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独立学院正走在转向“应用技术型”发展的道路上,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需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理论融合实践;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合理组织和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转型发展之路还很长,需要多方配合,做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656X-(2014)10-0276-277
1 引言
独立学院是近1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教育部令第26号,简称“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中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截止2014年6月,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287所,已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院校43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要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4年年初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4月2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形成了关于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驻马店共识”。
作为走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的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摆在了我们面前,这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努力。
2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
2.1 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融合实践
由于现行招生制度规定独立学院在高考招生中是第三批录取,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参照母体学校,课程设置偏重科研型、理论型,独立学院要培养土
建类专业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应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制定理论知识与工程能力并重的培养方案。土建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本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总体比较薄弱、但普遍头脑灵活。培养应用技术型的土木建筑人才,就必须确定切实可行、适合自身学生特点的培养方案,构建新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论知识是学生职业发展中能量的来源,实践是运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者并重且缺一不可,二者又不是割裂开的,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结合项目讲解理论,教学过程为“实践——理论——再实践”,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更直观,通过项目谈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如土木工程施工、景观设计等课程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
2.2完善 “双师型”队伍建设
土建行业从业人员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独立学院一般年轻教师较多,存在着教学和实践经验都比较欠缺的情况,双师型人才缺乏,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教师自身应该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通过项目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探索、研究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校要积极提供给年轻教师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政策扶持,举办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方法培训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到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从事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再将其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以其切身体会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积极引进有工程经验的从业人员从事教学活动,并支持其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培训,以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2.3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平台
“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实验、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保证,在独立学院发展转型中,与企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践能力,来自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加实验、实习、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积累,学生通过认识、实际操作和运用、总结和升华等一系列过程,一步步地完成工程项目中某些环节的工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而在教学设计中,这些环节要接近甚至完全模拟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可以适应工作要求,形成良好的衔接,例如在学习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中,以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作为案例,将部分图纸内容与建立的钢筋模板实体模型进行对照讲解,直观深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培养出的“卓越工程师”要与企业需求接轨,必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安排、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均要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共享师资,搭建起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学校为企业培养未来的人才,实现共赢。
2.4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学科竞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能够将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应用与活动中,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拓宽思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土建类专业每年都会举办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学生在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能够综合运用力学、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和加固等多种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参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竞赛中,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完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作试块、材料性能检测和评估等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在进行测量竞赛中,能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完成測量放线工作。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3 结语
在当前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具备良好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内容上要注重结合项目和案例组织教学,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工程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引进有工程经验的从业人员参加教学活动,逐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合理组织和安排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在教学的各环节深化与本行业企业的合作,搭建起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科技活动中来,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活动中来,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和工作,还有很多的困难有待解决,这需要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多方努力和配合,最终实现共赢,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亚男.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25-126.
[2] 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03):45-47.
[3] 章瑾,余亮.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建筑.2014(06):85-86.
[4] 李红艳,桂超,汪波,戴志锋.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J].信息通信.2014,(06):282-283.
[5] 李晓丽,申向东,吕志远.土建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223-224.
[6] 郭晓丽,张新松.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J].成人教育.2014(01):37-39.
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B261)
作者简介:李红远(1981—),男,辽宁阜新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從事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656X-(2014)10-0276-277
1 引言
独立学院是近1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教育部令第26号,简称“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中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截止2014年6月,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287所,已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院校43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要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4年年初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4月2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形成了关于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驻马店共识”。
作为走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的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摆在了我们面前,这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努力。
2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
2.1 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融合实践
由于现行招生制度规定独立学院在高考招生中是第三批录取,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参照母体学校,课程设置偏重科研型、理论型,独立学院要培养土
建类专业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应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制定理论知识与工程能力并重的培养方案。土建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本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总体比较薄弱、但普遍头脑灵活。培养应用技术型的土木建筑人才,就必须确定切实可行、适合自身学生特点的培养方案,构建新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论知识是学生职业发展中能量的来源,实践是运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者并重且缺一不可,二者又不是割裂开的,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结合项目讲解理论,教学过程为“实践——理论——再实践”,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更直观,通过项目谈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如土木工程施工、景观设计等课程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
2.2完善 “双师型”队伍建设
土建行业从业人员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独立学院一般年轻教师较多,存在着教学和实践经验都比较欠缺的情况,双师型人才缺乏,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教师自身应该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通过项目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探索、研究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校要积极提供给年轻教师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政策扶持,举办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方法培训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到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从事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再将其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以其切身体会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积极引进有工程经验的从业人员从事教学活动,并支持其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培训,以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2.3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平台
“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实验、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保证,在独立学院发展转型中,与企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践能力,来自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加实验、实习、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积累,学生通过认识、实际操作和运用、总结和升华等一系列过程,一步步地完成工程项目中某些环节的工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而在教学设计中,这些环节要接近甚至完全模拟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可以适应工作要求,形成良好的衔接,例如在学习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中,以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作为案例,将部分图纸内容与建立的钢筋模板实体模型进行对照讲解,直观深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培养出的“卓越工程师”要与企业需求接轨,必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安排、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均要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共享师资,搭建起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学校为企业培养未来的人才,实现共赢。
2.4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学科竞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能够将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应用与活动中,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拓宽思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土建类专业每年都会举办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学生在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能够综合运用力学、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和加固等多种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参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竞赛中,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完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作试块、材料性能检测和评估等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在进行测量竞赛中,能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完成測量放线工作。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3 结语
在当前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具备良好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卓越工程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内容上要注重结合项目和案例组织教学,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工程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引进有工程经验的从业人员参加教学活动,逐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合理组织和安排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在教学的各环节深化与本行业企业的合作,搭建起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科技活动中来,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活动中来,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和工作,还有很多的困难有待解决,这需要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多方努力和配合,最终实现共赢,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亚男.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25-126.
[2] 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03):45-47.
[3] 章瑾,余亮.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建筑.2014(06):85-86.
[4] 李红艳,桂超,汪波,戴志锋.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J].信息通信.2014,(06):282-283.
[5] 李晓丽,申向东,吕志远.土建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223-224.
[6] 郭晓丽,张新松.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J].成人教育.2014(01):37-39.
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B261)
作者简介:李红远(1981—),男,辽宁阜新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從事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