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刚老师怎样教数学》读后感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维刚在《孙维刚老师怎样教数学》书中写道:“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他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主要讲的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孙老师还举了一些自己的教学实例,对笔者很有启发。回想自己的教学,笔者感觉也有几个得意的案例,下面举出来和大家交流。
  案例1:一次函数y=kx+b(k≠0)的定义、图像、性质。如果只按课本回忆的方法,学生明确在一次函数y=kx+b(k≠0)中,(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然而,作为一节复习课,我和学生做了以下的梳理:
  首先,字母k在具体的问题背景中有他的物理意义和生活意义。
  例1:小明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牌,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已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分析:设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间为t小时,汽车距北京的路程为s千米,则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s=570-95t,其中|k|=95,他表示的就是汽车的速度。
  例2: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5厘米,所挂物体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8厘米。求弹簧总长y(厘米)与所挂物体质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设y=kx+15, 经过(3,16.8)得k=0.6,所以y=0.6x+15。其中0.6就表示每挂1千克物体弹簧伸长的长度。
  然后,我们又联系了k的几何意义,这里的k其实表示直线的斜率,也就是直线的倾斜程度,正是直线与x轴夹角的正切值,坡角的正切值,也就是坡度。所以,当两条直线的k值相等时,表明两直线平行与x轴的夹角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得两直线平行就很好理解了。
  当讲到这里时,学生的表情显得比较满意,对k有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还融入了生活的背景,同时与初中教材中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中提到的坡度联系起来,顺便把高中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斜率”做了简单的介绍。
  下面是初中课本中一道数学题,课堂上学生展开了多角度的分析,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恐怕应该这样培养,写出来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
  案例2:若x为任意实数时,二次三项式x2-6x+c的值都不小于0,则常数c满足的条件是()
  A.c≥0 B.c≥9 C.c>0 D.c>9
  分析:由于x为任何实数,则二次三项式值等于零时x2-6x+c一定是个完全平方数,即c=9。如果c>9,则 一定可以写成(x-3)2=a的形式,其中a=c-9≥0,所以答案为B。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配方法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学过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所以还可以设y=x2-6x+c,因为y≥0,所以函数图像如右图所示,从△角度考虑:△≤0(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或没有交点),所以由△≤0,求出c≥9。
  案例3:正方形OEFG和正方形ABCD是位似形,点F的坐标为(1,1),点C的坐标为(4,2),则这两个正方形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
  ■
  分析1:位似中心的概念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借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求出位似中心的坐标是(-2,0)。
  分析2:点F的坐标为(1,1),点C的坐标为(4,2),所以FC直线的解析式是y=■x+■;点D的坐标为(2,2),点G的坐标为(0,1),所以DG直线的解析式是y=■x+1,两直线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出交点坐标为(-2,0)。
  以上3个案例都是我的课堂的真实再现,我惊叹于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惊叹于他们的求异思维,惊叹于他们对代数几何知识的再整合,将看似不相干的知识浑然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堂课都活起来,一直是我追求和实践的重要课堂理念。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善于求异思维,不仅关注某个题怎么做,更关注这个题为什么这么做;既注重解题思路,更注重思维的形成过程。在这一理念下,学生善于从“一题多解”中感悟各类解题思路的特点,从“多解归一”中建构数学知识和框架。我发现四年坚持下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轻松愉悦又思路开阔,学习热情高涨,教学相长的和谐性产生了最大的教学效益。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而是必须长期坚持,潜移默化。我坚信,“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此法只要常抓不懈,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与灵活性必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成功了,老师就幸福了。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其他任何方式取代不了的。而计算机是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它的一些概念和定义让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运用“艺术性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气氛,感化情绪,启迪思维,从而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艺术 计算机 教学效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
期刊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全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习也完全是为了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为升学而教,为考什么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载体,考试的机器,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在指挥棒指引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升学转”,必然具有片面性。它强调智育,忽视德、美、体、劳,必然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上来。
期刊
摘要:单词的识记和语法的理解是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游戏是突破这些难点的最好手段。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突破难点的游戏方法。  关键词:游戏 英语 难点    小学英语教师可能都遇到过学生刚学过单词,第二天就忘记的情况,单词的记忆一直都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问题。当然,不仅仅是记单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难点,如有些单词读音容易混淆,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使用等等。  那么,如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转变。现在,我们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尤其是英语课,课堂上有卡片、录音、投影、动画,各种各样的游戏应有尽有。如今的英语课气氛活跃,笑声不断。而等到期末合格率验收时,有40%学生成绩不及格,40%学生能基本及格,只有20%的学生能达到优秀,
期刊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使历史现象再现,然后从各种历史现象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恐怕学生很难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而远程教育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历史教学面临的落寞、尴尬的现状,带给历史教学的应该说是一场革命。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和 Internet互联网。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方面,历史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确实是有着特殊优势的。在此结合自己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事关民族生存、国家强盛的大事。面对现代化国际竞争的大潮,面对踌躇满志的高中学子,如果继续沿袭传统教育重教轻学、重理轻践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便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期刊
学习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强烈的接触意识,就是学习英语的开始。《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新教材也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而派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英语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然而在教和学的实践中达到这个要求却并不容易。写作已经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本节写作教学课,就是要解决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写作文应注重词汇及句式的选择与运用,多用高级词汇及表达式,注意表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并在句与句之间添加
期刊
我们在整理知识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开展争辩,互助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流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在练习中,让他们通过一些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的练习,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情境激趣,再现知识  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学校刚刚结束的春季趣味运动会上,同学们了解了这次运动会的哪些信息?学生纷纷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如
期刊
考场作文,最让学生头疼的,是无材可取、无米下炊;最让教师头疼的,是指导了学生各种积累及运用材料的方法,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其实仅就初中和高中而言,学生所学的课文中就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偶尔也用,但用了之后,效果不佳。原因就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了。  以下是笔者在自己班上的一次作文训练的片断展示,作文题目为《你就是一个传奇》,要求从课文中选材。片断如下:  片断一: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