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饱含情感色彩的语言,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的、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现”的效果。如《听潮》一文,文章重在一个“听”字,示范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读,将学生带到大海边,体味大海睡时的宁静、醒时的喧闹、怒时的雄壮。
  2、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位高明的导演,他能根据教材创作出戏来,设计出闪烁着灵气和光彩的教学环节。上课时,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但绝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教师中心”式的管理,而是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面对一个问题,学生如有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冲破知识的“禁区”。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
  三、挖掘教材的语文因素,感悟真、善、美
  现行语文教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这其中有诗歌的意境美、小说的形象美、散文的构思美等等,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无不是情的喷涌与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偷偷”、“钻”用得非常好,非常形象,可引导学生感受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又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有“吃茴香豆”情节,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迂腐、可笑的形象,可通过“多乎哉,不多也”一句,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以孔乙己为代表的读书人的毒害。
  四、要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融为一体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进入教材的艺术境界。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除了“情感场”的创设外,还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应作传情人,以火去点燃火,以心去发现心。
  总之,情感教育不但是对学生的知识活动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关系。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神韵。
其他文献
摘要:2009年初我区提出确定2009年为“有效教学推进年”。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就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谈了自己对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音乐教育 农村    2009年初,教育局决定,从2009年起至2011年,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其中,确定2009年为“有效教学推进年”,重点是根据我区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反思目前存在的无效、低效
期刊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经历了中考的挫折之后,往往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为什么要赏识学生  1、赏识能激发学生自信,使其从容面对困难。一个人的自信,除了自我激励外,更需要外界的认可、赏识。对于一名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教师一个激励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适时的赏识举动都犹如注入了兴奋剂,使学生在赏识中强
期刊
实践证明,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人,对他们成长与进步的影响也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作为青少年学生,除他们的父母家人外,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特别是班主任。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要想带好一个班,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班主任更应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是指学生对班主任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认同,并由此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召力。要做一名魅力班主任,我从实践中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学设计,都会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预先制定有效避免实施的盲目和随意的相关设想和计划。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还是突出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它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设计中,不仅发挥了多媒体的
期刊
我教思想品德课算来已有5个年头了。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彷徨。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侧重点是由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由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英语真正成为了一种思维的工具。这一变革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仅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合作
期刊
摘要:例题教学的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分层提高,让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问题为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简洁的数学美打动学生,以错题反思集提高学习效度。  关键词:教学个性 奇思妙解 简洁美 学习诀窍 核心和动力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反思了。事实上,对每一例题的教学反思都是一个知识系
期刊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学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要借助网络优势,课前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增强成就感。三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四要适时、恰当、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调节课堂心理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在无形中理解信息技术
期刊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在授课过程中善于设置疑问,使学生从感性知识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比如,在教学“乘法中间有0的乘法”时,首先出示例题:计算342×270=□,让学生按照学过的法则计算,学生计算后提出一个疑问
期刊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令老师们头痛的是学生的作文总是无话可说,空话假话大同小异;政治历史搬上作文,生搬硬套令人哭笑不得;套用古诗词,把古人的事迹写了一遍又一遍,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每次的作文课,学生们也总是叫苦连天、痛恨不已。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如应试教育、社会、家长、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学生的这种集体真话失语症,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鼓励他们放胆为文,展露丰富的个性,写出具有写作主体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