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北方地区相互接壤绵延万里,本是人为修筑的防御工事——长城,逐渐成为空间上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和游牧者与耕田人分野、缠斗的分界线,进而演变为中原文明与北方边疆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长城是战争的产物,发轫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初的长城却不是用于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是滥觞于逐鹿中原。
长城是历史上空前的人工巨构。历代长城,真正建在高峻山地上的段落为数不多。早期战争防御体系的布局主要利用天然设施,所以长城大部分建在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或低山地区。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相互争战以步兵、骑兵为主,大江、大河及崇山峻岭等天险,不需要修筑军事设施,自然成为作战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也是当时的运输手段、物质来源和技术水平难以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的长城,所用材料與当地自然环境密切关联。城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取土夯筑,或采石砌筑,或利用天然障碍,大多采用夯土和石砌混筑方式。
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长城,以及金长城、明长城,几乎都是利用了中国东北—西南、东—西由高到低的、以丘陵为主的过渡地表。这些地方的绝对高度不一定很高,但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变化多端,成为既可攻又可守的绝佳区位。
长城地带基本上属于干旱的地带。水分条件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人畜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除东、西两端分别位于半湿润和干旱地区,长城地带的大部分地段,位于由半湿润向干旱气候区过渡的半干旱气候区,那里农区与牧区交错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历代修筑的长城不计其数,但长度在万里以上的只有3条。
第一条为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长度为5000多千米。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根据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秦沿赵、燕的旧长城进行扩修,形成了西起高阙(在今内蒙古),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的万里长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迫使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再南下牧马。
第二条系汉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面对匈奴的掠扰,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扩大了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并筑了外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一万多千米,汉朝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第三条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约6000多千米。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更加完善,防御功能更加强大。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掠扰,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明太祖朱元璋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指巩固后方军事,加强防务之意,包括修筑长城。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才算基本完成明长城这一宏大的修筑工程。
2012年6月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2000多年来,长城有许多名称。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长城,是最通用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篇》中有“长城之阳,鲁也;集长城之阴,齐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互相通用,从战国至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公元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用了“堑洛”。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也用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长城塞、长城障塞、长城亭障,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述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些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摘自商务印书馆《长城简史》)
长城是战争的产物,发轫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初的长城却不是用于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是滥觞于逐鹿中原。
长城是历史上空前的人工巨构。历代长城,真正建在高峻山地上的段落为数不多。早期战争防御体系的布局主要利用天然设施,所以长城大部分建在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或低山地区。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相互争战以步兵、骑兵为主,大江、大河及崇山峻岭等天险,不需要修筑军事设施,自然成为作战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也是当时的运输手段、物质来源和技术水平难以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的长城,所用材料與当地自然环境密切关联。城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取土夯筑,或采石砌筑,或利用天然障碍,大多采用夯土和石砌混筑方式。
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长城,以及金长城、明长城,几乎都是利用了中国东北—西南、东—西由高到低的、以丘陵为主的过渡地表。这些地方的绝对高度不一定很高,但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变化多端,成为既可攻又可守的绝佳区位。
长城地带基本上属于干旱的地带。水分条件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人畜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除东、西两端分别位于半湿润和干旱地区,长城地带的大部分地段,位于由半湿润向干旱气候区过渡的半干旱气候区,那里农区与牧区交错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历代修筑的长城不计其数,但长度在万里以上的只有3条。
第一条为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长度为5000多千米。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根据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秦沿赵、燕的旧长城进行扩修,形成了西起高阙(在今内蒙古),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的万里长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迫使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再南下牧马。
第二条系汉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面对匈奴的掠扰,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扩大了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并筑了外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一万多千米,汉朝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第三条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约6000多千米。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更加完善,防御功能更加强大。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掠扰,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明太祖朱元璋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指巩固后方军事,加强防务之意,包括修筑长城。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才算基本完成明长城这一宏大的修筑工程。
2012年6月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2000多年来,长城有许多名称。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长城,是最通用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篇》中有“长城之阳,鲁也;集长城之阴,齐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互相通用,从战国至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公元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用了“堑洛”。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也用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长城塞、长城障塞、长城亭障,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述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些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摘自商务印书馆《长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