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兰·巴尔特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他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了“零度写作”,即直陈式写作,非语式写作或者是一种新闻式的写作,作家不介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真善美的道德评价。“零度写作”的目的是剔除一切外界干扰,让语言在作品中自由组合,追求形式的自由。虽然“零度写作”难以实现,但是这种写作观对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会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语言;自由;
法国结构主义的文论家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了“零度写作”这一概念,用它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写作观。“零度写作”是从否定古典写作到资产阶级写作中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介入的同时,将文学纳入语言结构中,达到语言自由的表达和写作主体的自由。本论文通过分析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理论的内容,理论的成因以及理论的影响,加深对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观的认识。
一、“零度写作”理论的内容
罗兰·巴尔特说“一切写作都呈现出被言说语言之外的封闭性。写作绝不是交流的工具,它也不是一条只有语言的意图性在其上来去的敞开道路。”他主张“零度写作”。“零度”与“白色”“中性”同义,是借鉴语言学的。有一些语言学家在对立的词之间找到第三个词,即中性词或零度词。巴尔特追寻的是一种“直陈式”“新闻式”“中性的”“纯洁的”写作方式。
(一)对小说写作的挑战
羅兰·巴尔特对叙事体小说中的简单过去时和第三人称写作方式进行了挑战。首先,他认为简单过去时是“是一种明显的谎言。它描绘了一种似真性的领域,这种似真性,在它把可能性显示为虚假性的时间中,揭示了这种可能性。”似真性和虚假性使得小说具有了含混性。而西方文学中常用这种手法,一方面为资产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此外还对第三人称的使用进行了批判。第三人称和简单过去时一样同样具有含混性。
在挑战了它们以后,巴尔特认为古典写作走到了尽头。文学一方面向前走,一方面又亲自取掉虚假的面具,进而建立真正的零度写作。
(二)现代写作中的语言
与现代语言相对应的是古典语言,古典语言是政治的传声筒,它并不指向字词本身的意义,而表现出的是语言之外的与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古典语言是一套十分严格的编码系统,它指示着透明的意义和内容,有着明确的指涉性。而现代语言恰恰相反,它是半透明的、多义的。现代语言字词间相互的联系已经逐步消失,现代语言更加自由。
零度写作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零度写作根本上一种直陈式写作”,既无祈愿也无命令。第二,作品中不在有作家的影子,淡化作家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零度写作还具有工具性特征。工具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应用上,语言不再被社会意识形态所利用,消除了各种介入。语言由功能性的变为中性的、纯洁的。巴尔特反对一切价值式的写作,希望在写作中达到人的自由,心灵的愉悦和解放。
二、零度写作理论的成因
“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的理论。由于自身内部的原因以及对传统的文学写作和萨特的“介入式”的写作产生了质疑,所以他提出了“零度写作”,认为“零度写作”是挣脱古典主义束缚和摧毁古典主义模式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从罗兰·巴尔特内部自身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分析“零度写作”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罗兰·巴尔特的思想千变万化,不落俗套,怀疑秩序,总是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他的这种独特性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罗兰·巴尔特出生于一个家到中落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幸牺牲,全靠母亲装订书籍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读书也受到很大限制。这些物质条件的缺乏对他以后理论中挣脱物质条件的束缚有一定的影响。他在《写作的零度》中反对价值式的写作,语言应该自由的组合,达到心灵自由。正如零度写作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标志,是一种将人从意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罗兰·巴尔特在1934年患上肺结核,治愈后又复发。这种不确定性使他对一切产生了怀疑,想要颠覆常规的一切。另外,由于肺结核使得罗兰·巴尔特非常关注身体,独立于外界。正是由于这一病,罗兰·巴尔特在生活上关注身体的愉悦,在写作上重视语言的自由。
(二)外部因素
1.古典写作的危机
古典写作也可以称为政治式写作,而它又分为革命式写作、马克思主义写作、思想式写作等。这些写作方式都是与权力有关的价值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都有各自的现实意义和目的。从而写作的语言以及内容也就成为某种阶级意识的假借,语言没有纯粹性。这三种写作方式都在追求一种各自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自己人生的现实意义,写作有了明显的意图。“在写作的深处具有一种语言外的‘环境’,似乎有一种意图的目光存在着,它已不再是语言的目光了。”巴尔特认为这种写作是把语言当作假托,表达语言之外的观念和目的。他不赞同价值式写作,认为写作中的语言应该自由,表达形式也要自由。因此巴尔特指出“一种写作的选择以及随后所负担的责任表示着一种自由……我当然可以为自己选择某一种写作,并在姿态中肯定我的自由。”
2.萨特的“介入式”写作
罗兰·巴尔特称萨特积极主张“介入”式写作,介入是指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经验去阐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干预;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萨特认为作家的一切写作表述都可以表现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首先,萨特认为一切作品都是作家主体性和本质的表现。作家对作品有决定作用。作品是作家生命的一种表现方式。从作家的作品中可以映射出作家内心的想法。其次,作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写作。用文字写下作品,就要表达意义。作家的介入,是要表明他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干预。正如“作家的职责是使任何人不能了解世界,都不会说自己对之一无所知。”作家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目的是要主动揭示世界。最后,萨特提倡作家为读者写作的主张。作家要与读者交流、沟通,这是“介入式”写作的深层含义。读者的介入才会使作家的创作更加完善。“写作揭示世界,把世界当作任务提供给读者的豪情。”作家的介入加上读者的介入更加逼真地再现社会现实世界。总之,萨特把文学与社会、政治联系在一起,把作家与读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介入式”写作。 三、零度写作的实践
正因为零度写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合理性,所以它对世界文学的创作都有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国文学创作方式的實践上。在中国先锋小说和法国新小说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一)西方文学对其的实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法国新小说被后世成为“反传统小说”,挣脱传统的束缚。而这些恰好与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不谋而合。
法国新小说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批判。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罗布·格里。在他的小说中可以发现:第一,文学的目的性削减了。小说回到了原始的状态,语言成了重心。第二,消解了传统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的结构,即开端、经过、高潮、结果。用片段式的文字进行创作。
新小说具有与“零度写作”相似的特征:首先,新小说不再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虚构现实世界,相反却用无故事无情节来写小说。其次,在传统小说中,读者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新小说中,读者和作者有一样的地位,读者可以对作品再创造。
(二)中国文学对其的实践
巴特的“零度写作”的观点对中国当代作家有重要的启示。中国的作家很少关注写作本身,注重写作的背景,注重作家对读者的启蒙作用。总之重视内容多于形式。但是也有一部分作家很赞同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如先锋小说派,代表作家有:残雪、刘索拉、余华、马原等。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就是片段式的结构,叙事方式比较特别,把写作当作成了语言的试验。再如余华的《活着》,作者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笔调来简述富贵的一生。作者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没有任何的感情,语言成了小说的中心。小说中的语言总是让人含糊不清。正如马原说:“我不是那个马原。”余华的作品中主人公一般没有姓名,用一些符号来表达意义。
先锋小说是一种“语言的游戏”,追求语言的自由。先锋小说是“零度写作“在中国文学实践的最好表现。
四、总结
罗兰·巴尔特认为,写作不是为了目的,不应该介入对政治对社会对生活的情感评价。写作应该是以自由的语言和自由的形式来展现自己,不受任何世俗观念的束缚,淡化社会意识。在写作中体验心灵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
作者简介:高丽琴(1991-),女,山西孝义人, 西藏民族大学, 在读研究生,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关键词: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语言;自由;
法国结构主义的文论家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了“零度写作”这一概念,用它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写作观。“零度写作”是从否定古典写作到资产阶级写作中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介入的同时,将文学纳入语言结构中,达到语言自由的表达和写作主体的自由。本论文通过分析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理论的内容,理论的成因以及理论的影响,加深对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观的认识。
一、“零度写作”理论的内容
罗兰·巴尔特说“一切写作都呈现出被言说语言之外的封闭性。写作绝不是交流的工具,它也不是一条只有语言的意图性在其上来去的敞开道路。”他主张“零度写作”。“零度”与“白色”“中性”同义,是借鉴语言学的。有一些语言学家在对立的词之间找到第三个词,即中性词或零度词。巴尔特追寻的是一种“直陈式”“新闻式”“中性的”“纯洁的”写作方式。
(一)对小说写作的挑战
羅兰·巴尔特对叙事体小说中的简单过去时和第三人称写作方式进行了挑战。首先,他认为简单过去时是“是一种明显的谎言。它描绘了一种似真性的领域,这种似真性,在它把可能性显示为虚假性的时间中,揭示了这种可能性。”似真性和虚假性使得小说具有了含混性。而西方文学中常用这种手法,一方面为资产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此外还对第三人称的使用进行了批判。第三人称和简单过去时一样同样具有含混性。
在挑战了它们以后,巴尔特认为古典写作走到了尽头。文学一方面向前走,一方面又亲自取掉虚假的面具,进而建立真正的零度写作。
(二)现代写作中的语言
与现代语言相对应的是古典语言,古典语言是政治的传声筒,它并不指向字词本身的意义,而表现出的是语言之外的与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古典语言是一套十分严格的编码系统,它指示着透明的意义和内容,有着明确的指涉性。而现代语言恰恰相反,它是半透明的、多义的。现代语言字词间相互的联系已经逐步消失,现代语言更加自由。
零度写作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零度写作根本上一种直陈式写作”,既无祈愿也无命令。第二,作品中不在有作家的影子,淡化作家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零度写作还具有工具性特征。工具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应用上,语言不再被社会意识形态所利用,消除了各种介入。语言由功能性的变为中性的、纯洁的。巴尔特反对一切价值式的写作,希望在写作中达到人的自由,心灵的愉悦和解放。
二、零度写作理论的成因
“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的理论。由于自身内部的原因以及对传统的文学写作和萨特的“介入式”的写作产生了质疑,所以他提出了“零度写作”,认为“零度写作”是挣脱古典主义束缚和摧毁古典主义模式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从罗兰·巴尔特内部自身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分析“零度写作”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罗兰·巴尔特的思想千变万化,不落俗套,怀疑秩序,总是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他的这种独特性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罗兰·巴尔特出生于一个家到中落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幸牺牲,全靠母亲装订书籍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读书也受到很大限制。这些物质条件的缺乏对他以后理论中挣脱物质条件的束缚有一定的影响。他在《写作的零度》中反对价值式的写作,语言应该自由的组合,达到心灵自由。正如零度写作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标志,是一种将人从意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罗兰·巴尔特在1934年患上肺结核,治愈后又复发。这种不确定性使他对一切产生了怀疑,想要颠覆常规的一切。另外,由于肺结核使得罗兰·巴尔特非常关注身体,独立于外界。正是由于这一病,罗兰·巴尔特在生活上关注身体的愉悦,在写作上重视语言的自由。
(二)外部因素
1.古典写作的危机
古典写作也可以称为政治式写作,而它又分为革命式写作、马克思主义写作、思想式写作等。这些写作方式都是与权力有关的价值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都有各自的现实意义和目的。从而写作的语言以及内容也就成为某种阶级意识的假借,语言没有纯粹性。这三种写作方式都在追求一种各自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自己人生的现实意义,写作有了明显的意图。“在写作的深处具有一种语言外的‘环境’,似乎有一种意图的目光存在着,它已不再是语言的目光了。”巴尔特认为这种写作是把语言当作假托,表达语言之外的观念和目的。他不赞同价值式写作,认为写作中的语言应该自由,表达形式也要自由。因此巴尔特指出“一种写作的选择以及随后所负担的责任表示着一种自由……我当然可以为自己选择某一种写作,并在姿态中肯定我的自由。”
2.萨特的“介入式”写作
罗兰·巴尔特称萨特积极主张“介入”式写作,介入是指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经验去阐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干预;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萨特认为作家的一切写作表述都可以表现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首先,萨特认为一切作品都是作家主体性和本质的表现。作家对作品有决定作用。作品是作家生命的一种表现方式。从作家的作品中可以映射出作家内心的想法。其次,作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写作。用文字写下作品,就要表达意义。作家的介入,是要表明他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干预。正如“作家的职责是使任何人不能了解世界,都不会说自己对之一无所知。”作家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目的是要主动揭示世界。最后,萨特提倡作家为读者写作的主张。作家要与读者交流、沟通,这是“介入式”写作的深层含义。读者的介入才会使作家的创作更加完善。“写作揭示世界,把世界当作任务提供给读者的豪情。”作家的介入加上读者的介入更加逼真地再现社会现实世界。总之,萨特把文学与社会、政治联系在一起,把作家与读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介入式”写作。 三、零度写作的实践
正因为零度写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合理性,所以它对世界文学的创作都有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国文学创作方式的實践上。在中国先锋小说和法国新小说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一)西方文学对其的实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法国新小说被后世成为“反传统小说”,挣脱传统的束缚。而这些恰好与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不谋而合。
法国新小说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批判。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罗布·格里。在他的小说中可以发现:第一,文学的目的性削减了。小说回到了原始的状态,语言成了重心。第二,消解了传统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的结构,即开端、经过、高潮、结果。用片段式的文字进行创作。
新小说具有与“零度写作”相似的特征:首先,新小说不再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虚构现实世界,相反却用无故事无情节来写小说。其次,在传统小说中,读者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新小说中,读者和作者有一样的地位,读者可以对作品再创造。
(二)中国文学对其的实践
巴特的“零度写作”的观点对中国当代作家有重要的启示。中国的作家很少关注写作本身,注重写作的背景,注重作家对读者的启蒙作用。总之重视内容多于形式。但是也有一部分作家很赞同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如先锋小说派,代表作家有:残雪、刘索拉、余华、马原等。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就是片段式的结构,叙事方式比较特别,把写作当作成了语言的试验。再如余华的《活着》,作者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笔调来简述富贵的一生。作者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没有任何的感情,语言成了小说的中心。小说中的语言总是让人含糊不清。正如马原说:“我不是那个马原。”余华的作品中主人公一般没有姓名,用一些符号来表达意义。
先锋小说是一种“语言的游戏”,追求语言的自由。先锋小说是“零度写作“在中国文学实践的最好表现。
四、总结
罗兰·巴尔特认为,写作不是为了目的,不应该介入对政治对社会对生活的情感评价。写作应该是以自由的语言和自由的形式来展现自己,不受任何世俗观念的束缚,淡化社会意识。在写作中体验心灵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
作者简介:高丽琴(1991-),女,山西孝义人, 西藏民族大学, 在读研究生,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