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迹象表明,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压力缓解,整体市场行情曙光初现。
一、殴债危机引发的恐慌气氛有所消退
2011年下半年后,导致大宗商品市场行情下滑的最大抑制因素,在于殴债危机恐慌气氛蔓延。担心欧元区崩溃,由此祸延全球金融体系及其实体经济,出现更为严重经济衰退。经过一段时期“磨合”,市场对此因素有了一定心理消化与措施防范。近几个月以来,国内一些有色金属及加工材产量增速放缓,贸易商则普遍去库存化。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势头似乎止住,开始显露些许曙光。前不久,希腊与投资者达成初步协议,债券贬值50%,降低利率在4%以下,并在希腊减缩支出的条件下获得欧盟伙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的援助,从而有可能避免希腊“硬性违约”,并为意大利债务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与此同时,中国也表态,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如果进展顺利,将使得欧元区摆脱崩溃前景。受其影响,有色金属市场会重获信心。
二、“保增长”主调之下实质性宽松措施陆续出台
在“两债危机”阴霾笼罩,中国经济增长外部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促内需、保增长,已经成为宏观调控首选目标。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在今年内,尤其是上半年将实施“两率”,即存款准备金率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调措施,货币政策将较为宽松。国家宏观调控取向的变化,有利于下阶段有色金属需求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刺激内需、稳定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内全国保障房的施工建设力度将明显加大。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建设部已于2011年四季度,与各省市签订了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再加上过去两年结转的在建项目,2012年整体保障房在建规模将达到1 800万套。由此可见,如果不出意外,新一年内保障房的实质性施工力度要明显高出2011年,这对于今后有色金属需求将是一个有力支撑。
三、世界各国陆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其实,“保增长”也成了全球一致行动。世界主要国家陆续实施了宽松性货币政策。继中国2011年4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后,印度央行也在今年1月下旬,时隔3年后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巴西央行从2011年8月至今年1月已经连续4次降息。一段时期以来,澳大利亚央行、欧洲央行也宣布下调基准利率。美联储也在前不久宣布,将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延续到至2014年年末。不仅如此,市场还预期美联储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欧洲央行与英格兰银行会在近期内采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措施,预期日本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包括大量购买各类债券。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数量货币宽松”的结果,势必使得全球有色金属市场遭遇更大的流动性冲击,一些有色金属产品将再次成为重要避险品种。
四、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变化的双重推动作用
今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汇率变化,对于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具有双重推高影响。一方面,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竞相贬值的结果,将刺激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高;另一方面,如果人民币出现贬值,将相应提高国内有色金属及其原料的进口成本。一般分析认为,因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减速与降息预期,以及回流欧美市场“救市”,都会刺激国际“热钱”大量流出;加之今后贸易顺差的减少,甚至一些月份会出现贸易逆差,都会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对此影响要予以密切关注。
我们必须看到,美元指数变化虽然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但许多时候两者并不一定呈现反向运动局面,后者越来越多地脱离前者。也就是说,尽管美元指数因为欧元更加疲软而上升,但很多时候一些大宗商品价格依然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另类贬值”情况。比如一段时期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黄金价格走势。主要原因在于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无一例外地开动印钞机,实行数量宽松。世界各国大量流动涌入市场的结果,势必使得既有的物质财富,也包括有色金属财富被不断稀释,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
应该说,今后欧美国家,也包括其他国家高额债务问题的解决,其主要途径只能是继续印刷钞票,不断地释放流动性。因为这些国家欠下的债务实在是太多了,不能够通过正常途径,以“真金白银”进行偿还。有关资料显示,截至到2011年7月,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债务总和接近4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0万亿元人民币,与全球前五大经济体: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大体相当。目前美国政府的债务,加上给政府退休项目和其他一些项目所打的欠条,债务总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与其经济总量相当。因此,除了继续大规模印钞外,并没有更好、更现实的出路。比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债务危机解决的最后手段,只能是欧洲央行印刷欧元解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欧洲依靠自身资源解决问题。
五、全球制造业开始回暖
这是最重要的“曙光”。据权威机构调查,今年1月份全球30个国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1个点。30个国家中,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达到了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印度工业部门的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德国制造业指数为51;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虽然增幅不大,也回升至50.5。这些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开始回暖,比先前的悲观预测要好很多。制造业作为有色金属消费的最重要领域,其率先回暖,无疑预示着整体市场趋势转向复苏。
六、有色金属市场回暖进程艰难与曲折
有色金属市场曙光显现,可能表明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市场前景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是欧债危机的解决尚未明朗化。欧元区主要国家意见重大分歧,可能掣肘有效措施的及时出台。受其影响,欧元区有些国家硬性债务违约,引发欧元区衰退,甚至解体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
其次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不平衡。比如,在全球制造业回暖的同时,欧元区制造业指数依然低于50,连续第6个月处于萎缩状态。在欧元区内部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今年1月份德国制造业指数为51,而希腊的指数却跌至41。
最后是中国出口不容乐观。去年4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急剧回落,其中12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为13.4%,低于全年累计增幅7个百分点。从今年1月份采购经理人分指数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46.9,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由于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影响,消减开支,压缩消费将成为不可避免,进而为中国有色金属的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蒙上阴影。
(作者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