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但深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并更加地贴近生活。如何引导小学生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去感知数学,甚至“触摸”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喜欢并学好数学,多少年来一直是数学教师乐此不彼的话题。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我从个人的从教经验出发,谈谈如下几点:
一、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另外,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多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时会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
二、数学教学把具体化与抽象化相融合
小学阶段数学的具体形象表达到抽象思维模式的转换是每个学生学好数学并喜爱数学的敲门砖。从小让他们在认知的世界里深切地体会到用数字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乐趣,并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拓展他们的形象表述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教学的必然要求。过去“教师+学生+作业”的单调枯燥的“灌鸭式”模式已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比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基数“几”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就用具体形象的十几个玩具并贴上抽象的“数字宝宝”充实课堂,用具体形象的实景而不是虚拟空洞的口头表达,让学生切身地触摸物体到认知数字,感知数学到升华数学,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其实,在新教材中处处能看到改版的亮点和特色。教学实例:一年级数学《十几加几》的教学中,上完课,学生对“几加几”和“十几加几”容易混淆,很难掌握。我探究發现:学生只有几加几的印象,没有十几加几的概念,更没有个位相加即“相同计数单位数相加”的认知。如果一味地灌输“从个位相对齐相加”或者说“先算十几中的几加另外的几”,这样学生哪怕是接受但不一定理解,如实我举例:“一位妈妈手牵着小女孩,好比妈妈就是十几中的十,小女孩是十几中的几,旁边的你和小女孩是好朋友,他愿意和谁玩?”生:“和小女孩玩”。师:“那么,你手中的数字宝宝最想和谁成为好朋友?”生:“和小女孩”,师:“对,你们的数字宝宝就和小女孩的数字宝宝相加,千万不要和妈妈的数字宝宝相加,要不然,小女孩会生气哭脸的!”一下子学生们都会了。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童话世界里,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特别是有收获后的那种喜悦更溢于言表。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点燃这种探索发现的火种,教学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尽可能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的潜能和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模式已更不上现代教学的节奏。
四、加强趣味性教学
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可塑性强,只要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开课激趣,每堂课只要开课开得好,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本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趣”,就是在开课时注重新颖别致,有对学生激情导趣的作用。二是教师在教学中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学更加高效。 假如学生对我们所上的课,不感兴趣,那我们的课肯定是失败的,教学效果会很低微,小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学生往会因为喜欢教师进而喜欢他教的学科。三是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微笑着,以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看学生,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愉快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充发展个性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四是在教学及作业评语中,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得到肯定,有了自信,他们就会有更浓的学习兴趣。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途径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要他学”变成孩子们的“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是孩子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我们授课的目的。
路慢慢兮,其修远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用博大的爱去面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潜心耕耘,一定会在教育战线上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一、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另外,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多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时会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
二、数学教学把具体化与抽象化相融合
小学阶段数学的具体形象表达到抽象思维模式的转换是每个学生学好数学并喜爱数学的敲门砖。从小让他们在认知的世界里深切地体会到用数字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乐趣,并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拓展他们的形象表述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教学的必然要求。过去“教师+学生+作业”的单调枯燥的“灌鸭式”模式已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比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基数“几”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就用具体形象的十几个玩具并贴上抽象的“数字宝宝”充实课堂,用具体形象的实景而不是虚拟空洞的口头表达,让学生切身地触摸物体到认知数字,感知数学到升华数学,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其实,在新教材中处处能看到改版的亮点和特色。教学实例:一年级数学《十几加几》的教学中,上完课,学生对“几加几”和“十几加几”容易混淆,很难掌握。我探究發现:学生只有几加几的印象,没有十几加几的概念,更没有个位相加即“相同计数单位数相加”的认知。如果一味地灌输“从个位相对齐相加”或者说“先算十几中的几加另外的几”,这样学生哪怕是接受但不一定理解,如实我举例:“一位妈妈手牵着小女孩,好比妈妈就是十几中的十,小女孩是十几中的几,旁边的你和小女孩是好朋友,他愿意和谁玩?”生:“和小女孩玩”。师:“那么,你手中的数字宝宝最想和谁成为好朋友?”生:“和小女孩”,师:“对,你们的数字宝宝就和小女孩的数字宝宝相加,千万不要和妈妈的数字宝宝相加,要不然,小女孩会生气哭脸的!”一下子学生们都会了。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童话世界里,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特别是有收获后的那种喜悦更溢于言表。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点燃这种探索发现的火种,教学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尽可能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的潜能和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模式已更不上现代教学的节奏。
四、加强趣味性教学
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可塑性强,只要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开课激趣,每堂课只要开课开得好,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本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趣”,就是在开课时注重新颖别致,有对学生激情导趣的作用。二是教师在教学中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学更加高效。 假如学生对我们所上的课,不感兴趣,那我们的课肯定是失败的,教学效果会很低微,小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学生往会因为喜欢教师进而喜欢他教的学科。三是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微笑着,以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看学生,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愉快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充发展个性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四是在教学及作业评语中,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得到肯定,有了自信,他们就会有更浓的学习兴趣。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途径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要他学”变成孩子们的“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是孩子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我们授课的目的。
路慢慢兮,其修远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用博大的爱去面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潜心耕耘,一定会在教育战线上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