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本文中重点分析目前识字趣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使用的以游戏、童谣儿歌、联想识字、动作表演等一系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识字;方法探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能学习独立识字。而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似乎更加重要。
所以,教师就应该要立足于课堂,寻求带有趣味性的有效教学方式来把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本文围绕趣味这一中心来提出具体的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原因
(一)汉字本身数量大,笔画多。
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多,横、竖、撇、捺、折、点衍生28种笔画,字的笔画数多。有人从《辞海》中统计出来不同笔画的汉字的个数,显示出笔画过少或者过多的汉字都比较少,9-14画的汉字最多,现在学生学的汉字大部分都在9-10画左右。
(二)学生识字不主动,不会学。
儿童的心理特征: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记。如果不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公靠单纯的听、记、背,学生对识字是不会主动喜欢的。
(三)识字负担重,学生压力增大。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总目标为: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阅读量,大多在低年级加大了识字量。迫于考试的压力提高要求,让学生记忆或书写二类字,使得每课的识字总量比平均增加一倍。每课识字量都要达到一、二十个,大量的扩词练习又常常让学生费尽心思,死记硬学除了课本上的生字,学校又都要求增加课外阅读的识字量,在课堂中增加课外阅读课,目的同样是识字,回到家,作业里仍然有新的识字任务。
(四)教学方法不灵活,不科学。
教师应用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不利于孩子识记生字,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识字渠道狭窄。只限于书本、课堂,脱离了生活。同时,忽视了对识字的巩固方法的指导,单调的念、写,机械地重复抄、默,缺乏趣味性、科学性。
二、趣味识字的意义
(一)趣味识字教学法含义。
趣味识字教学是围绕“趣”字来识字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激励儿童识字兴趣为目的,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使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儿童在识字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能充分享受识字的乐趣。
(二)趣味识字教学法特的意义。
1.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具有创新性。
趣味识字教学从内容、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识字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字形由简单到复杂,再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儿童就乐意学。越是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趣味识字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儿童识字。趣味识字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按照儿童年龄特点和记忆规律来指导识字,会给课堂带来生机。
2.迎合儿童的识字兴趣,富有情趣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将游戏、谜语、歌谣引入课堂,师生互动,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在感受到探索、发现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趣味识字法就是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实现字词意义的建构,同时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具有实效性。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趣味识字法能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识特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实在在地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宜集中,易于疲劳,做事没耐心,学习中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运用趣味识字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乐趣。
(一)开展趣味游戏法。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获得乐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同时能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经常运用的4种趣味游戏识字法:
1.添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加两笔,会出现不同的字。进行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口”字加一笔可以变成那些字?(中、日)。“鸟”字去掉一笔变成“乌”,“令”字去掉一笔变成“今”,“口”字加两笔变成那些字?(右、古、另、只、石、可、加、叶、号、句、兄) 2.“编顺口溜”。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教学“滚”字时,它的字音、字义都不难,但字形复杂难记。于是,可以做一个动画配以一张简笔画:下雨了,一位老公公穿着雨衣,鼓励学生编了一段顺口溜,“三点水像下雨,老公公躲在雨衣里”学生一念,一下子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滚”的字形。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内容简单,又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增强学生记忆,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
3.进行表演识字。
低年级学生活泼天真,喜欢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而上台表演则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个愿望。在表演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尽情发挥,把自己当成所演的角色,自得其乐。把各种小动物的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例如,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孔雀、大雁、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这样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大多有关小动物内容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游戏方法识字。
4.开展贴、翻字词游戏。
贴翻字词游戏是我们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合体字是由几个偏旁组成的。我们将一些合体字拆开,分别贴出来,让学生或小组合作来组合。小学生都爱动手,喜欢拆卸手中的玩物。对他们来说,拆贴生字就像拆分一个玩具或一架机器一样神奇而有趣。一名学生边贴边念,其他学生在他念对后再跟读一遍,同时大声表扬他“对,对,你真棒”,如“旧、月、明”,“土、也、地”,“不、正、歪”,“女、子、好”,在单位时间内谁组合的又快又准即获胜。图文组合。孩子们天生就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感兴趣。因此,彩色图片往往能吸引孩子们较持久的注意力,产生由图识字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轻松识字的目的。我们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教学中让学生在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图片上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学生在观察寻找过程中既受到美的熏陶,又领会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记住了字形。
5.自制牌形生字卡片。
指导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6.采用开火车识字游戏。
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7.给字配“画”。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谜语笑话法。
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猜谜语、说笑话。谜语和笑话一般都是由简短有趣的几句话构成的,易读也易记,小学生的短时记忆力特别强,猜谜、说笑话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谜语难易适度,启发性强,孩子喜闻乐见。谜语类型很多,除谜语歌诀外,还有字谜、画谜、据形义猜音,据音义猜偏旁等。
如教学“雨”字时,可让学生猜“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教学“日”字时,可编这样的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常见的是拆字谜语,如“一头牛”(生),“空山中间一方田”(画),教学“全”和“碧”时,可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
此外,还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特点来记忆字形,让学生看画猜字,如出示一只燕子在天空中飞行的图画,再用简笔画形式画出一只小燕子,让学生猜“燕”字。再随机指点:“廿”头下加小横,像燕子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分开在口的两边,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像燕子的尾巴。学生平时也很喜欢看笑话书,很乐意把笑话讲给老师和同学听,让他们把汉字编成一个小笑话,会觉得很有趣。如:“一个人喜欢张大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也不动,原来是在发呆(呆)”。猜谜、说笑话,寓教于乐,达到了轻松识字的目的。
(三)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童谣儿歌法。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念童谣背儿歌,因为童谣儿歌通俗易懂,念起来又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它使机械繁琐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能很快消除学生对识字的畏难情绪。陌生而复杂的汉字经过童谣、儿歌的修饰变得亲切起来,识字的趣味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例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可以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带新,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斜戴帽,丢、丢、丢;“去”字边上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五)联想识字法。
儿童纯洁天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内心世界要比成人单纯得多,因而他们的想象更加具有创造性。其本质就是兴趣动力激发联想识字从而产生创新。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联想识字就是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义、音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地识字。学生可以从空间上或时间上把汉字与有关接近的事物在人的经验中形成联想,把汉字与实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六)“变换角色”法。
在识字教学中,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教学中,师生可互换角色,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
比如,在生字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会认,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完成识字任务。每当我请学生汇报“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生字”或“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时候,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方法之多、能力之强,令人感叹,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了。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会”,逐步变成“会学”,并且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七)插图、直观教具法。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象形字。如在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一文中通过借助插图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
(八)利用多媒体课件法。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九)实践活动法。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十)比赛活动方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过程中,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还如,让学生小组学习完生字后,小组比赛检查识字情况等。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只要老师不断地去探索、反思识字教学的方法、途径,发现学生识字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识字量,采用各种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率,我们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目标。
参考文献
[1] 温海山.《集中识字教学经验选》[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2] 石峰.《新课标下小学识字教学的原则》《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09.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识字;方法探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能学习独立识字。而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似乎更加重要。
所以,教师就应该要立足于课堂,寻求带有趣味性的有效教学方式来把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本文围绕趣味这一中心来提出具体的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原因
(一)汉字本身数量大,笔画多。
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多,横、竖、撇、捺、折、点衍生28种笔画,字的笔画数多。有人从《辞海》中统计出来不同笔画的汉字的个数,显示出笔画过少或者过多的汉字都比较少,9-14画的汉字最多,现在学生学的汉字大部分都在9-10画左右。
(二)学生识字不主动,不会学。
儿童的心理特征: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记。如果不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公靠单纯的听、记、背,学生对识字是不会主动喜欢的。
(三)识字负担重,学生压力增大。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总目标为: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阅读量,大多在低年级加大了识字量。迫于考试的压力提高要求,让学生记忆或书写二类字,使得每课的识字总量比平均增加一倍。每课识字量都要达到一、二十个,大量的扩词练习又常常让学生费尽心思,死记硬学除了课本上的生字,学校又都要求增加课外阅读的识字量,在课堂中增加课外阅读课,目的同样是识字,回到家,作业里仍然有新的识字任务。
(四)教学方法不灵活,不科学。
教师应用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不利于孩子识记生字,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识字渠道狭窄。只限于书本、课堂,脱离了生活。同时,忽视了对识字的巩固方法的指导,单调的念、写,机械地重复抄、默,缺乏趣味性、科学性。
二、趣味识字的意义
(一)趣味识字教学法含义。
趣味识字教学是围绕“趣”字来识字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激励儿童识字兴趣为目的,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使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儿童在识字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能充分享受识字的乐趣。
(二)趣味识字教学法特的意义。
1.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具有创新性。
趣味识字教学从内容、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识字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字形由简单到复杂,再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儿童就乐意学。越是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趣味识字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儿童识字。趣味识字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按照儿童年龄特点和记忆规律来指导识字,会给课堂带来生机。
2.迎合儿童的识字兴趣,富有情趣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将游戏、谜语、歌谣引入课堂,师生互动,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在感受到探索、发现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趣味识字法就是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实现字词意义的建构,同时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具有实效性。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趣味识字法能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识特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实在在地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宜集中,易于疲劳,做事没耐心,学习中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运用趣味识字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乐趣。
(一)开展趣味游戏法。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获得乐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同时能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经常运用的4种趣味游戏识字法:
1.添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加两笔,会出现不同的字。进行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口”字加一笔可以变成那些字?(中、日)。“鸟”字去掉一笔变成“乌”,“令”字去掉一笔变成“今”,“口”字加两笔变成那些字?(右、古、另、只、石、可、加、叶、号、句、兄) 2.“编顺口溜”。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教学“滚”字时,它的字音、字义都不难,但字形复杂难记。于是,可以做一个动画配以一张简笔画:下雨了,一位老公公穿着雨衣,鼓励学生编了一段顺口溜,“三点水像下雨,老公公躲在雨衣里”学生一念,一下子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滚”的字形。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内容简单,又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增强学生记忆,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
3.进行表演识字。
低年级学生活泼天真,喜欢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而上台表演则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个愿望。在表演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尽情发挥,把自己当成所演的角色,自得其乐。把各种小动物的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例如,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孔雀、大雁、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这样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大多有关小动物内容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游戏方法识字。
4.开展贴、翻字词游戏。
贴翻字词游戏是我们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合体字是由几个偏旁组成的。我们将一些合体字拆开,分别贴出来,让学生或小组合作来组合。小学生都爱动手,喜欢拆卸手中的玩物。对他们来说,拆贴生字就像拆分一个玩具或一架机器一样神奇而有趣。一名学生边贴边念,其他学生在他念对后再跟读一遍,同时大声表扬他“对,对,你真棒”,如“旧、月、明”,“土、也、地”,“不、正、歪”,“女、子、好”,在单位时间内谁组合的又快又准即获胜。图文组合。孩子们天生就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感兴趣。因此,彩色图片往往能吸引孩子们较持久的注意力,产生由图识字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轻松识字的目的。我们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教学中让学生在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图片上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学生在观察寻找过程中既受到美的熏陶,又领会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记住了字形。
5.自制牌形生字卡片。
指导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6.采用开火车识字游戏。
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7.给字配“画”。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谜语笑话法。
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猜谜语、说笑话。谜语和笑话一般都是由简短有趣的几句话构成的,易读也易记,小学生的短时记忆力特别强,猜谜、说笑话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谜语难易适度,启发性强,孩子喜闻乐见。谜语类型很多,除谜语歌诀外,还有字谜、画谜、据形义猜音,据音义猜偏旁等。
如教学“雨”字时,可让学生猜“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教学“日”字时,可编这样的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常见的是拆字谜语,如“一头牛”(生),“空山中间一方田”(画),教学“全”和“碧”时,可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
此外,还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特点来记忆字形,让学生看画猜字,如出示一只燕子在天空中飞行的图画,再用简笔画形式画出一只小燕子,让学生猜“燕”字。再随机指点:“廿”头下加小横,像燕子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分开在口的两边,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像燕子的尾巴。学生平时也很喜欢看笑话书,很乐意把笑话讲给老师和同学听,让他们把汉字编成一个小笑话,会觉得很有趣。如:“一个人喜欢张大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也不动,原来是在发呆(呆)”。猜谜、说笑话,寓教于乐,达到了轻松识字的目的。
(三)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童谣儿歌法。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念童谣背儿歌,因为童谣儿歌通俗易懂,念起来又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它使机械繁琐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能很快消除学生对识字的畏难情绪。陌生而复杂的汉字经过童谣、儿歌的修饰变得亲切起来,识字的趣味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例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可以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带新,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斜戴帽,丢、丢、丢;“去”字边上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五)联想识字法。
儿童纯洁天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内心世界要比成人单纯得多,因而他们的想象更加具有创造性。其本质就是兴趣动力激发联想识字从而产生创新。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联想识字就是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义、音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地识字。学生可以从空间上或时间上把汉字与有关接近的事物在人的经验中形成联想,把汉字与实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六)“变换角色”法。
在识字教学中,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教学中,师生可互换角色,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
比如,在生字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会认,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完成识字任务。每当我请学生汇报“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生字”或“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时候,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方法之多、能力之强,令人感叹,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了。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会”,逐步变成“会学”,并且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七)插图、直观教具法。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象形字。如在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一文中通过借助插图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
(八)利用多媒体课件法。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九)实践活动法。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十)比赛活动方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过程中,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还如,让学生小组学习完生字后,小组比赛检查识字情况等。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只要老师不断地去探索、反思识字教学的方法、途径,发现学生识字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识字量,采用各种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率,我们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目标。
参考文献
[1] 温海山.《集中识字教学经验选》[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2] 石峰.《新课标下小学识字教学的原则》《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