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学生对认知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处于兴奋之中。学生的兴趣之火能否燎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内容。巧设课堂导语,创设激趣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探索;重视综合实践,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是提高学生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兴趣之火越烧越旺。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兴趣之火 教学方法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直接促使学生专心听讲、努力学习的巨大力量是兴趣。课堂上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我们要用“心”关注。要让语文成为学生的最爱,就要尽一切可能点燃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之火。
  一、巧设课堂导语,营造激趣氛围
  导语是课堂的前奏,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语。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风趣、有启发意义的导语,不仅能营造氛围,驱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因,还能机智地凸显主题,为整堂课获得成功打下基础。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导语的设计应做到“三讲究”。首先讲究“准”,所谓“准”,就是要入情入理,切景切题。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先让学生以“我心中的祖国”为话题进行一分钟口头作文,很多同学自然而然地谈到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建筑奇特等,教师準确地抓住这一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搜集赞颂祖国风景的话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一位同学马上想到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游玩“苏州园林”,虽然是说明文,但学生其乐融融。
  其次讲究“俏”,所谓“俏”,就是俏皮有味,入耳入心。如在教学《老王》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身边不幸者的事例,上课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人物,然后导入:“生活中有幸运者,也有不幸运者。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这一位善良的不幸者是怎样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呢?身边的人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余音未落,许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朗读课文,急于想认识这个人。
  再次要讲究“精”,所谓“精”,就是要以少驭多,不蔓不枝,不媚俗,寥寥数语,尽得“风流”。一节课有一个精致的导语设计,就像一块磁铁能把所有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吸引到一起。简洁自然的导语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引入课文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很好的作用。老师不仅要认真构思,还要安排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导入新课阶段,师生互动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探索
  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语文也不例外。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有着学科教学特点和课堂教学环境。因此,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意义重大。从这一角度看,每篇课文的疑难点都应该成为学生兴趣的激发点。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很好的心理品质,这就是好奇心,它是产生兴趣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呵护、利用、保持、优化这一优良品质,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答难解疑,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想象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教学温庭筠的《梦江南》时,熟读课文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课文中挖掘出东西,很快,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对课文的理解非常透彻,而且由此想到很多相关联的东西,比如由“独”字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言独上西楼”等诗句。教学《菜园小记》时,整节课带领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闭上眼睛,想象来到了菜园里,正走在畦垄上,空气中飘来的泥土芳香、花的芳香、青菜的芳香真是沁人心脾,接着让学生弯着身子体验“间苗”的情境。学生在想象感知的过程中,品尝了田园乐趣,也深入理解了文章中心。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性,更要注重人文性,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教师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为一体,直接传达给学生,熏陶学生情感。当教师和学生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所能传递的,因为它触及的是学生的心灵,引起的是学生的感情共鸣。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张扬个性,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让学生的兴趣之火越烧越旺。
  三、重视综合实践,激发学生思考
  每个学生都对语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班额的教学,课堂4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刚点燃的兴趣之火又会慢慢熄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好可弥补这一不足,问题设计巧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认真对待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展示自己的平台。如在“走进唐诗宋词”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编成一个小集子,学生热情高涨,准备材料,查找资料,精心设计封面、目录、插图,内容包括:最喜欢的一首诗词,最喜爱的千古名句,最欣赏的一位诗人或词人,到诗词中去赏月,到诗词中去观花,赏析一首诗词,引用古诗词编演相声、小品……活动成果展示交流时,学生依然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本着课程改革精神,教师要在优化综合性课堂学习方面积极探索: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强调观察周围事物,让学生亲身体验,有感受,有发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特别要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既要注重综合评价,更要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不可忽视的,要倡导新一轮课程改革“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新课改下,还遗留着应试教育的残余,“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为了这“极为重要”的分,学生只能整天埋头于极不情愿见到的书本和习题中,扼杀了学生天真活泼的本性,更谈不上进行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程评价要将被评价者放在主体地位上,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评价双方要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要发挥评价的“激发情感、鼓舞斗志、力求上进”功效,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如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很适合语文学科的评价方式,所收集的都是精心准备的综合性学习的资料,能够促进学生自觉与别人进行比较,自觉评价、改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向理想目标发展。另外,课堂上的随堂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极为重要,教师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发展,把学习兴趣作为评价的对象。评价要为兴趣服务,利用多变灵活、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熄灭,火源就在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手里,兴趣的柴每一位学生都有,只要我们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渠道,让学生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各种学习,使学习发展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乐此不疲的活动,学生的兴趣之火就一定能够点燃,越烧越旺。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言字词向来是文言文学习中最难、最乏味的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一字一句的落实,学生毫无兴趣。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字词教学?本文认为可运用巧借成语、对应互释、故事阐释等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字词的兴趣。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字词 教学技巧  文言字词向来就是文言文学习中最难、最乏味的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一字
不同的荞麦品种和荞麦制成品中Zn的含量Soykolkeda等荞麦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作物。尽管荞麦在分类上与真正的谷类植物相差很远,但荞麦籽粒与谷类籽粒有许多相同的化学特征,因此通常把荞麦归
期刊
天时不如地利,对连锁企业来说尤其如此,没有比选址更重要的问题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隔着一条马路生意红火度就不一样。  业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选铺跟着麦当劳,肯定没错。但如今的问题是,核心商圈越来越拥挤,租金越来越贵,如何发现新的“绿洲”越来越重要。  一二线城市消费市场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跨国连锁企业正在开垦新的区域,但对这些跨国公司而言,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区域。而一些本土企业为
摘 要: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载体,以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語文知识和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格局,实现了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黑板静态教学模式到
摘 要: 诗词鉴赏是高考的必考考点,虽然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花较多时间讲解鉴赏方法及答题模式,但学生的得分率依旧较低,以致师生谈“诗”色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文章认为,教师应该以“读”激活诗词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诗词的寻“情”过程中,感悟诗词的情感美,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词鉴赏 读 情感美  古诗词鉴赏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很大比重,在高中阶段还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