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跳出传统的框架,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所以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提供对应的帮助。针对班级中的优生和差生,老师要一视同仁,要让给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数学培优辅差的具体策略,期望能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优辅差;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要想保障整体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关注,采取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培优辅差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仍采取的是大班额授课方式,在面对数量众多学生和繁重教学任务时,很多老师都显得力不从心。每个班级中都有五六十名学生,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都十分大,更不用提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和引导了。在此种教育背景下,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质量,通常会比较关注班级中的优等生,忽视了班级中的差等生,但相较于优等生,差等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否则便会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会加剧班级中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增加教学难度。针对目前培优辅差教学工作还未落实到位的问题,老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实施之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优辅差的策略
1.基于优差生实情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每个班级中的人数都是五六十人左右,这是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加了老师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对此,老师要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教学,要具有“差别对待”的意识。针对优等生,要为其设计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对于差等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老师要根据所掌握的实情,设计与之相符合的题目,对其进行逐渐深入的训练。
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内容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乘以两位数内容,优等生已经有了新知识学习的扎实基础,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可以快速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于优等生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放在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完成基本算理学习后,老师要为其设计对应的练习题,并在学生无法解答时给予一定指导。
对差等生的学习,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不足,所以对于算理的理解难度本就较大,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其进行透彻理解之后,为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基础性练习题目,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成就感。
2.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不定期测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老师要在课堂中设定一定练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及时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内容时,针对部分差生平时学习中缺乏耐心,过于马虎的问题,老师要加强对其行为的关注,在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后,对角度数测量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其实践操作进行关注,如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及时引导,确保学生在后续测量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差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更加主动学习和管理自我。
另外,老师还要做好及时的测试工作,针对优等生和差等生,要设计不同的测试题目,以便于准确把握学生隐藏的学习问题,针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为后续优生和差生更好的学习铺垫。
3.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中,对于班级中的差等生,通常对其关注和管理不够,常采取“放羊政策”,这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因此,老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优等生,为其提供严格要求,避免其出现骄傲等问题,对于差等生,必须要以真诚之心对待,并对其进行宽容,能站于学生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全体学生获得越来越好的发展。
4.善于了解和观察学生
提高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重点是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和细致的学生观察记录,从而能够全面的了解本班的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学习任务的安排,以便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减少不同学生的差距。
比如在学习“应用题”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咋还掌握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会解答简单的应用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所以老师就可以增加‘帮扶教学活动’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助学习差的学生,从而达到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
5.深度广泛整合微课资源,使微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与区别,并认识钟表的数字和代表的意思,从而培养时间观念。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常识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学。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巩固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优等生对于更深刻数学知识的需求,使得差异化教学得到发挥,也使得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得到达成,更加使得微课的广度和深度的特点得以呈现。
三、总结
培优辅差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重视度,并将培优辅差策略落实于教学各环节中,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晓英.小学数学培优补差策略的实践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19(09).
[2]刘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2019(14).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优辅差;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要想保障整体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关注,采取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培优辅差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仍采取的是大班额授课方式,在面对数量众多学生和繁重教学任务时,很多老师都显得力不从心。每个班级中都有五六十名学生,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都十分大,更不用提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和引导了。在此种教育背景下,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质量,通常会比较关注班级中的优等生,忽视了班级中的差等生,但相较于优等生,差等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否则便会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会加剧班级中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增加教学难度。针对目前培优辅差教学工作还未落实到位的问题,老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实施之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优辅差的策略
1.基于优差生实情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每个班级中的人数都是五六十人左右,这是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加了老师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对此,老师要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教学,要具有“差别对待”的意识。针对优等生,要为其设计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对于差等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老师要根据所掌握的实情,设计与之相符合的题目,对其进行逐渐深入的训练。
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内容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乘以两位数内容,优等生已经有了新知识学习的扎实基础,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可以快速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于优等生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放在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完成基本算理学习后,老师要为其设计对应的练习题,并在学生无法解答时给予一定指导。
对差等生的学习,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不足,所以对于算理的理解难度本就较大,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其进行透彻理解之后,为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基础性练习题目,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成就感。
2.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不定期测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老师要在课堂中设定一定练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及时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内容时,针对部分差生平时学习中缺乏耐心,过于马虎的问题,老师要加强对其行为的关注,在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后,对角度数测量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其实践操作进行关注,如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及时引导,确保学生在后续测量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差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更加主动学习和管理自我。
另外,老师还要做好及时的测试工作,针对优等生和差等生,要设计不同的测试题目,以便于准确把握学生隐藏的学习问题,针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为后续优生和差生更好的学习铺垫。
3.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中,对于班级中的差等生,通常对其关注和管理不够,常采取“放羊政策”,这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因此,老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优等生,为其提供严格要求,避免其出现骄傲等问题,对于差等生,必须要以真诚之心对待,并对其进行宽容,能站于学生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全体学生获得越来越好的发展。
4.善于了解和观察学生
提高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重点是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和细致的学生观察记录,从而能够全面的了解本班的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学习任务的安排,以便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减少不同学生的差距。
比如在学习“应用题”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咋还掌握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会解答简单的应用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所以老师就可以增加‘帮扶教学活动’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助学习差的学生,从而达到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
5.深度广泛整合微课资源,使微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与区别,并认识钟表的数字和代表的意思,从而培养时间观念。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常识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学。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巩固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优等生对于更深刻数学知识的需求,使得差异化教学得到发挥,也使得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得到达成,更加使得微课的广度和深度的特点得以呈现。
三、总结
培优辅差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重视度,并将培优辅差策略落实于教学各环节中,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晓英.小学数学培优补差策略的实践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19(09).
[2]刘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