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初我区提出确定2009年为“有效教学推进年”。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就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谈了自己对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音乐教育 农村
2009年初,教育局决定,从2009年起至2011年,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其中,确定2009年为“有效教学推进年”,重点是根据我区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反思目前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现象,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和路径。2010年为“有效教学攻坚年”,抓住重点问题和核心领域,选准突破口,组织协作攻关,在关键问题上取得显著效果。事实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作为一名乡村音乐教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有特色、有效果,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音乐的快乐,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那么现在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1、课堂是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2、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地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出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如何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思考: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农村音乐教学状况产生的原因。
总得来说,农村学校音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好象都是社会、家庭、学校造成的,是历史造成的,理是这么个理,可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吗?我们的思想意识是不是也随大流了呢?在我们的课堂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粗看好象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他的教学定位才是高屋建瓴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音乐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严格《课程计划》,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音乐教育,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立足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大部分农村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是“口传心授”,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也不加以筛选。农村音乐教育的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使得学生、教师不断地追求流行音乐里的通俗歌曲,使得学生中出现了一批“追星族”。他们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不知道《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这是音乐教育的可悲之处。
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还是教师,观念改变了,行动必然改变。音乐教材是实施课堂音乐教学最有效的载体,也是音乐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必须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必唱歌曲、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要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教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其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改编、调整和补充部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要认真、仔细地斟酌所选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等。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其意义在于保证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音乐教学设计应将音乐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目标明确、难度递增。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地设计、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应该有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精心创设音乐课堂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良好的课堂情境,也能够使学生学得轻松,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一堂课中,明确什么时间应该由老师讲、什么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是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一般地说,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一分钟的价值,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回味的余地。这样,能给学生一种有张有弛的心理感受,从而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
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应当重视农村音乐教师的业务培训,多提供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外出观摩、集中轮训,也可让专职音乐教师采取“跑教”的形式。在此带动下,在岗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重响歌声、乐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之美。
三、教师要营造、利用好校园音乐教育环境
在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有的学校音乐教学专用设备配置较好,有的学校供师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的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配备齐全,有的学校和音乐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配置较好,这也是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并形成特色。有广播站的学校可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具有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常规性的歌咏比赛、文娱汇演、音乐讲座等;各地农村学校的“艺术节”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宽,艺术性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农村学校的有限条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要想实现中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认真搞好课外音乐活动。课余音乐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和集体观念的陶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建多个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歌咏比赛”、“舞蹈大赛”等艺术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从策划、筹备、排练、导演、撰稿、演出、主持,到评选、颁奖的活动组织全过程都由学生参与,或全部放手给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平时所学得到了展示,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改变农村音乐的教育现状,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唱歌、学会听赏、学会演奏、学会表演等,提高音乐文化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音乐教育将成为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有效教学 音乐教育 农村
2009年初,教育局决定,从2009年起至2011年,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其中,确定2009年为“有效教学推进年”,重点是根据我区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反思目前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现象,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和路径。2010年为“有效教学攻坚年”,抓住重点问题和核心领域,选准突破口,组织协作攻关,在关键问题上取得显著效果。事实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作为一名乡村音乐教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有特色、有效果,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音乐的快乐,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那么现在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1、课堂是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2、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地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出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如何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思考: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农村音乐教学状况产生的原因。
总得来说,农村学校音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好象都是社会、家庭、学校造成的,是历史造成的,理是这么个理,可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吗?我们的思想意识是不是也随大流了呢?在我们的课堂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粗看好象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他的教学定位才是高屋建瓴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音乐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严格《课程计划》,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音乐教育,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立足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大部分农村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是“口传心授”,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也不加以筛选。农村音乐教育的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使得学生、教师不断地追求流行音乐里的通俗歌曲,使得学生中出现了一批“追星族”。他们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不知道《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这是音乐教育的可悲之处。
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还是教师,观念改变了,行动必然改变。音乐教材是实施课堂音乐教学最有效的载体,也是音乐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必须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必唱歌曲、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要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教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其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改编、调整和补充部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要认真、仔细地斟酌所选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等。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其意义在于保证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音乐教学设计应将音乐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目标明确、难度递增。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地设计、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应该有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精心创设音乐课堂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良好的课堂情境,也能够使学生学得轻松,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一堂课中,明确什么时间应该由老师讲、什么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是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一般地说,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一分钟的价值,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回味的余地。这样,能给学生一种有张有弛的心理感受,从而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
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应当重视农村音乐教师的业务培训,多提供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外出观摩、集中轮训,也可让专职音乐教师采取“跑教”的形式。在此带动下,在岗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重响歌声、乐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之美。
三、教师要营造、利用好校园音乐教育环境
在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有的学校音乐教学专用设备配置较好,有的学校供师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的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配备齐全,有的学校和音乐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配置较好,这也是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并形成特色。有广播站的学校可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具有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常规性的歌咏比赛、文娱汇演、音乐讲座等;各地农村学校的“艺术节”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宽,艺术性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农村学校的有限条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要想实现中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认真搞好课外音乐活动。课余音乐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和集体观念的陶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建多个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歌咏比赛”、“舞蹈大赛”等艺术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从策划、筹备、排练、导演、撰稿、演出、主持,到评选、颁奖的活动组织全过程都由学生参与,或全部放手给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平时所学得到了展示,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农村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改变农村音乐的教育现状,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唱歌、学会听赏、学会演奏、学会表演等,提高音乐文化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音乐教育将成为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