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79-01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教师往往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学生形成一种消极的态度,甚至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损害学生的人格、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智力、知识、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但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需要高度的理性,需要对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和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自尊心受到保护时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进步;自尊心受到损伤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其行为向教育者所要求的相反方向发展。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去保护学生的自尊,最终会将学生的自信给丢弃了,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那如何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和了解学生幼小的心灵。日本有研究表明,在成绩差的学生中约有一半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而自信首先来源于自尊,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去保护学生的自尊,最终会将学生的自信给丢弃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完整的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态度、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气质及性格类型等。所以,就要求教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教学的效率,我们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统一进度的传统教学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端。而现在我们都提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一切”的素质教育,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以教师的期望来改变学生,而是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规范学生。由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许多时候是无所谓好坏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因势利导,而不能去强行改变或者不理不睬不问。在评价学生个性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既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评价学生的缺点,也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称赞一些学生个性方面的积极特征,我们都知道当众批评学生不好,那为何当众称赞学生个性也不好呢?就很少有人理解了,实际上是因为你当众称赞个别学生的个性时,往往也是在暗示其他学生不如他了,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到其他同学的自尊心了,所以,评价学生要以事论事,针对其具体行为,而不要评价其个性特征。
三、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参与性、创新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科学有效的掌握知识。如果学生只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教学目的,就是做得很完美,也是不值得称赞的。学生应当在学习中主动参与,获得直接的经验,获得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四、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教師不尊重学生的隐私,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的还会伤害到学生,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隐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放飞自己的心灵,自由的成长。同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也是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动机、兴趣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与教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也是学生独特性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变现,学生的喜怒爱好都是由学生内在的需要以及对自己的需要和对别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要求,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是相同的,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恰如其分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五、要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才能使教师体验到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心里相容,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任何要求,其制定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并且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接受性,只有这样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体现教育性。传统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式的关系,是带有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教师所传授的一切知识,学生必须洗耳恭听顺从,教师的所有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对课堂上的“雅雀无声”和坐得像军人当做好课堂,把听话的学生列为好学生,使学生不敢说,不敢问,不敢沟通,没什么尊重学生可言。新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教育方式,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了,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和教师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心情舒畅,充满喜悦和快乐。
当然,我们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时,不排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因为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提供了标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理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标准。
以上就是我的“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几点建议。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教师往往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学生形成一种消极的态度,甚至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损害学生的人格、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智力、知识、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但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需要高度的理性,需要对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和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自尊心受到保护时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进步;自尊心受到损伤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其行为向教育者所要求的相反方向发展。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去保护学生的自尊,最终会将学生的自信给丢弃了,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那如何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和了解学生幼小的心灵。日本有研究表明,在成绩差的学生中约有一半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而自信首先来源于自尊,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去保护学生的自尊,最终会将学生的自信给丢弃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完整的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态度、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气质及性格类型等。所以,就要求教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教学的效率,我们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统一进度的传统教学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端。而现在我们都提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一切”的素质教育,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以教师的期望来改变学生,而是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规范学生。由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许多时候是无所谓好坏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因势利导,而不能去强行改变或者不理不睬不问。在评价学生个性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既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评价学生的缺点,也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称赞一些学生个性方面的积极特征,我们都知道当众批评学生不好,那为何当众称赞学生个性也不好呢?就很少有人理解了,实际上是因为你当众称赞个别学生的个性时,往往也是在暗示其他学生不如他了,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到其他同学的自尊心了,所以,评价学生要以事论事,针对其具体行为,而不要评价其个性特征。
三、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参与性、创新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科学有效的掌握知识。如果学生只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教学目的,就是做得很完美,也是不值得称赞的。学生应当在学习中主动参与,获得直接的经验,获得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四、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教師不尊重学生的隐私,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的还会伤害到学生,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隐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放飞自己的心灵,自由的成长。同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也是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动机、兴趣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与教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也是学生独特性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变现,学生的喜怒爱好都是由学生内在的需要以及对自己的需要和对别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要求,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是相同的,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恰如其分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五、要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才能使教师体验到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心里相容,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任何要求,其制定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并且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接受性,只有这样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体现教育性。传统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式的关系,是带有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教师所传授的一切知识,学生必须洗耳恭听顺从,教师的所有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对课堂上的“雅雀无声”和坐得像军人当做好课堂,把听话的学生列为好学生,使学生不敢说,不敢问,不敢沟通,没什么尊重学生可言。新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教育方式,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了,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和教师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心情舒畅,充满喜悦和快乐。
当然,我们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时,不排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因为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提供了标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理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标准。
以上就是我的“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