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关于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索高效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1. 教学目标要高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 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2. 教学内容要高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 教学策略要高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 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 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 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高效. 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 其次是问题的设置要灵活. 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3)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 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4)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
  (5)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6)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讲求使用效益. 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有效每节课是不一样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 有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有的课在黑板上板书更实惠,所以教学中要选好教学手段,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4. 巩固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控制课后作业的质和量,科学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品种,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做到四精:精选、精编、精练、精讲;四必:有发必做、有收必改、有做必评、有评必补. 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5. 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落实到位. 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6. 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7. 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的高效性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通过学习,反思自己,让每一堂课更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1.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一读题、二回忆、三模仿、四创造”的学习步骤. 首先是反复阅读素材,提炼出精干简洁的关键词;接下来回忆已经学过的相似的背景问题;然后模仿同类问题从背景材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创造性的改编试题或提出新的问题. 对解决应用问题总结出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七个字:“审、设、找、列、解、验、答”.
  2. 概念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情景引入——观察、实践、猜想——推理、交流——理解、应用——思辨、深化.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走出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努力使课堂达到: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进,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3. 几何课的教学模式
  每个几何图形都要从定义、性质、判定三方面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所以我们采用的基本模式是:回忆与再现(明确基础)——操作与实践(研究从这里开始)——观察与猜想(问题源于猜想)——探索与证明(寻找理论支撑)——延伸与拓展(展开联想)——回顾与反思(让认识上升).
  4. 单元小结课(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归纳双基——基础训练——知识整合——综合训练——拓展拔高. 初三复习课形成了“三阶段、四分层、五步骤”.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双基;第二阶段:专题拔高;第三阶段:中考模拟. 四分层是:学生、目标、作业、评价分层. 五步骤是:问题引导、回忆整理、典型题解、课堂练习、总结反馈.
  注重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落实到“练、炼”上,即:训练、精炼、提炼.
  5. 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流程)
  (1)教师精编导学案.
  (2)学案导引,课前学生自学.
  (3)教师收阅学案,汇编共性疑问.
  (4)课堂呈现师生预设或生成的疑问.
  (5)学习小组合作探讨.
  (6)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释疑.
  (7)教师精评、总结 .
  (8)当堂反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更加高效.
其他文献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了课堂的主旋律,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适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品格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材的良好品质。    一、在形式多样的思维活动中培养积极的思维态度    数学学科积极的思维态度表现在:从来不满足于观察、直观,而总是通过积极的比较、抽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即不断抽象化;从来不满足于特例,而总是通过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各种教学理念百花齐放. 先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到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再从杜郎口中学的“10 + 35”教学模式到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等等. 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那么,在课堂改革浪潮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其实,“向45分钟要效益”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只不过我
【摘要】高中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要比初中生成熟一些,在自制力方面也比较强,在学习上也是比较主动的.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时间的学习效率,这是现阶段的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立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新课程指出:高中生要不断加强高中数学的学习有效性,运用合理的方法,达到投入最小,成效最大的效果;这需要教师们要根据高中
【摘要】 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把数学知识学到手,又要从中培养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在复习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观察、动手、思考的活动机会,让复习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使学生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关键词】 复习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复习课是知识的再现,学生往往就会掉以轻心,从而造成解题的失误,有可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 只有充分掌握领会,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 初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有三十多种,这里就谈一谈几种主要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渗透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推理能力  小学升到初中在数上质的变化就是用符号表示数字,实现从算术到代数式的一个飞跃. 学生从进初中七年级开始学习字母表示数,如:张强比
膀胱排空时深藏在骨盆内,除非骨盆骨折,一般不易受伤。膀胱充盈时,伸展至下腹部,臂薄,易受损伤。膀胱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但临床上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仍时有发生。我科自1988-2007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就新课标下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主要环节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环节;思考探讨  数学教学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如通过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复备,精心编制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交流合作;课后作业布置,并有针对性地答疑、辅导等.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