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下午,我接待了一位大学毕业已工作两年的女青年,她初次给我的印象为文雅端庄中藏有几分羞怯。当我开始询问时,她以一种不急不慢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问题。
她说:“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别人的一言一行常激起自己一种不安的心理反映,总怀疑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或者怀疑自己言行失误。”她又说:“几乎没有人当面说过我有什么缺点,过去的老师、同学和现在的领导,同事都说我为人客气很讲礼貌,但我自己总感到与他们有较大的距离。至今,我还没什么知心朋友。”我说:“你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或在交往之前有没有什么0理负担呢?”她说:“有的,我总怕自己出现差错而引起别人的不满,所以,待人接物总是谨慎小心,就是与父母在一起也随便不起来。”这一下,我隐约感到一种更深刻的0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在挖掘之前我提了最后两个问题。其一,在与人相处中是否都有一种不轻松的感觉;其=,这种与人相处困难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对前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有一种无法摆脱的紧张感。在回答后者时,她的语气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她说:“在我的记忆中,好象从来没有轻松过,包括一年前谈的一个对象。我很爱他,很想依赖他,但总觉得有一种不敢依赖的感觉,以致他几次怀疑我是否真的爱他。我很伤心,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是好,我甚至想永远孤身一人的生活。”
当她陈述了以上心理之后,我开始问她与父母的关系。她说,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她是由外婆外公抚养大的,上高中时才回到父母身边,但没有感到什么特别的幸福,不久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父母身边。“我现在感到有没有他们已经无所谓了,虽然他们对我很好。”我让她谈谈具体情况,她说:“我记得上高中后回到他们身边时,如果他们不在家,我连碗橱门也不敢开,包括点心盒在内。就是他们在家,无论吃什么东西,若不是他们要我吃我决不会自己去吃的。大学毕业后,我再没有接受过他们的钱。至今,我们没有一起上过街看过电影。我妹妹却不同,她非常活泼开朗,与父母也特别的亲热。”说到这里时,我发现她的眼神里显出几分疑惑的神情,我问:“你妹妹与你父母分离过吗?”“没有。她一直与我父母在一起生活。”她不加思索地答道。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对待父母的态度,仅是尊重而已,几乎感觉不到母女、父女那种特殊的感情。
接着我与她一起对上述问题作了分析。我问她是否意识到长期离开父母的生长经历对后来的种种心理问题的不利影响,她说:“在与你交谈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现在有点察觉,尤其是谈到我妹妹的性格与我反差时,和她从未与父母分开过的生活经历,我想我今天的情况可能与从小未能与父母在一起有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少儿时期的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其中父母的作用更是不应忽视,儿童对父母的需要和依赖是多方面的,任何人都难以取代。除此之外,父母对亲生子女的言行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可以说,自幼被剥夺父爱和母爱的人,心理上是会留下阴影的。这在有关研究机构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调查报告中已有明确的反映,如失去父母的少儿一般都有明显的孤独感以及对爱的感受迟钝,长大后也容易表现为冷漠等等。父母对子女的爱之所以在幼儿心理成长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幼儿对爱的需要最为强烈,这与幼儿各方面能力尚不具备,即弱小有关。如果一个人在他最需要爱的时候却得不到爱,尤其是这种情况持续较久时,这个人就可能对爱持悲观甚至绝望的态度,以致其可能出现不再信赖他人或不敢再信赖他人,因为其不愿再经受那种渴望爱而得不到爱的痛苦。当然,一个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一般都是无意识地采取这种态度,但在很多人身上可以一直持续到长大。总之,一个人的儿童时期的心理发育是否健康至关重要。结合这一理论,我与那位女青年进行了讨论,主要是让她意识到目前人际关系(包括与父母的)中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少儿时期留下的不良痕迹,尤其是对人对己的一贯态度。经过一番讨论,她愈采愈发现自己的一些心理明显带有一种畸形的幼稚心态,如不能与人亲近的心态,想依赖又不敢依赖的心态,以及缺乏起码的自信心等等。与她进行这番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她用成人的意识对过去不曾意识的幼稚心理作一次全面的重新评价,即以正常人的意识去取代那些潜在的扭曲意识。采用这种重新评价的方式之后,她逐渐去除了过去有力无处使的消极被动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结果都是有其原因的,要想寻找一个结果的主要原因,首先要从一个人的心理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去寻觅,遗憾的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的初步形成,一般都在5岁左右的时候,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见大,5岁看老”,部分地反映了这个道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就应该不停地回顾分析过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过去的经历固然对现在和将来有一定制约作用,但眼前的正确努力和正确的追求方向是完全可以纠正心理中积淀下来的不良因素的。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全面和发展地看待一个人的心理变化。
她说:“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别人的一言一行常激起自己一种不安的心理反映,总怀疑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或者怀疑自己言行失误。”她又说:“几乎没有人当面说过我有什么缺点,过去的老师、同学和现在的领导,同事都说我为人客气很讲礼貌,但我自己总感到与他们有较大的距离。至今,我还没什么知心朋友。”我说:“你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或在交往之前有没有什么0理负担呢?”她说:“有的,我总怕自己出现差错而引起别人的不满,所以,待人接物总是谨慎小心,就是与父母在一起也随便不起来。”这一下,我隐约感到一种更深刻的0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在挖掘之前我提了最后两个问题。其一,在与人相处中是否都有一种不轻松的感觉;其=,这种与人相处困难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对前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有一种无法摆脱的紧张感。在回答后者时,她的语气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她说:“在我的记忆中,好象从来没有轻松过,包括一年前谈的一个对象。我很爱他,很想依赖他,但总觉得有一种不敢依赖的感觉,以致他几次怀疑我是否真的爱他。我很伤心,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是好,我甚至想永远孤身一人的生活。”
当她陈述了以上心理之后,我开始问她与父母的关系。她说,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她是由外婆外公抚养大的,上高中时才回到父母身边,但没有感到什么特别的幸福,不久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父母身边。“我现在感到有没有他们已经无所谓了,虽然他们对我很好。”我让她谈谈具体情况,她说:“我记得上高中后回到他们身边时,如果他们不在家,我连碗橱门也不敢开,包括点心盒在内。就是他们在家,无论吃什么东西,若不是他们要我吃我决不会自己去吃的。大学毕业后,我再没有接受过他们的钱。至今,我们没有一起上过街看过电影。我妹妹却不同,她非常活泼开朗,与父母也特别的亲热。”说到这里时,我发现她的眼神里显出几分疑惑的神情,我问:“你妹妹与你父母分离过吗?”“没有。她一直与我父母在一起生活。”她不加思索地答道。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对待父母的态度,仅是尊重而已,几乎感觉不到母女、父女那种特殊的感情。
接着我与她一起对上述问题作了分析。我问她是否意识到长期离开父母的生长经历对后来的种种心理问题的不利影响,她说:“在与你交谈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现在有点察觉,尤其是谈到我妹妹的性格与我反差时,和她从未与父母分开过的生活经历,我想我今天的情况可能与从小未能与父母在一起有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少儿时期的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其中父母的作用更是不应忽视,儿童对父母的需要和依赖是多方面的,任何人都难以取代。除此之外,父母对亲生子女的言行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可以说,自幼被剥夺父爱和母爱的人,心理上是会留下阴影的。这在有关研究机构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调查报告中已有明确的反映,如失去父母的少儿一般都有明显的孤独感以及对爱的感受迟钝,长大后也容易表现为冷漠等等。父母对子女的爱之所以在幼儿心理成长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幼儿对爱的需要最为强烈,这与幼儿各方面能力尚不具备,即弱小有关。如果一个人在他最需要爱的时候却得不到爱,尤其是这种情况持续较久时,这个人就可能对爱持悲观甚至绝望的态度,以致其可能出现不再信赖他人或不敢再信赖他人,因为其不愿再经受那种渴望爱而得不到爱的痛苦。当然,一个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一般都是无意识地采取这种态度,但在很多人身上可以一直持续到长大。总之,一个人的儿童时期的心理发育是否健康至关重要。结合这一理论,我与那位女青年进行了讨论,主要是让她意识到目前人际关系(包括与父母的)中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少儿时期留下的不良痕迹,尤其是对人对己的一贯态度。经过一番讨论,她愈采愈发现自己的一些心理明显带有一种畸形的幼稚心态,如不能与人亲近的心态,想依赖又不敢依赖的心态,以及缺乏起码的自信心等等。与她进行这番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她用成人的意识对过去不曾意识的幼稚心理作一次全面的重新评价,即以正常人的意识去取代那些潜在的扭曲意识。采用这种重新评价的方式之后,她逐渐去除了过去有力无处使的消极被动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结果都是有其原因的,要想寻找一个结果的主要原因,首先要从一个人的心理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去寻觅,遗憾的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的初步形成,一般都在5岁左右的时候,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见大,5岁看老”,部分地反映了这个道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就应该不停地回顾分析过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过去的经历固然对现在和将来有一定制约作用,但眼前的正确努力和正确的追求方向是完全可以纠正心理中积淀下来的不良因素的。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全面和发展地看待一个人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