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观” 的审美意蕴探微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m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观”作为审美活动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道德经》仅五千余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之道、哲学意蕴、美学思想等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德经》中的“观”中蕴含着丰富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审美论的内容,本文将从《道德经》中体察“观”字的文化内涵、审美要求以及现世的审美价值,旨在“观”中反思当下生存活动,为人类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生存境界而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道德经》;观;审美要求;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06-03
  “观”作为一个在审美活动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易》中曾提出“观卦”和“观物取象”;老子提出“涤除玄览”,并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观”的内容及其方式、发生发展的条件,并且涉及到了审美性的“观”的态度立场;进而庄子提出“以道观之”,明确了“观”的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随后“观”的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道德经》五千余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之道、哲学意蕴、美学思想等等,遂笔者将从这文字中拈出一个“观”字,体察“观”字的文化内涵、审美要求以及现世的审美价值。
  一、《道德经》中“观”的释义
  “观”一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观,谛视也。从见雚声。” 《广雅·释诂一》曰:“观,视也。”在古文字学的相关研究中,“雚”即为“观”的本义,而“雚”像猫头鹰之形,而猫头鹰的眼睛能够洞穿黑夜。这种“观”不是一般的“观”,不同于“视”“见”,不仅具有“视”“见”的动作,还具有与视觉相关但是超越视觉的意义内容。吴其昌先生认为,“雚”在卜辞中有本义、引申四训,引申之意为祭祀之意。古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盛衰之乱与宗庙相关,观察考量帝王治理朝政與祭祀活动也都息息相关。因此“观”与祭祀相关,也与国家大事有关联。究其原委,可得知“观”的对象与国家大事有关,不仅仅是普通事务。“观”的主体可谓不是一般人,更是“圣人”,可以沟通神与人,可“观天之神道”。因此,从词源学角度看,“观”是一种对客体和主体都有一定要求的主客体互融的意向性活动。
  初步统计,《道德经》中“观”,上篇《道经》中出现过四次,分别在第一章、第十六章、二十六章;下篇《德经》中“观”出现在五十四章。首先,“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提到妙徼双“观”,即是从无中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观照道的端倪,通过观照“有”和“无”达到对道的体悟。指明了“观”是体认道的一种方式。接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在此提到“观”的内容。“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第二十六章》)中的“观”,指台观楼阁,指代华丽的生活,在此作为名次使用,暂不在审美范围内讨论,但此处提及到“荣观”,作者讲述了“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道理,在笔者看来,实则暗示了“观”的主体的要求,即不可浮躁,需做到玄览虚静。
  在下篇《德经》中,强调了“观”的方式,“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实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之行。赵坚的《道德真经疏义》卷五对“观”做了解释:“观有多法,今略言三:一者有观,二者空观,三者真观。一有观者,《河上公》云:以修道身观不修道身,孰存孰亡,乡国天下例然。但以存亡有迹,观迹以知修与不修,故云有观。二空观者,观身虚幻,无真有处。《定志经》云:要诀当知三界之中,三代皆空,虽有我身,皆应归空,故云空观” ,此处指出要用“观”的方法去修行,本身即佛教的修行方式,然而道教在佛教的影响下,也提出了三观的修行,这对后世“观”理论的发展无不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老子所言的“观”其实是体察“道”的一种方式,也是以“道”为核心的思想观念。“道”本作为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也是最高范畴。而“道”的获取必然通过“观”这样的途径。明代高僧德清解《老子》首章曰:“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此一‘观’字最要紧”。 老子认为,万物生长有自己的“道”可循,不可因为人为的因素而非法占有,要“观”其道而行。同样在四十七章中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更是强调要内观内省、顺道观物,并通过体察万物达而得“道”的至高境界。
  二、《老子》中“观”的审美要求
  在“观”这种审美观照体验中,审美客体即是世间万事万物,这种物首先具有整体性,是“道”统领下的万事万物。《周易·系辞下》中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主体在观照天地万物之时,通过鸟兽虫鱼、八卦群像来悟得神明之理,体察万物之情。其次,审美客体又具有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从何而来?首先审美方式上可以将“观”分为静观和流观,流观即是一种对世间万物动态的把握过程,是在动态的无限时空中的审美观照。因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观察万事万物时,揣摩道的规律之时,要以动态的、仰观俯察的方式进行。
  其次,审美主体在进行“观”时,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老子认为,要认识‘道’也要用观。‘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一章)’这是对于‘道’的‘观’,它以为,这种‘观’需要另一种方法,她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见‘道’就是对于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这段话强调的即是主体涤除玄览的虚静状态。而这种虚静就是在“观”物时需要做到的。“观”的主体不仅仅是尊者,而是一切想要识道之人,即“古之善为道者”皆可通过“致虚极,守静笃”而寻道。“观”不仅仅是视听感官的感知,更多是和知觉能力的心相连的,观照是审美主体以充满情韵的眼光和超越逻辑思维的智慧,来看对象物时的观赏与晤对。 除了虚静,还有善为“道”之人的崇高的品质、主体修养的不断提高、赤子澄明之心也是老子重视的。   三、《老子》中“观”的审美价值
  “观”其实也是一种境界,美学意义上的“观”也即审美观照,“是一种视觉观看方式,但又远不止于一般的视觉观看,它还兼之以明显的心理活动。“观”在整个中国审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审美观照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认宇宙和进行审美表达的特质。 因此,在“观”中有着老子对生命意义与美学价值的揭示和思考。
  (一)陪蓄待发的创造美
  第一章中老子就提到了“无”和“有”的问题,无中深藏着的是虚,虚即是有着无穷的创造因子,蕴含着陪蓄待发的创造精神。在第二章中,老子提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的‘生’‘为’‘功成’等皆是告诫人们在消除占有冲动的同时发挥自身创造力和能动性,努力工作成就伟大的事业,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后顺其自然。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不能有无穷的非分之想。不能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面,更不能把自己的利害关系放在首位,要能够创造自身的力量的同时尽可能地照顾大局,成全他人,在成就自己的理想生活的同时,也要成就他人的幸福生活。
  徐复观先生曾评价老学的动机和目的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作为人生安顿之地。诚然,“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是观的内容,而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去追逐人生,创造属于自我天地的世界就是他的生命追求。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作妄为,不争是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要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柔弱也并非懦弱,而是要柔而韧。因此,老子的“观”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鲜活的创造力。人的心灵融入自然自然的观察,“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循环往复的命则是一种生命的创造精神的展现。
  (二)理性与感性的生命美
  老子第一章中提到了“有”“无”需要通过“妙徼双观”而达到道,而感性的观可以观道之“有”,理性的观可以得道之“无”。因此,“观”在中国哲学思维中是感性的, 又是理性的。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万事万物的整体性把握, 更能把握到事物的美的本质,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
  宋代理学家邵雍曾说“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神观神,以物观物”,提出了“观之以理”的观照原则。感性经验的获取也是表面的情感再现,在老子《道德经》中,更多是一种超越感性层面地向理性的飞跃。“道” 即是统领的规律之道,是治国理政的政治之道,更是个人修行的准则之道。皆是以理为核心的阐述和暗示。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从来都不是立于我们面前让我们观看的对象,它从来就是诞生与死亡、祝福与亵渎,从而使我们进入存在的路径。” 体现的就是一种心物交感“观”,世间万物之真理,不仅需要诗意感悟的体察,还需要在观看之后进入到理性层面才能领悟到最终的玄道。
  “观”看似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联系的重要的方式,但是它却在感性中渗透理性,在理性中寄予感性,融感性和理性于一体的审美途径,更是指向穿透世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之下所形成的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示,而老庄哲学注重的就是这种心物交感的生命之美。
  (三)澄明敞亮的自由美
  对于“观”的理解,段玉裁曾注曰:“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得以谛视我亦曰观,犹之以我见人,使人见我皆曰观。”在他看来,在主体虚静前提下,进而走向神与物游的思绪状态,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老子主张与世无争,追求虚静,就是期待人们发展主体的精神空间,达到最简单的赤子之心,最终进入到澄明之境。
  在第五章中,老子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他认为天地不偏不倚,顺其发展,圣人也无所偏爱,顺应自然,启示人们消除外在的强制性和干预性,寻求个人的精神自由,老子强调玄鉴,王弼曾注曰:“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物介其明,疵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 他主张要涤除杂念,在思想上达到澄明之境,最终进入精神自由的境界最终通玄悟道,最终达到生命的自由和从容。
  “天不靳以其风日而为人和, 物不靳以其情态而为人赏?王适然而游, 鹿适然而伏,鱼适然而跃,相取相得,未有违也。” 王夫之曾提出的“现量”说,即是在观物时也观情,也是在这种物之情与人之情中体悟。这道就是人生之大道、自由之道,通过涤除玄览,最终达到物我相合、无限空灵的自由境界。
  四、结语
  “五色令人耳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今日都市文明的生活,芸芸众生一味追求动物性的满足,灵性的斫伤却到了害人的地步。在物质日益充足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时代的视觉文化泛滥,在世俗化的漩涡中,人们会产生自我疏离和心灵空虚的精神状态。翻开老子的《道德经》,阅读一二便能够给人以启迪,细品“观”之道更能够发人深省。人自由的存在其实就是心灵与审美观照的对接,在审美观照中去显现人类生活中所遮蔽的自由的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7.
  [2]蒙文通.佛道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84.
  [3]释德清.道德真经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3-34.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5-56
  [5]张晶.审美观照论[J].哲学研究,2004,(4).
  [6]张艳艳.观: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审美范畴的意义存在[J].兰州学刊,2004,(6).
  [7]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9.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08.
  [9]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23.
  [10]王夫之.诗广传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4.
  作者简介:
  樊阿娟,女,山西霍州人,中國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海南三亚后靠苗族村村民的婚礼上,道公是婚礼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角色是为新婚夫妇主持辟邪与祈福仪式,使婚礼呈现出庄重与神圣的色彩。婚礼上对祖先的祭祀是苗族人祖先崇拜的方式之一。新婚夫妇的干爹兼具媒人、婚礼见证人、伦理教育师与婚姻矛盾协调员等多重角色,干爹制度体现了该村对婚姻的审慎态度。  【关键词】苗族婚俗;干爹制度;仪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今天,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尤其是国家提出文化自信理念之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参观和学习人数不断增加,成为人们享受文化艺术教育、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文化馆作为文化宣传机构,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新时期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开展数字化服务,使其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本文从文化馆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讨论当
期刊
【摘要】扎染艺术发展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性,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将作品以扎染的艺术形式呈现,突出了扎染在创作中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先阐述了创作的内容与框架,明确了图案设计运用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作品制作的过程,并且预设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为扎染艺术能在艺术创作中被广泛地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创作;应用;视觉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字体类海报是当今招贴设计中占比极大的一种类别。当字体作为招贴主体来呈现时,字体元素的设计过程往往和图形设计的理论挂钩。本文由图形设计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多个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探析几种在字体类海报中常见的视觉语言与设计语言运用的手法。  【关键词】字体类海报;图形设计;招贴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1
期刊
【摘要】本文從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古诗词英译过程和英译译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心智哲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的侧重点明确,强调意向性和心身随附性。心智哲学与语言认知和翻译活动都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古诗词英译的全过程要注重意美、音美和形美,通过译者对古诗词英译全过程的准确把握,让古诗的美充分呈现,达成对译法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心智哲学;古诗英译;译法;英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因此语言的接触也更加密切,由此必然产生很多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不仅存在于日语,也出现在汉语中。中日外来语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中日外来语的不同点主要是体现在吸收方式上,日语外来语多使用音译,而汉语外来语多使用意译。本文首先介绍了中日外来语的定义以及分类,接着对中日外来语的吸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浅析中日外来语
期刊
【摘要】“春秋笔法”中的“微言大义”常被后世称赞,一字可寓褒贬、别善恶,体现《春秋》语言之含蓄严谨;《左传》作为《春秋》的扩充展写,既丰富了前人的记事,又蕴含了春秋时多面的古代文化。《左传》中的“称谓”也各有讲究,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称谓便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即就《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自称、他称和对称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春秋笔法;左传称谓;郑伯克段;情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的文化形态越发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文化输出形式越发层出不穷,大众传媒本就深受青少年追捧,所以电影、电视剧、微博、短视频等大众文化对青年思想教育的影响更加直接。最近短视频达人李子柒的走红更是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其文化输出影响的探讨,而她恬淡悠远的视频风格与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视频内容更是影响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年价值观;李
期刊
【摘要】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的引言部分为了解释“修辞”二字引用了“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修辞立其诚”成为其他修辞原则的基础,“诚”字也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新的含义,我国传统修辞学的灵魂也在新时代发展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立诚;得体性原则;现代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
期刊
【摘要】1964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窈窕淑女》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作《卖花女》,自从上映以来,电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因此荣获多项奥斯卡奖项,由于这部经典电影中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其语言、身份、性格等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使得众多社会语言学者经常将《窈窕淑女》这部电影用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窈窕淑女》;探究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