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种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它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然而,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了。对自己,得过且过而不思进取者有之;对家庭,一味索取而淡薄孝心者有之;对他人,敷衍了事而淡漠诚信者有之;对集体,强调个人自由而不讲基本规则者有之;对社会,埋怨无奈而不愿奉献者有之。没有责任,就会放弃现在;忽略责任,就会贻误机会;背弃责任,就会埋没事业。由此可见,忽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教师就会愧对良心和使命。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首先,在组织课堂时教师要树立全体意识,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尽最大努力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教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这样,才有望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
  其次,应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把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与获得情感体验为主,这就要求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点拨和引导,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体验与自我价值观,能动地去认识知识,并改造知识,内化知识,形成富自己的有个体特征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有滋有味,有活力,有生命。于是,知识的学习便可以超越认知的范畴而达到影响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发展与提高,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再次,教师要注意活化知识,做好知识的载体。教材上的知识往往是硬邦邦的“死知识”,学生很难对之保持长久的兴趣,因此,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去活化知识,使得教材中“死”的知识变为课堂上生动、活泼、形象、充满生命力的“活”知识,也即创造富有教师个性特征的鲜活的知识。这种饱含教师情感和生命力的知识,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更强的刺激,因而也会对那些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产生作用,激发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完全放下师者的架子,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共同创设课堂情境,共同体验学习过程,必要时还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挑战意识、责任意识都会得到加强,进而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乐意积极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自然会逐渐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纵上所述,课堂教学要顺利地完成既定目标,进而使每一位坐在课堂里的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教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树立面对全体学生的意识,大力增强课堂的交流与合作,合理地内化并活化知识,建立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他文献
飒爽的秋风,扬起地上的烟尘,飘飘落落,起起伏伏。路灯无精打采的亮着,昏黄的灯光更让这一切显得死寂。夜幕降临,深黄的天空中挂上了几颗星星,风依旧吹。  路边是一颗柏杨树,树上还有几片枯黄的叶子,风一吹,飒飒的响,有几分清脆,但更多的是悲哀,我苦笑,这不过是无情的世界对叶临终前的葬礼。  世界这么冷漠,我感觉黑暗在慢慢将我吞噬。挫折、逆境,生活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坎坷?面对生活的重压,我喘不过气来。  看
期刊
山歌进课堂的方法和手段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渠道,山歌补充了语文教学内容,调节了课堂的教学品味。我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山歌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山歌概括文章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作者思路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率和支配全文的作用。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意思,就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因此写文章要中心明确、集中、深刻;阅
期刊
有心理学研究的的资料表明7―10岁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所以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上课分心、好动、听讲不认真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的集中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及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极其重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
期刊
中学传统文化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了解决当今中学传统文化教学中文化积累“高耗低效”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课文中内涵的文化精神内容散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归纳梳理,让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其便于储存记忆,便于提取应用,长此以往,积淀为一种文化素养底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积累与语文学习双丰收。  几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发觉大多教师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三中心模式,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学生接
期刊
成语是熟语的一类,它定意定型、言简意赅、风格高雅,是汉语词汇的精华,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一般除了专题考查外,字音、字形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跟着成语走呢?  一、弄懂词义——明明白白我的心  成语的意义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固定性,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的简单叠加组合。辨析成语的
期刊
“老师,黛玉教香菱学诗时说的‘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什么是平仄?虚实相对又是什么?”  “老师,香菱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作立意?‘不以词害意’又是什么?”  “报告老师,香菱所作的这三首诗我怎么就分不出好坏来,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胡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金陵十二钗吗?”  ……  在例行的预习时间,同学们对《香菱学诗》的疑问如漫天飞雪般夹着劲风劈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
期刊
一、语文创新阅读策略的概念  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对书面知识进行回顾,对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进行预习,一、让学生更好的抛弃以前的、不好的,从而有效的收集合理的,有创造性的,可以更好的认识世界,扩散思维,从而更好的对待美的理解;二、让学生更好的养成阅读的能力与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使老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与实施。  二、创新阅读的必要及高效阅
期刊
无论是泛读还是精读,还是应在新课标精义精神指引下,指导学生重拾那些优秀的传统的阅读方法:  第一、读书要有选择,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悠悠历史长河中,读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记,成为人类文明的“亮色”。高尔基曾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阅读文化经典对学生来说能积累素材、涵养心灵、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字表
期刊
每次大考过后,总有学生后悔不已,因为有些失分太不应该了。高考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以后,在这一阶段除讲求复习的科学性和方法外,考生还要积累考试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考试心理的自我修复,才能把非智力失分减少到最低线。那么,如何减少非智力失分呢?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  适度的心理压力是动力,但压力过大,有时出现思维空白,就不利于高考了。应该消除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高考。从现在起,把平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