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课堂导入的有效展开,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教师课堂有效设问。但课前预习的有效开展,不能离开对以下几个环节的关注:和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教师从思想上应真正重视课前预習的地位与价值,教师应灵活设计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形式,有效的课前预习,还应抓住预习反馈。
关键词:学生兴趣;有效的课前预习;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习惯
任何课堂的教学,若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就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并能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旨在提高学生道德、法律及社会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更是如此。不过正像古语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品德课课前预习也是众多思想品德教师所关注、所思考的,但实际上课前预习的开展并不是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教师认为由于思想品德课独特鲜明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的个性特征,学生本身的层次不同,理解程度也不同,在布置预习以后众多学生并不会真正的执行,有的甚至连怎么预习也不清楚,里面的案例、漫画对他们而言有点像故事会,看看而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益,有浪费时间之嫌;其次,有些教师也不提倡课前预习,因为他们认为学生预习并不能有效促进教学互动,因而试图通过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鲜感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次,有些教师并不反对课前预习的开展,但面对不少来自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压力,对布置课前预习失去必要的信心,因而只注重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并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精心授课。可一旦遇到本课教学内容重、难点多,或者由于活动形式太多不能有效控制,这些活动形式就会以匆匆收场结束,并不时出现这些类似的话语:“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到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场辩论就到这里……”等。这样的结局,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那么,到底课前预习的魅力有多神奇呢?以下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一、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整个课程编排中、课时少,这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链接上不足。另外,众多学生在思想上放松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不少学生因而缺乏学习热情。此时,如果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正确引导,虽然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能力、习惯、爱好、兴趣以及学习基础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在课前预习中的效果差异,但学习心理的调整必然促进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充沛的精力对待每一节课。
二、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课堂导入的有效展开
有古诗这样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确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思想品德课导入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如果在课前能注重课前预习的有效开展,就能避免前面现状中所反映的匆匆过场的活动所造成的缺失,让课程知识更深、更长久地留在学生脑子里。正如市场上各类广告一样,当顾客对产品的成分、功效、价格等的事先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给这类产品销售减轻了压力、增加了潜在的客户群体。
三、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教师课堂有效设问和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
受课程时间及学生自身能力限制,教师的教学互动过程极容易发生,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理解其内容而产生无话可说、无法准确参与的尴尬局面,或者虽然有话可说却无法弄清教材真正的意图而随意发言造成混乱局面。比如说,如果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程中有这么一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事先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教师的设问和教学互动效果必然会遇到障碍,而单纯的讲解更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对尊老爱幼的深刻记忆。
显而易见,课前预习为思想品德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有力的配合,促成思想品德课德育理念的实现。但课前预习的有效开展,不能离开对以下几个环节的关注:
1.教師从思想上应真正重视课前预习的地位与价值
新课改更加注重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课本知识,关心时政,参与时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从意识中主动摒弃像“课后有几个学生会去翻看课本?”“布置预习、布置作业又有几个学生会真正去做?”“课堂上都看他们没精打采,还指望课前?”等等无奈、自嘲言语,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去战胜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面临的不利因素。
2.教师应灵活设计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学校实际,或最近的国内外时政,灵活给学生提出需要课前预习完成的任务。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关《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知识点时,笔者分别设计了一份表格,如下:
这类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前预习任务的提出应依据班级学生个性和心理特点、理解力强弱、记忆力强弱、兴趣范围而有所差异,题量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应有所不同,盲目的、千篇一律的课前预习布置必然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实际效果。
3.有效的课前预习,还应抓住预习反馈
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并最终提高教学实效。课前预习是否能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和整理。通过预习反馈,教师能及时修正预习任务的情境创设、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必须正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存在,作为教师应正确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感知世界、理性地认识世界。而思想品德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即课前预习无疑是一支“奇兵劲旅”,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富有个性色彩的自我感悟和过程体验中,有力地扫清了学习障碍,搭建起了新旧知识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距离,培养了必要的学习能力,也促成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理念目标的实践。
关键词:学生兴趣;有效的课前预习;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习惯
任何课堂的教学,若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就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并能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旨在提高学生道德、法律及社会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更是如此。不过正像古语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品德课课前预习也是众多思想品德教师所关注、所思考的,但实际上课前预习的开展并不是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教师认为由于思想品德课独特鲜明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的个性特征,学生本身的层次不同,理解程度也不同,在布置预习以后众多学生并不会真正的执行,有的甚至连怎么预习也不清楚,里面的案例、漫画对他们而言有点像故事会,看看而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益,有浪费时间之嫌;其次,有些教师也不提倡课前预习,因为他们认为学生预习并不能有效促进教学互动,因而试图通过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鲜感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次,有些教师并不反对课前预习的开展,但面对不少来自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压力,对布置课前预习失去必要的信心,因而只注重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并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精心授课。可一旦遇到本课教学内容重、难点多,或者由于活动形式太多不能有效控制,这些活动形式就会以匆匆收场结束,并不时出现这些类似的话语:“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到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场辩论就到这里……”等。这样的结局,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那么,到底课前预习的魅力有多神奇呢?以下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一、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整个课程编排中、课时少,这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链接上不足。另外,众多学生在思想上放松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不少学生因而缺乏学习热情。此时,如果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正确引导,虽然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能力、习惯、爱好、兴趣以及学习基础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在课前预习中的效果差异,但学习心理的调整必然促进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充沛的精力对待每一节课。
二、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课堂导入的有效展开
有古诗这样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确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思想品德课导入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如果在课前能注重课前预习的有效开展,就能避免前面现状中所反映的匆匆过场的活动所造成的缺失,让课程知识更深、更长久地留在学生脑子里。正如市场上各类广告一样,当顾客对产品的成分、功效、价格等的事先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给这类产品销售减轻了压力、增加了潜在的客户群体。
三、课前预习有助于促进教师课堂有效设问和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
受课程时间及学生自身能力限制,教师的教学互动过程极容易发生,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理解其内容而产生无话可说、无法准确参与的尴尬局面,或者虽然有话可说却无法弄清教材真正的意图而随意发言造成混乱局面。比如说,如果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程中有这么一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事先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教师的设问和教学互动效果必然会遇到障碍,而单纯的讲解更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对尊老爱幼的深刻记忆。
显而易见,课前预习为思想品德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有力的配合,促成思想品德课德育理念的实现。但课前预习的有效开展,不能离开对以下几个环节的关注:
1.教師从思想上应真正重视课前预习的地位与价值
新课改更加注重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课本知识,关心时政,参与时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从意识中主动摒弃像“课后有几个学生会去翻看课本?”“布置预习、布置作业又有几个学生会真正去做?”“课堂上都看他们没精打采,还指望课前?”等等无奈、自嘲言语,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去战胜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面临的不利因素。
2.教师应灵活设计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学校实际,或最近的国内外时政,灵活给学生提出需要课前预习完成的任务。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关《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知识点时,笔者分别设计了一份表格,如下:
这类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前预习任务的提出应依据班级学生个性和心理特点、理解力强弱、记忆力强弱、兴趣范围而有所差异,题量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应有所不同,盲目的、千篇一律的课前预习布置必然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实际效果。
3.有效的课前预习,还应抓住预习反馈
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并最终提高教学实效。课前预习是否能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和整理。通过预习反馈,教师能及时修正预习任务的情境创设、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必须正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存在,作为教师应正确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感知世界、理性地认识世界。而思想品德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即课前预习无疑是一支“奇兵劲旅”,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富有个性色彩的自我感悟和过程体验中,有力地扫清了学习障碍,搭建起了新旧知识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距离,培养了必要的学习能力,也促成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理念目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