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上得到均衡发展。如何在八年级语文中体现均衡发展呢?本文从在学思结合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对不懂的知识在听老师讲解中获取,达到教育均衡发展;在互相问答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在兴趣学习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四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教育均衡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很注意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我们是新时期的教师,应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八年级语文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应分别遵循“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饱;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得了,做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让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一、在学思结合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学生能力大小,设计深浅不同的两组题,让学生有选择地探究。如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时,我们设计A、B两组题让学生探究。合作探究。(共四题,每题分A组B组。喜欢答A组题的学生分成三小组讨论,喜欢答B组题的学生另分成三小组讨论。)
(1)A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B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2)A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结构。
B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3)A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B本文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4)A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明确:
(1)A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所写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2)A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描写异水、奇山。
B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A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的高俊。
B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4)A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轻松自如。 总之,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通过答案对比,很明显A组题较容易,选择这组题的学生基本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满意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自己的答案,学生们学思结合,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组题较难,能力较強的学生选择了这组题探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满意自己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学生选择哪组题目探究,都达到了合作探究,整体感悟文本的目的。符合“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饱——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得了——做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让学生学思结合,都能学到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二、对不懂的知识在听老师讲解中获取,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学生能力大小,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如教学《21与朱元思书》,能力一般的学生了解本文内容和完成本文练习就可以了。然而,能力较强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把《21与朱元思书》与《26三峡》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了解的多谈。然后,由教师小结:相同之处: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不同之处:写作目的不同……
学生对自己了解的知识可以各抒己见,,对自己不懂的知识,则要认真的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三、在互相问答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学生擅长阅读现代文,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文言文,有的学生擅长阅读古诗文;有的学生擅长写写景类文章,有的学生擅长写写事类文章,有的学生擅长写评论类文章。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学生们可以拜不同的学生做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自己也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将自己的长处教给其他同学。如学习《27岳阳楼记》第三自然段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可不可以将“国”解释为国家呢?为什么?那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请擅长阅读文言文的同学来做老师。这样,同学们在语文方面的知识将会不断增多,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四、在兴趣学习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孔子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比不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喜爱、爱好、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爱好,比不上使学生因自己研究能获得知识而快乐。那么,对于学生问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回答。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22课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学生们围绕“托物言志”请求老师解释。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是不完全相同的。1、托“陋室”(物)言“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生活情操。(志)或者托”莲“(物)言作者不求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志)2除了“1”点解释外,还告诉学生《陋室铭》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进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对所托之物陋室进行描写)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生活情操。(言志,即抒发感情)3、除了“1”“2”点解释外,还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可以言志,如竹子(物)言正直(志),松柏言坚强,兰花言高洁。这三种答案,第一种针对能力较差的学生;第二种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种针对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觉得压力不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研究、获取,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因而能保持自进的动力。也可以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兴趣学习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在八年级语文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质。正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提出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教育均衡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很注意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我们是新时期的教师,应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八年级语文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应分别遵循“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饱;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得了,做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让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一、在学思结合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学生能力大小,设计深浅不同的两组题,让学生有选择地探究。如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时,我们设计A、B两组题让学生探究。合作探究。(共四题,每题分A组B组。喜欢答A组题的学生分成三小组讨论,喜欢答B组题的学生另分成三小组讨论。)
(1)A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B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2)A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结构。
B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3)A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B本文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4)A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明确:
(1)A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所写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2)A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描写异水、奇山。
B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A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的高俊。
B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4)A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轻松自如。 总之,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通过答案对比,很明显A组题较容易,选择这组题的学生基本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满意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自己的答案,学生们学思结合,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组题较难,能力较強的学生选择了这组题探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满意自己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学生选择哪组题目探究,都达到了合作探究,整体感悟文本的目的。符合“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饱——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得了——做得好——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让学生学思结合,都能学到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二、对不懂的知识在听老师讲解中获取,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学生能力大小,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如教学《21与朱元思书》,能力一般的学生了解本文内容和完成本文练习就可以了。然而,能力较强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把《21与朱元思书》与《26三峡》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了解的多谈。然后,由教师小结:相同之处: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不同之处:写作目的不同……
学生对自己了解的知识可以各抒己见,,对自己不懂的知识,则要认真的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三、在互相问答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学生擅长阅读现代文,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文言文,有的学生擅长阅读古诗文;有的学生擅长写写景类文章,有的学生擅长写写事类文章,有的学生擅长写评论类文章。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学生们可以拜不同的学生做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自己也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将自己的长处教给其他同学。如学习《27岳阳楼记》第三自然段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可不可以将“国”解释为国家呢?为什么?那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请擅长阅读文言文的同学来做老师。这样,同学们在语文方面的知识将会不断增多,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四、在兴趣学习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孔子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比不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喜爱、爱好、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爱好,比不上使学生因自己研究能获得知识而快乐。那么,对于学生问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回答。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22课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学生们围绕“托物言志”请求老师解释。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是不完全相同的。1、托“陋室”(物)言“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生活情操。(志)或者托”莲“(物)言作者不求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志)2除了“1”点解释外,还告诉学生《陋室铭》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进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对所托之物陋室进行描写)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生活情操。(言志,即抒发感情)3、除了“1”“2”点解释外,还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可以言志,如竹子(物)言正直(志),松柏言坚强,兰花言高洁。这三种答案,第一种针对能力较差的学生;第二种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种针对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觉得压力不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研究、获取,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因而能保持自进的动力。也可以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兴趣学习中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在八年级语文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质。正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提出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