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教师应基于儿童的知识经验建构教学策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数学还处在起步阶段,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数学实验等方面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知识经验 以学定教 低年级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赋予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个人特色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儿童的知识经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围绕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展开了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在问题中激起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都比较强,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主动地研究它,会产生自己的新的认识,会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情境问题的设置下还能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如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比较困难。第一次创设了“量课桌的长”的情境,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引出测量工具——直尺,顺利地在尺上认识单位“厘米”,然而这样的情境没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内在求知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第二次重新创设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动画情境:一只小老鼠偷了珠宝后,悄悄地把珠宝带到一棵大树下,老鼠用脚量了五步,在离这棵大树五步远的地方把珠宝埋在了地里。这时黑猫警长接到报警电话,立刻出警抓住了老鼠,这只老鼠交代了私藏珠宝的地方。黑猫警长带着老鼠来到这棵大树下,按照老鼠说的,黑猫警长自己亲自用脚量了五步,可是没有找到老鼠藏的珠宝。自然地呈现问题:“为什么黑猫警长没有找到珠宝呢?”问题一经抛出,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家纷纷争着回答,在交流中知道原来是黑猫警长的脚长和老鼠的脚长不一样,所以藏珠宝的位置没有找到。这时学生们内心深处迫切地产生量长度单位要统一的需求,学习的热情一旦被激发,认识厘米的学习也就主动了。
学生被有趣的情境吸引,并被情境中的问题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能自然地融入学习中,能基于兴趣对新知产生探究。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引发数学思考
“眼过百变,不如手做一遍。”大脑的思维与双手的操作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在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能更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如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一课,要理解算法和算理,仅仅教师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达到算法的运算水平之前,都不能摆脱实物的直观和操作。因此,需要借助学生熟悉的计数工具——小棒进行教学:第一步是借助数的直观模型进行运算,让学生动手操作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也就理解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先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第二步是摆脱数的直观模型进行运算,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图式化,并学会用算式分解图表示运算過程;第三步是把直观的运算抽象成算法的运算,让学生通过语言叙述计算要领,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在摆小棒的行为操作中,不仅直观地得到了计算的结果,增强了感性认识,而且借助摆小棒活动引起了数学思维,掌握了计算方法,提升了运算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从直观认识中找到方法,形成抽象理解,引起数学的思考,这样从“操作——思考——应用”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合作交流,在评价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学生表述出的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可见,分享尤为重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虽是主人,但是每一位学生不可能经历各种方法的运用过程。这时,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更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适时点拨,学生才能有效掌握合作技能。
如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当学生获得对角的体验,形成角的正确概念后,在课堂教学拓展内化环节,组织了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搭一搭”交流活动。第一轮合作,由面对面的两个学生各拿出一根小棒,用两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不同的搭法;第二轮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其余三位学生各拿出一根小棒,用三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各自不同的搭法;第三轮合作,匹人各拿出一根小棒,用四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各自不同的搭法。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会用小棒搭出角,但能够思考出各种不同搭法的学生不多。这样通过交流后,学生就获得了更多的搭法,拓宽了思维。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对于分享者本人来说,是对已掌握技能的再次复习;对于听者,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知识,也更加容易理解。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角的认识,更深入地掌握角的特征,也在交流中逐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交流过程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生生互评的过程,同时在师生、生生评价中能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等数学习惯。
四、数学实验,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低年级学生虽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如果用数学实验展开探索,通过一些数学化的操作,能有效地让学生构建起经验,掌握方法,实践应用。
如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认识单、双数”的知识点,仅是通过观察数的特征,列举出单、双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抽象化,也不易记忆。基于学生幼儿园时已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第一,让学生用小棒两根两根地摆一摆11~20各数,发现11~20各数中的单数和双数,引导学生总结出20以内单、双数的特征。第二,根据学生自主发现的单、双数的特征迁移推理100以内其他的数,如先提问“36是单数还是双数?”学生口头判断;接着学生用小棒两根两根地摆一摆进行验证,得出“36”是双数。按照“提出问题——动手实验——验证结果”的步骤,反复几次进行实验,揭示出单、双数的特征。第三,运用实验后揭示的规律,直接判断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学生在“提出问题——动手实验——验证结果——拓展运用”的教学实施下,真正理解了单、双数的含义,并有效掌握了判断单、双数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组织好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在活动中让学生基于经验进行“再创造”。
总之,从本质上看,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自然生长。生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而课堂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知识经验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进行预设和生成,才能够成为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加速平台,才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教学目的,让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知识经验 以学定教 低年级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赋予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个人特色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儿童的知识经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围绕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展开了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在问题中激起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都比较强,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主动地研究它,会产生自己的新的认识,会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情境问题的设置下还能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如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比较困难。第一次创设了“量课桌的长”的情境,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引出测量工具——直尺,顺利地在尺上认识单位“厘米”,然而这样的情境没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内在求知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第二次重新创设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动画情境:一只小老鼠偷了珠宝后,悄悄地把珠宝带到一棵大树下,老鼠用脚量了五步,在离这棵大树五步远的地方把珠宝埋在了地里。这时黑猫警长接到报警电话,立刻出警抓住了老鼠,这只老鼠交代了私藏珠宝的地方。黑猫警长带着老鼠来到这棵大树下,按照老鼠说的,黑猫警长自己亲自用脚量了五步,可是没有找到老鼠藏的珠宝。自然地呈现问题:“为什么黑猫警长没有找到珠宝呢?”问题一经抛出,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家纷纷争着回答,在交流中知道原来是黑猫警长的脚长和老鼠的脚长不一样,所以藏珠宝的位置没有找到。这时学生们内心深处迫切地产生量长度单位要统一的需求,学习的热情一旦被激发,认识厘米的学习也就主动了。
学生被有趣的情境吸引,并被情境中的问题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能自然地融入学习中,能基于兴趣对新知产生探究。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引发数学思考
“眼过百变,不如手做一遍。”大脑的思维与双手的操作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在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能更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如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一课,要理解算法和算理,仅仅教师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达到算法的运算水平之前,都不能摆脱实物的直观和操作。因此,需要借助学生熟悉的计数工具——小棒进行教学:第一步是借助数的直观模型进行运算,让学生动手操作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也就理解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先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第二步是摆脱数的直观模型进行运算,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图式化,并学会用算式分解图表示运算過程;第三步是把直观的运算抽象成算法的运算,让学生通过语言叙述计算要领,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在摆小棒的行为操作中,不仅直观地得到了计算的结果,增强了感性认识,而且借助摆小棒活动引起了数学思维,掌握了计算方法,提升了运算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从直观认识中找到方法,形成抽象理解,引起数学的思考,这样从“操作——思考——应用”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合作交流,在评价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学生表述出的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可见,分享尤为重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虽是主人,但是每一位学生不可能经历各种方法的运用过程。这时,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更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适时点拨,学生才能有效掌握合作技能。
如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当学生获得对角的体验,形成角的正确概念后,在课堂教学拓展内化环节,组织了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搭一搭”交流活动。第一轮合作,由面对面的两个学生各拿出一根小棒,用两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不同的搭法;第二轮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其余三位学生各拿出一根小棒,用三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各自不同的搭法;第三轮合作,匹人各拿出一根小棒,用四根小棒搭出角,再交流各自不同的搭法。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会用小棒搭出角,但能够思考出各种不同搭法的学生不多。这样通过交流后,学生就获得了更多的搭法,拓宽了思维。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对于分享者本人来说,是对已掌握技能的再次复习;对于听者,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知识,也更加容易理解。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角的认识,更深入地掌握角的特征,也在交流中逐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交流过程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生生互评的过程,同时在师生、生生评价中能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等数学习惯。
四、数学实验,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低年级学生虽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如果用数学实验展开探索,通过一些数学化的操作,能有效地让学生构建起经验,掌握方法,实践应用。
如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认识单、双数”的知识点,仅是通过观察数的特征,列举出单、双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抽象化,也不易记忆。基于学生幼儿园时已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第一,让学生用小棒两根两根地摆一摆11~20各数,发现11~20各数中的单数和双数,引导学生总结出20以内单、双数的特征。第二,根据学生自主发现的单、双数的特征迁移推理100以内其他的数,如先提问“36是单数还是双数?”学生口头判断;接着学生用小棒两根两根地摆一摆进行验证,得出“36”是双数。按照“提出问题——动手实验——验证结果”的步骤,反复几次进行实验,揭示出单、双数的特征。第三,运用实验后揭示的规律,直接判断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学生在“提出问题——动手实验——验证结果——拓展运用”的教学实施下,真正理解了单、双数的含义,并有效掌握了判断单、双数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组织好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在活动中让学生基于经验进行“再创造”。
总之,从本质上看,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自然生长。生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而课堂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知识经验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进行预设和生成,才能够成为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加速平台,才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教学目的,让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