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生活怎样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和信息时代通讯工具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我就课外阅读指导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研读课标,确定阅读方向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新课标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做笔记。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也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
二、多种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推荐图书要注重方式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介绍。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收获满满,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2)积淀文化经典。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3)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与比较中,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有效指导,提高阅读效益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介绍时就能有的放矢了。
(3)注重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
(4)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新课标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无疑是要我们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课本阅读之不足。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各种阅读材料,特别是范围广泛的课外阅读,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感受空间。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充分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与伟大。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通过读报、看书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2)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应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可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可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学会积累
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我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培养学生读书的积极态度,认真投入,和作者心灵沟通。
(2)学会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体化特点。学生对文章鉴赏的多样性,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应允许学生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得到真实的提高,思维得到真正的发散。
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尤其是,当我们进入阅读的快餐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包括成人都不乐意阅读黑白文字而只喜欢阅读五彩斑斓的图画时,当热闹的影视把阅读的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时,我们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就是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在书海里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