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重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本文以国有企业的管理重组这一课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必然性,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核心与难点,最后总结了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本质及创新举措,希望为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市场竞争主体,由此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尽管目前改革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我们依然要清醒的认识到改革中还存在很大的挑战,如企业改制质量不高,机制转换不到位;改制前的模式和运作方式还在使用;战略性改组和结构调整不够科学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管理方式和方法上以及组织创新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必然性
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以来,有效的促进了企业对内部机制进行改革,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但从实践上来看,国有企业要想成为有活力的独立市场主体,单单依靠股份制这一手段还难以实现,只有让国有企业构建起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才能有效的避免竞争力匮乏、经营落后等问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进行机制创新。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经济潮流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和检验,可以说这是市场选择与企业运作互动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实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和选择机制,而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管理创新,也即是管理重组。由此做好管理重组课题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核心与难点
国企改革是一个艰难并且漫长的过程,概括来说,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核心和难点就是要改变国有企业固有的运作或做事方式,也即是组织惯例。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质上要求国有企业要对固有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及习惯作法等要进行变革,并与外部环境互动促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国企改革应形成一套新的组织惯例。可以说,通过改变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或做事方式,使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才能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成功的。
应该强调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周围环境,并且受到市场规则、法律制度、消费者需求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国企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对国有企业的运作或做事方式有着深刻的规约。
三、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本质及创新举措
(一)管理重组本质
管理重组就是一种管理创新,它要求企业在面对外部组织环境变化时,能够重新确定出一种合适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的管理模式或方式,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企业组织本身而言,管理的主体要具有激发创新的压力和进行创新的动力,在企业组织内部就嵌入和生成创新机制,在组织外部要形成选择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互动,来激发企业管理创新主体和组织的潜能,生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由此可以说管理重组的本质是打破并重构组织惯例,重点在于做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破并创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思路;二是创新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与规则;三是对国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四是保证组织文化与组织及其机构之间的适应性,也即是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进行创新。
(二)做好管理重组的措施
1.加强组织学习。国企改革过程中,固有的经营模式是制约企业内部实施新的变革的最大障碍,由此改善企业组织的固有模式,就成了加强组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
组织惯例就本质来说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由此对于经济时代的今天来说,企业组织更加需要组织学习持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且学习也是企业组织主体性的集中体现,通过学习,能够逐渐累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最终在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逐步发展成为行动惯例,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奠定基础。
2.提高核心竞争力。打破旧有的组织惯例,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这是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本质。同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必须要突破自我,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动态竞争优势,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核心竞争的获取依赖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又能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够在外部竞争环境中领先竞争对手,获取更大的回旋余地;
(2)创造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对创新活动的引导和发展,为企业创造出出奇制胜的机会,才能使国有改革获得成功。
(三)更新管理理念
一方面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管理是不可分割的,由此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际上,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的内容就是要改掉旧的企业管理体制、旧的管理制度、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而代之以新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所以,管理与改革是融为一体的,加强企业管理和推进企业改革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强调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管理。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关键确实在市场,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通过企业管理才能形成,强化企业管理是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必须强化管理才能适应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更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企业战略导向管理
企业战略是在买方市场形成,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环境因素对企业制约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转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激發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增强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了国内外的市场、资源、资金和技术,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逐步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买方市场正在形成,竞争的威胁、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加剧。由此今后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制度创新的逐步实现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必须正确定位,实施和加强战略导向管理,如选择股份化、集团化、多角化和国际化,以改制、改组、改造为支点,通过股份制改造和环型持股,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四、结语
总的来说,管理重组不仅有利于焕发国有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还有利于创造国有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重视管理重组,加强管理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市场和市场份额,才能更大规模地在更大范围上支配资源、整合资源,以及获取良好经营绩效,为推动经转型升级,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者单位为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市场竞争主体,由此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尽管目前改革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我们依然要清醒的认识到改革中还存在很大的挑战,如企业改制质量不高,机制转换不到位;改制前的模式和运作方式还在使用;战略性改组和结构调整不够科学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管理方式和方法上以及组织创新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必然性
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以来,有效的促进了企业对内部机制进行改革,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但从实践上来看,国有企业要想成为有活力的独立市场主体,单单依靠股份制这一手段还难以实现,只有让国有企业构建起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才能有效的避免竞争力匮乏、经营落后等问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进行机制创新。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经济潮流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和检验,可以说这是市场选择与企业运作互动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实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和选择机制,而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管理创新,也即是管理重组。由此做好管理重组课题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核心与难点
国企改革是一个艰难并且漫长的过程,概括来说,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核心和难点就是要改变国有企业固有的运作或做事方式,也即是组织惯例。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质上要求国有企业要对固有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及习惯作法等要进行变革,并与外部环境互动促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国企改革应形成一套新的组织惯例。可以说,通过改变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或做事方式,使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才能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成功的。
应该强调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周围环境,并且受到市场规则、法律制度、消费者需求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国企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对国有企业的运作或做事方式有着深刻的规约。
三、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本质及创新举措
(一)管理重组本质
管理重组就是一种管理创新,它要求企业在面对外部组织环境变化时,能够重新确定出一种合适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的管理模式或方式,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企业组织本身而言,管理的主体要具有激发创新的压力和进行创新的动力,在企业组织内部就嵌入和生成创新机制,在组织外部要形成选择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互动,来激发企业管理创新主体和组织的潜能,生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由此可以说管理重组的本质是打破并重构组织惯例,重点在于做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破并创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思路;二是创新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与规则;三是对国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四是保证组织文化与组织及其机构之间的适应性,也即是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进行创新。
(二)做好管理重组的措施
1.加强组织学习。国企改革过程中,固有的经营模式是制约企业内部实施新的变革的最大障碍,由此改善企业组织的固有模式,就成了加强组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
组织惯例就本质来说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由此对于经济时代的今天来说,企业组织更加需要组织学习持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且学习也是企业组织主体性的集中体现,通过学习,能够逐渐累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最终在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逐步发展成为行动惯例,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奠定基础。
2.提高核心竞争力。打破旧有的组织惯例,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这是国有企业管理重组的本质。同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必须要突破自我,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动态竞争优势,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核心竞争的获取依赖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又能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够在外部竞争环境中领先竞争对手,获取更大的回旋余地;
(2)创造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对创新活动的引导和发展,为企业创造出出奇制胜的机会,才能使国有改革获得成功。
(三)更新管理理念
一方面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管理是不可分割的,由此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际上,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的内容就是要改掉旧的企业管理体制、旧的管理制度、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而代之以新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所以,管理与改革是融为一体的,加强企业管理和推进企业改革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强调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管理。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关键确实在市场,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通过企业管理才能形成,强化企业管理是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必须强化管理才能适应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更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企业战略导向管理
企业战略是在买方市场形成,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环境因素对企业制约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转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激發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增强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了国内外的市场、资源、资金和技术,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逐步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买方市场正在形成,竞争的威胁、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加剧。由此今后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制度创新的逐步实现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必须正确定位,实施和加强战略导向管理,如选择股份化、集团化、多角化和国际化,以改制、改组、改造为支点,通过股份制改造和环型持股,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四、结语
总的来说,管理重组不仅有利于焕发国有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还有利于创造国有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重视管理重组,加强管理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市场和市场份额,才能更大规模地在更大范围上支配资源、整合资源,以及获取良好经营绩效,为推动经转型升级,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者单位为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