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翻译学始于我国,标志着我国翻译学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为译学理论领域增添了全新的研究范式。社科类文本涉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文体多样,受众广泛,贴合生态翻译学整体关联、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大主要特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东方引进、学习了大量西方翻译理论,但中国乃至亚洲待需赢得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取得自己的话语权。2001年,我国胡庚申教授创立了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翻译学以新生态主义为理论主导,学术要务在于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目标在于以生态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统领观照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总而言之,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新生态主义理论视角综观和描述翻译的研究范式,力图做到译有所为。
一、生态翻译学特点
(一)整体关联
从生态翻译学的表述来看,借助生态学研究开展翻译学的整体性研究,强调以整体主义为视角,应用整体性研究方法。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顾名思义,就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众多要素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整体关联思维强调每一要素在完整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强调系统中每一要素活跃的意义。
生态学强调整体和关联,构成系统的各个成分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任一成分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动。因此,在翻译研究中不可孤立看待某一个体,也不可局限于某一相关利益者。运用整体关联思维进行研究,就需要关注每个系统中的每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联互动及整个系统的运作。在翻译理论中应用整体关联思维即是统筹协调译境、译本、 译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译者中心
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就如同译者对翻译系统的作用。生态翻译学肯定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能动作用,简言之即译者中心。译者中心又体现在两个层面:翻译实践中体现为译者主导,翻译伦理中体现为译者责任。
翻译一篇著作,译者首先要读懂原作,充分理解原文内涵,体会作者写作目的。随后,译者要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搜寻目标语中与原语关联性最大的表达,同时译者要考虑到原作的思想、审美、信息及风格。由此可见,翻译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译者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创造能力实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导地位。要想提高译文质量,就必须拓展译者自身的知识,提升译者自身的创造能力。在翻译行为层面的译者中心,进一步扩展到伦理层面,就表现为译者责任。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译者要清楚认识到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为原作、译文、作者、读者及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负责。责任感促使译者不断更新知识,进行高质量翻译,准确处理翻译生态环境的反馈。通过这种途径,译者才可以做到译有所为,才有希望真正影响到翻译生态环境的演变。
(三)适应选择
大自然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适应当下生态环境的物种,强化了适应能力好的物种。译者和译本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环境的选择,优胜法则就是适者生存。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呈现的大世界,也就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多方互联互动的结合。
翻译生态环境由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各要素交织而成,是翻译活动发生、存在、发展的各种自然的、人文的因素的总和。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翻译领域。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也影响了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同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对翻译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不同的译本适应着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这正是典籍复译及重译的意义所在,可以说翻译见证并且记录了世界的发展与变化。
二、社科类文本特点
(一)文体多样
社科类文本既不是单纯的科技性文本,也不是单纯的文学文本。一方面,社科类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类文本的科学严谨,常出现不同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一些作者会通过随笔等形式提出某个新的专业术语,还有一些作者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撰写社科类文本表达自己的学术意愿,同时带有一定的科普性质;另一方面,社科类文本语言兼具文学美感,文章可读性强。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高度评价《昆虫记》,这本科普作品将科学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从人文视角观察昆虫世界,用优美的文字再现自然世界,供人类获取知识、美感和思想启迪。由此窥见,社科类文本可以具有科普著作和文学经典的双重身份。类似的文本还有很多。社科类文本覆盖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译者拓宽知识面,统筹运用各类知识技能,译文行云流水,不失滋味,让读者在感受到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
(二)读者广泛
社科类文本受众广泛,可能的读者包括青少年、政府机关、学者等。青少年更倾向于欣赏文本语言,拓展科学视野,而政府机关更倾向于关注文本纪实和表达的意愿,从文本中窥探问题,及时调整政策。因此,社科类文本的翻译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读者。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科类文本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记录者的角色。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为国人打开了新视界,书中介绍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各类西方哲学思想,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前文所介绍的生态翻译学正是生长于这片思想沃土。严复翻译抱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探求自强救国之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严复没有选用异化策略,而是运用文言体,以迎合统治阶级阅读喜好,间接实现政治诉求。《天演论》的引入启蒙了无数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转化视角下的社科类文本翻译
生态翻译学重视多维统一,在翻译实践中具体操作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所著的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书中描绘了农场12个月不同的景象,充满对人与环境、美学和倫理的深思。接下来,本文结合A Sand County Almanac的翻译具体分析三维转化理论的应用。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双语文本转化。
例1.On the English heaths,reproduction of trees is inhibited by rabbits over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cropping partridges and pheasants.
译文:在英国的荒野上,随着人们大量捕杀鹧鸪和野鸡,野兔过度繁殖,抑制了树木的生长。
这句话体现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英文注重形合,多被动语态,连接紧密。中文注重意合,多流水小句,常常省略主语和逻辑连接词。翻译时,调整句子顺序,使行文连贯,对读者更友好。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关注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策略,在忠实文本的基础上聚焦文化的阐释与传递。
例2.There are no stags in the woods today like those on the walls of feudal castles.
译文:人们再也见不到与挂在封建城堡墙壁上的那些雄鹿一样雄壮健美的鹿了。
本句涉及欧洲狩猎文化。鹿头装饰风行于欧洲狩猎鼎盛的时期,猎人会取下猎物的头挂在墙上用以炫耀自己的狩猎成果。而后人们发现鹿角美观坚硬,鹿的数量又比较多,易于捕获,所以欧洲人喜爱用鹿头作装饰。
例3.It has made scarce in the hinterlands something once abundant on the back forty.
译文:曾经在自家农场随处可见的情景,如今即使在偏远地区也十分稀少。
the back forty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代表了农场的一份,其中涉及美国立法。18世纪60年代出台的《宅基法案》中,规定农民拥有160英亩土地。640英亩的土地均分为四部分,每部分160英亩,每个160英亩又均分为四份,每份40英亩:两份在前,两份在后。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关注译本是否体现了正确的交际意图。
例4.And now,to cap the pyramid of banalities,the trailer.
译文:如今,为了远离越来越俗气的热门旅行目的地,房车成为有钱人的新宠。
cap the pyramid of banalities直译是“封蓋平庸金字塔”,但这样翻译出来会让人不知所云。结合上下文将“平庸金字塔”的具体所指“俗气的热门旅行目的地”翻译出来,整篇文章逻辑完整,达到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Krohne,T.David.General Ecology[M].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2001.
[2] Lance,H.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东方引进、学习了大量西方翻译理论,但中国乃至亚洲待需赢得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取得自己的话语权。2001年,我国胡庚申教授创立了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翻译学以新生态主义为理论主导,学术要务在于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目标在于以生态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统领观照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总而言之,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新生态主义理论视角综观和描述翻译的研究范式,力图做到译有所为。
一、生态翻译学特点
(一)整体关联
从生态翻译学的表述来看,借助生态学研究开展翻译学的整体性研究,强调以整体主义为视角,应用整体性研究方法。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顾名思义,就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众多要素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整体关联思维强调每一要素在完整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强调系统中每一要素活跃的意义。
生态学强调整体和关联,构成系统的各个成分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任一成分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动。因此,在翻译研究中不可孤立看待某一个体,也不可局限于某一相关利益者。运用整体关联思维进行研究,就需要关注每个系统中的每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联互动及整个系统的运作。在翻译理论中应用整体关联思维即是统筹协调译境、译本、 译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译者中心
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就如同译者对翻译系统的作用。生态翻译学肯定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能动作用,简言之即译者中心。译者中心又体现在两个层面:翻译实践中体现为译者主导,翻译伦理中体现为译者责任。
翻译一篇著作,译者首先要读懂原作,充分理解原文内涵,体会作者写作目的。随后,译者要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搜寻目标语中与原语关联性最大的表达,同时译者要考虑到原作的思想、审美、信息及风格。由此可见,翻译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译者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创造能力实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导地位。要想提高译文质量,就必须拓展译者自身的知识,提升译者自身的创造能力。在翻译行为层面的译者中心,进一步扩展到伦理层面,就表现为译者责任。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译者要清楚认识到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为原作、译文、作者、读者及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负责。责任感促使译者不断更新知识,进行高质量翻译,准确处理翻译生态环境的反馈。通过这种途径,译者才可以做到译有所为,才有希望真正影响到翻译生态环境的演变。
(三)适应选择
大自然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适应当下生态环境的物种,强化了适应能力好的物种。译者和译本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环境的选择,优胜法则就是适者生存。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呈现的大世界,也就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多方互联互动的结合。
翻译生态环境由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各要素交织而成,是翻译活动发生、存在、发展的各种自然的、人文的因素的总和。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翻译领域。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也影响了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同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对翻译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不同的译本适应着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这正是典籍复译及重译的意义所在,可以说翻译见证并且记录了世界的发展与变化。
二、社科类文本特点
(一)文体多样
社科类文本既不是单纯的科技性文本,也不是单纯的文学文本。一方面,社科类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类文本的科学严谨,常出现不同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一些作者会通过随笔等形式提出某个新的专业术语,还有一些作者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撰写社科类文本表达自己的学术意愿,同时带有一定的科普性质;另一方面,社科类文本语言兼具文学美感,文章可读性强。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高度评价《昆虫记》,这本科普作品将科学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从人文视角观察昆虫世界,用优美的文字再现自然世界,供人类获取知识、美感和思想启迪。由此窥见,社科类文本可以具有科普著作和文学经典的双重身份。类似的文本还有很多。社科类文本覆盖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译者拓宽知识面,统筹运用各类知识技能,译文行云流水,不失滋味,让读者在感受到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
(二)读者广泛
社科类文本受众广泛,可能的读者包括青少年、政府机关、学者等。青少年更倾向于欣赏文本语言,拓展科学视野,而政府机关更倾向于关注文本纪实和表达的意愿,从文本中窥探问题,及时调整政策。因此,社科类文本的翻译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读者。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科类文本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记录者的角色。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为国人打开了新视界,书中介绍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各类西方哲学思想,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前文所介绍的生态翻译学正是生长于这片思想沃土。严复翻译抱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探求自强救国之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严复没有选用异化策略,而是运用文言体,以迎合统治阶级阅读喜好,间接实现政治诉求。《天演论》的引入启蒙了无数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转化视角下的社科类文本翻译
生态翻译学重视多维统一,在翻译实践中具体操作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所著的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书中描绘了农场12个月不同的景象,充满对人与环境、美学和倫理的深思。接下来,本文结合A Sand County Almanac的翻译具体分析三维转化理论的应用。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双语文本转化。
例1.On the English heaths,reproduction of trees is inhibited by rabbits over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cropping partridges and pheasants.
译文:在英国的荒野上,随着人们大量捕杀鹧鸪和野鸡,野兔过度繁殖,抑制了树木的生长。
这句话体现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英文注重形合,多被动语态,连接紧密。中文注重意合,多流水小句,常常省略主语和逻辑连接词。翻译时,调整句子顺序,使行文连贯,对读者更友好。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关注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策略,在忠实文本的基础上聚焦文化的阐释与传递。
例2.There are no stags in the woods today like those on the walls of feudal castles.
译文:人们再也见不到与挂在封建城堡墙壁上的那些雄鹿一样雄壮健美的鹿了。
本句涉及欧洲狩猎文化。鹿头装饰风行于欧洲狩猎鼎盛的时期,猎人会取下猎物的头挂在墙上用以炫耀自己的狩猎成果。而后人们发现鹿角美观坚硬,鹿的数量又比较多,易于捕获,所以欧洲人喜爱用鹿头作装饰。
例3.It has made scarce in the hinterlands something once abundant on the back forty.
译文:曾经在自家农场随处可见的情景,如今即使在偏远地区也十分稀少。
the back forty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代表了农场的一份,其中涉及美国立法。18世纪60年代出台的《宅基法案》中,规定农民拥有160英亩土地。640英亩的土地均分为四部分,每部分160英亩,每个160英亩又均分为四份,每份40英亩:两份在前,两份在后。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关注译本是否体现了正确的交际意图。
例4.And now,to cap the pyramid of banalities,the trailer.
译文:如今,为了远离越来越俗气的热门旅行目的地,房车成为有钱人的新宠。
cap the pyramid of banalities直译是“封蓋平庸金字塔”,但这样翻译出来会让人不知所云。结合上下文将“平庸金字塔”的具体所指“俗气的热门旅行目的地”翻译出来,整篇文章逻辑完整,达到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Krohne,T.David.General Ecology[M].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2001.
[2] Lanc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