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分析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根据近年来江苏省这方面因素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到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且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和社会零售总产值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的结论。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何景熙,2001)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劳动力中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那部分,而这里的劳动力未实现充分就业表示当每单位农村劳动力年平均有效工作时间未达到公认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时所实现的有效工作时间。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剩余会导致农村生产力的下降,而只有努力加快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内部或外部转移才能以此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苏省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非常明显,区域发展不均衡。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差异显著。在这种背景下,江苏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就会面临去向抉择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在本地区之间徘徊。本文以江苏省面板数据,分析江苏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和作用。
1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江苏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在农村人口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如图1)。总的说来,近年来江苏省劳动力转移量始终处于上升态势。根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至2006年底,全省包含地域转移与产业转移在内的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608.82万人,达到全省劳动力总数的60.5%,这一比重相比于年初增加了2.4个百分点。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自2000起至2003年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减慢。2011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一共2178.38万人,除去第一产业内部消化和已转移劳动力,仍然有至少6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江苏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万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2 文献回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John C.H.Fei和Gustav Ranis(1961)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他们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Todaro(1969)认为当人们对城乡收入的预期差异(而非实际城乡收入差异)产生反应时会发生人口迁移现象;迁移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发生即劳动力个体预期其在相同城市劳动部门的收入会比其在相应农村部门获得的收入高时,若这种预期并不成立那么劳动力个体并不会做出任何迁移行为。也由于这个原因,是实际收益乘上就业概率得到的预期收益水平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而并非以往认为的实际收益产生的差异。周天勇对Todaro模型进行了否定,周天勇(2001)认为,我国按照Todaro模型制定了一些发展农村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导致人口过分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效率低下,成本昂贵,对土地的利用率低等;他肯定了城乡预期收益差异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他认为城乡收益差异要高于Todaro。高国力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两个因素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因素都是对于区域劳动力转移研究而言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蔡昉认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立足于最可能选择转移的是具有较低务农收入个那一群农民的角度。高立金认为劳动转移之后农民生活保证金应该是除去预期城乡收益差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学者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何影响还存在着分歧,而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入困境,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速度放缓和部分“回流”现象,所以针对江苏这一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3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分析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根据近年来江苏省这方面因素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哪些因素确实有影响,哪些影响较大或较小。
3.1模型的建立
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妥性,我们选取多元线性模型作为结构形式。
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而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是无法直接查年鉴或其他统计资料得知的,在本文中,采取陆学艺(2004)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即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⒁。 GDP、Xit是解释变量,GDP表示总GDP,Xit表示各产业经济增长量,由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替变量。X1代表工业总产值,X2代表农业总产值,X3代表建筑业总产值,X4代表社会零售总产值,X5代表总人口数,X6代表受灾面积。解释变量各数据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获取。为了使数据具有代表性,我们选取了1989-2011年23年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线性回归结果
①该模型R2=0.999, R2 =0.999.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2435.379,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t_(α?2) (n-k)=t_(0.05?2) (23-7)=2.120,不仅X4、X5、X6、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2、X5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②再通过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工业总产值X1与农业总产值X2,建筑业总产值X3相关系数很高。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 ③由SPSS回归结果看出共线性统计量VIF(膨胀系数)X1,X2,X3分别为173.233,85.201,108.030。VIF的值通常情况下判断多重共线的标准是10,超过10,说明共线性越大。所以下面我们用岭回归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
3.3岭回归
岭回归(Ridge estimate)是由Hoerl和Kennard 于1970 年提出的。当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使岭估计比LS估计有较小的均方误差。
现在使用岭回归对财政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SPSS的岭迹图分析得到当值达到K=0.02时,三条岭迹都开始变得平稳,同时可决系数处在缓慢下降中。按照岭迹法,应取K=0.6。
再用岭回归进行变量选择,因为从岭迹图看到自变量X2有较稳定且绝对值较小的回归系数,根据变量选择第一条原则,该变量应该去掉。自变量X5的岭回归系数很不稳定,趋于零,因此也考虑去掉。那么最后留下的变量X1、X3、X4、X6就可以去建立一个回归方程。再次使用岭迹图。根据上述的标准,我们可以继续排除变量,自变量X6的岭回归系数很不稳定,趋于零,因此也考虑去掉。再做岭回归,最终得到的岭迹图和岭回归矩阵系数分析可以看出系数符号满足我们的预期,且在K=0.2之后接近稳定。
3.5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一检验江苏省经济总量对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作用和影响,估计结果显示,1989年至2011年,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即从总体上来看,经济总量增长一个单位可吸引4216单位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江苏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个结果印证了已有学术文献对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研究结论。
模型二检验各产业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作用和影响,从模型二剔除共线性后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和社会零售总产值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两个产业在5%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工业总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06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筑业总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76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零售总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01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看出江苏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与武治国、程名望等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这些地区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已经得益于该地区工业、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观点与武治国所坚持的第二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观点背道而驰。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江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长三角毗邻,具有非常独特的区位优势。这种地域优势的存在使这些地域的第一、二产业的经济发展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路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般来说,农民到外地就业的主要方向就是城市。由于农民本身具有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能力低下这一不利因素影响,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础设施的建筑;二是从事低级的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取决于政府行为,只有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从而使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只有在零售产业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才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产业发达、建筑业发展强劲、 零售产业发展潜力好会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即城市化水平和转移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该模型符合现实的经济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江苏欠发达地区的速度发展,第二产业和零售业已逐渐成为吸引当地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4.1积极发展工业,城市化更快地促进工业化
解决江苏省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法是努力发展本土工业,加速产业升级,同时利用地域优势承接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及最大力量拉动内需。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筑行业是一个能够较为直接地增加就业机会的发展行业,改善建筑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建筑行业的经营水准,加强建筑行业的创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水准,才能直接或间接的有益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4.2承接长三角的转移,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江苏欠发达地区毗邻长三角,相比于国内其他农村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对这种独特的优势加以利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作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渡带,明显能够加速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省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欠发达地区要从自身着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本土工业化进程,把握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机会,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全方位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3加大服务业吸收农民工就业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农民工素质
如今市场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行业慢慢地从体力工作向着技术型和脑力型工作转变,这也要求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素养有本质的提高。同时,劳动力择业范围的扩大也使得其可选择劳动收益空间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低成本流动也间接促进了就业的充分性。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必须重视劳动者素质教育的投入,搞好技术行业培训和岗位定向培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双赢事业,因此社会力量的支持也可更大程度上吸引教育培训的资金来源,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更宽领域的投融资可以进入劳动力培训市场。
【作者简介】
陈亚妮(1990-),女,汉族,安徽淮南,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
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分析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根据近年来江苏省这方面因素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到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且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和社会零售总产值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的结论。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何景熙,2001)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劳动力中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那部分,而这里的劳动力未实现充分就业表示当每单位农村劳动力年平均有效工作时间未达到公认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时所实现的有效工作时间。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剩余会导致农村生产力的下降,而只有努力加快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内部或外部转移才能以此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苏省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非常明显,区域发展不均衡。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差异显著。在这种背景下,江苏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就会面临去向抉择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在本地区之间徘徊。本文以江苏省面板数据,分析江苏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和作用。
1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江苏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在农村人口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如图1)。总的说来,近年来江苏省劳动力转移量始终处于上升态势。根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至2006年底,全省包含地域转移与产业转移在内的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608.82万人,达到全省劳动力总数的60.5%,这一比重相比于年初增加了2.4个百分点。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自2000起至2003年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减慢。2011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一共2178.38万人,除去第一产业内部消化和已转移劳动力,仍然有至少6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江苏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万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2 文献回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John C.H.Fei和Gustav Ranis(1961)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他们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Todaro(1969)认为当人们对城乡收入的预期差异(而非实际城乡收入差异)产生反应时会发生人口迁移现象;迁移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发生即劳动力个体预期其在相同城市劳动部门的收入会比其在相应农村部门获得的收入高时,若这种预期并不成立那么劳动力个体并不会做出任何迁移行为。也由于这个原因,是实际收益乘上就业概率得到的预期收益水平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而并非以往认为的实际收益产生的差异。周天勇对Todaro模型进行了否定,周天勇(2001)认为,我国按照Todaro模型制定了一些发展农村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导致人口过分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效率低下,成本昂贵,对土地的利用率低等;他肯定了城乡预期收益差异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他认为城乡收益差异要高于Todaro。高国力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两个因素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因素都是对于区域劳动力转移研究而言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蔡昉认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立足于最可能选择转移的是具有较低务农收入个那一群农民的角度。高立金认为劳动转移之后农民生活保证金应该是除去预期城乡收益差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学者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何影响还存在着分歧,而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入困境,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速度放缓和部分“回流”现象,所以针对江苏这一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3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分析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根据近年来江苏省这方面因素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哪些因素确实有影响,哪些影响较大或较小。
3.1模型的建立
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妥性,我们选取多元线性模型作为结构形式。
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而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是无法直接查年鉴或其他统计资料得知的,在本文中,采取陆学艺(2004)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即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⒁。 GDP、Xit是解释变量,GDP表示总GDP,Xit表示各产业经济增长量,由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替变量。X1代表工业总产值,X2代表农业总产值,X3代表建筑业总产值,X4代表社会零售总产值,X5代表总人口数,X6代表受灾面积。解释变量各数据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获取。为了使数据具有代表性,我们选取了1989-2011年23年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线性回归结果
①该模型R2=0.999, R2 =0.999.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2435.379,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t_(α?2) (n-k)=t_(0.05?2) (23-7)=2.120,不仅X4、X5、X6、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2、X5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②再通过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工业总产值X1与农业总产值X2,建筑业总产值X3相关系数很高。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 ③由SPSS回归结果看出共线性统计量VIF(膨胀系数)X1,X2,X3分别为173.233,85.201,108.030。VIF的值通常情况下判断多重共线的标准是10,超过10,说明共线性越大。所以下面我们用岭回归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
3.3岭回归
岭回归(Ridge estimate)是由Hoerl和Kennard 于1970 年提出的。当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使岭估计比LS估计有较小的均方误差。
现在使用岭回归对财政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SPSS的岭迹图分析得到当值达到K=0.02时,三条岭迹都开始变得平稳,同时可决系数处在缓慢下降中。按照岭迹法,应取K=0.6。
再用岭回归进行变量选择,因为从岭迹图看到自变量X2有较稳定且绝对值较小的回归系数,根据变量选择第一条原则,该变量应该去掉。自变量X5的岭回归系数很不稳定,趋于零,因此也考虑去掉。那么最后留下的变量X1、X3、X4、X6就可以去建立一个回归方程。再次使用岭迹图。根据上述的标准,我们可以继续排除变量,自变量X6的岭回归系数很不稳定,趋于零,因此也考虑去掉。再做岭回归,最终得到的岭迹图和岭回归矩阵系数分析可以看出系数符号满足我们的预期,且在K=0.2之后接近稳定。
3.5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一检验江苏省经济总量对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作用和影响,估计结果显示,1989年至2011年,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即从总体上来看,经济总量增长一个单位可吸引4216单位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江苏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个结果印证了已有学术文献对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研究结论。
模型二检验各产业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作用和影响,从模型二剔除共线性后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和社会零售总产值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两个产业在5%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工业总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06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筑业总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76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零售总值增加一个单位,可吸引0.001单位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看出江苏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与武治国、程名望等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这些地区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已经得益于该地区工业、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观点与武治国所坚持的第二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观点背道而驰。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江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长三角毗邻,具有非常独特的区位优势。这种地域优势的存在使这些地域的第一、二产业的经济发展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路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般来说,农民到外地就业的主要方向就是城市。由于农民本身具有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能力低下这一不利因素影响,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础设施的建筑;二是从事低级的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取决于政府行为,只有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从而使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只有在零售产业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才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产业发达、建筑业发展强劲、 零售产业发展潜力好会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即城市化水平和转移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该模型符合现实的经济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江苏欠发达地区的速度发展,第二产业和零售业已逐渐成为吸引当地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4.1积极发展工业,城市化更快地促进工业化
解决江苏省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法是努力发展本土工业,加速产业升级,同时利用地域优势承接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及最大力量拉动内需。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筑行业是一个能够较为直接地增加就业机会的发展行业,改善建筑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建筑行业的经营水准,加强建筑行业的创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水准,才能直接或间接的有益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4.2承接长三角的转移,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江苏欠发达地区毗邻长三角,相比于国内其他农村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对这种独特的优势加以利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作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渡带,明显能够加速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省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欠发达地区要从自身着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本土工业化进程,把握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机会,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全方位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3加大服务业吸收农民工就业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农民工素质
如今市场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行业慢慢地从体力工作向着技术型和脑力型工作转变,这也要求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素养有本质的提高。同时,劳动力择业范围的扩大也使得其可选择劳动收益空间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低成本流动也间接促进了就业的充分性。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必须重视劳动者素质教育的投入,搞好技术行业培训和岗位定向培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双赢事业,因此社会力量的支持也可更大程度上吸引教育培训的资金来源,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更宽领域的投融资可以进入劳动力培训市场。
【作者简介】
陈亚妮(1990-),女,汉族,安徽淮南,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