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到余华,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关于“先锋”,洪治刚曾说:先锋是一种精神的活动。他认为,余华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性、生命体验以及思考,非常独特。除此,他在叙述技巧上,在叙事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方面。个人认为,他那种“冷眼看世界”的无为而治的冷静思考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温情。
关键词:隐退;朴素;无为而治;温情
说到无为而治,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真的“无为而治”。而实际上,所谓的无为而治,并非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有分寸的作为。很多评论家都称余华为冷血作家,称他是“零度写作”。但大概最冷漠的叙述背后,是对生活最好的解读。描述余华的写作,尤其是早期,大概都是暴力、血腥、冷酷、残忍。有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他写作的转折,开始了中年式的温情。个人认为,除此之外,冷漠地,置身事外的“旁观”,更符合现实生活大部分的情境。
一个人遭受苦难,除了忍受,没有别的办法。指望别人能帮你分担,帮你排忧解难,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即使别人想帮忙,那么最直接忍受、化解苦难的,还是自己。太阳照常升起,河水川流不息,亲戚朋友依旧在各自的位置上履行职责。自身都难以成全,更别说会帮助你。余华说,什么是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以前不懂,随着阅历的增多,越来越赞同这句话了。就像《活着》里的福貴。被人算计的屈辱,家庭的变故,父母亲的离世,之后开始了漫长的人生路。他是最该死的那一个,可他都忍受过来了,只是活了下来,虽然受尽磨难。尽管在各种特殊时期,他的苦难有些是外力所致。可是我们仔细反思自己的生活,不都是这样吗?除了自身的努力,大环境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福贵的女儿在战乱的年代中失聪了,妻子在炼铁的冷风里倒下了,儿子在给县长女人献血的时候命都抽进去了。可是这些故事,都是福贵一个人,心平气和地“讲出来”的。作为作者的“我”,只是坐在田埂上,看着微风垂柳,听福贵讲他以前的一生。以前读,我总认为余华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才把自己隐退到无形。
余华在《活着》中也写到: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
洪治刚说:像《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它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朴素。并且说,有的时候,朴素的力量往往是其它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战胜的,非常强大。余华的朴素,首先是体现在语言上。福贵少爷时候的痞气,落魄时候的萎靡,对待媳妇的骄横,懊悔时候的心疼,都在他的话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印象最深的是《许三观卖血记》,许玉兰生孩子时候的痛骂:
许三观!你这个狗娘养的……你跑哪儿去啦……我疼死了……许三观你在哪里啊……你快来帮我使劲……我快不行了……医生!孩子出来了没有?
她是个朴素的工人,却被人称呼为油条西施。与何小勇谈恋爱时,充满少女的娇羞和柔情。现在却被生产的痛苦,摧毁的形象全无。用切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了极度痛苦之下的情态。尤其“医生!孩子出来了没有?”却又让人忍俊不禁。
余华朴素的另一个方面在结构。有人说,余华的结构需要改进,有些混乱。但余华曾说:十年前的往事可以排列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再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它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时间的顺序在一片宁静里随意变化。
比如他写《活着》。总体来说是按照福贵的回忆的顺序来写,但作者也偶尔跳出来简单叙述一下周遭环境,或者打破原有的秩序。这也符合谈话的常理。人的思维总是跳跃的。偶尔突然想起什么来,还要特意补充上去。这总还是符合现实生活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真的是太跳跃。潘凯雄在《<呼喊与细雨>及其他》中说到:“完整的故事为破碎的故事所替代,贯穿的情节为零散的情节所更迭,线性的时空为循环流动的时空所置换,但这一切又都是为一种新的秩序所组合而不是随意处理,而当故事、情节、时空在一种新的秩序的维持下重组后便油然产生新的审美效果。”看似混乱的背后,映射出作者对“朴素”的追求,这追求从而体现余华对真实的孜孜不倦。而这种貌似的无序背后,是他潜意识中的胸有成竹。
总是说在医院长大、曾作为牙医的余华零度写作,并不为人物的任何命运发声。那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完《活着》唏嘘不已,为人物命运痛苦不堪。个人认为,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声音都没有了,琵琶女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愤情绪,似乎在琵琶声停之后,表现得最充分。此时“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无声的背后,是无尽的忧愁。从忧愁中洋出温情,从温情中,溢出关怀。余华在谈到《百年孤独》时说:“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人物和场景仿佛是在摄影作品中出现,而且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并说最初始的阅读经验带他走进了写作世界。
在《活着》里,他让家珍带着儿子回到了这个败家的赌徒身边,让落魄的长根回来探望他们,让送了人的凤霞回归,让凤霞碰到老实巴交的二喜,甚至当春生因为有庆的死亡来探望,也是让家珍选择了原谅。虽然磨难接踵而至,却也偶尔出现短暂的暖春。在《许三观卖血记》里,余华确实是心软且大度,大概是看透了世间的本质:人世间走一遭,何苦为难谁。所以,虽然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他还是拼了老命。可是心中的苦楚却无处诉。许三观说,虽然最喜欢一乐,可他偏偏不是自己的。他不让一乐叫他爹,不让一乐跟着他,那种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恨何小勇,也讨厌一乐。可是当何小勇为难时,他还是放下了小我,选择了“生命至上”。许玉兰也是,对何小勇的怨怒,也被搁置起来,劝说许三观要去救命。大概这种“宽恕”和“温情”在《兄弟》里面展现的最透彻。伤痕累累的宋刚为了让林红和他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费尽千辛万苦,当他终于揣着三万元回到刘镇的时候,发现林红已经跟李光头走了,比没有怨恨,甚至觉得“林红不应该嫁给我,林红应该嫁给李光头”。在给林红的诀别信中写道:无论我做过什么,我一生爱过的人只有你。在给李光头的信中写道: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这几乎带着圣徒的色彩了。这大概与作者的成熟度有关。只有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才会有宽恕的力量,才会有对世界的温情。经历了,回头看,才会对世界充满了感恩与敬意。
但丁说:人是受难的立方体。余华把这些苦难,赤裸裸的展现给我们看。可同时他也在消解这些苦难。周立民说得好:化解苦难不是对苦难的逃避,而是作为一种能力一种勇气。它是对困难的超越,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关键词:隐退;朴素;无为而治;温情
说到无为而治,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真的“无为而治”。而实际上,所谓的无为而治,并非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有分寸的作为。很多评论家都称余华为冷血作家,称他是“零度写作”。但大概最冷漠的叙述背后,是对生活最好的解读。描述余华的写作,尤其是早期,大概都是暴力、血腥、冷酷、残忍。有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他写作的转折,开始了中年式的温情。个人认为,除此之外,冷漠地,置身事外的“旁观”,更符合现实生活大部分的情境。
一个人遭受苦难,除了忍受,没有别的办法。指望别人能帮你分担,帮你排忧解难,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即使别人想帮忙,那么最直接忍受、化解苦难的,还是自己。太阳照常升起,河水川流不息,亲戚朋友依旧在各自的位置上履行职责。自身都难以成全,更别说会帮助你。余华说,什么是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以前不懂,随着阅历的增多,越来越赞同这句话了。就像《活着》里的福貴。被人算计的屈辱,家庭的变故,父母亲的离世,之后开始了漫长的人生路。他是最该死的那一个,可他都忍受过来了,只是活了下来,虽然受尽磨难。尽管在各种特殊时期,他的苦难有些是外力所致。可是我们仔细反思自己的生活,不都是这样吗?除了自身的努力,大环境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福贵的女儿在战乱的年代中失聪了,妻子在炼铁的冷风里倒下了,儿子在给县长女人献血的时候命都抽进去了。可是这些故事,都是福贵一个人,心平气和地“讲出来”的。作为作者的“我”,只是坐在田埂上,看着微风垂柳,听福贵讲他以前的一生。以前读,我总认为余华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才把自己隐退到无形。
余华在《活着》中也写到: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
洪治刚说:像《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它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朴素。并且说,有的时候,朴素的力量往往是其它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战胜的,非常强大。余华的朴素,首先是体现在语言上。福贵少爷时候的痞气,落魄时候的萎靡,对待媳妇的骄横,懊悔时候的心疼,都在他的话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印象最深的是《许三观卖血记》,许玉兰生孩子时候的痛骂:
许三观!你这个狗娘养的……你跑哪儿去啦……我疼死了……许三观你在哪里啊……你快来帮我使劲……我快不行了……医生!孩子出来了没有?
她是个朴素的工人,却被人称呼为油条西施。与何小勇谈恋爱时,充满少女的娇羞和柔情。现在却被生产的痛苦,摧毁的形象全无。用切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了极度痛苦之下的情态。尤其“医生!孩子出来了没有?”却又让人忍俊不禁。
余华朴素的另一个方面在结构。有人说,余华的结构需要改进,有些混乱。但余华曾说:十年前的往事可以排列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再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它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时间的顺序在一片宁静里随意变化。
比如他写《活着》。总体来说是按照福贵的回忆的顺序来写,但作者也偶尔跳出来简单叙述一下周遭环境,或者打破原有的秩序。这也符合谈话的常理。人的思维总是跳跃的。偶尔突然想起什么来,还要特意补充上去。这总还是符合现实生活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真的是太跳跃。潘凯雄在《<呼喊与细雨>及其他》中说到:“完整的故事为破碎的故事所替代,贯穿的情节为零散的情节所更迭,线性的时空为循环流动的时空所置换,但这一切又都是为一种新的秩序所组合而不是随意处理,而当故事、情节、时空在一种新的秩序的维持下重组后便油然产生新的审美效果。”看似混乱的背后,映射出作者对“朴素”的追求,这追求从而体现余华对真实的孜孜不倦。而这种貌似的无序背后,是他潜意识中的胸有成竹。
总是说在医院长大、曾作为牙医的余华零度写作,并不为人物的任何命运发声。那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完《活着》唏嘘不已,为人物命运痛苦不堪。个人认为,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声音都没有了,琵琶女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愤情绪,似乎在琵琶声停之后,表现得最充分。此时“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无声的背后,是无尽的忧愁。从忧愁中洋出温情,从温情中,溢出关怀。余华在谈到《百年孤独》时说:“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人物和场景仿佛是在摄影作品中出现,而且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并说最初始的阅读经验带他走进了写作世界。
在《活着》里,他让家珍带着儿子回到了这个败家的赌徒身边,让落魄的长根回来探望他们,让送了人的凤霞回归,让凤霞碰到老实巴交的二喜,甚至当春生因为有庆的死亡来探望,也是让家珍选择了原谅。虽然磨难接踵而至,却也偶尔出现短暂的暖春。在《许三观卖血记》里,余华确实是心软且大度,大概是看透了世间的本质:人世间走一遭,何苦为难谁。所以,虽然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他还是拼了老命。可是心中的苦楚却无处诉。许三观说,虽然最喜欢一乐,可他偏偏不是自己的。他不让一乐叫他爹,不让一乐跟着他,那种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恨何小勇,也讨厌一乐。可是当何小勇为难时,他还是放下了小我,选择了“生命至上”。许玉兰也是,对何小勇的怨怒,也被搁置起来,劝说许三观要去救命。大概这种“宽恕”和“温情”在《兄弟》里面展现的最透彻。伤痕累累的宋刚为了让林红和他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费尽千辛万苦,当他终于揣着三万元回到刘镇的时候,发现林红已经跟李光头走了,比没有怨恨,甚至觉得“林红不应该嫁给我,林红应该嫁给李光头”。在给林红的诀别信中写道:无论我做过什么,我一生爱过的人只有你。在给李光头的信中写道: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这几乎带着圣徒的色彩了。这大概与作者的成熟度有关。只有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才会有宽恕的力量,才会有对世界的温情。经历了,回头看,才会对世界充满了感恩与敬意。
但丁说:人是受难的立方体。余华把这些苦难,赤裸裸的展现给我们看。可同时他也在消解这些苦难。周立民说得好:化解苦难不是对苦难的逃避,而是作为一种能力一种勇气。它是对困难的超越,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