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大叔,为什么你失踪了?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伊朗回来之后,我回味最深的是伊朗人的热情和友好。这个国家虽然不尽富裕,但人们的精神却异常的富足,他们慢悠悠地享受生活,坚守他们的信仰,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度,也向往友邦中国,他们对中国人的友好与热情到了让人无所适从的地步!
  飞机从广州到达伊朗之后,我们在德黑兰机场遇到了第一个热情的大叔——马哈玛德。
  当时,我以为马哈玛德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他在到达厅热情地给我们指路并解答各种问题。我们的问题是买机票转机去马什哈德并换钱,看起来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机场解决,但是马哈玛德告诉我们德黑兰有两个机场,我们到达的这个是国际机场,如果需要去马什哈德,要去另一个国内机场。
  我们在飞机上临时改变行程,决定不在德黑兰逗留,直接前往圣城马什哈德,原以为可以在同一个机场内转机,没想到还要转机场。
  馬哈玛德带我们去买马什哈德的机票,因为我们还没有兑换当地币种,所以他拿出自己的卡帮我们垫钱买了机票,然后又开着他的出租车带我们去国内机场。这个50岁的大叔生性活泼,考虑到他在开车,我都不敢和他多说话,因为只要我问一句,他就会热情地回我一大串——为了安全,我还是让他少说话的好。突然,他在路边把车停下来了,跑下去摘了一捧花给了我的伴旅KeKe,然后又去摘了一捧给我,这才心满意足地又开车上路了。
  他把我们送到国内机场后,本来还要去市区换钱的,可是看时间已经9点多了,担心赶不上飞机了,他就用自己的卡在机场取了钱。我们用美金换了大叔的当地币瑞尔,忙乎了一上午,马哈玛德热情不减,直到我们登机前还带我们去买了手机卡。
  阿悍马(第二个热情的大叔)是我们告别了马哈玛德大叔5分钟之后遇到的,他俩简直就像热情的交接班。我和KeKe在排队办理值机时,他正好也在,主动说要帮助我们,他说自己也要去马什哈德,我们是同一个航班。我俩顿时惊呆了,这初来乍到的怎么尽遇到要帮助别人的大叔,难道伊国的人都这么爱帮助人吗?什么原因呢?看我们弱小有帮助的欲望,还是异国女子都要照顾一下呢?
  阿悍马长得像个蒙古人,穿着一件颜色看不出新旧的短袖T恤,脸上胡子和头发都是银灰色的,一手挎个皮包,一手挎个塑料袋。他说他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好像说最近研发了一个什么项目,结果失败了。他居然出差去过北京、广州、珠海和澳门,对中国充满了好感和神往,还说要约上我下次一起去上海(他好像特别想去上海)。
  等到了马什哈德机场之后,阿悍马带我们走出机场,上了车就把车费给了司机,说是要送我们去酒店。车子没走多远就到达了市中心的位置,阿悍马让司机在一个酒店比较集中的区域停下了。我们三人拖着行李下了车。因为我们并没有预定,所以阿悍马主动帮我们去问酒店,他闷头走进了一家酒店然后很快就出来了,摇着头告诉我们,这家很贵的。当然贵了,他进去之后我才发现门口标着五颗星呢!这大叔看来是热糊涂了!
  迅速离开五颗星之后,我们路过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巷子,阿悍马又让我们等他一下,我朝小巷子里看去,啊,他不会让我们住这里吧。烈日当头,我们拖着箱子也实在不想自己去找房了,就让大叔帮助我们吧!果然阿悍马出来后帮我们把箱子拖了进去,说这家很便宜。这是一个家庭旅馆,房间在二楼,带个小厨房,可是只有一个不大的床!
  我和KeKe已经连续折腾快20小时了,又累又饿,实在是没力气再去找别的酒店了。阿悍马等我们住下后就去找儿子了,说好晚上7点来找我们吃晚饭。阿悍马是来马什哈德看望孩子的,袋子里装着给他们带的各种礼物。阿悍马的3个孩子都在马什哈德上学,他经常过来看望他们。他说他离婚了,和妈妈一起生活在伊斯法罕。
  晚上阿悍马来找我们了,他带我们去了附近的巴扎逛了一圈,算是认了认路。伊朗有很多果汁店,走不多远就会发现一家,我们走进一家街边的果汁店,坐着等果汁的时候,阿悍马说要给我们拍照,这时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要帮我们拍,但他拿着手机把自己也给拍了进去。当时我们还觉得小伙子好搞笑啊,后来第二天就知道这种情况纯属正常了,因为总有路人要求和我们合影。
  饭后回到酒店,他让我们给他写下了国内的电话和地址,在地毯上坐了一会儿(因为没有多余的凳子)。临走他一再表示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还向我们行了当地的吻别礼,一再说让我们去伊斯法罕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他。
  一个星期之后,当我们到达伊斯法罕,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了,手机一直没有人接听,我们在伊斯法罕停留了5天,每天都在想办法联系他,却始终没有阿悍马的任何音讯,本来还兴致勃勃地准备了去阿悍马家做客的礼物,结果却落空了,这件事令我们很费解,为什么热情的大叔就这样消失了呢?
  番外:上周阿悍马从伊朗打来电话,没有对他的失踪进行任何解释,只说他将来还要到中国来,让我们给他做翻译……
  (摘自台海出版社《你就是幸福 :惊艳伊朗》)
其他文献
在相关调查中,90%的读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turboJason认为自律是一种延迟的满足,通过克制当下的欲望来获得明天的自由。剩下的10%的读者则认为自律不能带给人自由,@江江说自律会带给人成就感,但这种感觉不能称作自由。  我是奶奶带大的,一天幼儿园也没上过。奶奶不识字,但头脑清晰,有人生的大智慧。她的教育理念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6岁以前的小孩子就让她疯玩好了。于是一年级入学前,我一个字都不
期刊
危机最能说明全球棉花帝国的基础。美国内战就是这样的一场危机。  1861年4月,当萨姆特堡炮击发生时,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的核心成分。根据英国棉花商约翰·本杰明·史密斯的说法,棉纱和棉布的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任何年代或任何国家曾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最大的产业”。从许多标准——包括雇佣人数、产出价值、盈利能力——来看,棉花帝国都是无与伦比的。1862年,全世界有2000万人(每65人中就有1人)参
期刊
在新近出版的《书情书》中,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以其感性细腻的笔法,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他开篇明言,自己“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而事实上,在神经科学与心理学领域,业已存在大量研究证实了纸质书的种种优点,只是这些并不新鲜的科学结论并未充分面向大众传播。  有感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阅读和记住一本书所涉及的各种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机制,从中对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差异及优劣进
期刊
在日本,老年生活是以国民年金(养老金)、医疗保险、介护保险这“三道关”来全面实施保障的。因为日本的居家养老制度和政府的援助政策十分完备,日本90%以上的老年人都是选择居家养老。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所以,日本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几年前,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将“少子老龄化”问题称为“国难”。为什么
期刊
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近年渐成争议题目,这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观念开放进步的表现,应该欢迎。由此导致对原“四大发明”的重新审视,乃至提出新的“四大发明”候选项目,也有多方面的意义。  对于大家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挺”和“批”两派。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似乎是“批”的一派较占上风。主要是因为“挺”派义愤有余而思想武器不足,基本停留在几条陈旧的辩护理由上,到了今天还这样就不容易得到广
期刊
中国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北方地区相互接壤绵延万里,本是人为修筑的防御工事——长城,逐渐成为空间上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和游牧者与耕田人分野、缠斗的分界线,进而演变为中原文明与北方边疆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长城是战争的产物,发轫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初的长城却不是用于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是滥觞于逐鹿中原。  长城是历史上空前的人工巨构。历代长城,真正建在高峻山地上的段落为数不多。早期
期刊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她1948年出版的著作《发现儿童》中把儿童称作“未被理解的人”。她说得非常有道理。即便现在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儿科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依然看到这些学科还没有得到整合,也没有对人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儿童,尤其在生命最初3年,还处在未被理解的状态,尽管我们很清楚这几年是他人格发育关键的阶段。期间他主要接受父母(或者家庭其他成人)的教育。当父母工作时,他被送到专门的
期刊
帝王康健与王朝兴盛有着直接联系。帝王医疗鲜明体现了“家国一体”。历朝的中央医疗机构就是皇帝的私人医院,元朝正式定名太醫院。明朝在元朝皇宫基础上兴建了紫禁城,也继承了太医院的设置。  和其他所有中央辅助性机构一样,太医院既是国家最高医政衙门,又是最优质的中央医院,还是国家医学院,职责繁多,主要是为紫禁城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太医院官员在法律上是朝廷命官,是庞大文官集团的一员,实质上却是昼夜供奉紫禁城的私
期刊
中秋节,是中国人为团圆和思念流传下来的古老节日,山里面的人不看微信,不刷微博,也不在房间里安装电视机,偶尔订房客人会问起“中秋节你们还有房吗”,才意识到中秋将至。  2015年中秋,木竹坞要比往年热闹,祝菁曼和查尔斯夫妇的灿竹屋也满房。5间客房,除了自住的一间,其余分别安置了客人,和一起来度假的朋友。  晚上6点,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在屋子前的最佳位置,人们将牛肉、羊肉、鸡肉串、面包、土豆、青椒洗净
期刊
黑死病对公共卫生政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界上第一条要求乘客隔离的命令发布于1377年7月27日,发布者是拉古萨(今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的威尼斯殖民当局,地点则在达尔马提亚海岸。开始时,当局规定,来自受瘟疫影响地区的人必须度过30天的隔离期,后来隔离期延长为40天。“隔离”一词由意大利语“四十天禁令”演化而来。“由于14世纪中期暴发的黑死病”,乔治·罗森写道:“意大利、法国南部及其相邻地区创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