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2014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突破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即将到来的2015届毕业生更是逼近750万,随着高校扩招和用人岗位的逐渐饱和,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中天人力2014年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女性求职相较于男性明显处于弱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改观。劳动力市场不仅没有向女大学生提供与男大学生同等的就业机会,而且在岗位层次、工资待遇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兼有管、文、法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少数女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能够成功找到单位并顺利签约,她们大多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立项,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大部分女生在毕业离校后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更有甚者,毕业一年先后做过三份不同的工作。有的女大学生在毕业的最初两三年不停的报考公务员、事业编等体制内岗位,但最终也未能达成心愿。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企业招人“宁选武大郎,不找穆桂英”。女大学生就业难,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对本校工科女大学生做的调查中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就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2014年浙江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虽然事件原告不是工科女大学生,但她的胜诉第一次正式地、以判决的形式确认了用人单位招聘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并予以赔偿。它具有标志性作用:一是给用人单位以警示,二是给应聘中遭遇不公的人一种鼓励。当每一个受歧视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促进全社会更公平公正。
工科女大学生之所以不受用人单位的亲睐,一方面是身体原因不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强度,抗压能力较差,操作能力较差不能胜任技术工作,同时女性感情脆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情绪化。更重要的是在很多理工科领域,确实更适合男性的思维方式。
二、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斥分析
社会排斥最初被用来研究贫困群体,随着研究的广泛性不断提高,社会排斥理论也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英国政府的“社会排斥部”给社会排斥下了如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总体来讲,社会排斥是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社会排斥”是当前弱势群体研究方面的一种新取向,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借鉴社会排斥的概念来分析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排斥
中国流传上千年的“男尊女卑”传统思想还存在,社会强调女性应同时扮演好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当女性不能平衡两种角色时,就会遭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指责,双重压力致使很多女性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社会对于女性的这种带有理想期待的、不公正的、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的偏见和价值理念,致使女性对于职业成功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也使用人单位惧怕女性承担家庭责任过多而影响正常工作。在我们对本校工科女生所做的调查中显示,98%以上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职场上的女性必须自信”;95.6%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家庭中的女性必须自立”;但也有55%左右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家庭美满才是女性的成功”;近13%的女生对于“女性必须在经济上独立”持一般或较不同意的态度。可见长期以来国民在观念上的偏差对于新时期的女大学生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资本排斥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成为新的弱势群体,随之导致不能平等的分享社会资本。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与生俱来的——即生育问题和出差成本问题。受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使,女性员工的生育问题成为用人单位最大的顾虑之一,加之“二胎”新政的出台,更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甚至有些考上研究生的女生表示,研究生期间一定要结婚生子,不然肯定会影响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
(三)劳动力市场排斥
劳动力市场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员工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劳动力市场更加欢迎可以集中精力为企业工作时间更长的男生,即便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为女生提供的职位通常比男生的职位薪资低,女生在职位升迁方面的优势也低于男生,尤其是工科类的岗位更为明显。女性员工达到一定年龄就必然会结婚生子、哺育子女、照顾家庭,势必影响正常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有不少女性为了家庭和孩子,暂别职场做起“全职太太”。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才重新返回职场。随之而来的还有孩子的接送问题、适应问题、健康问题等,必将成为女性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一大障碍。在接受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能够接受起薪在1500-3000之间的占52.2%,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大学生对于薪水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明显的自信心不足。
(四)个体排斥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个体排斥源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可以理解的是,普通家庭培养一位大学生的成本较高,随着物价的上涨,平均每年5400左右的学费,1200元的住宿费,每月近千元生活费,初步估算培养一名女大学生的成本在七到八万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长这份付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很难对自己做出准确定位。在接受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于国企和外企的占总数的73.9%;定位于公务员或者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仅为20.3%,另有5.8%的工科女大學生对职业定位并不清楚或根本没有考虑过此问题。而就业中她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前五名分别是:就业地域、发展空间、收入、福利待遇和行业发展前景。由此可见,过分的关注就业地域、收入和福利待遇的高低,恰恰与用人单位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冲突。盲目的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追求福利待遇好、收入高,使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 三、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对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平等意识教育
政府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降低文化排斥,积极营造和强化男女平等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和提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氛围,打破“妇女是家庭主妇”、“女子不如男”的传统观念,鼓励男女共同分担家务,女性更应该经济独立,女子也可以从事工程师、企业管理者等传统的被男人统治的职业。
(二)完善制度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大学生创业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靠过硬专业技术、超前的营销手段或者个人兴趣爱好,走上资助创业的道路。调查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综合素质、性别、毕业院校、容貌和专业能力。而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是主要影响因素的仅为4.3%。某高校曾面向全国22所高校在校生和应往届毕业生做过调查,63.4%的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男生创业意愿更强,女生创业能力更强。可见人数之多、比例之大,从一个侧面敦促有关部门应尽快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以降低女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排斥。以天津市为例,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本市在注册登记、税收减免、融资和贷款、场地租赁、社会保障支持、创业服务等多方面均出台了支持政策并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呼吁政府普遍建立生育保险机制和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制”的创业优惠政策。
(三)以高校為依托,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是工科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承载着帮助大学生重塑就业观的重要任务。应尽早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涯规划,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和修订专业和课程设计、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女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为女大学生开设关于求职技巧、求职礼仪、求知心理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开阔眼界,增强求职信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女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或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对女大学生创业实施指导和服务。
(四)加强关爱与辅导,降低个体排斥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加强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关爱与心理辅导,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压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引导工科女大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有效的自我调控,积极适应环境,正确面对择业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就业中展现最优秀的自己,降低个体排斥。总之,做为一名工科女大学生,她们理性、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善于人际关系协调,应抓住一切机会施展特长、主动参与竞争,才能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
2014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突破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即将到来的2015届毕业生更是逼近750万,随着高校扩招和用人岗位的逐渐饱和,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中天人力2014年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女性求职相较于男性明显处于弱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改观。劳动力市场不仅没有向女大学生提供与男大学生同等的就业机会,而且在岗位层次、工资待遇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兼有管、文、法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少数女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能够成功找到单位并顺利签约,她们大多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立项,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大部分女生在毕业离校后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更有甚者,毕业一年先后做过三份不同的工作。有的女大学生在毕业的最初两三年不停的报考公务员、事业编等体制内岗位,但最终也未能达成心愿。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企业招人“宁选武大郎,不找穆桂英”。女大学生就业难,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对本校工科女大学生做的调查中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就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2014年浙江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虽然事件原告不是工科女大学生,但她的胜诉第一次正式地、以判决的形式确认了用人单位招聘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并予以赔偿。它具有标志性作用:一是给用人单位以警示,二是给应聘中遭遇不公的人一种鼓励。当每一个受歧视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促进全社会更公平公正。
工科女大学生之所以不受用人单位的亲睐,一方面是身体原因不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强度,抗压能力较差,操作能力较差不能胜任技术工作,同时女性感情脆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情绪化。更重要的是在很多理工科领域,确实更适合男性的思维方式。
二、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斥分析
社会排斥最初被用来研究贫困群体,随着研究的广泛性不断提高,社会排斥理论也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英国政府的“社会排斥部”给社会排斥下了如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总体来讲,社会排斥是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社会排斥”是当前弱势群体研究方面的一种新取向,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借鉴社会排斥的概念来分析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排斥
中国流传上千年的“男尊女卑”传统思想还存在,社会强调女性应同时扮演好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当女性不能平衡两种角色时,就会遭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指责,双重压力致使很多女性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社会对于女性的这种带有理想期待的、不公正的、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的偏见和价值理念,致使女性对于职业成功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也使用人单位惧怕女性承担家庭责任过多而影响正常工作。在我们对本校工科女生所做的调查中显示,98%以上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职场上的女性必须自信”;95.6%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家庭中的女性必须自立”;但也有55%左右的女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家庭美满才是女性的成功”;近13%的女生对于“女性必须在经济上独立”持一般或较不同意的态度。可见长期以来国民在观念上的偏差对于新时期的女大学生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资本排斥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成为新的弱势群体,随之导致不能平等的分享社会资本。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与生俱来的——即生育问题和出差成本问题。受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使,女性员工的生育问题成为用人单位最大的顾虑之一,加之“二胎”新政的出台,更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甚至有些考上研究生的女生表示,研究生期间一定要结婚生子,不然肯定会影响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
(三)劳动力市场排斥
劳动力市场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员工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劳动力市场更加欢迎可以集中精力为企业工作时间更长的男生,即便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为女生提供的职位通常比男生的职位薪资低,女生在职位升迁方面的优势也低于男生,尤其是工科类的岗位更为明显。女性员工达到一定年龄就必然会结婚生子、哺育子女、照顾家庭,势必影响正常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有不少女性为了家庭和孩子,暂别职场做起“全职太太”。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才重新返回职场。随之而来的还有孩子的接送问题、适应问题、健康问题等,必将成为女性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一大障碍。在接受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能够接受起薪在1500-3000之间的占52.2%,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大学生对于薪水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明显的自信心不足。
(四)个体排斥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个体排斥源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可以理解的是,普通家庭培养一位大学生的成本较高,随着物价的上涨,平均每年5400左右的学费,1200元的住宿费,每月近千元生活费,初步估算培养一名女大学生的成本在七到八万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长这份付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很难对自己做出准确定位。在接受调查的工科女大学生中,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于国企和外企的占总数的73.9%;定位于公务员或者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仅为20.3%,另有5.8%的工科女大學生对职业定位并不清楚或根本没有考虑过此问题。而就业中她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前五名分别是:就业地域、发展空间、收入、福利待遇和行业发展前景。由此可见,过分的关注就业地域、收入和福利待遇的高低,恰恰与用人单位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冲突。盲目的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追求福利待遇好、收入高,使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女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 三、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对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平等意识教育
政府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降低文化排斥,积极营造和强化男女平等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和提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氛围,打破“妇女是家庭主妇”、“女子不如男”的传统观念,鼓励男女共同分担家务,女性更应该经济独立,女子也可以从事工程师、企业管理者等传统的被男人统治的职业。
(二)完善制度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大学生创业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靠过硬专业技术、超前的营销手段或者个人兴趣爱好,走上资助创业的道路。调查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综合素质、性别、毕业院校、容貌和专业能力。而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是主要影响因素的仅为4.3%。某高校曾面向全国22所高校在校生和应往届毕业生做过调查,63.4%的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男生创业意愿更强,女生创业能力更强。可见人数之多、比例之大,从一个侧面敦促有关部门应尽快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以降低女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排斥。以天津市为例,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本市在注册登记、税收减免、融资和贷款、场地租赁、社会保障支持、创业服务等多方面均出台了支持政策并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呼吁政府普遍建立生育保险机制和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制”的创业优惠政策。
(三)以高校為依托,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是工科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承载着帮助大学生重塑就业观的重要任务。应尽早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涯规划,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和修订专业和课程设计、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女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为女大学生开设关于求职技巧、求职礼仪、求知心理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开阔眼界,增强求职信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女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或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对女大学生创业实施指导和服务。
(四)加强关爱与辅导,降低个体排斥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加强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关爱与心理辅导,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压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引导工科女大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有效的自我调控,积极适应环境,正确面对择业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就业中展现最优秀的自己,降低个体排斥。总之,做为一名工科女大学生,她们理性、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善于人际关系协调,应抓住一切机会施展特长、主动参与竞争,才能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