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文言文讲得“可口可乐”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却成了教师腻、学生烦的“困难大户”。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言文中许多字、词、句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别,而且大部分都要求背诵,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有畏难情绪;二是教师教法单调,许多教师教读文言文,几乎没有什么教法,只是翻译课文,解释字词,讲解思想内容,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文言知识,效率极其低下,时间长了自然厌学。怎样才会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兴趣呢?
  一、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范读为背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与教师“比一比”的想法,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对话、交流,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当我背诵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学生们表情严肃,露出一种刚毅的神情,相信他们都被唐雎那种大义凛然,不畏强权的气魄所慑服;而当我背诵到“先生坐,何至于此!”一句时,同学们大都莞尔一笑,有的还互相对视一下,相信他们对秦王当时那种恐慌、惧怕的心理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准确无误地翻译课文,为学生读懂打下基础
  这里所说的“准确无误”,绝不是指按照某些文言文对译的资料照本宣科,而是将那些学生弄不懂的词句,翻译得清楚、透彻、明白,不留一点儿模糊不清的地方。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自读,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将弄不明白的词句找出来。
  2.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同时,将本课的重点词句加以诠释。
  3.请若干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沉住气,不能急躁,不能怕浪费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这样讲几篇文章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注释完整、准确地翻译课文。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学生提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按注释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总感觉有点儿毛病,但又说不出来。”我解释道:“这句是互文,应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空着手走路的人,有的在树下休息,有的边走边唱。’”紧接着,再复习一下互文的定义,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三、旁征博引地讲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绘声绘色地讲述典故;可以惟妙惟肖地演绎人物;可以深入浅出地概述历史。如,讲授《隆中对》时,不妨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讲授《前出师表》时,不妨说说《后出师表》,还可以说说《陈情表》,借此还可以向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责任感教育;讲授《岳阳楼记》时,不妨说说各种名胜的对联;讲授《破阵子》,不妨说说辛弃疾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勇杀敌军将领的故事……这样可以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重点突出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最忌面面俱到,引起学生的反感,只須将重点词句和与文章主旨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提炼出来即可。例如:《伤仲永》一文只需三个问题,即可帮助学生把握全篇:
  一是“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那么,仲永本身的“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分析;二是从最后一段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三是学完本文后,方仲永的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呢?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内容、写法、启示等本文最关键的几个知识点,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基本到位了。
  总之,只要教师全身心地专研教材,琢磨教法,一定能把文言文讲得“可口可乐”,让学生听了之后觉得“非常可乐”。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因此,在民族学校教育教学中要强化措施,把握关键,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文化学习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要具备在教学中宣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做好民族文化
农村社群品格经历了从身份到财产的发展过程,这个特征主要是通过农村财产权在社群塑造中的角色漂移来实现的。农村社群主要经历了由血缘型、地域性到现在的财产媒介性的发展
通过对航海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和实践,对目前"互联网+"背景下航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并根据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航海院校思政教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视力障碍的最常见眼病之一,因此,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研究已成为儿童眼科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及先天性白内障诊治理念的不断更新,先
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历来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接受性学习”是传统教学中一贯采用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储备大量的知识。“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学习潜力得到拓展,成为知识建构的“筑路者”。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我们的新课堂不能完全摒弃“接受性学习”,更要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怎样才能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閱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增长知识的快乐,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日常学习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和读
期刊
一、丰富校园内涵,让学校的每一处“说话”1.改变校园坏境,营造“祥和快乐”的工作学习氛围为切实落实好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学校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融人
目的:研究水凝胶敷料爱康肤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入院66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策略的指导学生学习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要从应试教