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不能忘记,张大千对敦煌艺术所作的贡献。大千先生在敦煌面壁三年,把敦煌艺术带回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同时,他也是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重要推手。1941年10月,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视察敦煌。他专门去莫高窟,看望了老友张大千。两位美髯公在大佛脚下促膝夜谈,直接促成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国宝抢救行动。张大千建议,于右任返回重庆后,立即给国民政府提交建议案。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以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弘扬敦煌石窟艺术。1943年6月,国民政府批准了于右任的议案。1944年元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并请法国归来的画家常书鸿任所长。
于右任,这位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民国美髯公,不仅是国民政府的权重人物,更是一位毫不逊色张大千的艺术宗师。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两位是王羲之、颜真卿)。他名伯循,字右任。台湾李敖先生与于右任曾有交往。据他解释:于右任的“右任”,实为“右衽”、与“左衽”相对;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中华民族、大汉民族或中原地区的人。古代衣服多为交领斜襟。中原人尚右,习惯衣襟右掩,称“右衽”;少数民族尚左,衣襟左掩,为“左衽”。《论语·宪问》中,孔子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即,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衣服了。
1879年,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自小家境贫寒,他的生母赵氏是插着草标买回家里的。在他2岁时,母亲病逝。当时他的父亲在四川打工,幼小的娃儿由二伯母房氏代为抚养。伯母带他如己出,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娘家过活。6岁时,伯母把他送到名儒毛班香老先生的私塾学习。成年后,于右任在《怀恩记》中写道:“伯母督课每夜必至三鼓,我偶有过失,或听到我在学校嬉戏,常数日不欢”。每年清明节,伯母都带着他回乡扫墓,在生母墓前哭着说,孩子几岁了,读了什么书。每当此时,于右任都“闻声悲痛,读书不敢不勤”。父亲也对他寄予厚望,从外地抄书文寄回家;返乡后,更是言传身教。于右任曾回忆:“我白天上学,晚间回家温习,父子常读书至深夜,相互背诵。我向先严背书时,必先一揖。先严向我背书时,亦作揖为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加上个人用功,于右任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随后他到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求学,受教于刘古愚,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19岁时,他参加岁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1902年,他考中举人。在清朝考上举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下一步有可能就是甲辰科的进士,但他认为清朝应该被推翻。1903年,于右任自编并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1904年,他被清廷通缉,遂亡命到上海,人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公学读书。此后,他走上了民主救国之路,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为宣传民主革命,他创办了《冲州日报》。该报一出,世人即谓之“炸弹”。此后,他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清政府对《民呼日报》发表抨击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文章恨之入骨,扬言要挖掉负责人的眼睛,随后于右任被捕。但他并未屈服,出狱后创办新报,改“呼”为“吁”。“吁”少掉两点,就是象征哪怕双眼被挖,也要为民吁天。他不仅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筹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时,他被称作“复旦公学的孝子”。1922年,他又创办了上海大学。1932年,他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国民党元老级重臣,于右任最早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的著名论断。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重庆谈判期间,二人再次见面,畅谈诗词,惺惺相惜。身为诗人,他一生作诗近九百首。但论艺术领域成就最大的,还是其书法。身为举人,他各种书体兼善,草书更是冠绝当世。据于右任《牧羊儿自述》一文所言,启蒙时代,他就喜冢旁碑碣镌刻文字。碑碣书体刀刻斧凿的雄浑和岁月剥蚀的漫漶,深深打动了他。入私塾后,受到偏好“二王”、赵孟頫等书体的师长们影响,他开始学写帖书。自清代乾嘉学派学术之风发端,尊崇考据、搜集钩沉之风盛行。由于对小学、金石、训诂等方面治学的勃兴,清中期便对碑学书法抬高重视。晚清积贫积弱,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将碑学尚武阳刚之风再次抬高,扬碑抑帖偏好更盛,碑学书法如日中天。在书学大环境的薰染下,魏碑见棱见角、气象开张的精神又迎合于右任的天性。成年后的于右任对魏碑书法颇下苦功。他曾临过为数可观的北魏楷书石刻;也曾四处收集求购六朝碑石墓志等书法遗存,反复揣摩研读。
有了帖学基底,再经过视野的开阔和碑学的苦功,他的书风大为改观。于右任创作的《邹容墓表》、《张清和墓志铭》作品,已经明显看出来自碑学硬朗、庄重、凌厉的味道。“点”、“撇”、“捺”、“钩”,更像是刀刻斧凿过的痕迹。受当时著名书法家王世镗的直接影响,于右任把兴趣点又转移到了草书。此后余生,他积极投身到草书创作和探究草书活水源头的实践中。从草书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章草、今草、狂草三个阶段,中间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进化过程。虽然在学术上存在纷争,但一般认同中国文字史与中国书法史并行不悖。草书自汉初始,虽然为便捷书写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急就而草创,但并非胡乱为之。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和约定俗成的过程,到了东汉的张芝,写法逐渐统一,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草书之草法,换言之,就是草书文字简化的办法。虽然草法早已有了法度,但民间仍然存在各自为政、多有歧义的现象。但凡交流,都要有同一标准,好识别、能看懂、易传播,此为文字构成的硬性标准。全世界唯有中国,把文字既用于交流和表达,又拓展到艺术与审美。给草书创立同一标准,对其传承与发展,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于右任自1929年始,即从事历代草书研究。1932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并创办《草书月刊》。在学术探究中,他逐渐归纳出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对应的规律性符号。这些符号,缕清了草书衍化的脉络,畅通了草书形成与准确书写的渠道。继而,于右任又做多方面准备,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书法名家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参考的书法家约有一百五十多位,上自汉代崔瑗、张芝,三国时期曹魏钟繇、吴国皇象,西晋索靖,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南朝智永,唐代欧阳询、孙过庭、虞世南、颜真卿、怀素、张旭……下至民国王世镗。参考的书法作品有历代62个版本的《千字文》、《急就章》、《月仪帖》、《兰亭序》、《十七帖》、《书谱》……到民国时期出土的《楼兰文字》、《流沙坠简》,甚至日本的《书道全集》,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台湾刘延涛先生在《标准草书千字文》第二次印本跋语中说:“当年社中同仁,一灯对座,每得一字一解,逐一呈清右公主裁,此状历历在目前……”。于右任一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诗文满怀激荡着,一颗不可言状的忧思爱国之心。晚清至民国,列强侵略,战乱频仍,国力衰微,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危如累卵、风雨飘摇。倘若他只求个人艺术境界的高标,大可不必辛苦到“夜夜泪”。于右任始终把民族和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他曾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辛苦集成的《标准草书千字文》,“解开了草书古今难传之谜,揭示了草书制作与普及的秘诀”。该书问世,是草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壮举,也是中国文字学研究上的伟大创造;更是中国书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的初衷,纯然是一片爱国丹心。他是从文字学角度考量进行的改革。他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字通行两种书体。即,印刷体和手写体。手写体易写也易学,如果我国也如此效仿普及,势必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于右任认为草书是最简化和科学的“简体字”,如果把标准草书全面推广,对振兴中华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遗憾的是,“七七事变”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战乱,将他改革中国文字的壮志付诸东流。在学术界,存有一争议:认为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与艺术上的自由表达是一对矛盾。实则不然也。草书之“标准”与艺术之“百家争鸣”,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二者属于完全不相交的两个命题。前者之“标准”,是指符号结体和构成上的规范、是文字符号辨析和识别的标准、是一种契约或约定的秩序;后者的“百家争鸣”或“百花齐放”,是艺术创作层面上的自由和自我表达。倘若背离准确传递文字“符号层面”的意义,便随心所欲地搞“创作自由”,势必破坏文字最初始和最基础的功能。亦即,没有文字最基本和最普世的秩序与意义,妄谈艺术层面上的自由与创新。1949年,于右任被迫跟随国民党退居台湾,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及女儿留在了大陆。从此天各一方。于老在台湾生活的15年里,朝朝暮暮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渴望祖国统一。去世头两年,于右任抑郁伤感,哀不自胜,遂作悲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歌以情为笔、以血为墨,抒写先生思乡之苦,忧国之心。闻者涕零也。
有人评价民国政治人物,受到国共两党一并尊重的长者,唯有孙中山和于右任。他们都是彪炳青史的百世楷模。于右任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诗人、报人、政论家、教育家、书法家、爱国志士。孙中山赞其:“先生一枝笔,胜过十万毛瑟枪”。他也是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1964年,于右任逝世于台湾。他一生没有置办恒产,所有收入捐给家乡办学和慈善事业。人们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仅有一只铁箱,里面是借据和欠条。晚年,他连看牙医的钱都没有。弥留之际,他先伸出一个手指,而后伸出三个。无论身边人如何解释,他均摇头。多年后,其老友柳亚子,忽然想起他家乡的老宅,诗人漫吟:“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这位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民国美髯公,不仅是国民政府的权重人物,更是一位毫不逊色张大千的艺术宗师。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两位是王羲之、颜真卿)。他名伯循,字右任。台湾李敖先生与于右任曾有交往。据他解释:于右任的“右任”,实为“右衽”、与“左衽”相对;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中华民族、大汉民族或中原地区的人。古代衣服多为交领斜襟。中原人尚右,习惯衣襟右掩,称“右衽”;少数民族尚左,衣襟左掩,为“左衽”。《论语·宪问》中,孔子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即,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衣服了。
1879年,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自小家境贫寒,他的生母赵氏是插着草标买回家里的。在他2岁时,母亲病逝。当时他的父亲在四川打工,幼小的娃儿由二伯母房氏代为抚养。伯母带他如己出,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娘家过活。6岁时,伯母把他送到名儒毛班香老先生的私塾学习。成年后,于右任在《怀恩记》中写道:“伯母督课每夜必至三鼓,我偶有过失,或听到我在学校嬉戏,常数日不欢”。每年清明节,伯母都带着他回乡扫墓,在生母墓前哭着说,孩子几岁了,读了什么书。每当此时,于右任都“闻声悲痛,读书不敢不勤”。父亲也对他寄予厚望,从外地抄书文寄回家;返乡后,更是言传身教。于右任曾回忆:“我白天上学,晚间回家温习,父子常读书至深夜,相互背诵。我向先严背书时,必先一揖。先严向我背书时,亦作揖为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加上个人用功,于右任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随后他到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求学,受教于刘古愚,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19岁时,他参加岁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1902年,他考中举人。在清朝考上举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下一步有可能就是甲辰科的进士,但他认为清朝应该被推翻。1903年,于右任自编并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1904年,他被清廷通缉,遂亡命到上海,人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公学读书。此后,他走上了民主救国之路,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为宣传民主革命,他创办了《冲州日报》。该报一出,世人即谓之“炸弹”。此后,他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清政府对《民呼日报》发表抨击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文章恨之入骨,扬言要挖掉负责人的眼睛,随后于右任被捕。但他并未屈服,出狱后创办新报,改“呼”为“吁”。“吁”少掉两点,就是象征哪怕双眼被挖,也要为民吁天。他不仅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筹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时,他被称作“复旦公学的孝子”。1922年,他又创办了上海大学。1932年,他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国民党元老级重臣,于右任最早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的著名论断。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重庆谈判期间,二人再次见面,畅谈诗词,惺惺相惜。身为诗人,他一生作诗近九百首。但论艺术领域成就最大的,还是其书法。身为举人,他各种书体兼善,草书更是冠绝当世。据于右任《牧羊儿自述》一文所言,启蒙时代,他就喜冢旁碑碣镌刻文字。碑碣书体刀刻斧凿的雄浑和岁月剥蚀的漫漶,深深打动了他。入私塾后,受到偏好“二王”、赵孟頫等书体的师长们影响,他开始学写帖书。自清代乾嘉学派学术之风发端,尊崇考据、搜集钩沉之风盛行。由于对小学、金石、训诂等方面治学的勃兴,清中期便对碑学书法抬高重视。晚清积贫积弱,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将碑学尚武阳刚之风再次抬高,扬碑抑帖偏好更盛,碑学书法如日中天。在书学大环境的薰染下,魏碑见棱见角、气象开张的精神又迎合于右任的天性。成年后的于右任对魏碑书法颇下苦功。他曾临过为数可观的北魏楷书石刻;也曾四处收集求购六朝碑石墓志等书法遗存,反复揣摩研读。
有了帖学基底,再经过视野的开阔和碑学的苦功,他的书风大为改观。于右任创作的《邹容墓表》、《张清和墓志铭》作品,已经明显看出来自碑学硬朗、庄重、凌厉的味道。“点”、“撇”、“捺”、“钩”,更像是刀刻斧凿过的痕迹。受当时著名书法家王世镗的直接影响,于右任把兴趣点又转移到了草书。此后余生,他积极投身到草书创作和探究草书活水源头的实践中。从草书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章草、今草、狂草三个阶段,中间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进化过程。虽然在学术上存在纷争,但一般认同中国文字史与中国书法史并行不悖。草书自汉初始,虽然为便捷书写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急就而草创,但并非胡乱为之。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和约定俗成的过程,到了东汉的张芝,写法逐渐统一,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草书之草法,换言之,就是草书文字简化的办法。虽然草法早已有了法度,但民间仍然存在各自为政、多有歧义的现象。但凡交流,都要有同一标准,好识别、能看懂、易传播,此为文字构成的硬性标准。全世界唯有中国,把文字既用于交流和表达,又拓展到艺术与审美。给草书创立同一标准,对其传承与发展,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于右任自1929年始,即从事历代草书研究。1932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并创办《草书月刊》。在学术探究中,他逐渐归纳出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对应的规律性符号。这些符号,缕清了草书衍化的脉络,畅通了草书形成与准确书写的渠道。继而,于右任又做多方面准备,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书法名家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参考的书法家约有一百五十多位,上自汉代崔瑗、张芝,三国时期曹魏钟繇、吴国皇象,西晋索靖,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南朝智永,唐代欧阳询、孙过庭、虞世南、颜真卿、怀素、张旭……下至民国王世镗。参考的书法作品有历代62个版本的《千字文》、《急就章》、《月仪帖》、《兰亭序》、《十七帖》、《书谱》……到民国时期出土的《楼兰文字》、《流沙坠简》,甚至日本的《书道全集》,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台湾刘延涛先生在《标准草书千字文》第二次印本跋语中说:“当年社中同仁,一灯对座,每得一字一解,逐一呈清右公主裁,此状历历在目前……”。于右任一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诗文满怀激荡着,一颗不可言状的忧思爱国之心。晚清至民国,列强侵略,战乱频仍,国力衰微,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危如累卵、风雨飘摇。倘若他只求个人艺术境界的高标,大可不必辛苦到“夜夜泪”。于右任始终把民族和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他曾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辛苦集成的《标准草书千字文》,“解开了草书古今难传之谜,揭示了草书制作与普及的秘诀”。该书问世,是草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壮举,也是中国文字学研究上的伟大创造;更是中国书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的初衷,纯然是一片爱国丹心。他是从文字学角度考量进行的改革。他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字通行两种书体。即,印刷体和手写体。手写体易写也易学,如果我国也如此效仿普及,势必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于右任认为草书是最简化和科学的“简体字”,如果把标准草书全面推广,对振兴中华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遗憾的是,“七七事变”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战乱,将他改革中国文字的壮志付诸东流。在学术界,存有一争议:认为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与艺术上的自由表达是一对矛盾。实则不然也。草书之“标准”与艺术之“百家争鸣”,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二者属于完全不相交的两个命题。前者之“标准”,是指符号结体和构成上的规范、是文字符号辨析和识别的标准、是一种契约或约定的秩序;后者的“百家争鸣”或“百花齐放”,是艺术创作层面上的自由和自我表达。倘若背离准确传递文字“符号层面”的意义,便随心所欲地搞“创作自由”,势必破坏文字最初始和最基础的功能。亦即,没有文字最基本和最普世的秩序与意义,妄谈艺术层面上的自由与创新。1949年,于右任被迫跟随国民党退居台湾,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及女儿留在了大陆。从此天各一方。于老在台湾生活的15年里,朝朝暮暮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渴望祖国统一。去世头两年,于右任抑郁伤感,哀不自胜,遂作悲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歌以情为笔、以血为墨,抒写先生思乡之苦,忧国之心。闻者涕零也。
有人评价民国政治人物,受到国共两党一并尊重的长者,唯有孙中山和于右任。他们都是彪炳青史的百世楷模。于右任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诗人、报人、政论家、教育家、书法家、爱国志士。孙中山赞其:“先生一枝笔,胜过十万毛瑟枪”。他也是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1964年,于右任逝世于台湾。他一生没有置办恒产,所有收入捐给家乡办学和慈善事业。人们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仅有一只铁箱,里面是借据和欠条。晚年,他连看牙医的钱都没有。弥留之际,他先伸出一个手指,而后伸出三个。无论身边人如何解释,他均摇头。多年后,其老友柳亚子,忽然想起他家乡的老宅,诗人漫吟:“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