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又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问题。本文将从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新建本科院校怎样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三方面论述新建本科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问题。由于该类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师资力量弱、设备条件差、区域位置偏离中心城市等特点,部分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与失衡,无法客观评价自我、认识与适应社会,心理问题与障碍比较明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和手段,既实现对师生物质生活的关怀,也实现对师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大学生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得大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造就和养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实现“育人为先、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新建本科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
心理教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关系密切相互统一。都属于人的意识形态,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一方面,思想对心理起决定性的作用,决定和支配着心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心理影响和制约着思想,健康积极的心理促进良好高尚的思想形成。两者的最终价值目标一致,都是学校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达到对学生健康完善人格的塑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从而适应时代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情感到个性,既有针对性又具说服力地做好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两者的结合还能启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利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改变和拓展自身的思维与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比拟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各国文化之间相互的交融,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受到的影响尤为深刻。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非常渴望成功,并认为成功就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首要标志。但是,当他们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而无法得到解决时,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走向极端,甚至有的大学生产生自杀、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和思考。然而,在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偏重于学生的思想、身体、科学、文化、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情感教育、角色转变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没有作为一项必要的内容予以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则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合社会化的思想和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性。
三、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从客观上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使教育者易于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脉搏,易于找到受教育者的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的最佳结合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学生的行为倾向,防忠于未然,有效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或升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中,尤其是德育课。或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女性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公共选修课,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把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列为重要内容来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对那些不愿去找心理咨询机构而又有需求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多开展一些科普性的讲座等措施外,还要扩大校园宣传力度,比如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等系列活动。或通过学校的校报、校广播站、校电台、校园广告等校园媒介营造气氛,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追求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工作中既要开展对“思想政治”的研究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通过加大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问题。由于该类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师资力量弱、设备条件差、区域位置偏离中心城市等特点,部分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与失衡,无法客观评价自我、认识与适应社会,心理问题与障碍比较明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和手段,既实现对师生物质生活的关怀,也实现对师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大学生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得大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造就和养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实现“育人为先、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新建本科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
心理教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关系密切相互统一。都属于人的意识形态,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一方面,思想对心理起决定性的作用,决定和支配着心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心理影响和制约着思想,健康积极的心理促进良好高尚的思想形成。两者的最终价值目标一致,都是学校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达到对学生健康完善人格的塑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从而适应时代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情感到个性,既有针对性又具说服力地做好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两者的结合还能启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利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改变和拓展自身的思维与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比拟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各国文化之间相互的交融,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受到的影响尤为深刻。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非常渴望成功,并认为成功就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首要标志。但是,当他们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而无法得到解决时,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走向极端,甚至有的大学生产生自杀、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和思考。然而,在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偏重于学生的思想、身体、科学、文化、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情感教育、角色转变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没有作为一项必要的内容予以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则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合社会化的思想和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性。
三、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从客观上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使教育者易于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脉搏,易于找到受教育者的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的最佳结合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学生的行为倾向,防忠于未然,有效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或升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中,尤其是德育课。或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女性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公共选修课,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把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列为重要内容来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对那些不愿去找心理咨询机构而又有需求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多开展一些科普性的讲座等措施外,还要扩大校园宣传力度,比如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等系列活动。或通过学校的校报、校广播站、校电台、校园广告等校园媒介营造气氛,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追求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工作中既要开展对“思想政治”的研究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通过加大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