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三者的互动衔接,才能促进幼小衔接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途径,方法。
近年来,随着幼儿入学年龄的降低,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如对孩子保持开放的教育态度,不去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强调发展孩子的个性等,这些做法虽然有好处,但我们也慢慢发现现在孩子较以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适应能力、坚持性等方面总体下降。加上大部分幼儿园还在进行以前传统的“幼小衔接”方式,很多小学在孩子入学后“一刀切”地进入小学化管理模式,弱化“小幼衔接”。家、园、校在教学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上缺少过渡,所以孩子入学后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大部分幼儿在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后会立刻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从而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减弱。这一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幼儿园、家长及小学的共同关注,大家都在为如何让孩子迈好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而做着各种努力。
本文就幼小衔接是“家、园、校”三方共同向幼儿靠拢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初步探索出了新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园、校的有效衔接途径
首先,在小学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及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一年级入学孩子的基本情况,并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表,掌握孩子入学的不适与困难;其次,在幼儿园新学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各年龄段家长的期望与诉求,困难和疑惑,介绍幼儿园的做法及努力的方向,并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配合及要求;最后,组织小学一年级教师代表、一年级家长代表、幼儿园大班家长代表、大班教师等召开“幼小衔接工作”调研会,通过相互介绍和交流,了解双方的教学任务、内容及特点等。大家提出了历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三方相互解答疑惑、分享经验,最终初步达成共识,并尝试相互调整教育方法、时间、内容形成三方教育合力。
二、家、园、校有效衔接的方法
1.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从实际出发,探索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新举措,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的融合渗透,切实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1)激发上学兴趣。通过戴红领巾、背小书包、“我要上小学了”家长开放活动、小学师生座谈、参观小学、毕业典礼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他们对即将升入小学的自豪感和好奇心。
(2)培养意识习惯。教师有意识地对幼儿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意识。注意在延长课时、减少游戏、加强时间观念等形式上向小学靠拢。
(3)主题活动创设。通过开展小班“我上幼儿园了”、中班“我长大了”、大班“我要上小学了”等系列主题活动,明确各年龄段的培养目标及内容,让幼儿平稳过渡。一是对大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二是创设生活体验区、阅读区、科学区、表演区、私密对话区等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三是制作离园纪念册、毕业海报、互赠礼物,珍惜同伴间的友谊,表达对老师和家长的谢意;四是布置“小学生一日活动”专题展,创设我要上小学的环境氛围,让幼儿体验、交流、讨论。
2.小学方面
以往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经常是幼儿园唱“主角”,小学的配合协调则被忽视,“幼小衔接”与“小幼衔接”应该是双向互动,才能真正达到衔接的目的。为了让园、校配合更加紧密,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小学校园,参观小学环境,熟悉一日活动,体验小学课堂,和小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联欢活动,与小学生和小学老师座谈交流、答疑解惑。同时,建议小学在知识容量上做些“减法”,在音体美的课程设置上做些“加法”,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些变化,在环境创设上多些童趣,在老师的教育态度上进行调整,更多与幼儿园接近,并建议小学组织教师来幼儿参观,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孩子们的现状和特点,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结合。
3.家长方面
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幼儿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幼儿兴趣的开发和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家长的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之后,家长与教师共同制订计划,为幼小衔接做适应性准备。一是幼儿园召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我要上小学了》等专题家长会,利用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宣传栏、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对接;二是家长为幼儿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时间;三是配合教师,要求孩子在家巩固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四是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准确把握自己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逐步掌握科学进行幼小衔接具体方法与途径,从而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走出以往的教育误区从而达成家园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幼小衔接工作涉及幼儿园、小学、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施,为家、园、校之间搭建了互动平台,实现了有效衔接,形成了教育合力,从而保障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园所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幼儿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永香(1968.3.25),女,汉族,河南省汤阴县人,本科,河南省鶴壁市实验幼儿园,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途径,方法。
近年来,随着幼儿入学年龄的降低,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如对孩子保持开放的教育态度,不去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强调发展孩子的个性等,这些做法虽然有好处,但我们也慢慢发现现在孩子较以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适应能力、坚持性等方面总体下降。加上大部分幼儿园还在进行以前传统的“幼小衔接”方式,很多小学在孩子入学后“一刀切”地进入小学化管理模式,弱化“小幼衔接”。家、园、校在教学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上缺少过渡,所以孩子入学后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大部分幼儿在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后会立刻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从而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减弱。这一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幼儿园、家长及小学的共同关注,大家都在为如何让孩子迈好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而做着各种努力。
本文就幼小衔接是“家、园、校”三方共同向幼儿靠拢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初步探索出了新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园、校的有效衔接途径
首先,在小学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及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一年级入学孩子的基本情况,并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表,掌握孩子入学的不适与困难;其次,在幼儿园新学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各年龄段家长的期望与诉求,困难和疑惑,介绍幼儿园的做法及努力的方向,并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配合及要求;最后,组织小学一年级教师代表、一年级家长代表、幼儿园大班家长代表、大班教师等召开“幼小衔接工作”调研会,通过相互介绍和交流,了解双方的教学任务、内容及特点等。大家提出了历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三方相互解答疑惑、分享经验,最终初步达成共识,并尝试相互调整教育方法、时间、内容形成三方教育合力。
二、家、园、校有效衔接的方法
1.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从实际出发,探索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新举措,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的融合渗透,切实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1)激发上学兴趣。通过戴红领巾、背小书包、“我要上小学了”家长开放活动、小学师生座谈、参观小学、毕业典礼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他们对即将升入小学的自豪感和好奇心。
(2)培养意识习惯。教师有意识地对幼儿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意识。注意在延长课时、减少游戏、加强时间观念等形式上向小学靠拢。
(3)主题活动创设。通过开展小班“我上幼儿园了”、中班“我长大了”、大班“我要上小学了”等系列主题活动,明确各年龄段的培养目标及内容,让幼儿平稳过渡。一是对大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二是创设生活体验区、阅读区、科学区、表演区、私密对话区等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三是制作离园纪念册、毕业海报、互赠礼物,珍惜同伴间的友谊,表达对老师和家长的谢意;四是布置“小学生一日活动”专题展,创设我要上小学的环境氛围,让幼儿体验、交流、讨论。
2.小学方面
以往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经常是幼儿园唱“主角”,小学的配合协调则被忽视,“幼小衔接”与“小幼衔接”应该是双向互动,才能真正达到衔接的目的。为了让园、校配合更加紧密,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小学校园,参观小学环境,熟悉一日活动,体验小学课堂,和小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联欢活动,与小学生和小学老师座谈交流、答疑解惑。同时,建议小学在知识容量上做些“减法”,在音体美的课程设置上做些“加法”,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些变化,在环境创设上多些童趣,在老师的教育态度上进行调整,更多与幼儿园接近,并建议小学组织教师来幼儿参观,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孩子们的现状和特点,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结合。
3.家长方面
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幼儿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幼儿兴趣的开发和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家长的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之后,家长与教师共同制订计划,为幼小衔接做适应性准备。一是幼儿园召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我要上小学了》等专题家长会,利用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宣传栏、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对接;二是家长为幼儿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时间;三是配合教师,要求孩子在家巩固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四是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准确把握自己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逐步掌握科学进行幼小衔接具体方法与途径,从而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走出以往的教育误区从而达成家园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幼小衔接工作涉及幼儿园、小学、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施,为家、园、校之间搭建了互动平台,实现了有效衔接,形成了教育合力,从而保障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园所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幼儿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永香(1968.3.25),女,汉族,河南省汤阴县人,本科,河南省鶴壁市实验幼儿园,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