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隐喻是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能深刻地表达和传承文化的深层内容。探讨了文化背景与阅读理解、隐喻与文化的关系,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隐喻;阅读;文化
1.引言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虽然所阅读的文章在语言上并不难,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是不透彻、不全面。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学生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题材熟悉的文章容易读懂,题材不熟悉的文章难懂或干脆不懂,这是为什么?这绝不仅仅是词汇量不够的问题,而是学生对文章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成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尤其是影响深层次的推断性理解的一个严重障碍。
隐喻与文化在很多方面密切相关,隐喻源自文化,构成文化,能深刻地表达和传承文化的深层内容。隐喻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史,通过隐喻这个窗口可以透视文化,探测到整个文化的概念体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隐喻、文化与阅读
2.1阅读理解与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多是取自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章,代表了英语国家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和不同的价值观念。
当我们进行阅读活动时,首先是从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形式上进行字面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方式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进一步推测文章中没有说明的暗指含义, 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不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实际意思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就会给英语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例如:
浙江大学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第1册第280页中的一段话:
So I’m against Christmas — I agree with Scrooge: “It’s all humbug.” If we’re going to continue with this wasteful, thoughtless ceremony, then let’s be truthful about it, and call it “stomach Week” — but let’s get rid of the hypocritical pretence that Christmas is “the season of goodwill”. Let’s face it, Christmas is a holiday that has lost its meaning.
这段话来自《快乐的圣诞节:还吃吗?》一文,要深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不但要熟悉西方圣诞节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还要了解“Scrooge”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Scrooge” is a character in the book A Christmas Carol by Charles Dickens. Scrooge is a selfish, lonely, rich, old man who, with the help of ghosts from h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learns to understand and regain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 the spirit of caring for and sharing with others.
作者反对过圣诞节,因为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那么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然而现在的圣诞节却变成一个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节日,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基督精神,所以作者反对过圣诞节。
由此可见,有时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并不是由语言本身造成,而是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多注意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增强英语的综合理解能力。
2.2隐喻与文化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及认知的方式,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如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的。例如:
People often say to an honored guest: “Come and sit above the salt. Here’s a place set for you.”(人们常常对贵宾说:“来,请坐上席。这是特地为你安排的席位。” )
这句话中“above the salt”隐喻为“在上席”,体现了英美的习俗文化。
又如:美俚“take a dive”隐喻为“(拳击中)假装被击倒”,体现了英美的体育文化。This phrase comes from professional boxing when one boxer is paid (in secret) by gamblers to lose, so the gamblers can win their bets. In other words, the match has been “fixed”(被不正当的手段操纵)。
再如:丘吉尔首相在1943年会见记者时说过的一句话:“We shall operate on the Italian donkey at both ends, with a carrot and with a stick.”(我们将用胡萝卜加大棒使意大利这头蠢驴听话。)
这里“carrot and stick”的字面意思是“胡萝卜和大棒”,但其隐喻意义是“软硬两手”,体现了英美的政治文化。
此外,诸如“大熔炉”、“美国梦”、“沙拉碗”等隐喻词都体现了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因此,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3.如何通过隐喻教授文化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有两种教授文化的做法:一是语言教师在讲授语言现象的同时穿插一些文化内容,二是通过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来教授。但是,两者的效果都不甚理想。前者显然缺乏系统性;而后者则往往缺乏深度,一般只是停留在对高层文化事实(如文学艺术、历史等)的罗列或者描述,不能发掘出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行为模式等)。通过系统地教授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可弥补当前文化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文化教学途径。
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向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教师应系统地进行文化方面的研究,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包括历史、地理、社会制度,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文化传统等知识。既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又要熟知本国文化。此外,教师还应系统地学习概念隐喻理论,吸取隐喻研究的成果,做好知识储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隐喻材料的采集、筛选、分析和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教学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确保学生能有效地掌握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文化背景知识。
(1)教隐喻的基本知识。英语阅读课不但要教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知识,而且还要教隐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学会隐喻思维,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含义。
(2)系统地教授典型隐喻。隐喻反映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以需要对隐喻进行筛选分类,以便通过隐喻教学系统地传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3)解释教材中出现的相关隐喻。教师可以在讲授词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出或补充说明某些词语的引申意义或比喻用法,也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对遇到的隐喻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辩别本体和喻体,分析二者的相互联系,并自己进行推理和联想,通过熟悉的领域来理解该语言单位在不熟悉领域的含义和用法。
(4)区分那些与中文存在明显区别的隐喻。因为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由于产生的条件或状况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域性”。例如,英语中有关“狗”的比喻大多带有喜欢或好感,认为“狗”是十分忠诚可靠的伙伴,因此英语中就有大量与“狗”相关的带有褒义色彩的惯用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big dog要人,大亨,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等等;而在汉语中常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势等,表明汉民族厌恶、鄙视这种动物。这种隐喻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构成了蕴涵特有文化含义的概念隐喻体系,形成了民族化、个体化的文化模式。
4.结论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阅读过程类似于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几点教学策略。诚然,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同时,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也不应该取代传统的概况课和其他专门的文化课,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苟红岚,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3):84-86.
[2]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We Live By.Chicago,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2003,24(1):48-53.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隐喻;阅读;文化
1.引言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虽然所阅读的文章在语言上并不难,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是不透彻、不全面。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学生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题材熟悉的文章容易读懂,题材不熟悉的文章难懂或干脆不懂,这是为什么?这绝不仅仅是词汇量不够的问题,而是学生对文章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成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尤其是影响深层次的推断性理解的一个严重障碍。
隐喻与文化在很多方面密切相关,隐喻源自文化,构成文化,能深刻地表达和传承文化的深层内容。隐喻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史,通过隐喻这个窗口可以透视文化,探测到整个文化的概念体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隐喻、文化与阅读
2.1阅读理解与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多是取自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章,代表了英语国家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和不同的价值观念。
当我们进行阅读活动时,首先是从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形式上进行字面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方式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进一步推测文章中没有说明的暗指含义, 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不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实际意思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就会给英语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例如:
浙江大学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第1册第280页中的一段话:
So I’m against Christmas — I agree with Scrooge: “It’s all humbug.” If we’re going to continue with this wasteful, thoughtless ceremony, then let’s be truthful about it, and call it “stomach Week” — but let’s get rid of the hypocritical pretence that Christmas is “the season of goodwill”. Let’s face it, Christmas is a holiday that has lost its meaning.
这段话来自《快乐的圣诞节:还吃吗?》一文,要深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不但要熟悉西方圣诞节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还要了解“Scrooge”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Scrooge” is a character in the book A Christmas Carol by Charles Dickens. Scrooge is a selfish, lonely, rich, old man who, with the help of ghosts from h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learns to understand and regain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 the spirit of caring for and sharing with others.
作者反对过圣诞节,因为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那么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然而现在的圣诞节却变成一个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节日,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基督精神,所以作者反对过圣诞节。
由此可见,有时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并不是由语言本身造成,而是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多注意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增强英语的综合理解能力。
2.2隐喻与文化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及认知的方式,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如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的。例如:
People often say to an honored guest: “Come and sit above the salt. Here’s a place set for you.”(人们常常对贵宾说:“来,请坐上席。这是特地为你安排的席位。” )
这句话中“above the salt”隐喻为“在上席”,体现了英美的习俗文化。
又如:美俚“take a dive”隐喻为“(拳击中)假装被击倒”,体现了英美的体育文化。This phrase comes from professional boxing when one boxer is paid (in secret) by gamblers to lose, so the gamblers can win their bets. In other words, the match has been “fixed”(被不正当的手段操纵)。
再如:丘吉尔首相在1943年会见记者时说过的一句话:“We shall operate on the Italian donkey at both ends, with a carrot and with a stick.”(我们将用胡萝卜加大棒使意大利这头蠢驴听话。)
这里“carrot and stick”的字面意思是“胡萝卜和大棒”,但其隐喻意义是“软硬两手”,体现了英美的政治文化。
此外,诸如“大熔炉”、“美国梦”、“沙拉碗”等隐喻词都体现了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因此,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3.如何通过隐喻教授文化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有两种教授文化的做法:一是语言教师在讲授语言现象的同时穿插一些文化内容,二是通过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来教授。但是,两者的效果都不甚理想。前者显然缺乏系统性;而后者则往往缺乏深度,一般只是停留在对高层文化事实(如文学艺术、历史等)的罗列或者描述,不能发掘出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行为模式等)。通过系统地教授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可弥补当前文化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文化教学途径。
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向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教师应系统地进行文化方面的研究,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包括历史、地理、社会制度,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文化传统等知识。既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又要熟知本国文化。此外,教师还应系统地学习概念隐喻理论,吸取隐喻研究的成果,做好知识储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隐喻材料的采集、筛选、分析和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教学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确保学生能有效地掌握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文化背景知识。
(1)教隐喻的基本知识。英语阅读课不但要教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知识,而且还要教隐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学会隐喻思维,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含义。
(2)系统地教授典型隐喻。隐喻反映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以需要对隐喻进行筛选分类,以便通过隐喻教学系统地传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3)解释教材中出现的相关隐喻。教师可以在讲授词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出或补充说明某些词语的引申意义或比喻用法,也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对遇到的隐喻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辩别本体和喻体,分析二者的相互联系,并自己进行推理和联想,通过熟悉的领域来理解该语言单位在不熟悉领域的含义和用法。
(4)区分那些与中文存在明显区别的隐喻。因为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由于产生的条件或状况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域性”。例如,英语中有关“狗”的比喻大多带有喜欢或好感,认为“狗”是十分忠诚可靠的伙伴,因此英语中就有大量与“狗”相关的带有褒义色彩的惯用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big dog要人,大亨,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等等;而在汉语中常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势等,表明汉民族厌恶、鄙视这种动物。这种隐喻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构成了蕴涵特有文化含义的概念隐喻体系,形成了民族化、个体化的文化模式。
4.结论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阅读过程类似于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几点教学策略。诚然,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同时,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也不应该取代传统的概况课和其他专门的文化课,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苟红岚,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3):84-86.
[2]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We Live By.Chicago,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2003,24(1):48-53.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