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体育教育学生的从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多渠道培养和提高体育教育学生的从师能力,是提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质量的一个具体体现,是关系到中小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生;从师能力;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现代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对教师的从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根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熟练制定各种教学工作计划文件的能力;全面掌握和开发运用教材的能力;生动形象、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整准确的动作示范能力;对学生的保护帮助能力;预防纠正错误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启发与诱导学生积极活动与思维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2 教育能力
丰富多样的学校体育活动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许多机会。表现为:善于挖掘教材思想性、做教育工作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教学、教育信息反馈的能力;抓住典型事例说服教育学生的能力。
1.3 组织和指导能力
制定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能力;指导某一专项的科学训练能力;指导校内外各类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的能力;对普及的体育项目的组织竞赛、裁判能力;对体育运动健康常识宣传、推广、普及能力;对一般性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及康复能力。
1.4 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善于在体育教育的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知科学研究的步骤、设计与计划,能够运用所搜集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结论,能够撰写各种形式的学术文章和论文。
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以上能力外,还应具备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包括:对体育课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一般的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业余训练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教学文件的制定及管理能力;对课外体育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体育经费等的管理能力。
2 高师体育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1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转变以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中心的思想;改变传统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教师纠正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技术教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彻底改变会体育就能教好体育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也不能出现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而忽略教师的作用。
2.1.2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应打破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讨论式、答疑式、探索式、启发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对一些较难的技术或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边听边练,边看边思之中。如:学生见习回来后,对学生普遍反映的示范失败时的尴尬问题展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收获很大。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可有计划地让学生领做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令和组织调队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术科教师可利用每次课的前三十分钟组织安排学生教学实习。要求写教案,每次课后教师要组织师生共同评价,并列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利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2.1.3 加强学生驾驭教材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课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划分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划分了六级水平,要求学生在每次体育课中五个学习领域都应有所收益,而不像以前体育教学大纲那样把教学内容划得过细,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空间。所以,大力开发教材的功能和资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非常必要。在学生中开展出难题、摆困难、想办法的讨论。比如:有一块平地,没有任何球,你怎样开展球类的活动?通过讨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教材设计的能力。
2.1.4 写个性教案
要求学生写一份体育课教案,格式不限,场地器材不限,教材不限,对象不限,可以打破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结构,时间50分钟。有同学写了一份小学生的教案,名叫走进大森林:上课开始后,要求学生每人拿一小块体操垫,然后三五人结成一组,教师暗示学生这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多种动物,然后,要求每小组摆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并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教师带领一个小组作为游客进入大森林观看动物,看哪一组的造型比较形象、逼真、可爱,然后评出各种奖。获奖的同学演示给大家看。根据学生所演示的动物师生共同说出这种动物的一些特点,从而教师总结出我们和动物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要保护动物,我们和动物是朋友等等。
2.1.5 评价形式多样,评价内容丰富
评价内容变以前的以单一的技术甄别为主要的评价内容为多种,加进了能力的测试内容,实践活动的测试内容等等。评价的形式多样,打破所学技术动作重现单一形式,加上一些自创和合作性等内容。如:健美操考试时,学生抽签三人一组,然后三人自编一套三分钟的操,三人的共同表现为每个人的成绩。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全面发展行,创造才最行。这正是评价的目的所在。
2.1.6 加强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
学校应建立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学生应至少见习2~3周,实习8~10周。而且见习和实习期间应由专业教师带队,以利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摩中小学体育课,增加对中小学体育课的感性认识。
2.2 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2.1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教师不仅在业务上是学生的表率,在思想上,行为上也应是学生的表率。
2.2.2 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课上,而应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中应解决带有普遍性、公开性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等方面也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如:带学生参观业余体校的训练,学生回来后,感触颇深,学习和训练热情也极为高涨。
2.3 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3.1 成立兴趣小组或体育俱乐部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课外活动小组或俱乐部。如:篮球小组、排球小组、足球小组、健美操小组、保健康复小组及天箭俱乐部等。每组都有组长和专业指导教师,遇到校系组织体育活动的时候,相应的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就加入到该活动中去进行训练、组织比赛和裁判等工作。如:每年一次的校足、篮、排、乒球类联赛,就由体育专业的兴趣小组来承担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开幕式和篮球决赛场次的休息时间体育系里健美操兴趣小组作了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圆满的完成了联赛中的各项任务。
2.3.2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中小学经常开展校内篮球对抗赛,但又缺乏教师指导和裁判员。指导教师积极联系一些中小学校,让专选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入中小学校,分到各班负责训练,指导比赛,进行裁判,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暂时缺人的问题,又给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一举两得。
2.4 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利用学校每年一次的科技周机会,让同学们参观教师科技成果展,并组织学生参加教师论文报告会,鼓励学生在校报、学报及其他刊物上投稿,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3 结束语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评价方法,使学生适应目前中小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2)应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的重视学生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课外活动和课外训练指导能力的提高。
(3)重视学生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马江泓.对高校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12):97—98
3 曹莉.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J].体育学刊,2001,(9):106—108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生;从师能力;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现代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对教师的从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根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熟练制定各种教学工作计划文件的能力;全面掌握和开发运用教材的能力;生动形象、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整准确的动作示范能力;对学生的保护帮助能力;预防纠正错误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启发与诱导学生积极活动与思维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2 教育能力
丰富多样的学校体育活动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许多机会。表现为:善于挖掘教材思想性、做教育工作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教学、教育信息反馈的能力;抓住典型事例说服教育学生的能力。
1.3 组织和指导能力
制定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能力;指导某一专项的科学训练能力;指导校内外各类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的能力;对普及的体育项目的组织竞赛、裁判能力;对体育运动健康常识宣传、推广、普及能力;对一般性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及康复能力。
1.4 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善于在体育教育的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知科学研究的步骤、设计与计划,能够运用所搜集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结论,能够撰写各种形式的学术文章和论文。
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以上能力外,还应具备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包括:对体育课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一般的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业余训练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教学文件的制定及管理能力;对课外体育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体育经费等的管理能力。
2 高师体育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1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转变以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中心的思想;改变传统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教师纠正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技术教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彻底改变会体育就能教好体育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也不能出现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而忽略教师的作用。
2.1.2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应打破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讨论式、答疑式、探索式、启发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对一些较难的技术或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边听边练,边看边思之中。如:学生见习回来后,对学生普遍反映的示范失败时的尴尬问题展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收获很大。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可有计划地让学生领做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令和组织调队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术科教师可利用每次课的前三十分钟组织安排学生教学实习。要求写教案,每次课后教师要组织师生共同评价,并列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利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2.1.3 加强学生驾驭教材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课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划分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划分了六级水平,要求学生在每次体育课中五个学习领域都应有所收益,而不像以前体育教学大纲那样把教学内容划得过细,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空间。所以,大力开发教材的功能和资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非常必要。在学生中开展出难题、摆困难、想办法的讨论。比如:有一块平地,没有任何球,你怎样开展球类的活动?通过讨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教材设计的能力。
2.1.4 写个性教案
要求学生写一份体育课教案,格式不限,场地器材不限,教材不限,对象不限,可以打破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结构,时间50分钟。有同学写了一份小学生的教案,名叫走进大森林:上课开始后,要求学生每人拿一小块体操垫,然后三五人结成一组,教师暗示学生这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多种动物,然后,要求每小组摆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并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教师带领一个小组作为游客进入大森林观看动物,看哪一组的造型比较形象、逼真、可爱,然后评出各种奖。获奖的同学演示给大家看。根据学生所演示的动物师生共同说出这种动物的一些特点,从而教师总结出我们和动物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要保护动物,我们和动物是朋友等等。
2.1.5 评价形式多样,评价内容丰富
评价内容变以前的以单一的技术甄别为主要的评价内容为多种,加进了能力的测试内容,实践活动的测试内容等等。评价的形式多样,打破所学技术动作重现单一形式,加上一些自创和合作性等内容。如:健美操考试时,学生抽签三人一组,然后三人自编一套三分钟的操,三人的共同表现为每个人的成绩。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全面发展行,创造才最行。这正是评价的目的所在。
2.1.6 加强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
学校应建立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学生应至少见习2~3周,实习8~10周。而且见习和实习期间应由专业教师带队,以利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摩中小学体育课,增加对中小学体育课的感性认识。
2.2 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2.1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教师不仅在业务上是学生的表率,在思想上,行为上也应是学生的表率。
2.2.2 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课上,而应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中应解决带有普遍性、公开性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等方面也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如:带学生参观业余体校的训练,学生回来后,感触颇深,学习和训练热情也极为高涨。
2.3 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2.3.1 成立兴趣小组或体育俱乐部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课外活动小组或俱乐部。如:篮球小组、排球小组、足球小组、健美操小组、保健康复小组及天箭俱乐部等。每组都有组长和专业指导教师,遇到校系组织体育活动的时候,相应的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就加入到该活动中去进行训练、组织比赛和裁判等工作。如:每年一次的校足、篮、排、乒球类联赛,就由体育专业的兴趣小组来承担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开幕式和篮球决赛场次的休息时间体育系里健美操兴趣小组作了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圆满的完成了联赛中的各项任务。
2.3.2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中小学经常开展校内篮球对抗赛,但又缺乏教师指导和裁判员。指导教师积极联系一些中小学校,让专选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入中小学校,分到各班负责训练,指导比赛,进行裁判,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暂时缺人的问题,又给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一举两得。
2.4 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利用学校每年一次的科技周机会,让同学们参观教师科技成果展,并组织学生参加教师论文报告会,鼓励学生在校报、学报及其他刊物上投稿,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3 结束语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评价方法,使学生适应目前中小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2)应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的重视学生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课外活动和课外训练指导能力的提高。
(3)重视学生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马江泓.对高校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12):97—98
3 曹莉.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J].体育学刊,2001,(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